蘭州市婦幼保健院

公立二甲婦幼保健院

推薦專家

子宮脫垂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子宮脫垂:了解它,戰(zhàn)勝它子宮脫垂是困擾眾多女性的常見疾病。據(jù)統(tǒng)計,我國約有20%的育齡女性受到子宮脫垂的困擾,其中40歲以上女性的發(fā)病率更高達40%。這個看似普通的婦科問題,實則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zhì)量。?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嚴重時甚至脫出陰道口外。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與盆底肌肉和韌帶松弛密切相關。懷孕分娩、長期腹壓增加、年齡增長等因素都會導致盆底支撐結構受損,最終引發(fā)子宮脫垂。?子宮脫垂的癥狀具有漸進性特點。早期可能僅表現(xiàn)為下腹墜脹感,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出現(xiàn)腰骶部酸痛、尿失禁、排便困難等癥狀。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患者能在陰道口觸及或看到脫出的子宮組織。這些癥狀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引發(fā)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治療子宮脫垂需要因人而異。輕度患者可以通過凱格爾運動強化盆底肌肉,配合中藥調(diào)理改善癥狀。中重度患者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子宮懸吊術、盆底重建、陰道封閉、陰道前后壁修補術等。近年來,生物補片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手術效果。?預防勝于治療。保持規(guī)律運動、控制體重、避免長期負重、及時治療慢性咳嗽等措施都能有效預防子宮脫垂。特別是產(chǎn)后女性,更要注意盆底康復訓練,這是預防子宮脫垂的關鍵時期。?子宮脫垂雖然常見,但并非不可戰(zhàn)勝。通過科學的預防和規(guī)范的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重拾健康生活。所以,如有相關癥狀,請及時就醫(yī),以免耽誤治療。
磁共振在女性盆腔臟器脫垂中的應用背景簡介盆腔臟器脫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是指各種原因?qū)е碌呐璧字С直∪酰枨慌K器移位,導致盆腔臟器的解剖學位置和功能異常,包括子宮脫垂、陰道前后壁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等。2020年盆腔器官脫垂的中國診治指南指出,我國癥狀性POP占成年女性的9.6%[1][2],POP嚴重影響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理健康,已成為婦科泌尿?qū)W診治的主要疾病之一。POP的典型癥狀是患者可見、可觸及或可感覺到陰道口或會陰部包塊,但患者的癥狀差異大,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部分患者除陰道口膨出物外,還可發(fā)生排尿、排便、性功能異常、腹部墜脹及脫出物摩擦出血、排液等伴隨癥狀[3]。MRI作為無創(chuàng)評估手段在疾病的診斷、評估、治療方案選擇及療效評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4]?。盆底解剖盆底又稱盆膈,由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上筋膜、盆膈下筋膜構成,在女性,由前至后依次有尿道、陰道、肛管通過。肛提肌按肌纖維走行,分為恥骨陰道肌、恥骨直腸肌、恥尾肌、髂尾肌4部分。現(xiàn)代解剖學對盆底結構描述日趨細致,腔室理論是代表,其要點是:在垂直方向上將盆底分為前、中、后三個腔室,前腔室包括陰道前壁、膀胱、尿道;中腔室包括陰道頂部、子宮;后腔室包括陰道后壁、直腸。由此將脫垂量化到各個腔室。在水平方向上,DeLancey于1994年提出了盆底支持結構的三個水平的理論:水平1為上層支持結構(主韌帶-宮骶韌帶復合體);水平2為旁側支持結構(肛提肌群及膀胱、直腸陰道筋膜);水平3為遠端支持結構(會陰體及括約?。?。POP的分級評估方法:恥尾線(Pubococcygealline,PCL):PCL為在正中矢狀面上從恥骨聯(lián)合下緣至尾骨最后一個關節(jié)的連線,是評估POP的主要參考線,代表盆底水平。恥骨中軸線(Midpubicline,MPL):是貫穿恥骨聯(lián)合長軸的線,代表處女膜水平。H線:恥骨聯(lián)合下緣至ARJ(肛管直腸交界部)的連線,反映肛提肌裂孔前后徑。M線:從PCL至ARJ的垂直距離,代表盆底下降幅度。肛管直腸角(AnorectalAngle,ARA):直腸后壁線和肛管中心縱行中軸線的交角。正常盆底:靜息狀態(tài):膀胱及宮頸最低點、陰道上1/3、乙狀結腸、小腸、腹膜反折均應在PCL以上,ARJ(肛管直腸交界部)在PCL下2cm以內(nèi)。最大腹壓狀態(tài):盆腔內(nèi)臟器可有2cm內(nèi)的下降幅度,但膀胱、子宮最低點不應超過PCL下1cm,ARJ在PCL下2cm以內(nèi)。前中腔POP:靜息狀態(tài):參考點于PCL下垂直距離:1級(輕度)為<3cm,2級(中度)為3-6cm,3級(重度)為>6cm。最大腹壓狀態(tài):膀胱及子宮有可能下降至PCL下1cm,所以在PCL下1cm以內(nèi)尚不能診斷為脫垂。后腔POP:直腸前膨出分級:在最大腹壓相或排糞相測量,從肛管前壁畫一條延長線,直腸前突超過該線前方定義為直腸前膨出。1級:<2cm,2級:2-4cm,3級:>4cm,ARJ下降至PCL下3-5cm為1級,≥5cm為2級。MRI在POP中的應用MRI可直觀顯示盆底解剖結構,腔內(nèi)各臟器和盆底肌肉的解剖,準確判斷肛提肌損傷、出血、萎縮,結合高時間分辨力的動態(tài)成像技術可無創(chuàng)、實時、準確地“一站式”評估盆底3個腔室的形態(tài)學表現(xiàn)及其功能狀況,并通過特定的測量標準(如PCL線、H線、M線等)對脫垂行量化評估。案例圖解最大腹壓相,膀胱頸部最低點在恥骨線(PCL,藍線)下方2.5cm(橙色),為輕度脫垂;宮頸前唇下緣在PCL(藍線)下方1.9cm(綠色虛線),為輕度脫垂。最大腹壓相,膀胱最低點在PCL(藍線)下方3.3cm(橙色虛線),為中度脫垂;宮頸前唇下緣在PCL(藍線)下方1.3cm(綠色虛線),為輕度脫垂。最大腹壓相,膀胱底部最低點在PCL(藍線)下方6.5cm(橙色虛線),為重度脫垂;宮頸前唇下緣在PCL(藍線)下方3.0cm(綠色虛線),為中度脫垂。尿道內(nèi)口漏斗樣改變MRI。最大腹壓相圖像示膀胱脫垂(紅↑示膀胱最下緣),尿道內(nèi)口(黃↑)開放、擴大呈漏斗樣改變。完全性子宮脫垂MRI:靜息態(tài)圖像示子宮重度脫垂,宮頸經(jīng)陰道完全突出達外陰皮下(紅↑示宮頸前唇下緣,橙↑示脫垂的膀胱底部最低點)。腹膜疝(重度)MRI:子宮切除術后患者,靜息態(tài)矢狀面圖像示水腫的腹腔內(nèi)脂肪組織(藍↑)自陰道后方(橙↑)與肛門外括約肌前緣(綠↑)之間疝出至會陰部皮下,下緣距PCL(藍色實線)8.0cm(藍色虛線)。直腸前膨出(中度)MRI:最大腹壓相示直腸下段前緣(紅↑)向前方突起,超過肛管前緣延長線(橙色虛線)2.1cm。會陰下降綜合征MRI:靜息態(tài)矢狀面圖像示H線(橙線)延長,肛管直腸交界部下降,在PCL(藍線)下方3.7cm,M線(綠線)延長,同時可見膀胱脫垂和子宮脫垂,尿道(紅↑)與膀胱長軸垂直。準備我院檢查報告示例總結超聲:優(yōu)點:經(jīng)濟簡便并可實時觀察,在臨床上的應用最早也最為廣泛。缺點:存在操作者依賴性,圖像視野小。X線透視檢查:優(yōu)點:檢查過程相對簡單、可操作性強。缺點:檢查過程有一定侵入性、無法同時評估全盆底情況、存在電離輻射。??MRI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能夠多方位、實時對盆腔內(nèi)各器官、肌肉、韌帶的情況進行評估;是一種無電離輻射、簡單無創(chuàng)的檢査方法;對于前、中、后盆腔多器官脫垂、嚴重脫垂患者更具優(yōu)勢;可以獲得患者靜息和動態(tài)成像過程中的多平面圖像,在POP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參考文獻[1]?中華醫(yī)學會婦產(chǎn)科學分會婦科盆底學組.盆腔器官脫垂的中國診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20,55(05):300-306.[2]?周慧清,尚華,李曉冬,雷建明,李穎.女性盆底肌解剖與功能[J].解剖學雜志,2020,43(5):434-437.[3]?HigakiT,NakamuraY,TatsugamiFetal(2019)ImprovementofimagequalityatCTandMRIusingdeeplearning.JpnJRadiol37:73–80.https://doi.org/10.1007/s11604-018-0796-2[4]?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MRI學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MRI技術與報告規(guī)范.中華放射學雜志,2022,56(01):16-24.?[5]?陳曦.正常女性盆底磁共振成像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7,27(0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