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兒科學
特色診療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肺部有陰影一定是肺癌嗎?郝斌? 主治醫(yī)師? 淄博市中心醫(y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985人已觀看
- 來自脊柱微創(chuàng)的盤鏡和孔鏡
臨床上,常常有患者問:椎間盤鏡手術(MED)和椎間孔鏡手術(PELD)有什么區(qū)別?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專業(yè)的問題,甚至很多非脊柱專業(yè)的外科醫(yī)生也不一定能搞的很清楚,因此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說明白。但隨著微創(chuàng)理念的深入人心,患者確實有了解這兩種手術的迫切要求。思索良久,決定從患者的實際疑問出發(fā),嘗試將這一難懂的命題以通俗的方式解釋給大家。 一、 椎間盤鏡技術(MED)和椎間孔技術(PELD)的興起與發(fā)展 椎間盤鏡手術(MED)是上世紀90年代發(fā)明的一種新技術,它是將傳統(tǒng)的開放椎間盤摘除技術與內鏡技術有機地結合, 是傳統(tǒng)腰椎間盤手術的微創(chuàng)化和內鏡化。其特點是在內窺鏡輔助下通過一個直徑1.5~450px的工作通道完成全部手術操作,依靠透鏡的成像、放大以獲得清晰的圖像,從而能將深部微小病變清晰地顯示于監(jiān)視器上,配合專用的手術器械,切口小,剝離組織范圍小,出血少,正常組織破壞較小,能直視硬膜囊和神經根的受壓情況, 并在直視下操作, 神經根減壓精準、徹底, 能在獲得滿意而可靠療效的同時減少神經血管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適用于大多數類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具體什么類型的突出適合做椎間盤鏡手術,得咨詢你的主管醫(yī)生了:))。 椎間孔鏡技術(PELD)其實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由美國Anthony Yeung教授首創(chuàng)(楊氏技術)的,但當時的這一技術由于自身的一些限制并未得到廣泛的推廣。隨后德國的Thomas Hoog Land 教授在楊氏技術基礎上發(fā)展出了Thessys技術,并得到脊柱領域學者的廣泛認同,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椎間孔鏡技術。該技術除了跟椎間盤技術一樣能將深部微小病變清晰地顯示于監(jiān)視器上,從而進行精準的手術操作外,還有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創(chuàng)傷更?。ㄇ锌谥挥蠱ED的一半),因此更加微創(chuàng),目前已經成為脊柱微創(chuàng)領域的標志性技術。那么椎間盤鏡技術(MED)與椎間孔鏡技術(PELD)又有哪些不同呢? 二、 椎間盤鏡技術(MED)與椎間孔鏡技術(PELD)的區(qū)別 首先,這兩種技術都是脊柱微創(chuàng)的標志性技術,都是通過內鏡的輔助將深部微小病變清晰地顯示于監(jiān)視器上,從而進行精準的手術操作,都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兩者又有所區(qū)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 切口大小不一樣 雖然都是微創(chuàng)小切口,但椎間盤鏡技術的切口約為37.5px而椎間孔鏡的切口一般只有其一半約17.5px。與椎間盤鏡技術相比,椎間孔鏡技術更加微創(chuàng); 2.麻醉方式不一樣 椎間盤鏡技術采用全麻(有些單位采用腰麻),手術過程患者完全無痛苦,感覺“睡了一覺”手術就做完了。而椎間孔鏡技術則采用局麻的方式,在手術的過程中患者全程有感覺,有時會感覺有些不舒服,偶然還會感覺比較痛(尤其是在放置通道前磨關節(jié)突的時候)。因此,就手術過程的體驗來講,椎間盤鏡手術過程中患者無痛苦,體驗似乎更好一些; 3.手術入路不一樣 椎間盤鏡手術是從后路進行手術,與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的入路相似,因此椎間盤鏡技術對于醫(yī)生來說可能更容易掌握;而椎間孔鏡手術則從側后方進行手術,與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的入路完全不同,因此對于醫(yī)生來說,該種手術方式的技術難度更高一些。當然隨著技術的進展,目前也發(fā)展出了從后路手術的“經椎板間入路”的椎間孔鏡技術。 4.適應癥和治療效果 手術的適應癥講起來有些太專業(yè)了,很難一下子講明白。但大家可以簡單的理解:年輕人、新鮮的病變相對來說更適合做微創(chuàng)手術,至于究竟是椎間盤鏡手術還是椎間孔鏡手術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比如極外側型的腰椎間盤突出更適合做椎間孔鏡手術,而腋下型的椎間盤突出則椎間盤鏡技術更容易治療。 最近,椎間盤鏡技術中發(fā)展出一種可行融合手術的VISTA系統(tǒng)。利用該技術,一些以往需要開大刀、“打鋼釘”、“融合”的手術也可以在椎間盤鏡下進行。從而避免了“開大刀”,達到了微創(chuàng)治療的目的,代表了目前脊柱微創(chuàng)領域的最高水平。 在治療效果方面,椎間盤鏡技術與椎間孔鏡技術均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兩者相比差別不大。 5.術后恢復時間 椎間孔鏡(PELD)術后理論上幾個小時就可以下地活動,但在臨床實際中,也常常要求患者第二天再下地活動。椎間盤鏡(MED)手術由于是全麻,所以術后需要臥床觀察一段時間,以確保麻醉的徹底清醒,不過一般幾個小時就足夠了,常規(guī)第二天就下地活動了。因此,兩種手術方式術后恢復都非??欤h遠好于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如果一定要比較哪個恢復的最快,那么椎間孔鏡手術由于切口更小且是局麻其恢復速度會更快一些。 5.復發(fā)率 這也是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其實這兩種技術與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單純摘除術)一樣,都存在一定的復發(fā)概率,復發(fā)率約為4%-8%。但具體到某個患者哪個會復發(fā),哪個會復發(fā),這個真的不好說??偟脑瓌t跟年齡、個人體質,具體的病情等都有關系。 6.費用 椎間孔鏡手術由于需要使用特殊的“刀頭”(射頻電極),因此椎間孔鏡手術的花費比椎間盤鏡要高(具體數額不同地區(qū)有差異,要咨詢主管醫(yī)生了)。 總之,椎間盤鏡技術(MED)和椎間孔鏡技術(PELD)是脊柱微創(chuàng)領域的兩大標志性技術,各有特點、各有千秋。在具體的治療中,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
李濤?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江蘇? 脊柱外科2895人已讀 - 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適應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必須要手術治療嗎? 什么樣的腰椎間盤突出癥需要手術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兩條絕對手術指證:1,馬尾綜合癥【即臀部后方皮膚麻木,感覺減退,或大小便功能障礙(便秘,或失禁)】;2,單根神經根麻痹(即足的拇指背伸,屈曲障礙,肌力減弱,或肌肉萎縮);這兩點是絕對手術指證。 其他相對手術指證:1,劇烈疼痛嚴重影響生活,保守治療無效;2,巨大間盤突出;3,保守治療3月無效,疼痛嚴重影響生活。 對于腰突的絕對手術適應癥,我沒什么可說的,就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的,必須手術治療,這兩條也是目前學術界的共識。 至于什么時候需要做手術呢?手術的時機是什么呢?我的觀點是,一旦確診馬尾綜合證,需要馬上手術治療,這個也很好理解。打個比方,突出的髓核壓迫馬尾神經,就像是地震,房屋塌了,把人砸在底下,你說是需要馬上把人救出來好呢?還是拖很長時間,才救人好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需要馬上救人,也就是需要馬上摘除髓核解除馬尾神經的壓迫,否則,如果晚了,神經的癥狀不容易恢復,很可能遺留后遺癥。 關于第二條相對適應癥,很多患者朋友就迷惑了。我是不是一定非得需要經過嚴格的保守治療,3個月或者半年呢? 我對“相對適應癥”的觀點是:主要看癥狀和自己的需求! 對于手術的相對適應癥,保守治療3個月到半年,這是很早以前制定的一個標準。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的微創(chuàng)技術,比如說椎間孔鏡技術。而開放手術造成的損傷比較大,所以說決定是否要行手術非常慎重,而現在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如椎間孔鏡手術的成熟,可以做到日間手術,當天出院或者是第二天出院,花費也不高。所以說,腰突患者要問一下自己的內心,能否忍受這樣的痛苦這么長時間?現在工作或者學習競爭這么激烈,有沒有人給自己機會保守治療這么長時間?如果嚴格保守治療3個月,效果還不好,這時候再做手術,所付出的時間和忍受的痛苦自己內心能夠接受覺得值,自己認可就可以了。 當然,大部分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還是可以的。這部分因為不是手術的適應癥,所以不在討論范圍之內。
李濤?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江蘇? 脊柱外科1670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孩子嘔吐了兩天之后,早上清醒時突然抽搐 現在住院中,病因尚未查清,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肝腎損害,... 馬主任您看一下報告,想聽聽您的看法總交流次數19已給處置建議
- 嘔吐,發(fā)熱,哭鬧,嗜睡沒精神 5月20號晚上吃了白天剩的粥和餅。
5月21號凌晨3點左右拉... 怎么治療總交流次數48已給處置建議
- 咳嗽 近50天內,幾乎一直在咳嗽,一開始肺炎,阿奇紅霉素口服一輪,... 服用什么藥,頻繁的咳嗽是不是一直就沒除根總交流次數6已給處置建議
- 高熱一天半后腹瀉 一歲一月齡,兩天前突然高熱(出汗后吹風和空調,吃過一定量櫻桃... 需要用什么藥物總交流次數7已給處置建議
- 過敏還是痱子 昨天上午9.00打的麻腮風第一針 不知道是熱的還是過敏了 今... 需要怎么處理總交流次數4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山東省 第63名
總訪問量 13,354,743次
在線服務患者 19,357位
科普文章 97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