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疝修補來說,除了身體吃不消的原因,微創(chuàng)手術是不二選擇。 通常說的微創(chuàng)是腔鏡下的手術,一般需要做三個小切口。臍部切口因為靠近臍部,所以不是很明顯,但是另外兩個切口在平坦的腹部實在是太礙眼了。單孔腔鏡疝修補術是在臍部做一個小切口來完成所有操作,術后腹部外觀非常完美。 我院疝中心目前已經(jīng)完成多例單孔疝手術,以女性和中青年男性為主,部分為老年患者,獲得患者的高度認可。下面是我院單孔腔鏡疝手術切口外觀圖片,還有一張通常三切口腔鏡疝手術的外觀圖片,可以對比一下效果。 單孔腔鏡疝術后切口外觀完美,多數(shù)患者幾乎看不到切口痕跡,而病灶修補的質(zhì)量和三孔無任何區(qū)別,如何選擇手術方式一目了然??!
腹腔鏡疝修補手術是微創(chuàng)手術嗎?這還真是個問題。首先說明一下,今天在這里說的是根據(jù)我個人手術經(jīng)驗的看法,純粹是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另外,目前疝手術補片放置主流還是放在腹膜前,所以下面的論述是以腹膜前操作為前提的。 有醫(yī)生說不是微創(chuàng),理由主要如下:1、手術時間也不短;2、手術范圍更大。單從字面上看還真挺有道理,但是,我相信有一部分醫(yī)生跟我一樣是不會認同這個觀點的。先說手術時間,通常單側腹股溝疝開放手術我是需要40分鐘左右的,雙側疝開放手術需要1—1.5小時,腔鏡疝手術單側40分鐘左右,雙側1小時左右。所以開放手術在時間上并沒有優(yōu)勢。再看看手術范圍,開放手術范圍只限于補片放置區(qū)域。而腔鏡疝手術需要分離更大的范圍。不懂醫(yī)學的吃瓜群眾震驚了,范圍大肯定不好??!實際情況是,開放手術雖然范圍小,但那都是真刀真槍的在肉上割啊!而腔鏡手術除了在肚皮上打三個小孔外,其他的操作都是在一層疏松的自然間隙里進行的,如果走完全腹膜前間隙來操作,損傷會更小,所以不能純粹看字面意思。 從上面的分析大家應該已經(jīng)明白,如果非要說哪個手術更微創(chuàng),腔鏡疝手術當仁不讓。 認同腔鏡手術微創(chuàng)還有更重要的兩點原因。其一,切口感染問題。這是疝術后非常討嫌的并發(fā)癥。從目前我們疝外科的經(jīng)治病例看,開放手術切口感染遠遠高于腔鏡手術。其二,術后病人的舒適度。腔鏡疝術后病人下床活動基本不影響,疝的區(qū)域皮膚感覺正常,而部分開放手術患者訴說切口周圍皮膚感覺異常,有的患者手術區(qū)域皮膚長期麻木,體驗感很差。 其實,微創(chuàng)不微創(chuàng)因醫(yī)生而異,如果腔鏡手術不熟練造成手術時間長,術野血肉模糊,對他來說腔鏡就不是微創(chuàng)。希望這篇短文對有疝的朋友如何選擇有所幫助。
腹股溝疝手術的常用麻醉方法是全麻和腰部麻醉。其實還有一種麻醉方法就是局麻,因為不是常規(guī)使用以及需要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不為大家熟悉。 局麻是由手術醫(yī)生自己來進行的,有三個優(yōu)點,一是對患者的全身影響比較小。故而用于高齡、嚴重心臟疾病、嚴重肺疾病以及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不能耐受另外兩種麻醉的特殊疝患者中。另外一個優(yōu)點是麻醉費用低。和其他兩種幾千塊錢的麻醉相比,局麻只需幾十塊錢,對于考慮手術費用的患者來說局麻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第三個優(yōu)點是手術當天不影響患者的進食,不需要術前插尿管。餓肚子的滋味不好受,但是常規(guī)麻醉要求術前八小時禁食。插尿管很痛苦,但是腰部麻醉很多醫(yī)院要術前插尿管,不然術后小便解不出來。局麻完美的避開了這些禁忌和不爽,當天照常吃喝,也不要插尿管。 當然,局麻也有缺點,目前只能用于開放手術,就是通常說的開刀,不能用于腔鏡手術(就是大眾說的微創(chuàng)手術)。另外,局麻手術術中部分患者會有一些疼痛不適感,特別是年輕患者,痛覺比老年人敏感,如果有較劇烈的疼痛及時告知醫(yī)生加局麻藥即可。 本人在局麻下完成多例腹股溝疝修補術。剛剛過去的12月份局麻下完成一例103歲高齡的腹股溝疝修補術,還有一例腹股溝嵌頓疝同時有室間隔缺損的腹股溝疝回納修補術,也是在局麻下完成。去年另有5例90歲以上的老人都在局麻下順利完成。還有一部分局麻手術是患者為了節(jié)省費用而自己要求局麻的。 雖然本人以腔鏡疝修補手術為主,也認同腔鏡疝修補是未來疝修補的主流和趨勢,但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及心肺腦疾病的增加,一定會有大量的疝患者需要局麻來解決疝修補的麻醉問題。
總訪問量 179,371次
在線服務患者 247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