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頸椎病的相關知識
一、什么是頸椎???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繼發(fā)性病理改變刺激或壓迫周圍的神經根、脊髓、血管或其他相關組織,并引起與之相關的臨床癥狀或體征。單純有影響學上的改變,比如骨質增生,頸椎的生理弧度改變等,而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的,不能診斷為頸椎病。因為50歲以上的人群中80%的人在放射學上表現(xiàn)為退行性改變,但他們絕大部分沒有臨床表現(xiàn)。二、與頸椎病相關的組織結構有哪些?頸椎有七個椎體,第一頸椎稱之為樞椎,第二頸椎稱之為寰椎,共有5個椎間盤(第一、二頸椎之間沒有椎間盤),頸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等。三、頸椎病的病因?內因:頸椎間盤退變是發(fā)病基礎,其他有頸椎先天性椎管狹窄,頸椎畸形,頸椎骨質增生等。外因:受涼、疲勞、外傷、不良的姿勢等。四、頸椎病的分型:1、頸型頸椎病2、神經根型頸椎病3、椎動脈型頸椎病4、交感型頸椎病5、脊髓型頸椎病6、食道壓迫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是因為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頭、頸、肩部頭痛,患者自覺頭頸部沉重不適,多見于青壯年,發(fā)病率10%,男:女=6:1 。(1) 頭、頸、肩部頭痛等異常感覺,并伴有相應的壓痛點;(2) X片顯示,頸椎曲度改變或椎間關節(jié)不穩(wěn)。頸型頸椎病需要與頸部扭傷(落枕),肩周炎,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神經衰弱,及其他非因椎間盤退行性變所致的肩部疼痛相鑒別。治療主要是理療為主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發(fā)病率最高,占所有頸椎病的50%,是因為頸椎間盤突出,鉤椎關節(jié)或關節(jié)突增生、肥大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致。(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相一致。(2)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3)上肢皮膚可能有麻木。發(fā)冷的感覺異常。(4)上肢肌力下降,手指不靈活,重者可能有肌肉萎縮。(5)痛點封閉無顯效。神經根型頸椎病相鑒別的疾病有: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改變不良姿勢,頸椎制動,頸椎牽引(牽引重量不能太重,一般2-5kg),口服消炎止痛類藥物,大多數(shù)可以自愈,對于嚴重的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經保守治療無效的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占所有頸椎病的10%。頸椎橫突孔增生狹窄,頸椎上下關節(jié)突增生肥厚刺激或壓迫椎動脈,頸椎退變后頸椎穩(wěn)定性降低,在頸椎活動時牽拉椎動脈,頸椎的交感神經興奮,反射性的引起椎動脈痙攣,從而引起椎動脈的供血不足而產生相應的臨床癥狀和體征。(1)眩暈:最主要的癥狀,頸椎活動時可誘發(fā)或加重眩暈(2)猝倒:是椎動脈收到刺激突然痙攣引起,多在頭部突然轉動或屈曲時發(fā)生,到地后再站起來即可繼續(xù)正 ?;顒印#?)頭痛:是基低動脈供血不足而側枝循環(huán)血管代償性擴張引起,頭痛的部位主要為后枕部和頭頂部。(4)其他:同時可以伴有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5)旋頸試驗陽性。(6)X線片顯示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或樞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7)多伴有交感神經癥狀。椎動脈型頸椎病要與眼源性,耳源性疾病,神經官能癥,顱內腫瘤相鑒別。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治療主要是頸椎制動為主,同時可以輔助擴血管藥物等對癥治療,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交感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后,刺激或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癥狀者,發(fā)病率10%。(1) 頭痛(2) 眩暈(3) 視物模糊,眼部干澀(4) 心率失常,時快時慢(5) 惡心、嘔吐,腹瀉、腹脹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6) 頭頸部及四肢出汗異常 交感型頸椎病一般要和更年期綜合征相鑒別治療主要是支持對癥治療臨床上可以通過交感神經封閉術和高位硬膜外封閉用以診斷性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占10-15%,主要是因為頸椎間盤突出,椎體后緣的骨贅以及增生肥厚及鈣化的后縱韌帶壓迫引起頸脊髓受壓或缺血導致脊髓傳到功能障礙,是最嚴重的一型頸椎病。 (1) 四肢麻木無力,打軟腿 (2) 雙手笨拙,精細動作差,持物有時墜落 (3) 胸、腹部有束帶感 (4) 雙腿發(fā)硬,行走不穩(wěn),有踩棉花感 (5) 大、小便功能障礙 (6) 四肢腱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 (7) 頸椎MRI提示:脊髓受壓,脊髓信號異常改變脊髓型頸椎病要與神經內科的側束硬化癥、脊髓空洞癥、脊髓腫瘤、脊髓損傷、繼發(fā)性蛛網膜炎、多發(fā)性末梢神經炎等疾病相鑒別。脊髓型頸椎病,一旦確診應該盡早手術治療,以防止脊髓長期受壓而產生不可逆的改變。食道壓迫型頸椎病食道壓迫型頸椎病是因為頸椎前方的骨贅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五、頸椎病一般需要做哪些檢查?頸椎正側位片,頸椎的過伸過屈位片,了解頸椎的生理弧度,頸椎的骨質增生情況及頸椎的穩(wěn)定性。頸椎CT對頸椎病的診斷意義不大,除非要排除韌帶的骨化、鈣化才有意義,頸椎的MRI,最有價值的檢查方式,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骨質的異常,更能發(fā)現(xiàn)軟組織及脊髓的異常。需要指出的是,X、CT、MRI,各有各的檢查價值,三者互相不能取代,如果能取代的話MRI發(fā)明后,X、CT,早就被淘汰了。對于椎動脈型頸椎病,頸部的彩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六、頸椎病的預防1、不能長期低頭,包括低頭工作,看書,打牌,用電腦,玩手機等,一般低頭1小時后,要抬頭,頸 椎后伸,學會“抬頭做人”。2、不能靠在床上看電視,靠在床上看電視,頭的后枕部用力,比一般的低頭更有害。3、頸椎注意保暖,不能受涼,夏天空調的冷風不能直接對著頸部吹,冬天可以戴圍巾予以保護4、不能搖,頸椎是以穩(wěn)定為基礎,任何練功性活動對頸椎“百害而無一利”,所謂的頸椎操,一定要 適可而止。5、枕頭不能太高,所謂的“高枕無憂”絕對是一種錯位的觀點,不要枕頭也是一種錯位的觀點,枕頭 應質地舒適,高低以自己的拳頭高度為宜。6、避免外傷,任何外力作用于頭頸部,對頸椎都是非常有害的。7、頸部鍛煉最有效的方法:雙手合十交叉,置于后枕部,向前用力,頸椎向后對抗,以此鍛煉頸部的肌肉,頸部肌肉發(fā)達了,可以維護頸椎的穩(wěn)定性,減少頸椎病的發(fā)病幾率。本文系陶忠亮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tabogados.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