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本是春暖花開,隨意踏春的時候,也是血糖容易升高的季節(jié)。這不,來一個血糖高達51的老老年患者,昏過去了,被急診送到我們醫(yī)院了。??患者的靜脈血中血糖高達48.66mmol/L,動脈血中血糖高達51mmol/L,糖化血紅蛋白14.0%,鈉高達152mmol/L,有效滲透壓高達364,遠高于320,診斷為“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伴昏迷、2型糖尿病伴有并發(fā)癥,急性冠脈綜合征可能”,入院后予以降糖補液利尿等治療后,血糖逐漸下降,血鈉慢慢恢復正常,第二天患者終于蘇醒!什么是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在這里,我們要告訴大家,糖尿病老年患者,由于對外界天氣變化的感知度下降,身體適應能力下降,身體上變化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往往會導致危重癥出現。像這位患者,就是內分泌科的危急重癥---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原來稱之為:高糖尿病高滲性昏迷。????下面我們就介紹下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吧。????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是一種好發(fā)于老年人,平均發(fā)病年齡在60歲以上,是一種后果危重的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表現為血糖高(通常大于33.3mmol/L),和血漿滲透壓很高(有效滲透壓大于320或滲透壓大于350),患者很容易發(fā)生昏迷,一旦發(fā)病,死亡率遠高于一般糖尿病并發(fā)癥,特別值得警惕。哪些情況容易得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各種急性感染、劇烈嘔吐及腹瀉、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病、急性胰腺炎、腦外傷、燒傷、顱腦手術以及利尿劑、腹膜透析及輸入過多葡萄糖液的老年患者極易誘發(fā)。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有哪些表現呢?????早期口渴、多尿、乏力,食欲減退加重,逐步出現明顯的煩渴、多尿,脫水征。????后期表現為煩渴、唇舌干裂、皮膚干燥、彈性差、眼球下陷、尿少、尿閉;心跳加速、血壓低甚至于休克、無尿等。???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如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幻覺,失語、意識模糊、嗜睡、昏迷等。如何診斷為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實驗室診斷參考標準是:①血糖≥33.3mmol/L;②有效血漿滲透壓≥320mOsm/L;③血清碳酸氫根≥15mmol/L,或動脈血pH≥7.30;④尿糖呈強陽性,而尿酮陰性或為弱陽性。臨床有意識障礙與顯著脫水表現而血糖超過33.3mmol/L,尿糖強陽性(腎閾值有改變者可以與血糖不相吻合),血漿有效滲透壓超過330mOsm/L,若檢查尿酮體為陰性或弱陽性者診斷成立。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如何治療呢?????1.立即送就近醫(yī)院急診科:開放靜脈,急查血糖、電解質、血氣分析、血尿常規(guī)、尿酮、心電圖以及胸片和腦CT等。????2.根據病人情況積極補液補鉀、靜脈胰島素降糖治療。血糖不宜下降過快,以每小時下降5.6mmol/L(100mg/dl)為宜。病情穩(wěn)定后,胰島素可改為皮下注射。????3.有床位需立即住院治療。????4.其他治療:①去除誘因:②糾正休克:③抗凝治療。④防止腦水腫。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如何預防?1、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血糖控制良好是預防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的第一道防線。要做到每周檢測1-2天血糖,每天監(jiān)測7次,即三餐前后+睡前血糖。不隨意改變日常用藥。同時積極加強鍛煉,提升自己的抵抗力,避免出現嚴重的感染。2、減少誘因???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的誘因上面已經講過了,有外傷、手術、中暑或者低溫、飲水不足,失水過多、攝入過多的糖分等。糖友要重視并自己識別可能發(fā)生的誘因,積極進行預防治療,避免高血糖高滲透現象的發(fā)生。3、定期到醫(yī)院進行血糖和滲透壓檢查???每年定期體檢、篩查是預防糖尿病及糖尿病高血糖高滲狀態(tài)發(fā)生的最佳措施。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要不隨意中斷治療、定期檢測血糖,就可以有效避免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當患者出現甚至改變且原因不明時,就要立即到醫(yī)院急診科進行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糖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進行合理的膳食,注意飲食的搭配,做到生活規(guī)律、不熬夜、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習慣。要做好血糖的自我檢測,當發(fā)現病情加重時,就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做到早發(fā)現早處理,避免貽誤病情。
最近收了一個病人,糖尿病酮癥的,才28歲,非常的胖,體重有180左右,從急診收的! 因“消瘦伴口干多飲20余天,腹痛3天”入院!入院查血糖高達26mmol/L,血常規(guī)CRP高,其他基本都正常。 追問了下平素有沒有特別愛吃的東西? 患者告訴我:這五年來我每天都喝奶茶! 原來體重也沒這么胖, 后來慢慢胖起來的! 仔細一想,一天至少一杯奶茶, 一杯奶茶的熱量300kcal左右,一位女士的每天熱能供給差不多1500-1800kcal。 這位夫人除了喝奶茶還正常三餐進食不控制,這不胖都不行呀! 言歸正傳:奶茶的熱量其實是非常高的。 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達到甚至超過小康水平(這里要感謝我們偉大的dang),喜歡喝奶茶的人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年輕一族或者月光族們,去街上走一圈,一杯奶茶下肚,一盤擼串嗨起。 這個高熱能的東西,需要很長時間或者很強的運動才能消耗。 大概估算下,一個人快步走30分鐘才能消耗80千卡左右熱量,一杯奶茶下肚,你需要走大概2個小時才能消耗掉,大家想想我們的這些奶茶飲品的熱量有多可怕! 問完后,病人問我以后還能不能喝奶茶。 我說了句:從此奶茶和你無緣! 病人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幾乎都要下來了! 這應該是感嘆自己與美食無緣吧! 無論如何,現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了許多現代文明病,更導致了糖尿病發(fā)病率上升!為了您的健康,請遠離奶茶等高熱量食品,還是健康食品為主!
文/蔡恩照 浙江省麗水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 (此文為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藍光行動”科普征文活動獲獎文章) 糖尿病飲食控制是糖尿病基礎治療之一。傳統(tǒng)的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需要精確計算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克數,就是糖尿病??漆t(yī)師計算起來也存在一定困難,更不要說普通糖尿病患者了。鑒于傳統(tǒng)的計算方法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十分不易掌握,我們今天就教您一種簡單的飲食法則,讓您短時間內就學會如何控制飲食,我們稱之為糖尿病飲食運動控制數字法則。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數字法則包括哪些數字,它們分別是“1、2、3、4、5、6、7、8、9”。 “1”代表1個“雞蛋” 雞蛋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好來源。雞蛋是高蛋白食物,雞蛋中蛋白占60%左右、蛋黃占30%左右。一個雞蛋重量一般在50克左右,每100克雞蛋液中含有水分73~76克、蛋白質12~13克、脂肪9~12克、維生素A 200~300 微克,還含有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含有人體必需的蛋氨酸,可補充植物蛋白的不足,提高谷類、豆類的生物利用率。 “2”代表2兩“瘦肉” 瘦肉包括家禽肉和蹄類動物瘦肉,其中以家禽瘦肉為佳。一般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肥胖、高血壓等情況,因家禽肉中含有較少的嘌呤、脂肪,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體重、血脂、尿酸的控制,所以提倡患者進食家禽肉。也可以選取蹄類動物瘦肉,盡量不要選取肥肉,但是進食蹄類動物瘦肉盡可能先過一遍水,去掉血水,減少嘌呤的攝入。 “3”代表3兩“魚” 魚類因富含動物蛋白質和磷質等,是糖尿病患者補充蛋白質的絕佳來源。魚肉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具有保護心臟、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提升腦力、促進發(fā)育、延長壽命、預防哮喘、保護皮膚、提高男性精子活性、預防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作用,對人類體力和智力的發(fā)展均有重大作用。 “4”代表4~5 兩“主食” 4~5兩代表主食生重,五谷雜糧都可以吃,注意粗細搭配,控制總量。我們平常進食的土豆、紅薯、山藥、蓮子、蓮藕、芋頭、南瓜等富含淀粉類的蔬菜,要算到主食當中。假如采取紅燒、油炸等烹調方式,食物能量將翻倍,這時進食主食量要減少。 “5”代表5兩“牛奶” 牛奶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有100 多種營養(yǎng)物質,主要成分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質、乳糖、無機鹽等,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鋅、銅、錳、鉬及氨基酸等。牛奶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富含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鈣,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長期飲用對身體非常有好處。對于糖尿病患者,我們應選擇低糖脫脂的純牛奶,若對乳糖不能耐受,可選擇低糖脫脂的酸奶。 “6”代表6克“鹽” 不多于6克鹽,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每天鹽的攝入量,它包括了食鹽、醬油、調味劑當中鹽的總克數。鹽攝入過多容易誘發(fā)及加重高血壓及浮腫。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計量方法:一個農夫山泉礦泉水瓶蓋所含的鹽量是6 克,或者是啤酒瓶蓋去橡膠后平齊所含的鹽量也是6克。 “7”代表7杯水 每天飲用水量不少于7杯。除了飲食中有部分水以外,每天還應喝7 杯水(250毫升/杯)。適量飲水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清除體內代謝廢物,有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作用,但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患者要限制飲水。 “8”代表8兩到1斤蔬菜 每天需食用8兩到1斤的蔬菜。蔬菜可提供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還能增加飽感,保持大便通暢,對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幫助。對于綠色蔬菜,基本不限制進食量,但是對于那些含有淀粉類的蔬菜如土豆、山藥等,要規(guī)劃到主食中,不能當蔬菜食用。 “9”代表每天運動計步9000步 糖尿病運動十分重要,基本每天運動量要超過九千步。它等于30分鐘快步走或慢跑=20分鐘廣場舞或體操=10分鐘自由泳或快速跑。 以上就是簡單的糖尿病飲食運動數字法則。糖友們記住口訣后,可避免飲食治療的一些誤區(qū),減少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當然,每一位糖友所需要的熱量和每種營養(yǎng)素的比例各不相同,應盡量個體化,結合自身情況靈活運用,或可進一步咨詢內分泌科醫(yī)師或營養(yǎng)師為自己制定科學健康的食譜。 (本文發(fā)表于《健康世界》雜志2020年第12期)
總訪問量 147,871次
在線服務患者 528位
直播義診 3次
科普文章 9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