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08月10日
602
0
0
-
侯輝歌副主任醫(y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關節(jié)外科與運動醫(yī)學中心 要重視這個問題,就是平足癥的時候,它的內側肌肉和外側肌肉的力量它是不平衡的,它往往可能會對我們這種足底這種足弓的這種對足部穩(wěn)定性的啊,這種輔助作用的話,就減少這個往往引起這個不平衡以后,引起一個足部的不穩(wěn)定,那這一類在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可能會造成一個運動的損傷,所以的話還是不建議對于一個中度或者重度皮膚癥的,從事一些,呃,我們講高強度的啊,對足體壓力比較大的一些運動,可以適當的選用一些,我們講游泳啊,或者是一些瑜伽啊,有這些軟墊啊,這些運動啊,并且還要通過一些積極的啊,一些治療。2022年06月01日
334
0
0
-
王憲澤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鄭州院區(qū) 康復醫(yī)學科 扁平足又稱平足癥,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的時候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種常見足部畸形。成人平足初發(fā)時,足在非負重狀態(tài)下足弓存在,負重后足弓消失,此時關節(jié)的活動性尚存,為可復性平足或柔性平足;如果出現(xiàn)關節(jié)病變、活動受限,畸形不能復位,就稱為僵硬性平足。 病因 先天因素:由于遺傳因素或足骨發(fā)育畸形等原因,導致足弓扁平。 后天因素:主要有慢性勞損、足部外傷、足骨關節(jié)病、中樞性疾病等。 兒童足弓常常在4~6歲形成,大部分兒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以是兒童平足的延續(xù),也可能是后天因素繼發(fā)引起,導致足弓塌陷造成的。 癥狀 ①疼痛 通常位于足底內側,且于長期站立或行走后加劇,??梢猿霈F(xiàn)進行性加重的現(xiàn)象。也可能由于足弓塌陷造成后足外翻,導致腓骨與跟骨相撞擊,引起外踝附近疼痛。 ②腫脹 疼痛關節(jié)外腫脹,以足舟骨結節(jié)處為甚。 ③步態(tài)異常 對身體的其他關節(jié)造成影響,如因患足的過度外翻及內旋,造成膝關節(jié)代償性外翻及髖關節(jié)代償性外旋等,繼而可能引發(fā)膝、髖、下背等部位疼痛和關節(jié)炎。 診斷 ①壓痛:常見壓痛點位于內踝至舟骨結節(jié),脛骨后肌腱末梢處,脛骨后肌腱也可出現(xiàn)壓痛及叩擊痛。 ②提踵試驗:雙足站立時提起足跟,足跟內翻并可以穩(wěn)定抬起為正常;不能單足提起足跟,以及完全提起足跟后仍出現(xiàn)后足外翻或不穩(wěn)定者,提示有脛骨后肌腱功能不全的存在。 ③木板試驗:患者前足內側放置2.5~5cm厚度的木板,觀察足跟,若跟骨無外翻為柔韌性扁平足;跟骨仍外翻為僵硬性扁平足。 ④足印跡分析(劃線法):留下雙足印,在足印跡內側劃第1線,自足跟中心點至第3趾中心點劃第2線,兩線相交成角,再劃平分線為第3線。正常足弓的弓內緣應位于第2線外側,輕度扁平足的足弓內緣在第3線外側,中度扁平足的弓內緣在第1線外側,重度扁平足的弓內緣在第1線的內側,如下圖所示。 治療 保守治療:扁平足患者可減少活動,必要時石膏固定4~6周,盡量避免負重行走和過于勞累。在鵝卵石、沙灘或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可幫助恢復本體感覺,促進足底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肌肉的力量,也可輔以理療。足弓鞋墊可以改善足部受力,吸收地面對足底的沖擊力,產生減震緩沖的作用,消除足部疼痛和疲勞感,預防和矯正足部變形。 手術治療:經過3個月以上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足部畸形持續(xù)進展者可進行手術治療。 鍛煉 ①保持后腿的膝蓋直線,輕輕向前傾斜,同時向前彎曲膝蓋,拉伸小腿,使腳踝擁有良好的彈性,以防止足弓塌陷和控制腳內旋。 ②放松足底筋膜及小腿肌肉 ③腳趾抓毛巾 坐位,毛巾放在腳下,用腳趾提起毛巾再放下,重復多次。用以訓練一些足底較不常使用到的小肌肉及屈指肌群,來改善足底肌力或是肌耐力不足的問題。 ④縮足運動 足部貼平地面,用細微的肌肉控制足部,讓足底的arch形成。注意保持腳跟中立位置,腳踝沒有很大的內翻動作,腳趾頭沒有用力屈曲或伸展。 ⑤腳趾猜拳 做如下圖三個動作,每個維持5秒。 ⑥提踵 坐位,用手按住膝蓋給予一個向下的阻力,克服阻力繃腳抬腳跟,重復多組。 站位,做高抬腳后跟的動作,重復多組。 ⑦翹大腳趾 坐位或站位,盡可能將大腳趾上翹,維持5秒再放下,重復多組。 預防 1.有扁平足家族史者,可讓小孩從小鍛煉足部肌肉,如光腳在沙灘或草地上練習走路,練習彎曲腳趾、用腳趾抓小圓球等。 2.注意勞逸結合,避免足部慢性勞損,不要長久站立和過度負重,站立時經常用兩只腳交換重心,避免過久的站立和行走,同時為保證足部舒適,要選擇寬松、合腳、鞋跟寬而不高、鞋幫松軟及鞋腰稍窄的鞋子。足部感到疲勞時及時休息,或熱水泡腳緩解疲勞。2022年01月29日
1500
0
4
-
徐向陽主任醫(yī)師 上海瑞金醫(yī)院 足踝外科 扁平足截骨矯形術后基本康復策略 術后0-6周 手術后2周內每3天左右傷口換藥一次。 患肢的髖膝關節(jié)以及足部的關節(jié)需每天10-20次進行主動活動訓練,盡量進行全范圍的關節(jié)活動。有利于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jié)僵硬。下肢肌肉應每天進行3-4次等長收縮練習,一次進行10-20個循環(huán),每個循環(huán)肌肉需持續(xù)收縮5秒鐘。 扁平足截骨矯形術后應早期進行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術后1-2天開始進行踝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訓練,每天進行2-3次,每次10-20個循環(huán)。也可應用連續(xù)關節(jié)被動治療儀進行治療。 扁平足截骨矯形術后應早期進行關節(jié)的主動活動。術后2-3天開始進行踝關節(jié)的主動活動訓練,每天2-3次,每次10-20個循環(huán)。主動進行關節(jié)的背伸和跖屈鍛煉。 術后7-12周 術后7-12周,大部分扁平足截骨矯形術可達到骨折臨床愈合標準??祻偷闹饕繕耸腔謴完P節(jié)的活動度和肌力。 患者可逐步使用患肢負重,初始可在充氣式步行器的保護下進行1/3負重訓練行走,鍛煉2周,行走中以無明顯疼痛為準。此后進行2/3負重訓練行走,再鍛煉2周。負重行走鍛煉4周后可開始脫離支具鍛煉行走。 患者應主動進行踝關節(jié)各運動方向的活動訓練,循序漸進,逐步增大運動幅度。 踝關節(jié)攣縮明顯的患者可在醫(yī)師的幫助下進行被動關節(jié)活動訓練,熱療和牽引是較為有效的方法。 肌力的恢復可采用抗阻練習的方法。肌力練習應在無痛的范圍內進行,并按照關節(jié)的運動方向依次進行練習。 術后4-6個月 術后滿3個月應復查X線,觀察截骨矯形愈合情況。 無需使用任何護具,進行平地連續(xù)行走訓練,逐步增加行走時間及行走距離。 術后6-12個月 術后6個月應復查X線,觀察截骨處愈合情況。 恢復日常生活及輕體力勞動,可從事游泳及慢跑等低強度體育運動。 術后1-2年 術后1-2年應復查X線,截骨如達到骨性愈合,可考慮取出內固定物。 可從事體力勞動,打籃球、踢足球等高強度、對抗性體育運動。2021年09月09日
1976
0
4
-
相大勇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術后的早期康復訓練原則∶ 無痛、冷敷、動作緩慢 術后0-4周內: 1、0-6周定制支具固定不負重。圖一 圖一 2、冰敷,每隔 2-3 小時一次,約 5~6 次/天,晚上睡覺不用冷敷。 3、休息時抬高患肢,可在足下墊枕頭。 4、增強下肢肌力訓練 ①股四頭肌等長練習——患腿用力下壓所墊枕頭,使大腿肌肉繃緊,維持10秒,放松5秒。20次/組,2—4組/日。圖二 圖二 ② 開始嘗試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離床45度處,維持10秒,放松5秒。20次/組,2—4組/日。(練習時避免明顯的疼痛)。圖三 圖三 ③ 開始側抬腿練習,側躺直腿抬高至足跟離床45度處,維持10秒,放松5秒。20次/組,2—4組/日。圖四 圖四 5、術后兩周復查,拆線。 術后4-6周: 4周后開始做踝泵運動:向上勾腳維持5秒,向下踩維持5秒,5分鐘/次,每天4次。圖五。 圖五 繼續(xù)上面圖二至圖四的肌力訓練 術后6-8周 去掉低溫支具,開始佩戴護踝,護踝繼續(xù)固定4周。圖六 圖六 2、6周開始踝關節(jié)內外翻活動度練習: 緩慢、用力、內翻踝關節(jié);緩慢、少用力、外翻踝關節(jié)。必須在無或微痛范圍內,并逐漸增加角度和活動力度!因組織愈合尚不夠堅固,過度牽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20次/組,2—4 組/日。圖七 圖七 3、繼續(xù)圖一至圖五的訓練 術后8-10周 8周后做加強的抗阻小腿肌群訓練 抗阻背屈肌力訓練:抗彈力帶阻力完成“勾腳(腳尖向上勾的動作)”動作,20次/組,組間休息30秒,4組/日。圖八 圖八 ②抗阻跖屈肌力訓練:抗彈力帶阻力完成“繃腳(腳尖向下踩的動作)”動作,20次/組,組間休息30秒,4組/日。圖九 圖九 ③抗阻外翻肌力訓練:足部做往外往上翻轉動作,慢慢放松回來,再下一次動作,20次/組,組間休息30秒,4組/日。圖十 圖十 ④抗阻內翻肌力訓練:足部做往里往下翻轉動作,慢慢放松回來,再下一次動作,20次/組,組間休息30秒,4組/日。圖十一 圖十一 術后八到十周: 術后10-12+周 10周開始做本體感覺和平衡感的訓練 本體感覺訓練 ①扶拐輔助做患肢踝關節(jié)及下肢部負重練習:如前跨步、后跨步、側跨步等。要求動作緩慢、有控制,身體不晃動。2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次,2~3次/天。 ③畫“米”字練習:患足單腿站立,以患足為中心,健足在身體前后左右及身體對角線的方向畫“米”字,健足的運動幅度由小變大,逐步增加訓練難度,訓練中不可產生疼痛。圖十二 圖十二 2、循序漸進平衡訓練 ①平地上患肢單腳站立,如果能堅持1分鐘,進行下一步。圖十四 ②平地上患肢單腳閉眼站立,如果能堅持1分鐘,進行下一步。圖十三 圖十三 ③開始單膝蹲起練習:要求動作緩慢、有控制、上體不晃動。必要時可雙手提重物 以增加練習難度。15次/組,4次/組。圖十四 圖十四 ④、長期堅持扁平足針對性訓練: ①短足運動:站位或坐位,翹起腳趾并抬起足弓,持續(xù)5秒后放松,重復20次為一組,每天4組。 圖十五 圖十二五 ②抓毛巾練習:站位或坐位,地上放一塊毛巾,雙腳踩在毛巾上,腳趾抓握毛巾,持續(xù)5秒后放松,重復20次為一組,每天4組。 圖十六 圖十六 ③小腿三頭肌拉伸:面對墻壁,后腿伸直,腳跟平貼地面,身體慢慢傾向墻壁到小腿有明顯牽拉感為止,持續(xù)伸展25秒,然后重復另一側腿;一側腿重復4次。圖十七 圖十七 ④貝殼運動:側躺,雙腿屈髖30度,屈膝90度,向外打開,一組20次,每天4組。(注意腳跟靠攏,骨盆不要往后倒)圖十八 圖十八2021年05月17日
2290
1
3
-
王達輝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 骨科 人正常的腳底是自然的弓形,但是到腳底內側總功塌陷,足弓變得低平或消失,如時伴有足踝不疼痛癥狀,此時可稱之為平足癥。扁平足發(fā)生率與年齡,性別,體重相關。我到底是不是扁平足呢?普通老百姓會通過足印來判斷是否平足,如果足印當中缺了一塊,就認為它是足弓正常的,如果足弓完全是飽滿填充完整的,那么考慮它可能就是一個平足。但是作為我們專業(yè)的骨科醫(yī)生,會讓孩子躺下來,我們從正面和側面看孩子是否有一個足弓的消失啊,如果這個時候足弓是淺平,我們就考慮它可能是存。 在的一個扁平組,好專業(yè)的話,我們會通過足底的應力測試以及足的正側位X線片來判斷,如果足底的應力都符合我們足弓的發(fā)育的一個情況,以及XM片提示足弓的柱骨的排列都是整齊的話,我們可能認為它是一個正常的足果是扁平足還是柔韌型的,我們人群當中絕大多數的平足是屬于知識性的平足,它是柔韌性的,沒有疼痛,所以不需要任何的治療。如何區(qū)別一個知識性的頻足和僵硬性的平足,我們做一個很簡單的測試,我們只需要進行一個足尖踮腳以后自曲的一個動作,我們看它足弓是否出現(xiàn)刺勢性柔韌性的平足,它這個時候足弓出現(xiàn)根骨位置是正的,跟腱是緊張有力,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它是一個姿2020年09月17日
2515
1
23
-
2020年07月22日
2002
0
11
-
姚京輝主任醫(yī)師 南醫(yī)三院 兒童骨科 上周去爬山,爬到一半的時候看到一對母子在吵架,經過的時候,聽了一下, 原來是小胖子在抱怨腳疼,走不了了,母親說孩子是在偷懶,胖成這樣了還不運動。這種對話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其實除了孩子偷懶外,也可能是孩子的腳存在扁平足的情況,特別是比較胖的孩子,因為體重原因更易導致扁平足。家長可以通過一張紙、一盆水來簡單篩查一下。首先,將紙平鋪在地上,一只腳沾水(注意水不要沾取過多)站在紙上,另一只腳重復上面的步驟,這時候可以觀察紙上的足印,正常的足部水印是足弓這個位置的水印超過一半是空白的,如果足弓的水印超過一半面積或者占滿了整個足底,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扁平足。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扁平足一般到3-4歲以后才能診斷。在此之前,孩子的腳脂肪較厚,足弓尚未形成。扁平足的危害扁平足,也叫鴨腳板,它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足弓塌陷。當孩子是扁平足時,長時間走路、跑步極易出現(xiàn)腳累、腳痛等癥狀,時間一長還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膝痛或腰痛等其他癥狀。扁平足的康復1足部運動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扁平足的傾向,家長可以督促孩子做一些足部運動,鍛煉足部肌肉,促進足弓的發(fā)育。足尖運動站立,雙手扶在穩(wěn)固的支點上,提起腳后跟,足尖站立保持5秒時間,慢慢放下,,但腳后跟不著地,再次提起腳后跟,重復這個動作10-20次,可以鍛煉小腿及足底的肌肉。足底滾球取一下質地稍硬、表面有一些短圓小刺的小球,坐下,單腳踩在小球上,從足前掌到足跟前后滾動為一次,建議每日做2組,一組30次。這個動作可以按摩足底肌肉,舒緩足部疲勞。2科學穿鞋對于輕微扁平足的孩子,可通過科學穿鞋對扁平足進行干預。選擇專業(yè)的矯正鞋和鞋墊,對于改善扁平足有一定的效果。請大家關注公眾號“姚教授育兒園”大量兒童長高、形體知識,并可以提供疾病咨詢及預約掛號服務。2020年05月17日
2102
0
0
-
2020年02月19日
2656
0
3
-
張明珠主任醫(yī)師 北京同仁醫(yī)院 足踝外科中心 很多人覺得出院之后就可以松一口氣,其實出院后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科學的方式能夠幫助患者更快的康復!醫(yī)療知識01、石膏固定:通常是6周。糖尿病患者需要固定12周。02、負重活動:手術后6周內避免負重活動;6周后根據醫(yī)生指導,可以部分負重。03、傷口處理:手術切口應當保持無菌、干燥;出汗過多或是有滲血時需要更換包扎敷料;通常術后1、3、7天換藥,術后14天時拆線。我們一般使用可吸收縫線,酒精一擦,就掉了。04、有骨質疏松的患者,術后要注意多接觸陽光,盡量每天有一定戶外逗留??梢匝a充維生素D,2000單位/天,補充2-3個月。05、術后6周時,需要復查X線、或是CT,檢查骨質愈合情況。注意事項注意傷口術后傷口可能出現(xiàn)感染,如果傷口周圍疼痛超過48小時、皮膚紅腫、局部有發(fā)熱或腫痛,要考慮就診。注意疼痛疼痛在手術3天時基本消失,如果仍有持續(xù)疼痛,需要就醫(yī)。注意腫脹手術后3周開始下地活動,會出現(xiàn)足與踝的腫脹,通常休息后緩解,如果腫脹持續(xù)加重不緩解,需要到醫(yī)院就診。注意下肢血栓手術石膏固定時都存在血栓風險,如果石膏固定一側肢體腫脹疼痛,或是有憋脹感,不伴有紅腫。那此時應當到醫(yī)院及時就診??梢缘郊痹\檢查,讓醫(yī)生判斷是否有血栓,并進行相應的治療。如何護理01、環(huán)境應安靜舒適,保持溫濕度適宜,注意通風,使室內空氣新鮮。02、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避免緊張激動的情緒,增強自信心,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復。03、疾病恢復期應選擇含豐富維生素、蛋白質的飲食以增強體質,促進疾病的康復,如:瘦肉、雞蛋、魚類、新鮮蔬菜和水果,還應注意粗細糧搭配。04、戒煙、戒酒。05、盡量將患足抬高,高于心臟20cm水平,以促進靜脈和淋巴回流,減輕肢體腫脹。坐位時,避免患足下垂。06、按照康復指導進行康復訓練,照循序漸進,運動量以鍛煉后不感疲勞為度。術后康復01、手術2天內:抬高患肢,放松地平躺在床上,將手術側的下肢抬高放置到高于心臟的高度,使肢體舒適。02、手術2-14天:可以扶拐下床活動,患側足部不負重。注意傷口情況。康復活動:術中第2天開始活動膝關節(jié),進行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訓練。注意減少臥床時間,盡量多坐起活動或是用拐下地活動。03、負重訓練:術后6周,如果骨質愈合,可以開始部分負重的訓練。使用體重稱,判斷踩地的力量大小,患側肢體最開始承受25%體重,每周增加25%,4周后患側可以承受全部重量。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是否引發(fā)嚴重的腫脹和疼痛。如果出現(xiàn),需要注意休息,并減緩負重增加的過程。04、力量恢復:術后6周開始,需要開始肌肉和肌腱的活動, 一方面訓練肌腱滑動的范圍;另一方面增加肌肉的力量。術后主要需要關注小腿后群和內側群肌肉的力量。內翻力量:使用阻力帶練習足向內翻的力量;小腿內群和后群力量:雙足站立,踮腳尖,開始 使用健側小腿多發(fā)力,慢慢達到平衡發(fā)力??梢酝瓿?0次提踵后,開始練習患側的單足提踵,能夠連續(xù)5次,即達到滿意的力量。05、踝關節(jié)活動度的練習:1)可以找到一段樓梯,手扶練習上下樓梯,注意要緩慢進行,以達到踝關節(jié)的充分活動。2)面對并手扶桌子或是墻,開始練習下蹲,下蹲時注意身體略向前傾。2020年01月04日
2470
0
0
扁平足相關科普號

張允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允 主任醫(yī)師
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
中醫(yī)骨科
7189粉絲100.2萬閱讀

李浩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浩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骨科
8796粉絲3.3萬閱讀

王恩波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恩波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
小兒骨科
556粉絲5.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