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4年被確診為抑郁癥,此后一直致力于治療,到2007年做《抑郁癥自評量表》測試,已無抑郁癥狀。但我卻感覺十分不好。內(nèi)心荒涼絕望,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變得非常膽小、恐懼、對生活也感到厭倦,不知道怎樣才能打破這種狀態(tài)。我不信任任何人,也不相信自己,像一個孤魂一樣,驚恐又隱蔽的活著。雖然已測試不出抑郁癥狀,但我每天被其它各種各樣的癥狀折磨,比如社交恐怖、數(shù)字恐怖、疾病恐怖、猝死恐怖、瀆神恐怖、睡眠紊亂、肌肉緊張、心動過速等,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最為嚴重的是社交恐怖。自小我就是一個膽小羞怯的人,害怕人群,不能進行良好的社會交往。但發(fā)展到后來,竟連出門、坐公交車都需要忍受極大的痛苦。不得已買點東西時,就勉強講出極簡短的幾個字,然后急忙避開。母親曾患小兒麻痹癥,左側(cè)臉部萎縮的很嚇人,我自從十八歲上便覺得自己右側(cè)臉頰似乎遺傳了母親的問題。有一次發(fā)覺自己笑的時候,右臉頰有一道頗明顯的、可以放入三分之一個手指凹痕,自此就開始擔驚受怕,怕終有一天會和我母親一樣,由此愈發(fā)害怕社會交際。平日常常反復的照鏡子,越來越覺得嚴重起來,心里的悲傷苦楚,驚疑懼怕,真是沒有言語可以表達。期間戀愛了四年的男友和我分手了,我至今尤記得他說的兩句話。一句是:“你有一天會瘋的?!绷硪痪涫牵骸耙院竽銜湍銒屢粯印!蔽疫€沒死沒瘋呢,便先被最親密的人詛咒,從此更加變本加厲,害怕人群,甚至不夸張的說,我恐懼整個人類。2007年初夏,因為實在無法再忍受下去,我決心拼死也要弄個明白,于是鼓足勇氣,獨自去一家三甲醫(yī)院的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結(jié)果被診斷為肌肉萎縮中的脂肪萎縮。由此更是百般苦惱,像一個即將遭受滅頂之災的倒霉蛋一樣,等著天總有一日會掉在我腦袋上,將我砸個稀巴爛。我每天像行尸走肉一樣活著,卻又不愿就此便死。同時心里疑疑惑惑的,總覺得不是那個樣子。在這種狀況下,我極度回避社會生活,同時非常怕別人看出來我有肌肉萎縮。當與別人的距離近到三米之內(nèi),就會嚇的渾身僵硬,如果面對面,我會驚恐的發(fā)抖??梢韵胂?,如此數(shù)年后,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狀況,會變成什么樣子。黑夜的黑夜生活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我不是成長于一個正常的家庭,母親殘疾,心理也不是很健全,父親常年出差在外,我的童年幾乎是在孤獨自閉與母親殘忍的毆打中度過的,初中便退了學。后來家庭破落,負債累累。我又被診斷出患了重度抑郁癥。我母親兄弟姐妹6人,沒有一個是健康的,弱智、精神病、肢體殘疾……我是親眼看著小舅舅怎樣瘋掉的。我很害怕,害怕總有一天會和他們一樣。正常家庭的人,恐怕很難懂得這種悲哀,你無法改變一切,卻不得不因為血緣,永遠和他們捆綁在一起,你不得不年復一年面對著他們,同時因為自己是其中的一員而深感厭惡和恐懼。我覺得自己像被魔鬼打上了罪惡的烙印,得用一生去贖清不是由我所犯下的過錯。我一直在努力,希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走出那憧憧的鬼影,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而今,我又被診斷出有肌肉萎縮,這是我完全無能為力的,我無法抗爭,只能聽天由命。生活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當我仰望天空時,不由自主的一遍遍追問,但天空不會給出答案。我是不是應該去死,我繼續(xù)問。沒有答案,生活還在繼續(xù)。死馬當活馬醫(yī)被診斷為肌肉萎縮之前,我就有一些疑病行為。在確診后,疑病行為變得非常嚴重起來。每天頻繁的照鏡子,一會兒把鏡子擺在光線亮處,一會兒又拿到光線暗處,一會兒放在陽光下,一會兒又拿回屋子里,并且時時將鏡子置于不同的角度和距離,以便對自己的病況進行主觀監(jiān)測。每次拿起鏡子的那一刻,我都嚇的半死,生怕看到自己已變得面目全非。然后心驚膽戰(zhàn)的向鏡子里偷看一眼,立刻又嚇的幾乎要暈過去,自己的右臉怎么變得肌肉凹下去一大片??!繼而惶惶不可終日,但過幾天卻又得覺得并非如此。在有這種病和沒有這種病之間反復懷疑,一刻也不得安寧。同時,又為自己幼年來所受的種種苦處而日夜哀痛。常常在深夜嚎啕痛哭,以此來宣泄心中無窮無盡的苦楚。2008年初,我已被這種憂郁、封閉,疑病,又充滿恐怖想像的生活折磨得了無生趣,屢屢生出:“我大概是活不下去了吧?!钡饶铑^。人在溺水的時候,會本能的亂抓亂撲來求生,我在這時候,也仍有求生的愿望,只是十分壓抑。我又讀起森田先生的著作來。當時并不知道自己還有神經(jīng)癥和強迫觀念,以為仍是抑郁癥,但僅管如此,也仍舊想從先生的書中獲得一些幫助。我從小就是一個任性,自以為是的孩子。這些年雖苦為病患折磨,但那些自幼便有的性格特征,卻一點兒也沒有得到改觀。盡管當時孤獨、虛弱、恐懼,可對于人生仍有一套固執(zhí)已見的看法,常常對別人抱已嘲笑,動轍便會看不起人。萬般無奈之下,把森田療法當作救命稻草一樣抓著,一開始就遇到了問題。森田先生強調(diào),只有患著交出自己,“把自己托付出來”,才能徹底治愈。先生在《自覺和領(lǐng)悟之路》中說:“醫(yī)生囑咐打針、吃藥,盡管疑慮是否會有危險,但他是以治病為職業(yè)的醫(yī)生,只好甘心情愿拼著命,任醫(yī)生擺布。關(guān)于神經(jīng)癥癥狀也同樣,我這里療效好的患者都把自己毫無保留地交給了森田。療效不好的患者大多忘記了森田是個醫(yī)生,他們不情愿把自己交出來,別出心裁的耍些小心眼。”“把自己交出來”,“聽任醫(yī)生擺布”,這對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有自己的想法及行為方式,把自己托付給另一個人,老老實實聽他的話,豈不是變成傻子了嘛。但念及事已至此,反正左右是個死,不聽也無可如何,只有死馬當活馬醫(yī),勉強聽一下,到底會不會變成傻子,也真是搞不清楚的。其實我在此后的一、二個月里,一直覺得自己像個傻瓜,并且反復懷疑森田是不是居心不良。但念及先生所言:“睡夢中的有和無,有無相加等于無。迷惘中的是與非,是非相加等于非?!惫蔬@個擔憂也只好放下,不去追究了。暗處求生望向四周無邊無際要將人吞噬的黑暗,我能做些什么?沒有人可以助一臂之力,我也恥于求人。我必須自己幫助自己,如果連我都放棄,那么一切就都完了。我還有一根稻草,就是森田?,F(xiàn)在回過頭去想,那決不是一把纖弱的枯草,而是引導我走向重生與光明的安全的指引。先生給出很多個路標,比如:事實惟真、忍受痛苦,為所當為、活在當下、順其自然、純真的心……聽上去平平無奇,可卻并不容易做到,一開始也不好理解。先生是注重實踐的,教導患者“重在實踐”,在實踐中體驗,體悟,由此逐漸治愈。如果不去實踐,一切都是徒勞,病也不能治好。于是,我開始實踐。當時,我正準備參加公共英語(二)的考試。先生說:“忍受痛苦,為所當為”,我理解為,先生要求:第一,每天要完成定量的學習。第二,無論感覺自己的肌肉萎縮問題如何嚴重,必須堅持去圖書館,不可以因此逃避在家里。可這是多么難以做到呀,特別是第二條。每天早上九點,我被鬧鐘吵醒,什么也顧不得,先深深沉浸在悲痛中,為自己的病情擔心憂慮,根本不愿出門。自顧自的在心里找出種種理由,試圖說服自己呆在家里。諸如:“去不去都是無所謂的”,“在家一樣也可以學習”之類來自我逃避。可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無論逃到哪里,生活總會將你捉出來。我總不能一輩子不見人吧?總不能不考試了吧?我能逃到哪里去呢?躲在房間里嗎?窗簾密密的拉著,連光都害怕看到。我難道準備一輩子就這樣了?當然不可能。于是,我每天早晨愁苦萬端的起床,像一個待死的囚徒一樣,被迫走到陽光下。因害怕而不敢看任何人,等車也小心翼翼和別人保持距離,不敢靠近人站著。不能掩飾自己,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純真??勺畛酰覠o論如何也做不到不加掩飾,總是逃避著別人的目光,常常因為在車廂內(nèi)和身周的人距離太近,而恨不得立刻找個地洞藏起來。但現(xiàn)實無處可藏,只能每天按時去受罪,自己也不知道這樣茍延殘喘的日子什么時候是盡頭。我害怕鏡子,后來害怕一切可以照出人影的東西,金屬條、水池、玻璃門、手機面、電腦屏幕……各種各樣,匪夷所思。我覺得自己越來越無法忍受下去,右臉肌肉持續(xù)僵硬緊張,在睡夢中也無法放松下來。有時候做惡夢變成了我母親的模樣,還有其他種種亂夢。有四五次,真的不堪忍受這種種折磨,于是在本子上寫下:“如果某年某月某日還覺得活不下去,那我就去死。”其實,我自己也知道,不會真的注意那個期限,只不過給自己一點解脫的希望罷了。有一陣,我想到死,真感覺像回家了一樣溫暖。我還可以死去,那樣就不用再痛苦的活著,多么好,多讓人心里暖和呀。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最終沒有死。森田先生說,神經(jīng)質(zhì)患者膽子比較小,一般不太會真的自殺。就算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結(jié)果也不大會去做。大概真是這樣。那一年,我父母家也不太好,母親總是惹事讓我煩心。而我和新婚的丈夫關(guān)系也非常差。我無法接受他的一些行為和打算,以及婚前對我的欺瞞,反復在離婚與不離婚之間掙扎?,F(xiàn)在想想,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過來的,如果沒有森田先生再三棒喝,一定要忍耐,做好該做的事。強拉住我不去歇斯底里的發(fā)瘋,我真的可能會崩潰。先生在《神經(jīng)衰弱和強迫觀念的根治法》這樣寫道:“牙痛或發(fā)高燒40多度的時候,你對它是否能忍受得了呢?受得了也好,受不了也好,除了靜心忍耐別無它法。能否治愈的問題,也要看各人的病情如何,也沒有其它辦法。這并不是患者是否能忍受得了的問題。怕死就得強忍著痛苦,無論是怎樣難過也只有在勉強忍耐中尋求活路。不管你是怎樣翻身打滾,坐臥不安,在醫(yī)生要求你必須安靜的時候,你就必須得盡力安安靜靜地睡下去。某重癥肺炎患者,把醫(yī)生囑咐不準亂動的話當成難為人,因為自己跑去上廁所而導致不可挽救。其他同病患者,癥狀比他嚴重得多,但他們嚴格遵守醫(yī)囑,因此反而得救。這絕不是個能夠忍受或忍受不了的問題,除了服從這種事實,聽其自然的任憑痛苦自然發(fā)展,此外沒有別的辦法?!蹦菚r,我常常默想這段話,決心像忍著牙痛一樣,忍受下去。不是一個有自制力的人寫到這里,可能會有讀者覺得我是一個堅強,有自制力的人。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天知道我有多么膽小,懶散。森田先生曾言,嘗試過種種治療方法都無用的人,實行森田療法反而效果越好。因為“背水一戰(zhàn)”,在思想上容易“斷念”,如果不按森田的話去做,也沒有什么其它更好的方法了,結(jié)果反倒能夠“窮極生智”,獲得治愈。我之所以在百般苦惱中仍能按先生的話去實踐,絕不是因為有自制力,而真是到了一籌莫展,走投無路的境況,只能像個可憐蟲一樣指望靠先生救命。我沒有父母的懷抱可以依賴,一直寄于希望的愛情婚姻也破碎了,如果常人還可以轉(zhuǎn)入事業(yè)的追求,我病成這樣,也早已談不上。人生不過在萬念俱灰中茍活殘生,除了森田怎么說,我便怎么做外,也實在是無法可想。我每天將森田先生的言談帶在身邊,只要得閑,便取出閱讀,反復體會先生話中的含意以及其它病友的自述。后來都覺得不像在治病,倒像是參道一般,日日都有新的變化與體會,對先生的微言大義,也每日都有新的理解與迷茫。單“事實惟真”四字,就越發(fā)得著真切的感受與體悟。雖然難以從心底里認識到很多事實,但也能夠承認自己的迷妄。一些道理,淺之又淺,誰都會說,簡直像吃飯睡覺一般不用去想。但真要明白其含義,卻是不歷千難萬險而不得。那時,我基本上每天都會去圖書館學習(也有情緒發(fā)作的很厲害而不去的時候,但不多)。先生針對一則學生害怕寫論文的病例曾這樣說:“大西君說父親發(fā)火才下決心,但即使寫論文,或者趕赴戰(zhàn)場也不需要下什么決心。下了決心,就會產(chǎn)生多余的思想糾葛。不需下決心,只服從于自己置身的環(huán)境,動筆寫論文就行。首先被父親斥責后才下決心這種想法本來就不正確。……我忠告大西君:先著手干起來,他聽后說:回家考慮考慮再說,陷入了現(xiàn)在著手寫的話會怎么樣?著手寫不下去,怎么辦?等思慮中,連詢問我一下的念頭也不轉(zhuǎn)?!绻笪骶穯栁遥杭词怪指闪耍匀粚懖怀蓵r,怎么辦?我會作如下解釋:把決心啦、自信啦統(tǒng)統(tǒng)拋開,只要自己坐在桌前,攤開稿子、鋼筆和參考書,盡管寂寞,仍像小孩做游戲一般干下去即可。每天干上十分鐘、半小時都行,盡可能不斷地坐在桌前,有時寫上二三行,有時順手抓到一本參考書打開來,懂也好,不懂也好,胡亂地讀起來就行?;蛞恍瞧?,或兩星期忍耐著堅持下來就可以?!畬Υ斯庀胂罂赡懿惶美斫?,實際做起來就會明白,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概括一句話,會也好,不會也好,應該干的事,不管愿意是否,無論如何也要去干。這時光憑勇氣、自信等假裝的信念是無濟于事的。”我也遵照先生所言,盡可能不斷的坐在桌前,可是腦中各種雜念紛至沓來,不斷干擾我學習,數(shù)度想集中精神,都搞的精疲力盡。結(jié)果順其自然,估且忍耐這些雜念,任其左沖右突煩亂不堪而不加抵抗,讀書老是看不進去也就先看不進去的讀著,對讀書的效率不作什么要求,到也讀了一些。雖然累點,但從所得的知識來看,并感覺不到什么大的差別。就這樣,一年半后,我竟從英語26個字母也數(shù)不清,到參加了公共英語(二)的考試,雖然第一次才考了14分,第二次考60分。其實分數(shù)如何尚在其次,我不知如何,在這種日復一日,看似簡單木納的實踐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在一味的單純?nèi)淌芟拢议_始變得勇敢起來。先生曾說:“戰(zhàn)士以逃離戰(zhàn)場來躲避危險,殊不知勇氣正是從那里產(chǎn)生的?!蔽抑两裼扔洀膱D書館坐車回家要經(jīng)過一個人行天橋,每天從天橋上走過能看到西邊的晚霞,那也是我一天中最愉快的時光。我覺得自己似乎還可以做到某些事情,慢慢能夠相信自己,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信心。一天我從天橋上下樓梯時,突然悟到:承受命運正是突破命運的第一步。頓覺豁然開朗,對自己20歲前所遭受的種種苦痛,再不自傷自憐,能夠放開懷抱,勇敢的擔待起來。由此也體悟到缺憾本是人生的常態(tài),我這樣哀傷自己的不幸,誰又能說其中不包含著種種貪欲妄想呢?可我的社交恐怖一直沒有好,并且越來越嚴重。我臉上不敢做表情,一旦有表情,立刻擔心:“是不是別人看在眼里很丑??!”等等。老覺得臉上不自在,其實一個人長年累月的總固執(zhí)在臉上的樣子怎樣,自然而然會覺得不自在,但我暫時也克服不了,拋棄不掉,只能按先生所言,任其自然,不去管它了。該做的事,不管好看難看,硬起頭皮來努力完成,如此而已。自己成全自己我的病情一直反反復復,時而覺得好一些,時而又落入絕望的深淵。僅管日常生活一如既往的進行,卻時時處處飽受神經(jīng)癥的困擾。有時也疑竇叢生:“森田是不是騙人的?否則怎么還不好轉(zhuǎn)呢?”心里很煩燥的時候,恭行先生的指導也極為勉強。對“順其自然”也體會不清,卻仍能見到自己的虛妄,或許人生本就如此,只有拋下疑慮,且行去矣。此時長相問題仍讓我掛慮良多,但已沒有以前那樣執(zhí)拗,或許也因為不敢執(zhí)拗,怕再陷入無盡的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之中。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總之不再那么極端偏執(zhí),也有點厭煩這件事。其實說我右側(cè)面頰真有什么大問題,我自己都懷疑。以前覺得是遺傳了我母親,便真有了類似的癥狀。后來又以為是肌萎縮,于是又有了肌萎縮的感受。這說不定都是極強的心理暗示造成的,根本沒有什么大毛病。一個人要像我這樣十年如一日,無時無刻都陷于一種頑固的自我暗示中,那肯定會變成那個樣子。我真的吃不太準。先生的一句話我一直很喜歡:“’柳綠,花紅?!鴺涫蔷G色的,花是紅色的。他們身上既沒有任何裝飾,也沒有任何花招,有的只是自己的本色。”我想先生是讓我原封不動的承認自己,無論美丑優(yōu)劣,正視現(xiàn)實,發(fā)揮自身的長處,以求一個徹底的自我實現(xiàn)。先生在論述先天性疾病時曾說:“某個天性雙臂缺損的男子,卻練就了用雙腳寫字的巧妙本領(lǐng)。盲人保已一也成了大學問家。海倫。凱勒又盲又聾又瞎,卻能通達許多國家的文字,大學畢業(yè),著作很多。他們雖然身體有病,卻能極大地發(fā)揮了較一個普通成年人更優(yōu)越的生活能力……像這樣面對人生目的的努力,在手段方面盡管形形色色,但他們都把自己遭遇不幸的悲觀怨恨和低聲下氣、卑躬屈膝的自餒心情完全忘卻,只顧一股勁兒抖摟精神、拼搏奮斗,才取得了以上成果?!痹谝粍t赤面恐怖的病例中,先生又道:“盲人沒必要去和視力健全的人對抗,小膽的人也沒有必要去和大膽的人們競爭。僅僅靠著個人的天賦全力發(fā)揮下去,就可以成為保已一?!毕壬f要“自己成全自己。”那時,我常常暗想這句話,決心無論自己是否真的有肌肉萎縮這種病,都要將人生好好的經(jīng)營下去。同時,自幼失學,沒法像一個正常孩子一樣長大的自卑心,也在“自我成全”中逐漸消解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長處,也有自己的缺點不足,只要自己成全自己,做好能做的事,就是對生命盡了責,就是好的人生。我真是一天比一天坦然了,雖然每日里仍痛苦不堪,但對生活沒有什么遺憾。我為自己的生命盡了力,哪怕立時死去,我也真的已對生命盡我所能,問心無愧了。鱷魚皮似的皺裂的雙手森田先生對于不能住院的患者,常讓他們寫日記寄回醫(yī)院,然后做一些指導性的批注,再回寄給患者。我在一位赤面恐怖患者的日記中,讀到下面的話。日記中的情景和先生的批注,使當時的我深感羞慚:患者日記:“18日,昨天晚上因為瀉肚子沒能睡好。早晨早起到前田處去種小麥。像雪似地下了大霜。天氣很冷,陽光還沒照到田里的時候,便開始耕地。聽說這位干短工的婆娘手痛,一看她那手掌里的皺紋,就像古舊的鱷魚皮那樣裂開了口子,從里面露出紅肉,而且北風還在刺疼著這些裂口。我心里突然難過想來。想到另外那些像是從毛孔里滲著油脂的人,每天吃著美味,到處游逛。相形之下卻還有這樣的農(nóng)村婦女。是什么緣故我雖然弄不明白,但像這樣婦女忍受這般痛苦還活在世上的人們,看來倒像是真正的人。我大半像是個業(yè)余愛好者似的在這兒勞動,而這位婦女都是為了生活,這樣的勞動著。那些悠哉游哉的先生、閣下、大人物們,活得真是了不起。然而,這位可憐的婦女能擁有人類的多大力量呢?她個人不了解,社會上的一般人也不知道。她自出生以來,從未遠離這個村子到過十里以外的地方,春天之后割小麥,夏天到來鋤田草,秋季收稻谷,還要幫忙送到城里。她一輩子為人類奉獻的功勞,沒有任何人肯給說個價值,就白白的死去了?!鄙锵壬眉t墨水這樣批注道:“那位婦女是人生的模型之一,是被還原的最單純的標本。所謂平凡就不是什么古怪離奇。然而,在這個模型中,卻收入了人生的精靈。猶如常言所說:一寸之蟲也有五分魂。這與弱者不可欺,匹夫不可奪其志意思相同。這位婦女也是既有她的愛,也有她的苦。既作粘糕餅,又作佳肴招待別人,這都是值得自豪的。她也希望讓孫子穿上很漂亮的衣服,有時她也要呼喚上帝的名字。如果她連這五分魂也沒有的話,就不會采取這種為死亡而勞動的做法,只能去養(yǎng)老院做累贅了。實際上,她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為人類做著貢獻,成為人類的有功之臣。她的自豪情感就相當于你的赤面恐怖。她想送給孫子的漂亮衣服,就是你所追求的藝術(shù)。人們處在生人面前時,就一定要臉紅。這位客觀上的婦女和主觀上的婦女是截然不同的。值得學習的地方,應該吸取的東西,就是這位外觀上看起來十分平凡的婦女的主觀世界,她并不把痛苦當痛苦來看待,她并不是在想著必須要努力的情況下才去奮斗的。她什么也不加思考。婦女本身就等于努力勞動這件事本身。這并不是什么理論,而是個事實。到了這種時候,你原來的赤面恐怖等念頭也已經(jīng)被取消了。你現(xiàn)在對藝術(shù)的追求已經(jīng)變成了你現(xiàn)在的商業(yè)。這是你在人生道路上表現(xiàn)出來的轉(zhuǎn)機。它像婦女那皺裂底部的紅肉曾給予你十分深刻的印象那樣,使你感到再也不能不嫉妒社會上的人類了。這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蔽已诿姹恢篱L久以來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我總希望一直都是快樂的,并不真的愿意承擔苦痛。不得已忍受著痛苦,也只不過是當作換取歡樂的途徑。我很不老實,一直把抑郁癥啦,肌肉萎縮啦當作擋劍牌,以此來逃避正常社會生活中的勞苦。裝模作樣遵從森田療法,其實也只不過把森田當作脫離愁苦的工具,只要病情稍有好轉(zhuǎn),便老早將森田丟到九宵云外,再也不把曾經(jīng)所獲得的真實體悟放在心上。我總是夸大自己的痛苦,覺得人人生活皆正常美好,唯有自己苦惱萬端。不停的挑剔自身的問題與不足,希求自己變得完美無缺,處處大出風頭,處處討人喜歡,不斷將自己糾纏入欲望的漩渦而不自覺。一邊棄自己的優(yōu)點于不顧,一邊紅著眼艷羨別人的優(yōu)越之處,指望不付出努力,或僅付出少許努力,就可以一勞永逸。這就是我對人生的理解嗎?這就是我畢生的追求嗎?那雙翻出紅肉的裂開的雙手總在我腦海中晃動,觸目驚心,似乎在告訴我生命的意義。我倒底在埋怨些什么呢?我到底在希求些什么呢?人生平凡又平凡。有些東西,我不可能永遠逃離。不可能到達一個什么地方,然后就不痛了。不可能的。自己的人生,誰也不能為我承擔,或狂或瘋,或軟弱退縮,或奮發(fā)向上,都是自己的選擇。有些事很艱難,但仍要去做,因為那是人生的功課,生命本身就是要經(jīng)歷風吹雨打。讓我承擔起自己的命運吧!人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雖然我對肌萎縮的憂慮與懷疑總是難以消除,但已不如往日般失魂落魄??梢砸贿呅拇鎽n慮,一邊做著自己的事,感覺正在漸漸克服這些的問題。以往總認為這是一個外界強加給我的問題,自己無法可施,現(xiàn)在也覺得并非如此。我開始走出一貫主觀看問題的方式,體會著“事實惟真”,進入真正的人生。生活總有如意與不如意,圓滿與缺憾,順境與逆境,只有無保留的體察人生的真實,并學會接受它。我誠然是膽小、卑怯、不自信的,并常常感覺著孤獨與惶惑,但那扇人生的大門已經(jīng)打開,無論我懷有怎樣的心情,都不可能再回到從前的狀態(tài)。必須勇敢的面對人生,不是低著頭注視著腳尖面對,而是正視它。2008年很快就過去了,期間我干過2份工作,各只干了3個月。因為病了很久,不敢一下子進入正常生活,怕過于草率急躁會引起抑郁癥復發(fā),只是緩慢的讓自己適應,給自己時間。同時,盡可能遵循先生“事實惟真”的教悔,如實的觀察現(xiàn)實。不得不承認,我一直覺得自己右臉嚴重萎縮,可我在生活中卻并沒有遇到因此可能會遭遇的任何阻礙。平平常常的找工作,交朋友。雖然這時我已結(jié)婚了,卻仍不乏追求者,以至后來再到新單位,總是先很高調(diào)的讓別人知道我的婚姻狀況,不想給生活增添無謂的麻煩。我也像從小到大一樣,頻繁被同性嫉妒(可能每個女人都這樣)。生活似乎很正常,并不像我所想的那樣,大家都討厭我,很丑啦什么的。2009年,我已經(jīng)好多了,雖然仍存在社交恐怖、疾病恐怖、猝死恐怖、兇吉恐怖等等問題,但我一任自然,日子雖過得不開心,卻也是平靜的過下去。因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幾番輪轉(zhuǎn),把名利享樂也看得淡然一些了,能認識到人生平凡的本質(zhì)。這一年,我又找了二份工作,各干了三個月。當開始第二份工作的時候,我已確定自己可以一直干下去,不必再為擔心病情不穩(wěn)定而辭職。可是人生總有意外,因為大搬家,我離開了原本所在的城市,只好不得已又辭去了工作。此時,我已可以緩慢脫離先生的書,不用每天都讀了。但情緒不好時,仍會拿出閱讀,每次都在先生的話語中,發(fā)現(xiàn)自己又在犯和以往相似的錯誤,以致精神狀況再度陷于迷亂。后來漸漸認識到,雖說遭遇了很多不幸,但天生的性格也有很多問題,才會飽受精神疾患的折磨。解決之道還是不斷調(diào)整自己,以適應現(xiàn)實生活。痛苦總是存在的,或許一生都會如此,但并不因此懼怕生活。我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純真的心先生常常鼓勵患者發(fā)揮自己純真的心和原始的性情,在《神經(jīng)質(zhì)的實質(zhì)與治療》中,先生這樣寫道:“我注意指導患者去體察和發(fā)揮純真的心地和自己原始的性情,以及不蒙騙自己的精神。所謂純真的心,乃是對我們原有的樸素的情感不妄加否定或歪曲。人類首先就是以這一情感事實為本才會有所發(fā)展的,在善惡是非標準確立之后,既不能是機械拘泥這一標準的理想主義,也不能是只求滿足自己心愿的自我本位主義。當人們想要干事情的時候,如果遇到討厭的麻煩事情,必然會從這種心地出發(fā),希望想辦法把它們搞得輕松、迅速。”先生又舉例說明道:“當我們失誤打碎盤子時,有時又不由自主的再把它拾起來,對在一起試試看。這是干了遺憾事情之后的一種純樸的心情。如果說即使鋦起來,破了的東西也不能恢復原狀,真是糊涂的做法,這就是惡智。在這種純真的心如實的顯露之后,雖然這種遺憾的心情長久以后也會離開自己的念頭。但是,后來再拾掇盤碗之類容易破碎的東西時,就會閃電似的再顯出過去打碎盤子時的體驗,對它的放法、使用方法等,就會注意動動腦筋。相反,在打碎碟子時,如果想到對主人怎么交代好呢,是否被人笑話等,思想上從這事兒聯(lián)想到那事兒,連續(xù)不斷總是放不下這個念頭。在帶有這種心情的情況下再干同樣的事情時,就會提示自己’必須注意,必須沉住氣‘等。因為只顧左右巡視擔心吊膽,心情很不平靜,就會多次重犯同樣的過失?!背鲇凇凹冋娴男摹焙汀安幻沈_自己的精神”,我再也不對自己的想法或情感任意判斷是非對錯,只是如實的接受下來。漸漸認識到,雖然自己有膽怯、多疑、貪婪、任性……種種短處,但也有堅忍、樸實、善意、上進等種種長處。患病時的想法做法雖然荒唐可笑,但也未嘗不包含著對“真善美”的憧憬與追求。害怕丑陋,害怕痛苦,害怕失去愛,本就源于對正常、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年,我對自身的挑剔與苛求,對未來的恐懼,雖讓我時時刻刻都處于痛苦之中,幾乎到了瀕死的邊緣,但我能治好病,能走出往事的陰霾,也靠著這股對人生執(zhí)著追求,不愿放棄的精神。因著先生的勸導,我從2009年開始頻繁的寫日記。漸漸感到,如果只是停留在腦中想,就像做夢一般,既混亂又不客觀,如將所思所想如實的寫下來,倒常常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以及自己種種的不合理處。從一開始如流水帳似的味同嚼蠟,一路寫到現(xiàn)在,文字已成為我與自己溝通對話的方式。先生說“純真的心”,曾幾何時,我越來越能通過寫日記了解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本心,對人生也獲得了新的認識。近來,有些東西一直纏繞著我,這些年,我的病,還有森田對我的影響,以及我人生的體悟,我很想把他們寫下來。出于“純真的心”,我這樣做了。雖然在寫前與寫的過程中有許多顧慮及煩燥,但仍遵照著先生所言“忍受痛苦,為所當為”來處置,竟也快寫完了。我一直很不愿意別人知道這些事,但先生說要坦誠。每次寫完一段,放下筆,我就感到不能接受這些內(nèi)容,想修飾或掩飾我患病的狀況,但當一坐下來,打開記事本時,心里就只有一個愿望:一定要如實的坦白自己,說出真實的情形。這也仍是對先生“重在實踐”的實踐而已。我很感動。先生曾說:“業(yè)已解脫了強迫觀念的人,是已經(jīng)積累了人生修養(yǎng)的人,是飽嘗過人世間酸甜苦辣的人。希望成為超出凡人的人,則須充分飽嘗強迫觀念的痛苦。這是人生修養(yǎng)的捷徑?!爆F(xiàn)在,我亦為自己的康復感到自豪。這個過程雖充滿艱難險阻,苦痛迷茫,但那些應該做的事,我做到了。先生在《自覺和領(lǐng)悟之路》結(jié)尾處的話,我很喜歡,抄在下面,也作為我這篇文字的結(jié)尾?!耙话銇碚f,科學和宗教,判斷和信念,知識和情感這樣的分類,是為了方便起見而人為劃分的,事實上并不是兩者截然分別成立的。兩者中,不管哪一方,若不另一方,彼此調(diào)和的話,單單去依靠知識的判斷,那么情感的萌發(fā)是完全不可能的,任何行動都不會顯示出來,從而對實際生活不會有什么幫助。與此相反,光傾向于情感信念時,情感成了爆發(fā)性沖動。所以對于我們的生活,知識和情感的調(diào)和是十分必要的。情感借助知識去制約沖動,知識賴于情感的保證對實際生活發(fā)揮作用。只有知識和情感的調(diào)和方成正果。我們應基于這個根本,以產(chǎn)生出各種信念。盡管是無意識的,但沒有這個信念,人類任何事情都難以開展,而且信念的構(gòu)成本來是受情感支配的。為此必須借助知識的判斷經(jīng)常修正其發(fā)展,不斷前進,以消除許許多多的迷茫,沿著光明之道,展開更有力的活動。固著于偏狹的信念,會陷入迷惑之中,擺脫了固著才能終成大信念。我們的本性就具有皈依宗教的傾向,只有養(yǎng)成正確判斷事物的能力,才能自然的獲得真正的信仰。如果勉強的試圖獲得信仰或得到領(lǐng)悟,則易產(chǎn)生集焦躁不安,這恰如不依憑船只企求渡過河流到達對岸一樣,不但不可能且會溺沒在河中,而遭致溺沒的原因就是妄念和迷信?!痹诓∮倪^程中,森田先生書里水谷啟二、倉田百三、以及其它幾位匿名患者的經(jīng)歷自述,給我很大的鼓舞,我以能像他們一樣分享自己的治病過程而深感自豪。也希望我的病愈的經(jīng)歷,能帶給其它患者以力量。此刻,我手捂著顫抖的嘴唇不愿哭出聲來。我想,在這個時刻應該有的,只是歡喜。
Dr. Liz Miller是英國第一名女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也是英國第一位有行醫(yī)資格的全科醫(yī)生。她畢業(yè)于倫敦大學。按她的話說,她曾經(jīng)相信自己會拿到諾貝爾生物學與醫(yī)學獎。然而,在她工作后不久,她被診斷出“雙相障礙”。她在自己的這本書里詳細講述了她患病診治的整個過程,尤其詳細地介紹了她自己創(chuàng)造的方法——“Mood Mapping”(心境地圖)。她通過這個方法,控制了自己的病情。在停止用藥的情況下,也能控制自己的狀態(tài)。28 歲時,我是一個嶄露頭角的年輕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我基本上已經(jīng)完成了學習培訓和研究項目,通過了考試,并且經(jīng)常在國際神經(jīng)外科會議上發(fā)言。一位教授稱贊我是“這十年里神經(jīng)外科領(lǐng)域最耀眼的新星”。接著,29 歲那年,按照《精神衛(wèi)生法》,我被送進了愛丁堡皇家醫(yī)院的隔離病房,我的事業(yè)毀于一旦。待在那兒的原因有很多。我當時精疲力竭,在事業(yè)上被孤立,無法工作。同時,我被診斷出患有雙相障礙。后來,我康復了,并在10 個月后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但我的工作能力每況愈下,我從云端跌落,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降級為臨時代理的普通醫(yī)師。我開始抽煙,幾乎不再鍛煉。精神科醫(yī)生看我,就如同看剛從石縫里爬出來的生物一樣。因為我是一名醫(yī)生,他們就認為我懂得什么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明白吃藥的重要性,并且對此有足夠的了解,而不會給他們帶來麻煩。然而,由于我久久不能病愈,很明顯,在他們眼里我成為一個一無是處,以至于遭到他們鄙視的人。盡管如此,我的內(nèi)心深處仍然堅信,總會找到解決辦法,我命中注定不該是下半輩子靠藥片過活的人。我一直堅信在我的生活中給我?guī)椭椭С值娜丝梢詭臀一氐浆F(xiàn)實世界中來。當進行到第三個精神康復階段時,我住在肯特郡貝特萊姆皇家醫(yī)院的病房里,同其他醫(yī)生和健康專家待在一起。這或許是英國最后一個保留了維多利亞時期“庇護所”概念的精神病院。它坐落在美麗的森林里,有豐富的野生動物,這種自然環(huán)境有助于治療。此時,我終于意識到自身的嚴重問題。我已經(jīng)在不同的精神病醫(yī)院待了差不多18 個月。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很難再像以前那樣工作了。我的注意力變得很差,難以應對復雜的問題。我看不到自己醫(yī)學生涯的未來。在這種情況下,我終于接受了我患有雙相障礙的事實,那是個絕望的時期。曾經(jīng),我總是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感到自豪:我思維敏捷,無論身邊發(fā)生什么都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么。我無法逃避精神狀況不佳的事實,它意味著我自身的某些缺陷,而且,無論你是誰,這些缺陷都會讓你震驚并且摧毀你的自信。這種狀況差點毀了我,那兩三年里,我陷入了抑郁,從不敢期盼能重新開始工作。每當獨處時,我都會不堪重負,失聲痛哭?;叵肫饋恚蚁胛矣胁诲e的理由來否認我有精神問題,否認我的病情意味著我能夠重新工作并且繼續(xù)生活,就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一樣。醫(yī)學界假定醫(yī)生不會生病——只有病人才會得病,醫(yī)生是不一樣的。這種想法的熏陶無疑有礙我的治療和恢復,因為當醫(yī)生告訴我我有病時,我相信他們是在對我撒謊:我是一名醫(yī)生,我不可能生病。如果外界認為患有精神病是一件恥辱的事情并且持有偏見,那么在醫(yī)學界這種情況要糟糕十倍。一個醫(yī)生在一個精神病院就像一個警察被送進監(jiān)獄,或者一個會計師被發(fā)現(xiàn)做假賬。整個行業(yè)拒絕承認這種情況。我的經(jīng)歷并非獨一無二的,我是過來人,我已然接受了自己患有雙相障礙這個事實,這是我的病情得以康復的關(guān)鍵。我所經(jīng)歷的一切也改變了我的生活。作為一名醫(yī)生,我曾相信沒有金剛鉆就不應攬瓷器活兒,也相信醫(yī)學是一種具有科學依據(jù)的客觀方法。但在經(jīng)歷了三次精神崩潰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種認識錯誤之極。家人和朋友們認為我不該回到醫(yī)學界。我曾把我的一切都投入到事業(yè)中。我接受過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的訓練,然而最后卻意外地、迫不得已地成為一名普通醫(yī)師。我的病似乎是注定的。我結(jié)婚了,但我的婚姻似乎并不如預想的那么成功。我的丈夫理查德給了我盡可能多的支持。考慮到我的精神狀態(tài),我們其實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我現(xiàn)在更能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欠佳對周圍人的生活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即便再好的感情也會被心理疾病所造成的大旋渦沖擊得分崩離析。生命中的近20 年,我無時無刻不投入到工作當中,但一無所獲。我曾被告知,余生都會靠藥物生活,我的精神病隨時都可能加重,我也許再也不能工作了。沒有人能在這樣凄涼的環(huán)境中生存。接受事實的最初階段是最難的,就如同生活中的其他第一次經(jīng)歷一樣。在你接受所發(fā)生的事情之前,無論是失去肢體的某部分、愛人或是你計劃好的未來,你很難繼續(xù)生活下去。我為我原本可能得到的一切而悲傷。第一階段過后事情變得越來越容易了。在第二階段,要想理解所發(fā)生的事情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它給了我希望。如果我能控制它,或許可以防止它再次發(fā)作。這樣至少我可以停止藥物治療,并能過上一個安靜的或者說是不起眼的生活。這一階段,我總是擔心自己再次發(fā)病。我早早睡覺,不再聽任何可能使我心煩意亂的東西,如嘈雜的音樂和令人不安的電影,安靜地生活。我拒絕到歐洲以外的地方旅行,以防時差會引發(fā)又一次病情發(fā)作。另外,在理查德的鼓勵和支持下,我不再吸煙。我開始跑步,讀所有關(guān)于雙相障礙的讀物。首先令我驚訝的是關(guān)于雙相障礙的信息少之又少。服用含鋰的藥物被認為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其他藥物,像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和拉莫三嗪,也用于穩(wěn)定心境,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藥物是怎樣起作用的。關(guān)于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的書籍與科學論文很多,但幾乎沒有關(guān)于雙相障礙的。雖然這一境況在過去10 到15 年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在此期間,雙相障礙的唯一治療方法仍只有藥物治療。從醫(yī)學文獻中我未找到想要的答案,很顯然,我需要從別的地方入手。我參加了躁郁癥聯(lián)誼會,該組織的首席執(zhí)行官瑪麗富爾福德給了我去做一些兼職志愿服務工作的機會,我參與了該組織策劃的自我管理計劃。我相信這是從鋰被引進到雙相障礙治療之后,在控制雙相障礙方面最偉大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我靈光一現(xiàn),突然明白了,病情是有可能得到控制的,只要我意識到自己身上所發(fā)生的事情。所以,第一步是了解我自己的感受。雙相障礙組織使用一個簡單的心境圖表,記錄任一特定時間自己感覺的好壞。我逐漸意識到生活并不那么簡單,于是我開始寫日記,同時也開始精確地監(jiān)測自己,包括到底有多少能量,心情好壞,花了多少錢,睡了多長時間,去過哪里,和誰交談過以及談了多久,可以集中注意力多長時間,白天發(fā)生了什么。一開始我花了大部分時間記錄發(fā)生了什么事以及我的感受。每一天,我用無數(shù)張A4 紙記錄下我的生活以及我的看法——比如我父母有多么糟糕,生活是多么不公,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什么,我聽了什么音樂和對我有什么影響。我開始撰寫大量小說、短篇故事和分享個人經(jīng)驗的文章,還開始做有報酬的工作,回到全科診所和職業(yè)健康中心工作。頭幾個月,我都熱情地投入到日記寫作中,日記里面記錄了我的感受和所發(fā)生的事情。我開始了解我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對于天生知道自己感受的人來說,這似乎并不令人興奮。但是,對于像我這樣從沒想到個人感受如此重要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啟示。我開始關(guān)注我的行為和感受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然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心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我有多少能量,我的感受是多么積極或消極。太多酒精不僅讓我感到頭暈,也會令我沮喪。壞消息讓我焦慮,好消息則使我感覺好點。裝飾我們住的公寓確實讓我心情愉悅。運動,如游泳,會讓我的感覺好點。正是出于以上感悟,我開始寫《Mood Mapping——Plot Your Way to Emotional Healthand Happiness 》這本書。通過記錄所有影響我的心境的因素,并把心境繪制成地圖,我發(fā)現(xiàn)了促使心境出現(xiàn)的五大要素。將心境地圖付諸實踐我開始試著在消防部門推廣心境地圖。消防員同警察和救護人員一樣,都奮戰(zhàn)在人類悲劇的最前線。這些人一天24小時都在處理各種最糟糕的事情。因此,許多消防員都有心理健康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1分鐘前他們可能還安靜地坐在人群中,20分鐘后,他們就可能在汽車連環(huán)追尾事故中搶救人。他們經(jīng)歷了許多滿是壓力的事件,他們的工作經(jīng)常擾亂他們的家庭生活,進而導致他們更容易遭遇心理和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我作為一名職業(yè)健康中心的醫(yī)生,同消防系統(tǒng)時常打交道,這也為我探索精神健康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條件。門診的時間管理相對不嚴,這樣我可以根據(jù)他們的需要為他們提供時間和關(guān)注。這些臨床治療是了解我接待過的消防員的心理和經(jīng)歷的獨特機會,借此幫助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并建立一個保持平穩(wěn)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新途徑。從此以后,我為雙相障礙患者開辦了關(guān)于心境地圖的自我管理講習班,反響不錯。這是一個幫助人們了解自身感受并結(jié)合簡單的方法來改變心境的工具。心境地圖并不是第一個用于記錄情緒的圖表,但它絕對是第一個記錄心境的地圖。它將心境的兩個方面——能量與幸福感——區(qū)分開來,將來自平靜的積極的低能量與來自沮喪的消極的低能量區(qū)別開來。同樣,來自活躍的積極的高能量與來自焦慮的消極的高能量也是截然不同的。我終于找到頭緒了!在此期間,我在開放大學學習獲得了心理學學位,然后在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獲得了組織心理學理學碩士學位。我還參與了自我成長運動,開始嘗試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發(fā)起的“渡火周末”活動,這一活動以“釋放體內(nèi)的能量”而廣為人知。如果你不知道安東尼羅賓斯是誰,我可以告訴你,他是一位成功的美國人,也是“巔峰績效”的教練,“世界溝通者”以及“尖端的轉(zhuǎn)向?qū)<摇?,他要做什么就一定可以做到!我已?jīng)悄悄地減少藥的劑量,準備嘗試用別的方法控制自己。經(jīng)過一個安東尼羅賓斯式的周末,我學會了用積極的技巧管理自我“狀態(tài)”或情緒、如何制定和實現(xiàn)目標,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健康。我已經(jīng)做好準備行動了!安東尼羅賓斯如此出名的原因之一是在他的研討會上,與會者通常需要光著腳走過四米長的熱炭床。羅賓斯說,這種做法的目的是幫助我們認識到,事實上,我們可以采取行動,在生活中實現(xiàn)任何頭腦中所想的事情。這種渡火儀式隱喻的是“無限的能力”。午夜時分,我完成了第一次渡火,欣喜若狂。雖然這是我生命中的眾多第一次之一,然而,我沒有喝高也不是有病。我正經(jīng)歷著積極的高能量。我大約一點回到家,隨即扔掉了我的藥,清空了我的冰箱和櫥柜,丟掉所有酒品和不健康的食品。我開始嚴格執(zhí)行安東尼羅賓斯的健康忠告。我不喝酒、不吃肉、不吃乳制品和垃圾食品,開始定期運動,自此,我就再也沒有患過病——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我的朋友們表示擔心,因為我從一個極其幽默、天天搞笑、放縱的人變成一個主張戒酒、戒煙的素食主義者。對于我選擇的新的生活方式,沒有人給予哪怕半點支持,但對我來說并不重要。這么多年來頭一次,我開始感覺自己很健康——我重生了。漸漸的,我的朋友們開始接受我這種狀態(tài),他們認為我只是變得有些神秘了。如今,我在職業(yè)健康中心和全科診所兼職,并為雙相障礙患者開辦自我管理小組。我不是百萬富翁,也不是一個有魅力的領(lǐng)導者或企業(yè)家,但我做得不錯。我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變得更加健康,幸福感也比前幾年強了幾倍。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我努力的方向。2008年,我榮獲心靈慈善協(xié)會頒發(fā)的“心理健康年度人物獎”,這令我十分感動。心靈慈善協(xié)會引導著英國的心理健康慈善事業(yè),他們的工作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我所做的事。尋找正確的道路心境地圖就像導航系統(tǒng)——它是你的個人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我開發(fā)它是用來幫助自己,然后應用到他人的生活當中去。我和那些遭遇精神健康問題和心境障礙的患者試用過,包括患有雙相疾病、強迫性障礙、經(jīng)前綜合征、產(chǎn)后病、焦慮和最平常的壓力,發(fā)現(xiàn)這個系統(tǒng)的的確確很好用。我知道它也可以幫到你。心境地圖為你提供了看待生活的新工具和新方式,簡單而有效。它不僅會改變你的生活,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改變你周圍人的生活。只需要一分鐘,想想你現(xiàn)在的感覺如何。現(xiàn)在,閉上你的眼睛,讓自己回想上一次假日,那里有美好而溫暖的陽光、美麗的大海和沙灘、富有情調(diào)的晚餐,讓你足夠放松。睜開你的眼睛,你現(xiàn)在感覺如何?即使一次簡單的假想鍛煉也可以改變你的心境,哪怕只是幾分鐘。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保持好心境,而不是整天躲在棉被下,你余下的一生將會過得多么美好!節(jié)選自:《Mood Mapping——Plot Your Way to Emotional Health andHappiness》,作者:Dr. Liz Miller;出版社:Rodale;ISBN:190574477
強迫癥有關(guān)的一個大腦結(jié)構(gòu)是扣帶前回??蹘盎氐墓δ苤皇悄軌蚴鼓阕匀绲貙⒆⒁饬囊粋€主題轉(zhuǎn)移到另一個主題。當扣帶前回的這個功能無法正常發(fā)揮時,你會很容易地困惑于或是陷入某一個主題,這也就是你強迫自己做某些事的原因。SSRI藥物似乎可以幫助扣帶前回發(fā)揮正常的功能。腦成像研究發(fā)現(xiàn):認知行為療法,尤其是暴露和反應預防療法可以使與強迫癥有關(guān)的大腦結(jié)構(gòu)功能正常化。嚴格的心理學方法的干預法使得大腦功能發(fā)生了持久的變化,并且這些變化與藥物治療的效果相似。
總訪問量 837,315次
在線服務患者 422位
直播義診 8次
科普文章 64篇
領(lǐng)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