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
副主任醫(yī)師
科主任
肝病科譚林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5
肝病科李麗軍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肝病科李永華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肝病科謝法訓
副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4
肝病科張賢兵
主任醫(yī)師
3.4
肝病科辛克鋒
主任醫(yī)師
3.3
肝病科張玲
主任醫(yī)師
3.3
肝病科趙保民
副主任醫(yī)師
3.3
肝病科徐靜
副主任醫(yī)師
3.3
李勁松
副主任醫(yī)師
3.3
肝病科范子玲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劉海軍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尚曉娟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吳兆進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張健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陳萍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胡會芬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李福華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張鵬宇
主治醫(yī)師
3.3
李風成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王金玲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尹超
主治醫(yī)師
3.3
肝病科高學武
3.2
肝病科侯雅梅
醫(yī)師
3.2
肝病科姜寧
醫(yī)師
3.2
中醫(yī)肝病科劉雯
副主任醫(yī)師
3.1
很多人覺得,肝功能檢查正常,就證明自己肝臟很健康。 雖然對于大多數人確實如此,但有人明明肝功能檢查正常,卻發(fā)現自己肝硬化,或者肝癌晚期了。 這到底是為什么? 難道肝功能檢查沒用嗎? 為什么醫(yī)生要我再花錢查B超、查CT什么的?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臟正常 首先,你要知道,肝臟是個“啞巴器官”,只要剩下1/3的肝細胞在正常運轉,就不會影響身體代謝。有時候看這個人能吃能喝的,感覺很健康,可能肝臟上已經悄悄長了個腫瘤。 所以,定期體檢很有必要。一是高危人群很有必要;二是對于那些生活習慣不良的人,如熬夜、酗酒、飲食油膩等,這些都會對肝臟日積月累的產生影響。 然后,我們來說說為什么肝功能正常,肝臟卻可能不正常。 ▼ 實際上,肝功能正常,僅代表抽血時肝臟細胞沒有發(fā)生炎癥,沒有出現壞死。 ▼ 有可能肝臟已經硬化了,又或者肝臟以前曾經有過炎癥,但抽血時炎癥已經停止了。 ▼ 而在肝癌早期或中期,癌細胞周圍的肝組織會受到壓迫或侵犯,因此轉氨酶可能會出現輕度的升高,甚至還可能是正常的。 那為什么還要檢查肝功能? 因為: ▼ 對于大部分普通人,這項檢查是基本上可以了解肝臟健康。所以一般不必再花錢檢查更多。 ▼ 而對于患有肝炎或有肝炎病史的人,或者說一些高危人群,這項檢查已經不能夠全面體現肝臟健康狀況了。就可能會出現上面說的可能的情況,肝功能正常,最后出現肝硬化。 所以,在臨床上或者門診過程中醫(yī)生會反復地跟患者說,對于檢查,應該將各個方面、各個指標綜合起來,整體地去分析、評估病情。 肝臟健康,都檢查點啥? 一般常見的肝臟健康體檢有: 1. 肝功能檢查基礎,適合所有普通人 肝功能檢查反映的是肝臟的合成、代謝、解毒、消化功能是否正常??梢詭椭蟛糠制胀ㄈ嗽u估自己的肝臟健康狀況。能及早地發(fā)現和診斷某些疾病,比如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藥物性肝炎等肝膽系統(tǒng)疾病。 ▍缺點:不過,常規(guī)肝功能檢查檢測的是外周血中的轉氨酶、蛋白、膽紅素等,只能間接反應肝臟功能狀態(tài),并不能反應肝臟形態(tài)變化。無法完全判斷肝硬化情況、癌癥情況等。 肝功能檢查結果建議咨詢醫(yī)生解讀,如果想要自己看一看的話:一般來說,轉氨酶輕度升高不具有太大意義,但膽紅素和蛋白指標異常則需要引起警惕,到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 2. 肝臟B超檢查清楚看肝臟 肝臟B超查往往是上午做,因為需要空腹。肝B超就像一面“小鏡子”,能讓我們“看到”肝臟的情況。比如: 大概了解脂肪肝的情況, 肝臟是不是有囊腫, 是不是有肝腹水, 肝腫瘤情況, 膽管和肝管有沒有結石…… ◆ B超下,健康的肝臟是通透的,B超光可以穿透肝臟。 ◆ B超下的脂肪肝,肝臟上的血管和膽管是模糊不清的,并且B超光穿透不過去。 ▍優(yōu)缺點:B超相對于其他檢查,操作容易,對人沒有什么損傷和痛苦,費用也比較低。但一些占位性病變,如腫瘤、寄生蟲等,小于1厘米B超是無法檢查出來的;且一些輕度脂肪肝也可能查不出來。 所以經常有B超配合其他檢查的,比如: “B超+纖維化檢測”可及早發(fā)現肝硬化。 “B超+AFP(甲胎蛋白)檢查”可及早發(fā)現肝癌。 3. 甲胎蛋白早期癌癥判斷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異性標志,對原發(fā)性肝癌具有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的作用。是目前常用的肝癌篩查方法,該方法簡單又實用。 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1厘米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5年時間,這個過程中,X光片、B超等普通的手段并不能發(fā)現。 5. 乙肝五項(兩對半)和丙肝傳染病檢查 乙肝五項檢查,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兩對半。乙肝五項和丙肝的檢查,是從傳染病學角度,檢查是否感染乙肝、丙肝及感染的具體情況。 畢竟病毒性肝炎不注意控制,很容易發(fā)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4. 乙肝病毒DNA定量檢測乙肝患者必備 對于乙肝患者,因為乙肝兩對半并不能準確的判斷病毒復制情況,需要進一步乙肝病毒DNA定量檢測。 該檢測能準確反映血清中乙肝病毒活動情況,判斷乙肝傳染性高低,也是抗病毒治療的評估指標。 6. CT 和 核磁看的更清晰 B超用于常規(guī)的檢查,如果在檢查中發(fā)現了問題,則要通過CT或磁共振進一步診斷,對于一些疑難病例,還要CT、磁共振全做了才能確診。 CT檢查是發(fā)現肝癌的一個重要手段,它可以清楚地顯示出腫瘤的大小和形態(tài)、數目及邊界。另外,根據影像分析可以對肝臟內的各個管道重建,能夠精確到各個肝段血管與腫瘤的關系。 我該如何選擇體檢? ▼ 總之,對于一般的健康人來說,了解自己的肝臟健康,通過肝功能檢查就可以。 ▼ 而一些本身高危人群,或者患有肝病的人,則最好做一些系統(tǒng)檢查,如肝臟B超、病理學、乙肝病毒DNA、血清甲胎蛋白等檢查綜合分析,才能對健康情況做出正確判斷。 16個月做一次B 超+ 甲胎蛋白 ◆ 感染過乙肝、丙肝等病毒的人群; ◆ 肝硬化; ◆ 家族中有肝癌患者; ◆ 重度脂肪肝; ◆ 肝癌高發(fā)區(qū)人群:在我國,存在肝癌高發(fā)區(qū),如廣西扶綏、江蘇啟東、廣東順德、福建同安等地??赡芘c糧食存在不同程度的黃曲霉污染有關。 這些人最好半年做一個B超+甲胎蛋白,了解肝臟健康狀況。 2 每年體檢一次 ◆ 40歲以上; ◆ 愛喝酒; ◆ 脂肪肝等。 這類人建議每年體檢一次,做一下肝功能檢查,若是發(fā)現異常,根據醫(yī)囑考慮做上面的檢查。 愛護肝臟,從生活做起! 來源 | 健康時報
“癌”——在人們以往的認知中,就像一個來自地獄的惡魔,讓人聞風喪膽。但事實上,“癌”并沒有那么恐怖! 目前證實:1/3癌癥可以預防;1/3癌癥如能及早診斷,則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治療可使剩余1/3癌癥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到改善,生存時間得到延長。 對付癌癥,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最為重要! 到底該怎么遠離這個惡魔,今天就來聽聽癌細胞自己說說吧! 1 我本來不是個不良少年 每個癌細胞都是從正常細胞異變而來 你們的身體就像一個龐大的“細胞王國”,里面住著近一千萬億個子民。每分鐘就會有三億個同胞死亡,然后,新的細胞又生長出來。 一開始,我也是一好孩子,一個正常細胞,和我的兄弟姐妹一起游走在你們的身體里面。 可是你們吃的食物、喝的水、做的事、生活的環(huán)境,讓我變異了,和正常細胞變的不一樣,我發(fā)現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變異細胞)。變成了大家的敵人。第一次看到自己模樣的時候,我也嚇壞了。 最初,我很弱小,直徑大約10微米,用顯微鏡才能看到我。 癌細胞會不受控制的瘋狂增殖 那些從我身體分裂出來的子子孫孫和我緊緊地沾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團。 當我分裂到100萬個時,這一團體直徑也只有一毫米,你們用任何醫(yī)學檢查儀器都發(fā)現不了我; 當我的細胞分裂到10個億時,直徑到了1厘米,醫(yī)院里的B超、CT、核磁、PET終于可以發(fā)現我了。 但是,你們很可能因為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而不到醫(yī)院檢查,任我就這樣地瘋狂地生長下去。 當你們能在自己身上摸到一個包塊或偶感不適時,我的發(fā)展數量早就超過10個億了,呵呵。 我這是一個漫長的“潛伏”過程哦,最少需要5年,也可能10年、甚至30年之久。 自從變異以后,我的心也越來越狂野,總按捺不住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一下。 我們順著你們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淋巴也好、血液也好,擴散到你的身。破壞你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讓你痛苦不堪,醫(yī)生此時也無能為力,只能萬般無奈地說:我已經盡力了。 2 變壞不是我的錯! 是誰把本是正常的我,變異成不正常呢? 在第十二屆國際癌癥大會上,一位醫(yī)學專家說:80%的癌癥來自人類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和吃的食物,他說的很對啊。 一、喜歡吃致癌食物的你 知道嗎?烤肉、發(fā)霉的食物、咸熏制品、油炸食物,當你吃這些東西時,其中的苯丙芘、黃曲霉素、亞硝酸鹽等就悄悄地潛入我的生活。它們是世界上公認的三大致癌物質。黃曲霉素B1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容易誘發(fā)肝癌。苯丙芘和亞硝酸鹽會導致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肺癌。 二、喜歡抽煙喝酒的你。 每當你抽煙的時候,希望你能看到我臉上的歡喜。你每抽一支煙,你就可能喪失5分半鐘的生命。肺癌、膀胱癌、食道癌、口腔或喉部腫瘤等,都與抽煙密切相關。 戒除煙酒能大幅降低患癌幾率 一個每天吸15支煙至20支煙的人,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幾率,比不吸煙的人高14倍。 三、精神長期壓抑不開心的你。 如果你每天都陰沉著一張臉,對我們癌細胞來說,正是生長擴散的好機會。食道癌的患者十有八九都是固執(zhí)、急性子的人;乳腺癌和中年患胃癌的人多半愛生悶氣、自我壓抑、不擅表達。 四、環(huán)境污染是人類自作自受。 天空越來越不干凈,PM2、5成了肺癌的誘因之一; 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污染了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 被污染的你,容易造成消化道腫瘤; 不合格的裝修材料中甲醛、冬等,導致患白血病和肺癌。 不合格的裝修是很大的隱患 五、出身不好不怪你。 目前已經明確,消化道腫瘤、肝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說有遺傳性。 直系親屬有這些病的人,就是高危人群,比一般人和我們親近的幾率大,所以要加倍注意生活細節(jié),提前篩查年齡,比如首次胃腸鏡檢查可以提前到30歲; 還要提高檢查的頻度。 當然,癌癥和遺傳雖有一定關系,有癌癥家族史的人,卻不一定都會患癌癥,不必要有恐懼心理;只要加倍注意防癌,盡量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 3 改善生活習慣,可以阻止我變壞 有了每天被“不正常生活”包圍的你,才有了同樣不正常生活的我。 人類朋友們,在我還沒發(fā)生癌變之前,我們能否和平相處? 關鍵決定你們人類自己。 能做到以下這幾條,我就沒有繼續(xù)變壞和發(fā)展壯大的機會了,因為這些都是我最討厭的! 一、吃點黃綠色食物 國際抗癌聯(lián)盟的一份報告說,全球每年有1200萬新發(fā)癌癥病例,其中高達四成是可以預防的。富含維生素C的黃、綠色蔬菜和水果,能讓胃癌、腸癌、肺癌、子宮癌、前列腺癌等發(fā)病危險性大幅下降。此外,多吃生蒜,能讓得胃癌的風險降低60%。 二、每天走路一小時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針對七萬人的長期研究發(fā)現,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時,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幾率。運動后出汗,還可以使體內的鉛、鍶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作用。運動能提高免疫力,能預防多種癌癥。 三、曬15分鐘的太陽 衛(wèi)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說,人體內維生素D不足,會增加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風險。身體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合成維生素D,能起到防癌作用。不過,為避免曝曬增加皮膚癌的風險,每天曬太陽15分鐘就可以。 四、睡夠七小時 當你睡覺時,不少免疫力因子會在此時產生,它們猶如一個屏障保護著你。睡飽了,免疫力增強了,我們癌細胞要“進攻”人體的難度就大多了。午睡是中國人很好的習慣,中午一點是人類的一個睡眠高峰,這時打個小盹,也能增強體內免疫細胞的活躍性,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五、少吃點糖 作為一個癌細胞,我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你的血液里57%的糖分都用來滋養(yǎng)了我,讓我無法控制越分裂越多。所以,含糖食品,還是少吃或不吃為好。 4 我給了你足夠的時間發(fā)現我! 在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你們仍有機會改正錯誤,盡早發(fā)現我、消滅我。 我的生長過程也很緩慢,比如大腸癌,起初就是一個很不起眼的息肉,經過5-15年甚至幾十年的漫長過程,你對我聽之任之,不加理睬,我就會順利地成為癌,而且會轉移、擴散,到時候,你只能望癌興嘆了! 在這么長的時間內,你完全有時間做一個簡單的腸鏡檢查,很容易發(fā)現我,切除我,我和你今生就再也無緣了。 從正常粘膜發(fā)展為腸癌需要5-15年的時間 只要每年查一次血中的“腫瘤標記物”,針對性的做一些專業(yè)檢查,如40歲前做一次胃鏡,50歲前做一次腸鏡,定期檢查肝臟,做胸部CT,查乳腺,查前列腺,查子宮等,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發(fā)現嬰兒期的我。 另外,不要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出現不適挺挺就過去了,其實很多時候是我發(fā)給你的信號,一定要重視喲!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肝臟損害,肝臟呈進行性、彌漫性、纖維性病變。肝硬化嚴重影響人類身體健康和壽命。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可能加重病情,而合理安排飲食可以改善消化功能,控制病情發(fā)展,增加機體抵抗力,并促進肝細胞修復以及肝功能恢復。那么肝硬化患者應如何合理安排飲食? 肝硬化患者:什么可以吃? 肝病患者的推薦每日能量攝入標準為35~40 kcal/kg。肝硬化患者推薦蛋白攝入量以1.2 g/kg為宜。此外,若有急性疾病發(fā)作或潛在慢性肝病急性發(fā)作,建議增加蛋白攝入及能量攝入,以改善患者的蛋白-能量不良。 以前有觀點認為失代償期需嚴格限制蛋白的攝入,以避免發(fā)生肝性腦病,后來的研究發(fā)現,限制蛋白攝入后反而會引起肌肉代謝增加,導致血氨升高及肝性腦病加劇。所以建議輕度肝性腦病(I期和II 期)不限制蛋白攝入。但是對于嚴重的肝性腦病(III 期和IV 期)患者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提倡食用富含支鏈氨基酸的高能量植物蛋白。蛋白質以豆制品、牛奶、酸奶、雞蛋、雞肉、魚、瘦肉為主,可采取少量多餐食用。 避免脹氣食品及過甜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如食酸奶)。注意補充鉀離子,如食用香蕉、桔子等,防止低鉀血癥的發(fā)生。補充各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葉酸、泛酸、生物素及尼克酸等,給予新鮮水果和蔬菜,少量多餐,保證營養(yǎng)均衡攝入。 伴有側支循環(huán)形成的患者,應注意給予柔軟易消化的食物,進食宜細嚼慢咽,伴有脾腫大、脾功能亢進、有出血傾向的患者,飲食應注意多給膠質的肉皮凍、蹄筋、海參等。 對于有貧血傾向的患者,增加含鐵食物及能改善其他類型貧血的食物,如烏魚、紅棗、蜂蜜等。同時補充富含維生素K 和維生素C的食物。 肝硬化患者:什么不能吃? 首先,要想理解為什么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限制飲食,這就需要了解肝硬化會發(fā)生哪些并發(fā)癥。不同的并發(fā)癥,對飲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1.食管胃靜脈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由于門靜脈高壓存在,長期食管及胃靜脈回流受阻,胃鏡下表現為靜脈顯露或曲張,血管壁變薄。所以若存在靜脈曲張,患者應忌吃堅硬粗糙食物,以防止劃傷血管壁引起出血。 2.門靜脈高壓性胃病:由于胃靜脈回流受阻,血液瘀滯,黏膜血供減少,缺血缺氧發(fā)生,患者平時可表現為食欲減退,少量嘔血或黑便。所以患者應忌吃刺激類食物及煙酒,如生冷,油煎,辛辣食物等。 3.肝性腦?。焊斡不颊咴诤芏嗲闆r下易誘發(fā)肝性腦病,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飲食、大量排鉀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鎮(zhèn)靜、麻醉藥,便秘、尿毒癥、感染或手術創(chuàng)傷等,當肝性腦病發(fā)生時,患者應忌吃過量的動物蛋白,提倡食用富含支鏈氨基酸的高能量植物蛋白。 4.腹水:肝硬化病人肝臟降解抗利尿素的功能減弱,因此尿量減少,使鹽潴留在體內,加之血漿蛋白的減低而出現浮腫或腹水。因此,肝硬化病人應限制鹽的攝入量以及含鈉高的食物。 來源: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消化科 (感謝,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