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體外沖擊波碎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是腎和輸尿管結石治療技術上的大飛躍,是上段輸尿管結石和腎結石的首選治療方法。其治療原理是將體外沖擊波聚焦于結石后將其擊碎成泥砂狀,經尿道隨尿液排出體外而達到治療目的。 當沖擊波在傳播中碰到密度相差較大的介質,如從軟組織到結石時,因阻力突然增大,在結石的向波面產生巨大壓力;當沖擊波從結石背波面跑出時,因阻力突然降低又產生巨大拉力。結石經過這樣反復多次拉壓后,會慢慢碎成細粒。但是,當沖擊波通過與水的密度差不多的肌肉或內臟時,則不會產生這種作用。 雖然沖擊波對腎臟也有一定損傷,但較輕微,且是可逆的,兩周后多能恢復。只要適應癥選好,操作規(guī)范,其損傷會很小。 體外沖擊波碎石后的注意事項1. 盡可能多飲水,每日約2000ml左右;按醫(yī)囑服用排石藥物;多運動,可跳繩、跑步等。 2. 腎下盞結石患者需做健側臥位加頭低腳高位,輔以輕叩腰背部,每天3~5次,每次20~30分鐘。 3. 較大結石患者碎石后需臥床休息2~3天,然后再開始運動,避免石街形成。 4. 每次排尿可將尿液排至容器中靜置20分鐘,棄去上層尿液,觀察碎石是否排出。 5. 碎石后可能會有血尿或疼痛,輕者會自行消失,若有以下情況請及時到泌尿外科門診復診:嚴重血尿、疼痛難以忍受、發(fā)熱。 6. 術后兩周請攜帶病歷資料到泌尿外科門診復查,在此期間請勿飲酒,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7. 如尿液中發(fā)現(xiàn)結石,可將結石晾干,送至醫(yī)院進行結石成分分析,可以指導平時飲食,更好地預防結石復發(fā)。
尿失禁在中老年女性中很常見,年輕女性患病率約為 25%, 40 ~60 歲患病率約為 44%~57%,75 歲以上患病率高達 75%。盡管尿失禁已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只有 45% 的尿失禁患者愿意向醫(yī)生敘述癥狀。尿失禁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它不應被認為是正常衰老的結果。 壓力性尿失禁主要出現(xiàn)在女性中,是暫時的腹內壓增加(如打噴嚏、咳嗽和大笑)導致非自愿排尿,需考慮到尿道壓力的影響因素和支撐因素。壓力性尿失禁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白色人種、肥胖、多次陰道分娩、陰道分娩后產傷、早產后使用雌激素,此外絕經或手術也會增加發(fā)病風險。 目前,并沒有好的食療和藥物來治療尿失禁,傳統(tǒng)的抗膽堿治療僅針對急迫性尿失禁而對壓力性尿失禁并沒有太大效果。 有效的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方法包括減肥和盆底肌肉鍛煉,有研究表明體重減輕 8%,患病率可減少 47%;盆底肌肉鍛煉極為有效,它可以改善尿道肌肉水平,增加尿道阻力,臨床癥狀改善率高達 95%。如果尿失禁與頻繁咳嗽有關,減輕咳嗽可有效預防尿失禁;如果與運動相關,可在運動前排空膀胱。另外,若其他方法無效,可考慮外科手術。 故而,已確診為尿失禁的患者,下一步治療應該進行 減重和盆底肌肉鍛煉并進。
1)因包皮組織松弛,術后輕度水腫,淤血屬正常現(xiàn)象,會逐漸消褪。 2)術后第一天、第三天來醫(yī)院更換紗布。 3)出現(xiàn)龜頭青紫疼痛,排尿困難,可放松彈力綁帶。 4)紗布少量滲血不予處理,若有滴血、大血腫隨時急診治療。 5)1周內避免辛辣食物,忌酒。 6)術后一周可洗澡,洗澡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 7)手術后勃起,可以用一些雌激素藥物或風油精外涂龜頭。 8)手術后兩周,不銹鋼釘會自行脫落,如果一個月內還有不銹鋼釘,可以來醫(yī)院復查,把釘去掉。 9)手術后1月內不能過性生活。
總訪問量 488,996次
在線服務患者 2,312位
科普文章 8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