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7歲,主因結核性胸膜炎在我院結核科住院治療,病情好轉后出院。復查時查泌尿系超聲發(fā)現右腎積水、右輸尿管上段擴張。CT檢查提示右腎盂積水、右輸尿管上段明顯增粗、擴張,至第三腰椎平面變細。輸尿管鏡檢查輸尿管上段扭曲,輸尿管鏡不能通過,斑馬導絲可通過進入腎盂,沿導絲置入輸尿管導管,行逆行尿路造影可見輸尿管上段靠近椎體中線,呈倒“S”行。后經開放手術證實為下腔靜脈后輸尿管,輸尿管包饒在下腔靜脈后,切除狹窄段輸尿管,行輸尿管端端吻合,手術矯正后恢復正常。附圖:
單純性腎囊腫(simple renal cysts, SRC)是最常見的腎臟囊性疾病,隨年齡增大而增加,50歲以上人群高達25%以上,可單側單發(fā)或多發(fā),也可雙側多發(fā)。通常無癥狀,偶有壓迫癥狀。 (一)病因學 既往一般認為本病的成因是單一的后天性因素,但目前不少學者認為有遺傳因素參與.單純性腎囊腫起源于一段擴張的腎小管,這段擴張的腎小管逐漸分化獨立成囊腫. (二)病理 囊腫多發(fā)生在腎皮質表面,外向性生長,位于皮質深層及髓質的囊腫相對少見.鄰近腎竇的皮質囊腫稱為腎盂旁囊腫。囊腫多為單腔,圓形或卵圓形,直徑通常1-5厘米,囊壁薄,內襯單層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通常不連續(xù),也可能缺乏上皮層.囊腫外層有纖維組織構成,散在浸潤的單核細胞.若有炎癥,囊壁可能增厚甚至鈣化。囊液清亮透明琥珀色,含微量蛋白。約5%囊液呈血性,即所謂出血性囊腫,其中半數囊壁可能有惡變。 (三)診斷 1、臨床表現,通常無癥狀,多因健康查體或其他疾病做影像學檢查時偶然發(fā)現。罕有大到可觸及的囊腫。最常見的自覺癥狀是患側腎區(qū)疼痛。囊內出血或繼發(fā)感染疼痛加劇。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尿或蛋白尿。6.4%可能肉眼血尿;40%可能鏡下血尿;12%可能蛋白尿.血尿或蛋白尿的程度與囊腫大小無關.囊腫會隨病程延長而增大.速度不定,一般比較緩慢;若增大迅速,要注意出血或癌變可能. 2、輔助檢查 單純性腎囊腫首選B超檢查。如果超聲檢查結果可疑或模棱兩可,CT掃描是必要的。CT掃描,良性囊腫標準包括:(1)囊腫界限銳利,平滑薄壁;(2)囊內液體均一,通常密度小于20Hu,高密度見于囊液高蛋白質或囊腫出血;(3)囊腫無增強. (四)治療 單純性腎囊腫進展緩慢,預后良好.無自覺癥狀或壓迫梗阻等影像學改變者,很少需要外科干預,定期影像復查即可.一般認為需要外科處理的指征是:(1)有疼痛癥狀或心理壓力者;(2)大于4cm或有壓迫梗阻影像學改變者;(3)有繼發(fā)出血或懷疑癌變者. 治療方法包括囊腫穿刺硬化術,開放性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或腹腔鏡囊腫去頂減壓術等. 無水乙醇穿刺硬化術,對小于8cm的囊腫,有效率接近80%,應推薦為首選.隨著腹腔鏡技術普及,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有望成為大于8cm的囊腫治療的"金標準".開放手術,如果不是為了解除囊腫造成的壓迫梗阻癥狀或切除可疑癌變病灶,而僅僅是以消除囊腫為目的,不應推薦. (五)預后 進展緩慢,預后良好.隨年齡增長,囊腫數目和體積均增加,但數目增加快于體積.如果 CT發(fā)現可疑的單純性腎囊腫,應重復掃描.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經及時積極治療后大多數可以痊愈,極少數患者產生前列腺膿腫,急性期如果治療不徹底,可演變?yōu)槁?。主要轉歸如下: (一)痊愈:全身癥狀消失,局部腫脹消退,無觸痛,前列腺腺檢查連續(xù)三次正常。 (二)遷延:隱性感染,因無明顯癥狀狀而失治或延誤治療后轉為慢性前列腺炎;重度炎癥或膿腫切開后炎癥未徹底治愈,一般癥狀不明顯,遇有誘因則爭性發(fā)作或轉為慢性;一般急性前列腺炎6個月未治愈,即轉為慢性前列腺炎。
總訪問量 2,150,501次
在線服務患者 2,509位
科普文章 41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