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成果獎項1.2016《口腔黏膜潛在惡性疾患綜合診療新策略及相關病原菌》獲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10)2.2015《口腔鱗癌潛在惡性疾患的病因排序和綜合序列治療基礎與臨床研究》獲中國抗癌協(xié)會科技三等獎(1/11)3.2013《口腔鱗癌和癌前病變相關病原菌與微創(chuàng)診療策略的研究》獲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成果一等獎(13015006,1/9)。4.2012《口腔白斑與鱗癌等口腔腫瘤的早期診斷》獲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2012, 1/4)。5.2011《口腔鱗癌蛋白標記物的定位鑒定和臨床應用研究》獲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103235, 3/7)和 浙江省衛(wèi)生廳科技創(chuàng)新一等獎。6.2010《頜骨復雜病變畸形CAD-CAM相關個體化治療的臨床研究》獲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1002104, 4/8) 和 浙江省衛(wèi)生廳科技創(chuàng)新一等獎。7.2010《唾液與血清中CEA和CA-50檢測對口腔及涎腺癌患者的意義》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學術獎三等獎(ZJX103261,1/4)。8.2007《可疑牙周病原體及其基因型與牙周炎發(fā)生發(fā)展》獲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C13241, 8/9)。9.2004《海藻酸鈣膜引導骨再生》獲浙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0402091, 2/8) 和 浙江省衛(wèi)生廳科技創(chuàng)新二等獎。二、負責和參與課題負責課題17.浙大醫(yī)學院教改課題201817.16.衛(wèi)計委省部共建課題2016139381.15.衛(wèi)生部行業(yè)基金2015川大華西口腔浙大口腔參研2015SQ00096《口腔粘膜潛在惡性疾患預警與防治多中心協(xié)同診治新體系的研究》。1. 浙江省教育廳《。。。對口腔扁平苔癬等癌前狀態(tài)的意義》Y201432699,1/6,2014.07-2016.07。2.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埃量級CAF強化膜在GTR環(huán)境中對c-fos啟動子介導MSc增殖分化活性的影響》(Y13H140006,1/7,2013.07~2015.07)。3. 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項目《白念珠菌的兩個特定序列及白念在口腔黏膜癌前狀態(tài)中的受體識別機制》,(2012R10049,1/7,2012.01-2013.07)。4. 國家人力資源部浙江省留學回國人員科研項目《16sRNA測序白念株菌在口腔黏膜癌前狀態(tài)中的受體識別機制對藥劑研發(fā)的意義》,(J20120036,1/7,2011.08-2013.08)。5. 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計劃項目《口腔癌根治術后重建皮瓣傷口感染的菌群干預》,(2009A098,1/6,2009.07-2011.12)。浙衛(wèi)科驗字[2012]134號,已驗收。6. 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特定基因型念珠菌在口腔黏膜癌前狀態(tài)中的治療新策略》,(2008C33026,1/8,2008.01-2010.12)。浙科驗字[2011]666號,已驗收。主持和主參課題7. 主參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體內(nèi)生物發(fā)生器誘生血管化組織工程化人髁狀突的探索》(30901686,2/8,2009.1~2011.12)。8. 主參浙江省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口腔鱗癌蛋白標記物的定位鑒定和臨床應用研究》(2007,2007C30030,3/10,2007.7~2009.12)。浙科驗字[2011] 385號,已驗收。9. 主參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計劃項目《牙周干預調(diào)控不同脂聯(lián)素基因型糖尿病中的C-反應蛋白和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2013KYB247,2/9,2013.7~2015.12)。10.主參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血管內(nèi)抑素Es和Ang/Tie-2信號通路在抗血管形成治療舌癌中的意義》,(Y201225136,2 /6,2012.07~2014.12)。11.主參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計劃項目《CAF膜引導組織再生機理的實驗研究》(2002B026, 2/8,2002.7~2004.12)。12.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點新教師基金《同源異型盒基因與成釉細胞瘤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研究》20070335042,2/2,2007.1-2009.12。參與課題13.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可疑牙周病原體及其基因型與牙周炎發(fā)生發(fā)展》。14. 參與浙江省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頜骨復雜病變畸形CAD-CAM相關個體化治療的臨床研究》。15. 16. 17. 等。見上。
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獨特的綜合背景。卓越的科研依據(jù)。臨床與科研兼長。用藥普通,對因診治。理念獨特,療效顯著。費用低,效果好。不使用盲目的昂貴化驗和昂貴用藥??谇徽衬げ〉闹委?,要從局部兼整體出發(fā),要具備大醫(yī)學基礎和口腔綜合經(jīng)驗。要洞悉病因、清楚口腔微生態(tài)和免疫機制,了解患者身心,熟悉口腔各器官結(jié)構、牙體與牙列正常與合理的解剖形態(tài)、合關系、生理功能、病理本質(zhì)。按需辯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從病理與病因入手??谇徽衬げ〉呐R床中,治療口腔牙列疾病、維護口腔衛(wèi)生和口腔健康,是根本。1/3靠操作治療,1/3靠患者依從性和信任度,1/3靠藥物。相同之藥,對不同病人不同情況,或相同病人/同一病人不同階段,劑量與用法也有不同??诜蚝愐部赏糠螅糠箢愐部珊?。注射類可以涂敷,涂敷類也可以局注。辯證施治。如此,實質(zhì)治療效果和短平快的療效就非常樂觀,可以在1周至3月間將病情控制到5-10%或0%。另少數(shù)約1/5至1/4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上的心態(tài)不夠匹配事實療效,其中混淆著自身預防保健和護理不當所致的復發(fā)問題。若1-5%的患者不能完全達到治愈目的,病情控制在5-10%程度的維持狀態(tài)可以納為視同治愈,不必焦慮和擔憂。
口腔黏膜上皮的鱗癌,主要有唇、舌、頰、齦、腭、和口底癌等。蕭山一位男士工作人員50歲,2014年4月23日尚為左舌緣白色角化至白斑,2014年9月17日就診已為癌塊。因為他第一次就診回去后感覺好轉(zhuǎn),卻未記得適時復診。舟山一位36歲女性,2014年6月活檢是白斑(不是組內(nèi)患者),2014年9月底預約國慶后住院,術后病理報告已是原位癌。應該在6-7月得當治療逆轉(zhuǎn)。等等等等病例。治療體會:1.結(jié)合其他眾多治愈經(jīng)驗(見文章列表的其它文章),包括白斑、扁平苔癬伴白斑、唇部糜爛型扁平苔癬、等等患者的病例,大家醫(yī)患雙方,是在同一個戰(zhàn)壕,我們可以在癌變前,讓患者的病患逆轉(zhuǎn)。2.在相關病因未解除、得力措施未跟進之前,患者片面要求的活檢,及其縫合,需要考慮適得其反:會促進植入等癌變生物學行為的進展。3.幾乎所有的其他諸多癌前和早期病例,只要適時就診和依從良好,都是可以治愈或顯著療效的典型病例。
總訪問量 58,489次
在線服務患者 13,485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