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yī)院

公立三甲綜合醫(yī)院

推薦專家

消化道出血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便血,別輕視病人來肛腸科看病,大便出血是最常見的。這是為什么呢?我在多篇科普里講到過這個問題,在人類的認知世界里,紅色表示著生命和危險,尤其是男性(包括雄性動物)對紅色有一種本能的沖動或恐懼。由于色彩與人類心理反應存在密切的關系,“色彩心理學”也應運而生,這里按下不表。除了女性的生理期以外,人類最容易出血的部位,一個是痔瘡出血,另外一個是牙齦出血。在西方古代醫(yī)學中,痔瘡出血,甚至一度被認為是身體在排除不良體液的一種表現(xiàn),有些人甚至認為痔瘡是長壽的征兆或是身體的一種“安全閥門”。在祖國醫(yī)學中也有類似的放血和刮痧療法??梢娙祟悓Τ鲅恼J識還有很大的空間期待研究和挖掘。但出血是危險的信號,毋庸置疑。便血病名最早記載于《黃帝內(nèi)經(jīng)》。東漢醫(y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曾提到“下血,先便后血,此遠血也”,“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F(xiàn)代醫(yī)學認為:便血,通俗而言就是人體排出物——糞便伴有血液,常見于大便的表面、與大便混雜、衛(wèi)生紙上以及滴血、噴射現(xiàn)象等,血液顏色呈現(xiàn)為鮮紅色、暗紅色等。除此之外還有潛血的可能性,即潛在的出血,一般肉眼看不到,需要借助化驗觀察到的出血現(xiàn)象。在肛腸科門診經(jīng)常會遇見因排便后擦拭時廁紙帶血、便后滴血,甚至是“便池紅染”。(1)肛門直腸疾病:是便血最常見的原因,一般情況下,痔瘡引起的便血不會出現(xiàn)肛門疼痛,便血多表現(xiàn)為便后擦拭肛門時廁紙帶血,嚴重者可出現(xiàn)便時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一般附著于大便表面或與大便分開,而肛裂出血一般伴有肛門疼痛難忍的情況。(2)結腸疾病:包括結腸息肉、結腸炎(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結腸癌等。因為出血位置較高,導致血液在消化道存留時間較長,此類疾病引起的便血通常與糞便混合,使糞便呈暗紅色甚至黑色,結腸息肉引起出血一般沒有明顯腹部不適感,結腸潰瘍引起的出血有時伴有腹痛、腹瀉等情況,而結腸腫瘤引起的血便,可同時伴有腹痛、腹瀉,此外,大便中還可能混有果凍樣的黏液或膿性分泌物。(3)消化道其他部位出血: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血液經(jīng)消化道下段混入糞便,表現(xiàn)為黑便(柏油樣便),嚴重時可能出現(xiàn)嘔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出血,常常伴隨上腹部疼痛。(4)食物或藥物因素:某些食物(如火龍果,動物血液:豬血、羊血等)也可能造成大便顏色變深,易被誤認為便血。某些藥物(如鉍劑)在胃酸環(huán)境中,鉍鹽能夠發(fā)生氧化反應,形成不溶于水、帶有金屬光澤的黑色氧化鉍,隨食物殘渣一同通過胃腸道,對糞便進行染色,使其外觀變?yōu)楹谏4送?一些抗凝藥(如阿司匹林)可能導致消化道黏膜損傷出血從而導致黑便。(5)全身性疾病:一些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等)以及肝硬化、腎病綜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導致血液無法正常凝固,也可能出現(xiàn)便血癥狀。(1)觀察顏色:鮮紅色多為新鮮出血,提示出血部位可能在肛門或直腸;暗紅色或黑色糞便,提示出血部位往往來源于遠離肛門的結腸、小腸、胃。(2)伴隨癥狀:痔瘡引起的出血往往無明顯伴隨癥狀,結腸炎等疾病常伴腹痛、腹瀉、發(fā)熱、惡心、嘔吐等表現(xiàn);而結腸癌引起的出血往往伴有腹痛、排便習慣改變,體重下降等癥狀,如果腫瘤潰爛、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常合并貧血、低熱、乏力、水腫等中毒癥狀。若伴有嘔血、頭暈、心慌、乏力等,可能是大量出血的表現(xiàn)。(3)糞便質(zhì)地:血便同時伴有大量黏液,甚至可見膿液,多見于結腸、直腸炎癥或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道感染等。血便呈暗紅色或棕色,黏稠如果醬,含有血絲、血塊或黏液,可能與腸道腫瘤(如結腸癌)、血管性疾病(如腸系膜血管栓塞)、腸套疊等嚴重疾病有關。對于有便血癥狀的患者而言,臨床上僅僅通過大便的形狀、特點及其伴隨癥狀來明確診斷,將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誤診、漏診的可能性很大。目前,腸鏡檢查已被作為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臨床發(fā)現(xiàn),不少直腸癌患者在初期發(fā)現(xiàn)便血時,以為是痔瘡,沒加以重視,直到癥狀嚴重才來醫(yī)院就診。今天教大家一套簡單、快捷的初步鑒別痔瘡和直腸癌的方法。1.排便次數(shù)。痔瘡患者和正常人排便次數(shù)差不多,一天1~2次為正常。直腸癌患者排便次數(shù)較多,普遍是4-5次,有些直腸癌中期患者每天排便可達到7-8次。2.排便后的自我感受。痔瘡患者排便次數(shù)多了或時間長的話,會感覺到肛門很痛。直腸癌患者多次排便后還有排不完的感覺。3.大便的氣味。痔瘡患者的糞便氣味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差異。直腸癌患者的糞便會有腥臭味、腐臭味等。4.便血的顏色。痔瘡患者排便時的便血顏色是鮮紅的,直腸癌患者的便血通常為暗紅色或紫紅色,有時還會有黏液,很少出現(xiàn)滴血或射血的情況。如果通過以上方法發(fā)現(xiàn)疑似直腸癌的特征,一定要前往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肛門指診、大便隱血試驗、結腸鏡檢查、胃鏡檢查等,以確定出血部位和原因。特別強調(diào):對于便血高風險人群,如50歲以上、有家族史、長期便秘或腹瀉者,建議定期進行結腸癌篩查。
便血,不得不說的這些事(2019年寫的小文)這篇文章的構思:為什么會寫這個文章(引子),便血分為那些種類,便血后是否需要就診,就診到那個科室,需要做什么檢查,診斷后的治療差異,總結。嗯,思考最近,病房中連續(xù)兩個病人因便血入院,可是在住院以前,他們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自己會是惡性腫瘤。是什么導致了這一情況呢?可能原因很多,但是,不能正視疾病,或者不愿去尋求根源,而簡單粗暴的歸結為痔瘡、阿司匹林引起的腸道出血等,顯然這不是科學的態(tài)度。既然談到了便血,那么就不得不去了解便血的種類。便血分為那些種類其實,我們常常談到的便血,都是顯性便血或血便,這種時候,往往能夠通過肉眼看到鮮血便、黑便等,可以較容易的發(fā)現(xiàn)。另外一種為隱性血便,也就是我們常常說道的便潛血陽性。這種時候,通過肉眼無法看到明顯的大便顏色的變化,需要通過檢驗的手段才能夠確定。一般而言,出血量達到5ml以上至50ml,可以經(jīng)過檢測發(fā)現(xiàn)潛血陽性,而50-70ml以上的位置比較靠上的出血,會顯示黑便,更多的出血則會出現(xiàn)明顯的血便。當然,血便由于顏色的不同,可以分為黑便,暗紅色血便及鮮血便。我們可以依據(jù)顏色的不同,給予初步判斷大體的位置。一般而言,鮮血便為肛門附近的血便,比如(滴鮮血,多為痔瘡;便后疼痛,伴有便紙上帶血,多為肛裂;大便表面的偏心性鮮血,可能為直腸局部的小出血等);而顏色較暗的血便,多為位置較高的部位的出血。便血,從臨床上講都是不正常的現(xiàn)象,因此,建議及時就診。無論是什么原因?qū)е碌谋阊皶r就醫(yī)后,能夠明確原因,不但心里踏實,有些時候也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潛在的疾病。大便出血可能的結直腸疾病當然,不是所有的出血都那么可怕,有些是由于炎癥導致的出血,往往抗炎后就好了。這些非腫瘤的良性疾病,可能涉及面比較廣,比如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憩室炎癥出血、直腸脫垂炎癥出血、痔瘡出血、直腸炎、血管性疾病(比如杜氏病,又被稱為恒徑血管畸形)、肛裂等等,當然也包括單純抗凝藥物相關的出血等。而腫瘤性的出血也有良性與惡性之分,常見的良性腫瘤包括:腸息肉、腸脂肪瘤、腸道平滑肌血管瘤、單純性平滑肌瘤、淋巴增生病等;惡性的腫瘤也有很多:比如:胃腸道間質(zhì)瘤、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癌、結直腸癌、結直腸惡性平滑肌肉瘤、腸道白血病等,這些都可以導致腸道的出血,因此,進行必要的檢查,明確診斷是有必要的。去掛什么科多數(shù)情況下,出血后,可以到普通外科、胃腸外科、肛腸科、消化內(nèi)科或急診科就診,但是比較理想的是到內(nèi)科和外科就診,以便進一步的檢查,除外其他相關的疾病可能。需要做哪些檢查一般而言,首先在門診進行直腸指診和肛門鏡檢查,初步判斷和除外肛門7-8cm以內(nèi),甚至10cm以內(nèi)的病變,在有條件的單位,可能會有硬性直腸鏡,此鏡能夠檢查距離肛門約15-20cm的腸道。在上述的診療后,若能夠發(fā)現(xiàn)病變,可能就給予相關的比如痔瘡等的治療,同時仍建議完善相關的纖維結腸鏡或電子結腸鏡檢查,必要時甚至可能需要胃鏡檢查,以致做個腹部CT等,這些都是為了排除或確定相關的上述可能涉及的疾病的一些必要的檢查。若考慮為腫瘤,可能還需要有腫瘤標記物檢查及纖維結腸鏡活檢病理。如果上述的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病灶,也不能除外存在病變可能,因為腸鏡檢查的存在小腸的盲區(qū),因此做CT檢查,尤其是加強CT,有些時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仍然沒有發(fā)現(xiàn)病變,可以觀察,待3月到半年后再次復查,除外器質(zhì)性病變。如何治療如果能夠診斷明確,治療相對而言就迎刃而解了,簡單的講就是“因病而治”。不再此累述了。總結不能因為不愛而放棄,因為一時的疏忽,可能導致終身的遺憾,也告誡各位好朋友,不要諱疾忌醫(yī),一定有病別忍著,別拿便血不當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