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小光副主任醫(yī)師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內一科 運動障礙,并不是單純的運動不能(癱瘓),而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包括帕金森綜合征、僵直綜合征,還包括震顫、肌張力障礙、舞蹈癥、投擲癥、手足徐動癥等許多癥狀。一般來說,目前主要認為運動障礙的癥狀來自大腦深部結構的損害,最為典型的損害部位是基底神經節(jié)。大腦深部損害的原因,可能是神經變性(神經細胞逐漸的死亡),也可能是結構性的損傷(如腦積水、腦內占位性病變等)。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全身性的疾病,也會表現(xiàn)為運動障礙的癥狀。全身性的疾病導致的運動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副腫瘤綜合征、代謝和內分泌疾病等。這可以涉及很多專業(yè)、很多科室,因此有時候排查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要識別和治療潛在的全身性疾病,對于病人來說是很重要的,這可以從根本上改善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相當于是“治本”而不是“治標”了。這也是運動障礙疾病中能夠“治本”的一個重要方向。以下列出有運動障礙癥狀,但是是全身性疾病的常見病因,供醫(yī)生排查:感染性疾病●Whipple病:眼-咀嚼肌節(jié)律性運動●?神經梅毒:帕金森綜合征,舞蹈癥●?中樞神經系統(tǒng)結核:震顫、舞蹈癥、肌陣攣、肌張力障礙、帕金森綜合征●?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偏身舞蹈癥、震顫、帕金森綜合征、肌張力障礙●?弓形蟲病:偏身舞蹈-偏身投擲癥●?腦囊蟲?。海ê币姡┡两鹕C合征、偏身舞蹈癥●?萊姆?。号两鹕C合征●?鏈球菌感染:帕金森綜合征、小舞蹈?。▋和?其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舞蹈癥、帕金森綜合征(少見)●?干燥綜合征:帕金森綜合征●?抗磷脂抗體綜合癥:(罕見)帕金森綜合征、舞蹈癥●?橋本腦病:震顫、共濟失調、肌陣攣●?僵人綜合癥:脊柱前凸、共濟失調●?神經白塞?。何璧赴Y、共濟失調●?乳糜瀉:共濟失調、帕金森綜合征、舞蹈癥副腫瘤疾病●?抗Yo抗體:共濟失調、震顫●?抗NMDA受體抗體腦炎:肌張力障礙、口面運動障礙、投擲癥、肌節(jié)律性運動●?抗Amphiphysin抗體:僵人綜合征(脊柱前凸、肌肉強直、共濟失調)●?抗Hu抗體:肌張力障礙、舞蹈癥、震顫、帕金森綜合征●?抗CV2抗體:舞蹈癥、肌張力障礙、共濟失調●?抗Ma1/Ma2抗體:帕金森綜合征●?抗VGKC抗體:肌陣攣●?抗Tr抗體:共濟失調●?抗Ri抗體:肌張力障礙、帕金森綜合征(類似PSP)、斜視眼陣攣-肌陣攣●?抗VGCC抗體:共濟失調代謝性疾病●?肝豆狀核變性:肌張力障礙、共濟失調、撲翼樣震顫●?獲得性肝腦變性:口頰舌運動障礙、帕金森綜合征●?血色素沉著?。汗矟д{、震顫、帕金森綜合征●?腎衰竭:姿勢保持不能、不寧腿綜合癥、帕金森綜合征(罕見)內分泌疾病●?非酮癥性高血糖:偏側舞蹈-偏身投擲征、姿勢保持不能●?低血糖:陣發(fā)性舞蹈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震顫、舞蹈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帕金森綜合征●?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帕金森綜合征、共濟失調、震顫血液疾病●?紅細胞增多癥:舞蹈癥●?舞蹈癥-棘紅細胞增多癥:舞蹈癥、進食性肌張力障礙●McLeod綜合癥:舞蹈癥脂質體貯積癥●?戈謝?。号两鹕C合征、肌張力障礙中毒疾病●?一氧化碳:帕金森綜合征●?鎂帕金森綜合征●MPTP:帕金森綜合征●?麻黃堿:帕金森綜合征●?二硫化碳:帕金森綜合征●?氰化物:帕金森綜合征、肌張力障礙、睜眼失用●?乙醇:共濟失調、帕金森綜合征●?鉈:舞蹈癥這樣的列舉,讓我們對先前解釋過的一類帕金森綜合征,有更多的理解。一個簡單的“感染”實際上背后還有很多可能性。帕金森綜合征的病因參考資料:PoeweW,Djamshidian-TehraniA.Movementdisordersinsystemicdiseases.NeurolClin.2015Feb;33(1):269-97.2022年10月07日
495
0
1
-
李維新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不少頸椎病患者會出現(xiàn)肢體的運動障礙,比如說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會出現(xiàn)手部運動不靈活,不能做一些精細的手部動作,下肢則會出現(xiàn)走路踩棉花感,行走不穩(wěn)。那是不是出現(xiàn)這些類似情況,就一定就是頸椎病的表現(xiàn)呢?并不一定!大家還應該注意錐體外系疾病,它也會表現(xiàn)出類似的情況。錐體外系疾病被誤診成頸椎病的情況時有發(fā)生!說到錐體外系疾病,可能大家都不很了解,但是如果說帕金森疾病,大家應該都知道。而帕金森病就是錐體外系疾病中的常見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以帕金森為例,給大家講講它與頸椎病之間為何會被混淆。在帕金森病早期,許多患者表現(xiàn)為單側肢體的運動遲緩,這種情況可出現(xiàn)在上肢也可出現(xiàn)在下肢,有時候患者還會出現(xiàn)頸肩部的酸脹無力等表現(xiàn)。如果在這時候,這類患者因為這些不適去醫(yī)院檢查,做了頸椎磁共振的檢查,又恰恰發(fā)現(xiàn)有頸椎間盤突出,那么這時候就很容易和頸椎病相混淆。事實上,在臨床上這種情況也不少見。有一些患者在有頸椎間盤突出的同時,也處在帕金森病的早期,他們的癥狀只集中在一側的上肢,那這時候患者就有可能就被當成頸椎病治療。錯誤的診斷,導致隨后的治療方法也是錯誤的!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主要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若是進行保守治療還沒有關系,若是給這類誤診患者進行頸椎手術,不僅治療無效,還會對頸椎關節(jié)造成損傷。教您兩個簡單動作,可以大致辨別頸椎病和錐體外系疾??!帕金森病和頸椎病,這兩種疾病都需要在神經外科進行診斷和治療,這就需要我們神經外科的醫(yī)生進行辨別了。有功能神經外科處置經驗的神經外科醫(yī)生,在遇到這樣的病人時,可以通過早期癥狀輕易地區(qū)別兩者。在這里,我教大家兩個很簡單的動作,如果您出現(xiàn)肢體運動遲緩、不靈活,可以從這兩個動作中簡單判別自己到底是頸椎病,還是帕金森病等錐體外系疾病。第一個動作:擰螺絲。如果您可以很靈活自如的做出來,那么我們可以基本判斷您的錐體外系是正常的,也就是沒有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現(xiàn)。第二個動作:搓手指。如果這個動作做得很靈活,也提示錐體外系基本上是正常的。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在做擰螺絲動作時,做得比較笨拙、很遲緩,或者做搓手指的動作搓不過去,還有抖動,這時候就提示很可能是早期的錐體外系癥狀,可能是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綜合癥等疾病,一定要盡快去正規(guī)醫(yī)院神經外科就醫(yī)檢查。2022年04月27日
488
0
3
-
孫洪濤主任醫(yī)師 武警特色醫(yī)學中心 神經外科 在我出門診的時候,我遇到過這樣的患者,它主要表現(xiàn)圍雙側面部進入的抽動多伴有上瞼下垂和抬瞼無力也就是說雙側的上眼皮抬不起來眼睛總感覺睜不開一樣,他說別人告訴他這是面肌痙攣,其實不然這是最容易和面肌痙攣混淆的疾病,他叫梅杰綜合征。梅杰綜合癥是由法國神經病學家HenryMeige首先描述的一組錐體外系疾患。中老年女性多見,主要表現(xiàn)為雙眼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面部肌張力失調樣不自主運動。多以雙眼瞼痙攣為首發(fā)癥狀,伴有瞼下垂和瞼無力,部分也可由單眼起病,逐漸累及雙眼。典型癥狀如下:目前藥物治療以抗精神病類用藥比如氟派啶醇、膽堿能受體阻滯藥比如安坦等緩解癥狀,近年來腦深部電刺激手術的開展也給梅杰綜合癥患者帶來了福音。2022年02月08日
407
2
1
-
李維新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手指運動不靈活就是頸椎病嗎?錯!要區(qū)分錐體外系疾?。。▋蓚€動作教你判斷)之前,為大家講過一些頸椎病患者的神經根或者脊髓受壓后,會出現(xiàn)手指運動不靈活、力量減弱、不能做一些精細動作,那是不是出現(xiàn)類似這種癥狀都是頸椎病導致的呢?其實并不!有多種疾病都會導致這樣的癥狀,其中錐體外系疾病也比較常見,大家應該和頸椎病區(qū)分開來。下面,就邀請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神經外科脊柱組李維新主任為到大家講解。 01 出現(xiàn)頸部不適、手指不靈活等癥狀,請去正規(guī)??凭驮\! 最近,李維新主任門診來了這樣一位女性患者,主訴自己有頸部僵硬、手指運動不靈活,同時還有手的震顫等癥狀。她做了頸椎磁共振的片子,報告上寫的有頸椎間盤有突出,兩者一結合,患者以為自己是頸椎病,于是前來尋求治療方法。 但這位患者的癥狀到底是不是頸椎病引起的呢?李維新主任聽完患者的病史、癥狀,結合相關影像學資料后發(fā)現(xiàn)這位患者可能得的不是頸椎病!于是讓患者做了兩個動作,一個手的輪替動作,另外一個手的對指動作,這兩個動作做完后,發(fā)現(xiàn)她確實有運動不靈活、運動遲緩,但是并不是頸椎病引起的,而是錐體外系疾??!這樣的話,她的治療方式就和頸椎病完全不一樣了。 錐體外系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肌張力障礙和運動障礙,不是脊柱??扑醇膊?,這時候患者需要轉診到功能神經外科等??崎T診。 而像這位患者的情況并不少見!所以,為了避免誤診誤治,大家一定要到專科進行仔細的查體、檢查,來明確診斷,不要想當然的以為自己就是頸椎病,再做一些頸椎病治療,反而會耽誤病情。 02 兩個動作教你判斷自己有沒有錐體外系疾??! 上面講到,李維新主任通過讓患者做兩個動作判斷錐體外系疾病。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大家也可以在家里做做,看看自己有沒有錐體外系疾病。 動作1:手的輪替動作 快速的轉手腕。如下圖所示: 動作2:手的對指動作 食指和大拇指對指,快速完成做“小雞啄米”式動作。如下圖所示: 這兩個動作都要求快速完成,那么這兩個動作做完之后,如果您的動作無法流暢、快速地完成甚至不能完成,就需要高度懷疑是錐體外系疾病了,這個時候建議您盡快去正規(guī)醫(yī)院做相關檢查。 總之,還是提醒大家:如果您出現(xiàn)了頸椎病的類似情況,請一定要先去正規(guī)醫(yī)院(脊柱)神經外科進行檢查,確診后再按照專業(yè)醫(y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切不可自己盲目地當成頸椎病治療,很有可能誤診誤治,耽誤最佳治療時機。2021年06月10日
1101
0
3
-
2019年12月12日
2564
0
2
-
潘惠萍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科 “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可能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和家屬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因為很難從字面上推斷含義,它的出現(xiàn)常常引起患者和家屬的擔心和困惑:“醫(yī)生經常提起,似乎很多藥物的說明書種也會出現(xiàn)這個詞,但錐體外系是什么意思?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不良反應?” 簡單來說,錐體外系反應是一系列由藥物導致患者運動能力和肌肉控制發(fā)生障礙的不良反應,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中常見,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中則很少發(fā)生?;颊吆图覍倭私忮F體外系反應的相關知識有助于應對不良反應帶來的不便,及時調整用藥方案,減輕患者在治療中的心理和身體負擔。 一、 錐體外系反應的表現(xiàn): 錐體外系是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調節(jié)人體的運動與平衡,部分抗精神病藥物在阻斷患者腦內異常信號的同時也可能對其造成影響,導致一系列如震顫、僵直等異常表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可能有: (1)軀體運動不靈活,行動緩慢,嚴重時四肢僵硬,無法穿衣或自理。 (2)表現(xiàn)焦慮,坐立不安,難以控制地反復走動或者原地踏步。 (3)肌肉緊張,震顫,有時可能出現(xiàn)一陣陣的脖頸后仰或向一側扭轉,雙眼向上凝視。 二、錐體外系反應造成的影響: 錐體外系反應造成的肌肉震顫和運動障礙除了癥狀本身給患者造成的痛苦之外,還可能引發(fā)跌倒、噎食等危險事件;同時,由藥物引起的焦慮、坐立不安等情況會加深患者的心理壓力,導致患者緊張,甚至產生抑郁情緒,自傷風險提高。若患者在家中治療期間出現(xiàn)錐體外系反應,家屬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前往醫(yī)院咨詢是否需要調整處方或進一步治療,盡快緩解患者的痛苦,以免影響治療信心,是患者對抗精神分裂的治療產生抗拒。 三、如何應對錐體外系不良反應: (1)急性發(fā)病住院期間:急性期的患者有時需要較高劑量藥物控制快速控制癥狀,因此可能由于藥物濃度較高而發(fā)生短期錐體外系反應,藥物減量后大部分不良反應會自然消退,且患者住院期間能夠得到較好的護理,家屬不需要過分擔心。 (2)院外維持治療期間:院外維持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錐體外系反應時要及時與醫(yī)生溝通,適時調整用藥方案,或使用相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該副作用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中發(fā)生風險很小,條件允許時考慮及時與醫(yī)生進行溝通。 (3)生活護理:錐體外系反應尚未緩解時要注意加強對患者的保護措施,屋內墻角和窗口加固防護軟墊,防止患者在行動時摔倒、摔傷或墜落,避免行動不便的患者獨自外出;在飲食方面需要易咀嚼吞咽,不易嗆咳,并注意幫助患者打理個人衛(wèi)生。同時,家屬需要關注患者情緒狀態(tài),積極幫助解決一時的不便,堅定患者的治療信心。 結語 錐體外系反應曾經是給患者帶來嚴重負擔的一類藥物不良反應,在影視中出現(xiàn)的不佳形象也往往加深了患者對精神分裂治療的恐懼。但事實上,在目前廣泛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中錐體外系反應出現(xiàn)概率很低,使用第二代藥物維持治療的患者和家屬不需要過于擔心。而由于第一代藥物使用或其他情況小概率出現(xiàn)錐體外系反應時,要及時與醫(yī)生溝通,確保患者安全,在醫(yī)師指導下調整或更換第二代藥物。 參考文獻 1、趙靖平等,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第二版),2015 2、周小東主編.精神分裂癥.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聲明:本文中圖片轉載自https://www.wikihow.com,來源:Wikivisual2019年06月13日
13931
0
4
-
陳偉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1、帕金森?。喝绻悻F(xiàn)在是50歲左右的中年人,同時出現(xiàn)一側手腳不能控制的抖動,并且該抖動以肢體靜止時明顯,活動時減輕,則要高度警惕患帕金森病的可能。該病最為典型的表現(xiàn)是出現(xiàn)拇指與食指每秒3-4次的對合動作,專業(yè)上稱為“搓丸樣”動作。同時該病還可隨病程的延長出現(xiàn)表現(xiàn)減少,肢體僵硬、 動作減少,行走不穩(wěn)等癥狀。 2、特發(fā)性震顫:與帕金森病相反,如果你抖動以肢體活動時明顯,靜止時減輕或消失,同時家族中有相似患者,并且引用少量飲酒可減輕抖動的話,則應首 先懷疑特發(fā)性震顫(又稱家族性震顫及原發(fā)性震顫)。 3、甲狀腺功能亢進:如果你在手抖的同時,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癥狀,則應到醫(yī)院及時行血清甲狀腺素及甲狀腺B超檢查,因為甲亢亦是引 起肢體抖動的常見原因。4、酒精戒斷癥狀:如果你有長期大量的飲酒史,此時因主動或被動原因處于酒精戒斷期間,那么你此時出現(xiàn)肢體抖動震顫則多可能為一種戒斷癥狀,該種抖動多為全身性,較粗大且同時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礙、精神異常、 幻覺等瞻妄表現(xiàn)。 5、小腦病變:該類患者可出現(xiàn)意向性震顫,所謂意向性震顫是指患者約接近目標物體其抖動約明顯。并且小腦病變患者還可出現(xiàn)眼球震顫、言語改變以及站 立行走不穩(wěn)等共濟失調表現(xiàn)。 6、心因性震顫:該種肢體抖動震顫多見于中老年婦女,該種抖動最顯著的特點為一種發(fā)作性抖動,尤其多見于在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后,可在情緒平復后自行減輕或停止。需強調的是,在診斷該病前首先需排除各種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肢 體抖動。 7、藥物性震顫:很多藥物都可引起肢體抖動,故在服藥前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如該藥有引起錐體外系癥狀副作用時應嚴格按照醫(yī)生的要求服用,且不可擅自加量、停用及延長服藥療程。如果因上述情況出現(xiàn)了該種副作用,也不必驚慌,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逐漸停用該類藥物或替換藥物,癥狀多能自行停止。2013年08月16日
23000
9
11
-
孫偉副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六院 睡眠醫(yī)學中心 安坦(鹽酸苯海索)是精神科常用藥物,主要用于緩解抗精神病藥所致的椎體外系癥狀(EPS),而且效果非常明顯。因此,很多患者和家屬,甚至很多精神科醫(yī)生,認為使用抗精神病藥就要預防性使用安坦,而且一旦用上安坦就要長期使用。真的是這樣嗎?這其實是安坦使用的兩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預防性使用安坦。 老一代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奮乃靜、硫利達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確實容易導致椎體外系癥狀。有研究報道,50%的患者服用老一代抗精神病藥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椎體外系癥狀。因此,我們很能理解患者、家屬及醫(yī)生預防性使用安坦的心情。但是,隨著新型抗精神病藥(如奧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齊拉西酮等)的問世,這種情況得到很大改善。大部分病人服用新型抗精神病藥后,并不會出現(xiàn)椎體外系癥狀。即使服用老一代抗精神病藥,也有一半的病人不會出現(xiàn)椎體外系癥狀。因此我們沒有必要預防性使用安坦。 中國人常說“是藥三分毒”。安坦雖然是用來對抗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的藥物,但安坦本身也有副作用。安坦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抗膽堿作用,如:口干、便秘、視力模糊、尿儲留、心動過速、記憶力障礙等。除此以外,安坦還可以降低抗精神病藥的血藥濃度,影響抗精神病藥的治療效果。甚至有研究認為,安坦還會增加遲發(fā)性運動障礙(TD)的風險。既然安坦也有副作用,因此我們應慎重使用安坦,避免預防性使用,僅在必要時使用。 誤區(qū)二:長期使用安坦。 很多患者一旦使用安坦后,就會長期服用?;颊吆图覍贀娜绻S冒蔡梗刁w外系癥狀又再次出現(xiàn),因此不敢停止使用安坦。其實,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后如果出現(xiàn)椎體外系癥狀,人體會自動進行調節(jié),一般經過1—2周時間便能耐受這些副反應。也就是說,出現(xiàn)椎體外系癥狀,即使不服用安坦,患者的這些反應也能自行緩解。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服用安坦3個月后,將安坦改為安慰劑(外表與安坦一樣,但沒有藥理作用)治療,患者椎體外系癥狀并未再次出現(xiàn)。因此,我們沒有必要長期使用安坦。我們建議使用安坦3個月后,患者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漸減少安坦劑量,甚至停用。 您如果正在預防性使用或長期使用安坦,請和您的主治醫(yī)生一起重新評估使用安坦的必要性。2011年12月07日
33249
0
3
-
何鳴主任醫(yī)師 上海新虹橋和諾綜合門診部 精神心理科 錐體外系統(tǒng)副作用(錐外反應)是抗精神病藥最常見、最突出的副作用,也是專家們正在力圖攻克的一個難題。它有四種表現(xiàn)形式:1.類帕金森氏綜合征:表現(xiàn)為震顫、肌肉僵直、動作緩慢、表情呆板(面具臉)、碎步等。2.急性肌張力障礙:患者突然出現(xiàn)雙眼上翻、或頸部歪向一側、或下頜張開不能閉合等情況,多見于年輕的男患者。3.靜坐不能:表現(xiàn)為焦慮、坐立不安、來回踱步。4.遲發(fā)性運動障礙:多見于長期服藥者,表現(xiàn)為口腔周圍或四肢的不自主運動,如面部肌肉抽動、下頜顫動、四肢的舞蹈樣動作、捻丸樣動作等,在緊張時加重、睡眠時消失。遲發(fā)性運動障礙不僅造成患者的主觀痛苦,而且可能持續(xù)存在,甚至伴隨終生。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此種副作用常與類帕金森綜合征并存,且往往被其掩蓋,在減藥或停藥時,才顯露出來。處理方法是緩慢減藥或停藥,停用安坦,同時口服安定、非那根或小劑量氟哌啶醇,也可以靜脈輸液。總體來說,目前對遲發(fā)性運動障礙的治療效果不甚滿意,也就是說,遲發(fā)性運動障礙一旦出現(xiàn),很難完全緩解,因此要注意預防——在治療中盡量避免頻繁換藥、劑量過大或快速增減藥等。2010年09月13日
33395
5
2
相關科普號

胡永生醫(yī)生的科普號
胡永生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神經外科
3565粉絲15.4萬閱讀

李維新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維新 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神經外科
7266粉絲751.9萬閱讀

孫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毅 主任醫(yī)師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
司法鑒定
829粉絲31.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