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玉紅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消化內科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有以下兩種,可能是膽的問題,也可能是胃的問題:一、膽的問題:1、膽囊炎、膽囊結石等,膽道系統(tǒng)的充血、水腫、疼痛等刺激可導致胃腸神經(jīng)興奮性改變及胃腸激素的分泌紊亂,胃腸蠕動功能改變及膽汁分泌過多,可促使膽汁反流的發(fā)生。2、膽囊切除術后,膽汁失去正常的濃縮及儲存作用,大量無規(guī)律的排入十二指腸內,也可導致膽汁逆流入胃。二、胃的問題:1、幽門括約肌屏障功能喪失:由于胃幽門手術后,幽門被切除,喪失了阻止膽汁反流的門戶,因此發(fā)生繼發(fā)性膽汁反流性胃炎。2、胃幽門十二指腸蠕動功能失調引起膽汁反流,各種原因導致的胃腸蠕動功能紊亂和膽汁排泄改變,如十二指腸潰瘍、胃排空延遲、膽胰疾病、吸煙、酗酒、進食油膩食物、精神心理因素等,都可誘發(fā)或加重膽汁反流。所以,膽汁反流性胃炎可能是膽的問題,也可能是胃的問題,也可能是兩種病因同時存在,對于胃鏡檢查提示有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同時需要做膽囊超聲檢查,避免漏診了膽囊疾病。2023年03月05日
1096
0
1
-
楊希山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院白云分院 消化內科 消化界? 很多朋友做完胃鏡,報告上寫著:“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膽汁反流”等等。他們很迷惑,我是胃病,怎么和膽汁有關系呢?那么膽汁反流是怎么一回事?有什么危害? 一、什么是膽汁反流性胃炎 ? ????實際上,現(xiàn)在很多胃鏡室給無手術病史的人發(fā)出的“膽汁反流性胃炎”診斷是錯誤的。新版《內科學》教科書建議避免使用“膽汁反流性胃炎”,使用“胃炎伴膽汁反流”來代替。 ????膽汁是食物消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是十二指腸液的主要成分。正常情況下,它是要進入到十二指腸里面參與消化的。 ????而“膽汁反流性胃炎” 就是指膽汁反流入胃的一種現(xiàn)象,一般同時伴有胰液反流入胃,這種現(xiàn)象正常人即存在,輕度的反流有助于減輕胃內酸度,但過多的反流就會損害胃黏膜。 ????胃部分切除與膽囊切除術后,大多數(shù)患者都有膽汁反流現(xiàn)象的存在。 全國調查結果顯示,慢性胃炎中有16.4%的患者伴膽汁反流。膽汁反流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膽汁反流的相關疾病包括食管疾病、胃食管反流?。℅ERD)、反流相關食管外疾病、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胃部疾?。ㄎs性胃炎和腸化生、胃癌、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及結腸癌等。在癥狀上可能有脹痛、灼熱、噯氣、餐后飽脹等消化不良的非特異性癥狀,而胃鏡下則為慢性炎癥的表現(xiàn),如顏色不均勻、充血質脆等。 二、 膽汁反流性胃炎有什么危害? ????膽汁反流與諸多上消化道疾病的發(fā)生相關。目前認為膽汁反流可以導致上消化道炎癥、潰瘍和腫瘤,也就是說長期膽汁反流可以導致食管炎、胃黏膜糜爛性、增生性、活動性炎癥、胃潰瘍、甚至促使發(fā)生胃癌。 ????膽汁反流的相關疾病包括食管疾病、胃食管反流?。℅ERD)、反流相關食管外疾病、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胃部疾?。ㄎs性胃炎和腸化生、胃癌、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及結腸癌等。有研究顯示,近1/3的GERD患者經(jīng)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無效,膽汁反流為重要原因,多數(shù)Barrett食管和重度食管炎患者為酸及膽汁混合反流,這對食管損傷最為嚴重。 01激發(fā)其他疾病 ????膽汁反流性胃炎能夠造成消化道吸收功能紊亂,從而出現(xiàn)胃部本身病變及營養(yǎng)代謝、植物神經(jīng)功能調節(jié)、內分泌激素釋放水平、生長發(fā)育機能以及整體免疫機能的全身影響,成為繼發(fā)其他疾病的重要潛在因素。 02誘導慢性喉炎 ????當患者有膽汁反流性胃炎時,一些患者精神緊張,致輕度缺鐵性貧血,潰瘍偶引起大量出血。重癥反流性食管炎因反流物吸入,可導致慢性喉炎、聲帶嘶啞、哮喘發(fā)作或吸入性肺炎等。 03損傷胃黏膜 ????膽汁反流性胃炎這個疾病患上之后會損害胃黏膜,由于膽汁中膽鹽可削弱胃黏膜保護機制,使原來分泌入胃腔中的酸反彌散入胃黏膜,這樣就會對患者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害。 04誘發(fā)胃癌 ????膽汁反流性胃炎由于膽汁反流,會導致出現(xiàn)消化道炎癥、潰瘍和腫瘤等,以及還可以導致患者食管炎、胃黏膜糜爛性、胃潰瘍、甚至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身體發(fā)生胃癌。 三、為什么會出現(xiàn)膽汁反流呢? 01胃腸道病變? ????如果患有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球炎、胃癌、胃癱,先天性幽門口關閉不全等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膽汁反流性胃炎。 02膽系病變 ????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一部分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有膽囊炎、膽結石及膽囊切除手術病史。 03Hp感染 ????Hp感染是引發(fā)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病因,但是否能引起膽汁反流性胃炎還存在爭議,有人認為Hp感染也是引發(fā)膽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但有的專家持否定的意見。 04精神心理因素?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人受到焦慮、抑郁情緒的困擾。 05其他因素? 吸煙、酗酒、飲食不規(guī)律等因素可以誘發(fā)膽汁反流。 06術后胃 ????包括:胃遠端切除胃腸吻合術后、胃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幽門成形術。手術破壞了幽門口的“把關”作用,于是發(fā)生膽汁反流。 四、膽汁反流是怎么損傷胃黏膜的? ????不少研究表明,膽汁反流不僅可以導致胃黏膜的炎癥,亦可以導致胃黏膜的萎縮、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膽汁中的膽酸鹽、碳酸氫鹽,十二指腸液中的卵磷脂、胰蛋白酶類等,如果老老實實呆在十二指腸中,是消化脂肪、蛋白質的功臣; ????若是因為各種原因反(逆)流到胃里,就變成了一群破壞分子,特別是其中的溶血性卵磷脂損害黏膜作用最強,原本完好的胃黏膜,會被它們害得傷痕累累。 ????單純膽汁直接接觸胃黏膜一般不引起損害,但可通過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膽鹽與胃酸結合可增強酸性水解酶的活力,破壞溶酶體膜,溶解脂蛋白而破壞胃黏膜的屏障礙作用,H+逆向彌散增加,進入黏膜和黏膜下層,可刺激肥大細胞而釋放組胺,后者又刺激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終導致胃黏膜炎癥,糜爛,出血。 ????膽汁與胰液混合后,膽汁中的卵磷脂與胰液中的磷酸酯酶A起作用而轉化為溶血卵磷脂,如返流入胃,也可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損害。如反流至食道,也會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傷。膽汁對胃黏膜的損傷主要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即:活動性炎癥、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局灶性異型增生。膽汁反流導致胃癌的發(fā)生概率增加 ????近幾十年來胃竇部的胃癌在發(fā)達國家逐漸減少,胃底和賁門的胃癌逐漸增加,據(jù)說就可能和這種趨勢有關:高動物脂肪飲食導致肥胖,改變膽汁成分,增加反流,幽門螺桿菌上移,再加上亞硝基膽酸多在夜間生成,夜間睡眠臥位時胃酸存留在胃底,亞硝基膽酸和胃酸就在胃底靜靜地破壞,所以胃底賁門癌發(fā)病率逐漸增加。 ????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腸吻合術后出現(xiàn)的膽汁反流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變。殘胃癌的發(fā)生機制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胃部分切除后,改變了胃腸正常的生理解剖關系,導致胃黏膜發(fā)生重大的病理生理變化,這是殘胃癌發(fā)生的重要病理基礎。主要是胃部分切除術后,喪失了正常的幽門功能,膽汁胰液大量反流入殘胃,使胃黏膜長期受到強烈的刺激和損害。 (2)胃切除后,殘胃黏膜屏障功能損傷。由于幽門及胃竇部被切除,缺乏G細胞分泌胃泌素,胃黏液分泌減少,腺體萎縮,殘胃處于低酸或無酸狀態(tài),因而膽汁等堿性反流液更易損傷胃黏膜,尤其是膽汁里的脫脂酸卵磷脂對胃黏膜屏障機制有較強的損害作用。 (3)膽汁反流導致胃內長時間低酸,有利于細菌繁殖,尤其是具有硝酸鹽還原酶的細菌增多,產(chǎn)生致癌物質--亞硝胺增多,也可能增加了殘胃癌發(fā)生機會。 五、怎么治療? 膽汁反流的治療方式 ????膽汁反流的防治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減肥、抬高床頭、戒煙酒、避免暴飲暴食、清淡飲食、適當休息)等。現(xiàn)代醫(yī)學采用胃腸道的促動力藥、胃黏膜保護劑、中和膽酸藥物、抑制胃酸藥物、熊去氧膽酸、手術治療等手段治療。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疾病復發(fā)率高。 ????中醫(yī)可采用內服藥物、針灸等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尚可。中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一般辨證為脾胃虛弱為本,膽氣上逆為標,可采用補中益氣丸配合溫膽湯、旋覆代赭湯等治療。2021年12月04日
2088
2
6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膽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亦稱堿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幽門手術等原因造成含有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產(chǎn)生炎癥、糜爛和出血,減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引起H+彌散增加,而導致胃黏膜慢性病變。其別稱為 堿性反流性胃炎。常出現(xiàn)腹部飽脹不適,胃燒灼、噯氣、反酸,嘔吐等癥狀。 一、病因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為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后,以及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細菌(尤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膽汁等損害胃黏膜造成炎癥,增加胃泌素釋放,影響胃十二指腸動力,導致胃-幽門-十二指腸協(xié)調運動失調,引起十二指腸逆蠕動增加、幽門關閉功能減弱、胃排空延遲,使得十二指腸內容物過量反流入胃。 任何導致胃腸動力的紊亂,如胃腸神經(jīng)肽和激素水平異常可使胃腸道運動紊亂,解剖異常的因素,如原發(fā)性幽門括約肌功能障礙可使幽門開放時間延長、幽門松弛或持續(xù)開放狀態(tài),均可發(fā)生病理性十二指腸胃反流。 二、臨床表現(xiàn) 1.腹脹 表現(xiàn)為腹部飽脹不適,中上腹持續(xù)燒灼感,也可表現(xiàn)為胸骨后痛,餐后可加重,服用堿性藥物無緩解反而加重。 2.胃灼熱 胃部有灼燒感,甚至有些患者食管也有燒灼感,常常伴有噯氣、反酸、惡心、嘔吐、腸鳴、排便不暢、食欲減退以及消瘦等。 3.胃出血 嚴重的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還會出現(xiàn)胃出血,有的患者大便呈現(xiàn)黑色(柏油樣便),有的是嘔血。 4.嘔吐 由于胃排空障礙,嘔吐一般發(fā)生在晚間或半夜,有些患者嘔吐物中帶血。 三、檢查 1.胃鏡檢查 內鏡下可觀察到反流表現(xiàn):即胃腔內多量淺黃至黃綠色潴留液,或胃壁上附較多含膽汁的黏液,或見到含有膽汁的十二指腸液呈黃色泡沫狀或水流狀從幽門口反流入胃、幽門口松弛或處于開放固定狀態(tài);胃炎表現(xiàn):胃黏膜彌漫性紅色改變,黏膜皺襞水腫,或伴有糜爛、潰瘍。 2.胃吸出物測定 通過從患者鼻腔插入胃管到達胃腔,繼而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測定其中膽酸含量,如空腹基礎胃酸分泌量h,膽酸>30μg/ml,則可確診膽汁反流性胃炎。 3.同位素測定 通過靜脈注射Tc-丁亞胺雙醋酸2mCi,觀察肝、膽囊及胃區(qū),決定腸胃反流指數(shù)。通過對胃內同位素含量的檢測,可了解腸胃反流的程度。 四、診斷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診斷和鑒別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和胃吸出物測定,同位素測定可了解反流程度。 五、并發(fā)癥 本病可并發(fā)食管狹窄、出血、潰瘍等。因反流的胃液可侵襲咽部、聲帶、氣管而至慢性咽炎,慢性聲帶炎和氣管炎,即臨床上所稱的Delahunty綜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可致吸入性肺炎。長期膽汁反流可以導致食管炎、胃黏膜糜爛性、增生性、活動性炎癥、胃潰瘍、甚至促使發(fā)生胃癌的發(fā)生。 六、治療 1.藥物治療 (1)胃動力藥物:能增加胃腸道蠕動,抑制膽汁反流入胃,促進反流物排空。常用的有:多潘立酮(嗎叮啉)、莫沙必利(新絡納)等。 (2)胃黏膜保護劑種類較多,主要作用包括能與胃黏膜的黏蛋白結合形成保護膜,以減輕反流的膽汁和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加強消化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再生,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從而保護胃黏膜,促進炎癥愈合作用。 (3)結合膽鹽類藥物:①達喜(鋁碳酸鎂),通過與膽酸和溶血磷脂酰膽堿結合,繼而減輕膽鹽對胃黏膜的損傷,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顯,為臨床上主要用藥;②陰離子交換樹脂(考來烯胺),口服后釋放出氯離子,與膽酸結合,形成不可溶、不吸收的復合物,加速膽鹽及糞便排出,減少胃黏膜損害。 (4)抑制胃酸藥:胃酸和膽汁有疊加的作用,對胃黏膜的損傷作用強,抑酸藥對膽汁反流同樣有效。①H2受體阻斷劑(H2RA):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②質子泵抑制劑(PPI):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抑酸作用遠優(yōu)于H2受體阻斷劑。 (5)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膽汁反流性胃炎可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并存,在常規(guī)應用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和胃動力藥物治療的同時,應首先考慮根除幽門螺桿菌。不但有利于病變愈合,更可減少誘發(fā)癌變的幾率。 2.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于癥狀嚴重內科治療無效者,常用術式有Roux-en-Y手術或膽道分流術。 3.飲食調養(yǎng) 飲食要清淡,不吃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膽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應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飲釅茶、烈酒、濃咖啡和進食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 4.去除某些加重病情的因素 包括戒煙酒、避免精神緊張,保持心情舒暢,不服或慎服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 5.中醫(yī)藥治療 對膽汁反流性胃炎用中醫(yī)藥治療是療效最好的,一般用理氣和胃,健脾益氣的方法,但是一定要辨證論治,夾濕的祛濕,化熱的清熱,血瘀的要理氣活血。 七、預防 注意調整飲食及生活方式。通過健康的飲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可最大程度地預防與控制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發(fā)作。2020年07月06日
6330
0
57
-
何義富主任醫(yī)師 安徽省立醫(yī)院 腫瘤科 全胃切除術后,可能導致膽汁反流到食管,這可能會導致食管內壁疼痛和炎癥膽汁是一種重要的助消化劑。它是由肝臟產(chǎn)生的。膽汁反流可能伴隨酸反流,但膽汁反流和胃酸反流是不同的情況。膽汁反流的原因每次飯后,膽汁都會釋放出來。膽汁和食物在十二指腸混合,通過幽門瓣進入小腸。這個閥門稍微打開,一次放入少量食物,以便食物液化。在有些人,這個瓣膜不能完全關閉,讓膽汁進入胃。在其他情況下,膽汁回流可以通過肌肉瓣膜進入食道。與幽門瓣相似,如果肌肉瓣不能完全關閉,膽汁會進入食道。胃和食道膽汁反流可由手術并發(fā)癥引起,包括胃切除或胃旁路術、消化性潰瘍或膽囊手術。癥狀膽汁反流和胃酸反流很難區(qū)分。癥狀和體征相似,兩種情況可能同時發(fā)生,但在全胃切除患者中,基本上不會發(fā)生胃酸反流。膽汁反流的癥狀和體征包括:可能嚴重的上腹部疼痛頻繁的灼熱感(燒心),有時會蔓延到喉嚨,同時嘴里還會有酸味惡心吐綠黃色液體膽汁偶爾,咳嗽或聲音嘶啞體重意外減輕膽汁反流的治療和管理:與胃酸反流不同,膽汁反流不能完全由飲食或生活方式的改變來控制。膽汁反流的主要治療過程是藥物治療或外科手術2020年06月21日
6017
0
20
-
葉晶主治醫(yī)師 福州市晉安區(qū)醫(yī)院 消化內科 大家好,我是葉醫(yī)生今天主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膽囊和膽汁在我們身體內到底是干嘛用的?為什么我們人會出現(xiàn)膽汁反流和膽汁反流性胃炎?在很多普通人眼中以為我們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是胃腸道的事情,其實我們的肝臟、胰腺和膽囊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肝臟、膽囊、胰腺是我們身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主要的吸收器官是小腸。但在很多普通人眼中以為胃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營養(yǎng)的器官,其實是不對的,主要的幫忙消化食物的器官是肝臟和胰腺,主要幫忙吸收食物營養(yǎng)的器官是小腸。正常人膽囊就長在我們肝臟的下面,所謂肝膽相照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身體的膽汁是肝臟生產(chǎn)出來的,肝臟器官有專門生產(chǎn)膽汁的化工廠,生產(chǎn)出來的膽汁通過特殊的管道(肝總管)會暫時儲存在膽囊里面,當我們吃飯的時候膽汁就會從膽囊流到小腸里面幫忙我們消化脂肪、膽固醇以及一些維生素,可以通俗的理解膽囊其實只是我們人體暫時儲存膽汁的倉庫,當需要消化食物的時候再拿出來負責幫忙消化食物??聪聢D,我們肝臟和膽囊是連接在一起的,膽囊就在我們人體肝臟下面,所謂肝膽相照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膽汁除了負責消化脂肪、膽固醇外,膽汁還可以幫忙排毒,我們身體里面對我們人體有害的膽紅素就是通過膽汁一起排泄到小腸,然后跟著大便一起把毒素排出體外,這也是正常大便為什么是黃色的原因,因為膽紅素是黃色的,跟吃進去的食物混合后最后變成大便就變成黃色了,如果膽紅素排泄不通暢,我們人全身都會變得很黃,大家應該都有聽過“黃疸”這個疾病吧,就是全身皮膚發(fā)黃,剛出生小孩子經(jīng)常發(fā)生黃疸,嚴重的需要去醫(yī)院治療照射藍光。那么膽汁反流到底是什么疾???膽汁反流就是指膽汁反流到胃里面去了就叫膽汁反流,剛才科普過,肝臟生產(chǎn)出來的膽汁本來是流到小腸里面主要是幫忙消化脂肪和膽固醇的,換句話說正常膽汁應該待在小腸里面才是比較正常的,如果膽汁從小腸反流回胃里面有些人就會出現(xiàn)難受,正常人胃里面并沒有膽汁,如果做胃鏡的時候看到胃里面有膽汁,我們胃鏡醫(yī)生在寫胃鏡報告的時候就會寫上膽汁反流。下面這張圖片也是膽汁反流在胃里面的表現(xiàn),圖片中黃色的液體就是膽汁,胃里面正常情況下是沒有膽汁的,圖片右邊只是單純膽汁反流,圖片右半部分胃里面可見紅色糜爛炎癥可能是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表現(xiàn),一般單純膽汁反流好好保養(yǎng)就好,有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話最好增加保胃藥治療再配合好好保養(yǎng)。所以膽汁反流其實就是膽汁反流回胃里面,并不是癌癥,也不是絕癥,但膽汁反流有些人會有些難受,比如肚子脹、消化不良,有些人嚴重的甚至會肚子脹痛難受,這種疾病跟現(xiàn)在社會特別是大城市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加上現(xiàn)在社會暴飲暴食、高脂肪、高膽固醇、抽煙、喝酒、吃夜宵的人明顯增多導致膽汁反流、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病率年年在升高。其實膽汁反流比胃酸反流、胃食管反流好保養(yǎng),兩種反流性疾病其實都不是什么很重大的疾病,也不是癌癥,但是他們發(fā)作時候會讓很多人難受,所以會引起有些人胡思亂想、緊張、焦慮,如果有看過我以前科普的人都知道輕度的膽汁反流和反酸、燒心這兩種疾病很多人可以通過科學好好保養(yǎng)配合飲食、運動慢慢好轉的,如果沒有科學的好好保養(yǎng)單純的吃藥很多人都會反復的發(fā)作。后期會慢慢給大家科普膽汁反流該如何科學保養(yǎng)和治療、如何科學飲食和運動來預防膽汁反流反復發(fā)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祝福的大家胃腸道都能被這世界溫柔以待!2020年04月20日
5494
3
35
-
馬躍峰主任醫(yī)師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肝膽外科、膽石病微創(chuàng)外科 膽汁是十二指腸內容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我們機體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膽汁反流,并通過十二指腸到胃時,可造成胃黏膜的損傷,這種情況被稱為膽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gastritis,BRG),屬于慢性特殊類型的胃炎[1]。含膽汁的反流物呈堿性,故也稱之為堿性反流性胃炎[2]。含膽汁的十二指腸反流物(包括溶血磷脂酰膽堿、膽汁酸、腸液、胰酶等物質)反流入胃,損傷胃黏膜上皮,同時促使胃蛋白酶的釋放和激活,對自身產(chǎn)生消化作用,從而加重黏膜破裂,損傷黏膜上皮[3],使胃黏膜發(fā)生腸上皮化生。長期的刺激除了引起常見癥狀外,還可能導致胃、食管黏膜從炎性損傷到癌前病變,甚至導致癌變[4]。目前 BRG 的病因仍并不清楚,常見的病因包括膽道系統(tǒng)結構和(或)功能紊亂、吸煙、飲酒、精神緊張、生活無規(guī)律、情緒波動等[5]。該病的臨床癥狀并不典型[6],大多數(shù)患者存在上腹部不適感(包括飽脹感、疼痛感、胸骨后燒灼痛或燒灼感等),常常同時伴有反酸、噯氣、口苦及口干,有時也伴有乏力、納差,甚至是消瘦、貧血、腹瀉、低熱等癥狀。因此在臨床的診治過程中,由于其臨床癥狀的不典型,容易誤診和漏診,導致癥狀的緩解情況不佳,患者的滿意度低下,而且既延誤了患者的病情,又因經(jīng)驗性治療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害。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作為國內外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標準治療方案,目前已在臨床上普及。但是,研究[7]發(fā)現(xiàn),膽囊切除術后有 7%~47%的患者對手術效果不滿意,患者在術后仍存在上腹部不適感。以前的研究把這些癥狀作為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一種[8],但是近期的研究[6-7]發(fā)現(xiàn),膽囊切除后發(fā)生的 BRG 在上訴癥狀的發(fā)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楊德平等[11]在 2007 年分析了 3 106 例行內鏡檢查患者的資料后發(fā)現(xiàn),膽囊切除后膽汁性胃炎的患病率為 20.69%,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為 9.47%(其遠低于該研究結果),故認為 BRG 的發(fā)生與膽囊切除具有密切的關系。近年來,Tsai 等[8]研究了 5 209例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后認為,膽囊切除提高了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率。該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在 5 年的研究中,共收集了 5209 例膽囊切除的患者和 15 627 名對照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膽囊切除術后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率為 12.94%,而對照人群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率為 8.70%;進行 Cox 比例風險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膽囊切除術與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增加顯著相(HR=1.48)。蔣飛等[12]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麻醉誘導成功后行胃鏡檢查患者均無十二指腸胃反流的發(fā)生;此外,該研究者進一步將患者分為 2 組,即單純胃鏡檢查組和胃鏡檢查并且取內容物組,在手術剛結束、患者尚未蘇醒時,對這 2 組患者行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 2 組十二指腸的反流率均為 100%,而胃反流發(fā)生率也分別高達 83.3% 和 86.7%;通過胃鏡取出反流物,測得反流物為膽汁,故認為膽囊切除術會導致膽汁通過十二指腸反流入胃,造成 BRG。該文主要參考肖剛等《膽囊切除及膽囊疾病與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相關性分析》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9 年 x 月第 26 卷2019年08月13日
2751
0
0
-
包永強副主任醫(yī)師 東莞市寮步醫(yī)院 普通外科 膽汁反流性胃炎通俗點講就是因各種原因使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入胃,胃內是酸性環(huán)境的,但膽汁卻是堿性的,所以它破壞了胃內基本的環(huán)境,引起了胃內一系列的不良改變,表現(xiàn)出燒心、腹脹、上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在我國多半都是做胃鏡時發(fā)現(xiàn)胃內有黃綠色膽汁明確的,當然它也有專門的檢查項目,但一般不會是普及應用的,所以這里就不多說了。 如何治療呢?首先飲食要清淡,,不食油膩食物,避免膽汁分泌增多,也要少喝濃茶、咖啡等加重反流的飲品,戒煙戒酒,保持愉悅心情,這些都可以有效的預防膽汁反流,還是免費的哦。其次,治療原發(fā)疾病,應用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讓腸道規(guī)律蠕動,減少逆蠕動的發(fā)生;胃黏膜保護劑和中和膽汁如達喜就不錯,這兩項作用都有。抑制胃酸藥物,為何我是堿性物反流還要用抑酸藥呢?因為膽汁反流引發(fā)胃黏膜損傷后,胃酸也會乘機增加黏膜損傷的,所以要同時應用抑酸藥物控制胃酸,以達到減少傷害促進愈合的作用。如果同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還要根除此菌,它也會加重胃部損傷的。最后,這些方法都不行,那還有手術治療這種方法,當然,這就需要你到專門科室就診了。2019年05月28日
3185
0
0
-
常玉英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膽囊切除術一直作為急性膽囊炎和有癥狀的膽石癥等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但有相當一部分患者行膽囊切除術后,出現(xiàn)上腹部疼痛、嘈雜、嘔吐膽汁等癥狀,既往歸為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但臨床行胃鏡檢查時發(fā)現(xiàn),許多患者存在膽汁反流現(xiàn)象,并合并存在胃粘膜損傷。很多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常有口苦、腹脹、腹瀉、打嗝、噯氣等癥狀,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有膽汁反流性胃炎,胃腔內、十二指腸腔內大量膽汁,輕者胃液淡黃,重者胃液可成黃綠色。胃黏膜或黃染,或充血水腫,或糜爛出血,或潰瘍形成、或增生性病變。 長期的膽汁反流可以導致胃腸粘膜的損傷,那么膽囊切除術與膽汁反流有關嗎?為什么膽囊切除術后可見到那么多患者有膽汁反流呢? 一、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膽囊切除術可致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囊切除術的患者的十二指腸的逆蠕動和幽門的異常開放,使得膽汁無規(guī)律的排入十二指腸球部,膽囊切除術后膽管壓力相對增高,導致膽管向腸腔排放膽汁的沖擊力也大,容易引起胃腸蠕動紊亂,膽汁逆流而上,從十二指腸逆流入胃腔內,而胃又不能及時將反流的膽汁排出,導致膽汁與胃黏膜的接觸時間延長,膽汁會導致胃黏膜的損傷,而導致各種胃病發(fā)生。 二、膽汁反流導致消化功能障礙。 目前,我國膽囊結石發(fā)病率高,因此,行膽囊切除術非常多見,膽囊切除術后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障礙時,人們常將注意力集中于胃腸動力障礙,忽視了膽道系統(tǒng)。從我們觀察的結果中表明,膽囊切除術后病人的膽汁反流明顯較未手術的病人嚴重。因為未手術的病人膽囊可以濃縮膽汁,儲存膽汁,有規(guī)律地排放膽汁。膽囊還可以緩解膽管的壓力,上述功能可有效地減輕對十二指腸的刺激。 三、膽囊切除術后可能是導致膽汁反流增加的原因。 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會出現(xiàn)膽汁反流的致病因素,包括十二指腸的逆蠕動和幽門的異常開放,膽汁無規(guī)律的排入十二指腸球部,誘發(fā)或加重基本病因。膽囊切除術后膽管壓力相對增高,導致膽管向腸腔排放膽汁的沖擊力也大,更易引起胃腸蠕動紊亂。所以有學者認為膽囊切除術可導致膽管壓力增大,膽汁異常排放引起十二指腸逆蠕動是加重反流的主要因素。 四、膽汁反流致胃內生化環(huán)境變化。 長期的膽汁反流可導致胃腔內呈低酸或無酸環(huán)境,導致胃內細菌過度生長。在這些細菌的作用下,結合膽酸轉變成更具有毒性作用的游離膽酸,引起胃粘膜的保護屏障完整性受損,致胃粘膜充血、水腫、出血及澳瘍形成。 五、膽囊切除術后膽囊收縮素變化。 膽囊切除術后膽囊收縮素(CCK)較未行手術者明顯增高,CCK對胃排空和十二指腸的運動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膽囊切除術后患者CCK增高可導致膽汁反流。 六、膽囊切除手術后可影響膽汁成分變化。 膽汁成分可以導致膽汁成分改變,次級膽酸、去氧膽酸成為主要膽酸成分,此類膽酸成分比原來的膽酸對胃粘膜的損傷更為嚴重。 對于此類病人的治療,采取以下方法,常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1)抬高床頭,避免高脂飲食及酸性飲料,拉長晚餐和入睡的間距,大約3~4小時; (2)應用胃動力藥增加胃蠕動、促進胃排空; (3)應用粘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硫糖鋁等具有結合膽酸的作用,也可選擇其它類保護劑如PGE2,使粘膜深層免受酸的侵襲,起到細胞保護作用; (4)消炎利膽,保持大便通暢,促進膽道收縮,松弛oddi括約肌,擴大膽酸池,有利膽液流動,防止反流; (5)組胺H2受體拮抗劑和胃酸泵抑制劑兩者都產(chǎn)生強力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6)嚴重者考慮再手術的方法,如;Roux-errY手術使反流的膽汁改道。2010年04月25日
54274
2
5
相關科普號

賈鈺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鈺華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2萬粉絲938.3萬閱讀

張亞歷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亞歷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消化內科
2.3萬粉絲104.9萬閱讀

陳建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建軍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萬粉絲76.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