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列普
主任醫(yī)師 教授
大內科主任
兒科高群英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副院長
兒科熊耀珍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兒科吳曉玲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兒科程灝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3
兒科賴學鋒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3
兒科曹寧麗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丁國標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李云勝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曹志強
主任醫(yī)師
3.3
高蔭槐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江建華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劉昌寶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駱霞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齊愛華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萬美珍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王洪通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吳曉明
主任醫(yī)師
3.3
兒科樂慶勝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李健
副主任醫(yī)師
3.2
劉秋實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劉筱芬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席芳芬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余湘華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袁純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張文勝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汪龍輝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宋軍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萬小紅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陽斌
副主任醫(yī)師
3.2
黎海燕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許亞紅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向明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胡曉鳳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曾曉靚
副主任醫(yī)師
3.2
兒科郭相銳
主治醫(yī)師
3.2
兒科龔伶超
主治醫(yī)師
3.2
兒科吳封平
主治醫(yī)師
3.2
兒科張卉
醫(yī)師
3.2
冬季來臨,兒科門診的壓力也將隨之增加。冬季為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高發(fā)季,而呼吸道感染又是兒童哮喘發(fā)作的主要誘因 1。加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及早做好兒童哮喘防治尤為重要。目前仍有家長對哮喘疾病認知不足或存在誤區(qū),可能導致其依從性低造成失訪,進而造成患兒無法得到正確、規(guī)范的診治。其實門診就診時家長們向醫(yī)生拋出的問題,既是其認知盲區(qū)或誤區(qū),又是臨床醫(yī)生需要科普的重點。7大兒童哮喘常見問題解讀已為大家盤點好,快來一起看看吧! 1、醫(yī)生,我家孩子好好的怎么會得哮喘了,確定不是普通的咳嗽嗎? 哮喘是我國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 1,其本質是慢性炎癥性疾病。哮喘的發(fā)病機制極為復雜,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免疫、神經、精神、內分泌因素、遺傳學背景和神經信號通路與哮喘的發(fā)病機制密切相關,而吸入或食入過敏原、呼吸道感染、冷空氣、藥物等為誘發(fā)哮喘癥狀的常見危險因素。簡單總結即孩子哮喘并非偶然而來,而是與多種因素相關 。咳嗽是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常見的共同癥狀,究竟是不是哮喘,要先看符不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 根據患兒臨床表現及完善相關檢查后方能確切的告知家長孩子是否為哮喘。 2、我家孩子的哮喘嚴重嗎? 病情嚴重程度是以治療后能達到哮喘控制時所需的藥物級別來進行回顧性評估,因此常需在控制藥物規(guī)范治療數月后進行評估 。 輕度:第 1 級或第 2 級治療方案能達到良好控制的哮喘; 中度:使用第 3 級階梯治療方案能達到良好控制的哮喘; 重度:需要第 4 級或第 5 級階梯治療方案治療的哮喘。 病情的嚴重程度并非固定不變,會隨著治療時間會發(fā)生變化。 3、孩子這么小就得了哮喘能根治嗎? 這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問題。目前哮喘仍不能根治。哮喘發(fā)生機制仍沒有完全明確,哮喘患兒自身存在的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神經因素等特質性無法通過藥物去除。哮喘患兒呼吸道存在氣道高反應性、慢性炎癥等基礎情況,在外界的刺激因素作用下容易導致哮喘反復發(fā)作。但不能根治不代表不能獲得良好的控制,哮喘可以通過規(guī)律的治療和專門的護理,實現哮喘臨床控制。部分孩子隨著年齡增加,是有緩解的可能的。 確診后,哮喘控制治療應盡早開始,同時堅持長期、持續(xù)、規(guī)范、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并將患兒納入哮喘長期管理體系,對家長進行哮喘防治教育,對患兒定期監(jiān)測、隨訪、評估、指導用藥,以減少哮喘急性發(fā)作,防止氣道重塑,維持正?;顒铀?,改善生活質量。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 (2016 年版) 中根據年齡分為
最近天氣變幻莫測不少小朋友都感冒甚至得了肺炎 但其實還有一種慢性疾病藏在這些常見呼吸病癥中 那就是——兒童哮喘 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 據估計,全世界有3億人罹患哮喘哮喘的發(fā)病率還在增加,尤其是在兒童之中。 20余年來,我國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990年,全國城市14歲以下兒童哮喘的累積患病率為1.09%,2000年為 1.97%,2010年為3.02% “中國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對支氣管哮喘的定義: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以反復發(fā)作的喘息、咳 嗽、氣促、胸悶為主要臨床表現,常在夜間和(或)凌 晨發(fā)作或加劇。呼吸道癥狀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嚴重程度具有隨時間而變化的特點,并常伴有可變的呼氣氣流受限。 兒童哮喘的危險因素 · 病毒感染 · 遺傳和產前因素 · 過敏原暴露 父母一方患有哮喘的兒童出現哮喘的風險為 25%。如果父母雙方均患有哮喘,則此風險增加至 50%。母親曾在妊娠期間吸煙的兒童可能更易患哮喘。哮喘同樣與其他與母親相關的因素有關,比如懷孕年齡過早,孕期營養(yǎng)差,以及缺乏母乳喂養(yǎng)等。早產兒以及出生體重低也是危險因素。 需格外注意的三大外部因素 1、病毒 2、運動 3、變應原(過敏原) 病毒 是最常見的誘發(fā)因素,特別是在年幼兒童患者中,在幼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與病毒誘發(fā)哮喘有關。 運動 癥狀性哮喘患者中有80%存在運動誘發(fā)的支氣管收縮,呼吸道水和熱量的丟失激發(fā)運動誘導的病理/促炎癥反應,大多數患兒在發(fā)作期以外可參加正常的日常活動,有少部分中重度患兒需要每日使用預防性藥物才能參加體育活動和游戲 變應原(過敏原) 兒童哮喘中,過敏性哮喘占40%~50% 過敏原可引起氣道中各種炎癥細胞釋放炎癥介質,加劇氣道炎癥,從而導致氣道反應性增高,誘發(fā)哮喘發(fā)作 如何判斷兒童哮喘 √頻繁的喘息發(fā)作——多于每月1次 √ 活動誘發(fā)的咳嗽或喘息 √ 3歲后仍有癥狀 √ 非病毒感染導致的間歇性夜間咳嗽; √ 癥狀在接觸以下物品或在下列情況下出現或加重 √毛皮動物、化學氣霧劑、花粉 √ 氣溫改變 √藥物(阿司匹林、β受體阻斷劑) √ 運動 √ 呼吸道(病毒)感染 √煙霧 √劇烈情緒波動 √ 癥狀在服用哮喘藥物后減輕 什么是喘息:呼氣時出現高音調的哮鳴音。 兒童哮喘常見的喘息有 持續(xù)喘息:>4周以上的喘息 反復喘息:≧3次的喘息 兒童哮喘的危害:如果發(fā)展為成人哮喘可能帶來終身困擾。 面對兒童哮喘我們要應對如下誤區(qū): 誤區(qū)一: 兒童哮喘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治自愈? 確實,有一部分哮喘兒童隨著生長發(fā)育,如:早期一過性喘息:多見于早產和父母吸煙者,主要是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肺發(fā)育延遲所致,年齡的增長使肺的發(fā)育逐漸成熟,哮喘癥狀會有不同程度的緩解,甚至部分兒童確實可以不治自愈,但還是有不少患兒在成年之后仍會復發(fā)。并且,如果兒童時期規(guī)范治療,哮喘控制得好,那么成年時的自愈率也越高。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疾病,兒童哮喘如果不及時治療,一旦氣道壁結構發(fā)生不可逆轉的損害,即氣道重塑,則會終生影響其肺功能。 誤區(qū)二: 用藥后沒有癥狀,就表示哮喘治好了? 用藥后沒有癥狀,就表示哮喘治好了? 慢性氣道炎癥是哮喘的真正病因。使用緩解藥物后,雖然癥狀消失了,但是氣道炎癥仍然可以持續(xù)存在。哮喘的治療,必須定期(3~6個月)評估。它猶如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實際上水面下還隱藏著更大的冰山。 患兒應堅持使用治療氣道炎癥的藥物,如吸入性糖皮質激素,預防哮喘發(fā)作,避免氣道重塑。 早發(fā)現,早治療 √7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歲前 √持續(xù)性哮喘的肺功能損害往往開始于學齡前期 √ 早期干預和規(guī)范化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嬰幼兒時期哮喘的發(fā)病模式和肺功能水平決定以后病情的發(fā)展及其預后 √每日低劑量吸入激素對長期身高無影響作用。與嚴重哮喘帶來的風險相比,哮喘控制不良對兒童不良后果更大。
冬季來臨,寶寶感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狀況,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面對呢? 感冒分為哪兩種?它們有什么異同?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 1、普通感冒 癥狀:以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咽喉痛這類的鼻咽部癥狀為主; 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有上百種,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見(30%~50%),其次為冠狀病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5%)、腺病毒(<5%)和腸道病毒(<5%)等。 2、流行性感冒 癥狀:渾身酸痛的和發(fā)高燒的情況比較嚴重。 病毒:引起流感的病毒主要有兩種類型——甲型(也叫A型)和乙型(也叫B型)。根據病毒表面蛋白種類的不同,甲、乙型流感病毒又進一步分類為不同的亞型,如H1N1,H3N2,H7N9等。 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毒力一般較強,產生的并發(fā)癥通常也比較嚴重,如病毒性心肌炎、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 簡單來講:盡管兩種類型感冒的診斷和表現的癥狀不盡相同,但護理手段是大同小異的,多喝水、多睡覺、多休息。 對癥使用退燒藥退燒,生理性海水鹽鼻腔噴霧劑清洗鼻涕,淡鹽水漱口緩解咽喉痛等。 2、輸液、吃消炎藥就能感冒好得快嗎? 感冒時我們不主張時常吃藥和打針,護理得好可以不用藥自愈。 普通感冒發(fā)燒不應該濫用輸液,輸液不過是暫時緩解了發(fā)燒的癥狀,并不能把感冒病毒從身體里徹底清除出去。此外,由于輸液室患兒數量眾多,容易發(fā)生交叉感染。 因此提醒家長們不要迷信輸液,輸液不僅會給寶寶增加注射的痛苦,而且還有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以及輸液反應的風險。 而且通常人們都會誤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事實上抗生素是抗菌類藥物,只對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有作用,對病毒引起的炎癥無效。由于寶寶心、肝、腎等臟腑嬌嫩,病情變化快,因此寶寶感冒家長不能掉以輕心,要細心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癥狀加重或出現其他并發(fā)癥,須及時去看醫(yī)生。 兒童感冒用藥的原則是:能不用藥不用藥,能少用藥不多用藥,能口服盡量口服。 市面上的感冒藥(如氨酚黃那敏、酚麻美敏、美敏偽麻、愈酚甲麻那敏、偽麻美芬等),基本上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藥,即只能控制感冒表現出來的發(fā)燒、咳嗽、流鼻涕等癥狀,不會縮短感冒病程,因此用藥控制癥狀并不能讓感冒好得快,精心護理,耐心等待寶寶自身抵抗力戰(zhàn)勝疾病比較好。 兒童感冒藥多為復方制劑,容易讓孩子重復攝入同一種藥物:復方的意思是一種藥物含有多種有效成分,觀察一下我們給孩子吃過的感冒藥不難發(fā)現,感冒藥只是幫助緩解癥狀,但不會縮短病程:那為什么很多人會熱衷于吃感冒藥,而且覺得感冒藥是有用的呢?這是因為感冒藥里所含的成分的確能緩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流鼻涕等癥狀,讓孩子感覺更舒服一些,但卻是“治標不治本”,不能根除感冒病因,感冒的痊愈只能依靠提高自身免疫力將體內的病毒打敗,而感冒藥對此毫無作用。也就說不論吃不吃藥,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都需要5~7天的病程才能痊愈。 由于國內還沒有對兒童感冒藥進行年齡上的限制,因此國內仍然在各個年齡段廣泛使用這類兒童感冒藥,家長們需要自己格外注意。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退燒藥不屬于這里說的感冒藥,因此市面上用于退燒的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是可以按照說明書推薦劑量放心使用的。 4、不用藥的話,該怎樣科學護理呢? 通常感冒癥狀的消失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如果寶寶只是流鼻涕,精神狀態(tài)好的話,不用吃藥,調節(jié)居室的濕度在50%以上,多喝水、多休息、多睡覺、少活動。 鼻涕可以通過使用生理性海水鹽鼻腔噴霧劑清洗鼻腔來緩解,不要硬擦。鼻子部位擦破皮的地方可以涂紅霉素外用抗生素藥膏預防和治療細菌感染。 如果寶寶有痰吐不出來的情況也是正常的,吞下去的痰進了肚子也是正常的。痰產生的地方是呼吸道,吞下去的地方是消化道,不是一個地方,不會導致咳嗽時間加長。少量多次喝水可以促進痰液排泄。 5、感冒加重會誘發(fā)哪些疾???有哪些癥狀? 如果感冒三天后發(fā)燒、咳嗽癥狀無緩解或者加重,有可能繼發(fā)肺部感染而患上肺炎。 肺炎的典型癥狀可能包括 ——持續(xù)高燒不退(通常39度以上),伴出汗和冷戰(zhàn);持續(xù)咳嗽,咳嗽加深、加重,或者是成串劇烈咳嗽;呼吸明顯增快,以致呼吸困難;有“喘憋”,以致于臉被“憋”得通紅或者口鼻周圍青紫等。 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刻就醫(yī),由醫(yī)生評價孩子的病情來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進行其他更積極的治療。 有的時候寶寶咳嗽的厲害了,家長們最大的擔心就是怕轉成肺炎,這是對咳嗽的認識誤區(qū)。我們常說,咳嗽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在這個癥狀背后,有一系列引起咳嗽的病因,比如感冒、比如哮喘、比如肺炎等都可以引起咳嗽。肺炎只是引起咳嗽的病因之一。 而感冒引起的咳嗽是身體對感冒病毒入侵的一種防御手段,幫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反倒容易避免進展為肺炎等更嚴重的疾病,所以國外有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咳嗽的積極意義,即“咳嗽是肺的看門狗”。 6、孩子反復咳嗽和感冒,家長要注意哪些方面? 應對寶寶反復感冒,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 感冒是會傳染的疾病,可以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冒患者或者他們接觸過的物品傳染上,所以在感冒流行季節(jié),家長要少帶寶寶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家長要給寶寶勤洗手,一歲以內的寶寶喜歡吃手,常常是因為處于口欲期,通過吃手認知世界以及滿足自我安慰,不需要刻意糾正,但要注意把手洗干凈,以避免感冒病毒通過吃手傳染上。 還有,家長們也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從外面下班回到家里,要先換掉外面的衣服,漱漱口,清潔一下鼻腔,洗凈臉和手后再抱寶寶。 7、寶寶經常感冒是免疫力太差嗎?怎樣才能減少患病次數? 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免疫力差的帽子,也不要濫用各類所謂的增強免疫力的藥品。孩子的免疫力就是在不斷地和疾病做斗爭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中國兒童普通感冒規(guī)范診治專家共識》(2013年)中提供的數據顯示,兒童平均每年感冒5~7次,因此7歲以下的兒童每年感冒5-7次很常見。尤其在冬天,孩子們戶外活動時間少,室內的病毒濃度又高。每年感冒超過7次在醫(yī)學上才定義為反復呼吸道感染。 對于容易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平時盡量避免接觸患病的人群,家中若有人感冒,應主動和寶寶隔離,或者帶上口罩洗凈雙手后再與寶寶接觸。寶寶的居室應該是一個無煙的環(huán)境,家庭成員應該盡可能戒煙,戒不掉的要遠離寶寶居室吸煙。同時,推薦反復感冒的寶寶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以減少患病的次數。 感冒后胃口不好也很常見,家長注意給孩子的飲食多變換些花樣,多些易吸收、不油膩的食物,避開不易消化的飲食,不用一次吃太多,更不要在孩子不想吃的時候強迫喂食,可以少食多餐的形式調理胃口,以保證寶寶攝取均衡營養(yǎng)。不推薦給寶寶用丙種球蛋白、干擾素、脾氨肽、匹多莫德等所謂免疫增強劑來提高免疫力,不僅沒有長期的明確療效,還有可能帶來未知的藥物來源的傷害,慎之。 8、寶寶感冒后咳嗽的厲害,該怎樣護理和用藥呢? 寶寶躺下睡覺時,鼻涕流到咽喉后部可刺激引發(fā)咳嗽加重,因此,可嘗試將頭部方向的床墊抬高30度角。 有研究表明,睡前一勺蜂蜜有減輕咳嗽癥狀且有助睡眠,但蜂蜜可能誘發(fā)過敏,1周歲以內的寶寶禁用。 提升空氣質量,因為咳嗽跟呼吸的空氣有很大關系。如果空氣太臟,霾太重,或者是太干燥,寶寶就咳得厲害。所以,在家里護理寶寶時,若天氣好,應多開門開窗通氣換氣,使屋里的空氣保持清新流通;若天氣不好,要使用空氣凈化器來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若空氣干燥,要用加濕器增加室內濕度,使用加濕器使室內濕度保持在50%-65%左右,濕度太大也不好,容易使房間滋生霉菌。 也可以選擇讓寶寶吸入水蒸氣的方式緩解咳嗽。睡前在浴室內放會兒熱水,待蒸氣充滿浴室,把寶寶抱進去盡可能多待一些時間,讓呼吸道通過多吸入一些水蒸汽獲得充分的濕潤,這個方法也有助于緩解鼻塞和咳嗽。還可以用媽媽們蒸臉的蒸汽機讓寶寶的呼吸道濕潤,但蒸汽機里不能使用自來水或礦泉水,要使用蒸餾水或者涼白開。 如果是痰多粘稠不易咳出引起的咳嗽,可以對癥選用單一成分化痰的藥,如氨溴索糖漿,或者是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人詤柡τ绊懰邥r,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霧化治療,霧化的藥物可以只是單純的生理鹽水,用它來保持呼吸道濕潤,減少刺激引發(fā)的咳嗽,或者根據癥狀在霧化機里添加支氣管擴張的藥物成分沙丁胺醇溶液或異丙托溴銨溶液,必要時也可能用到消炎的激素成分如吸入用布地奈德。需要強調的是,霧化治療的這幾種藥物都是處方藥,需要看醫(yī)生根據寶寶病情開寫處方。 特別提醒:如果寶寶感冒后咳嗽時間過長,咳嗽加深、加重,或者發(fā)展為成串劇烈咳嗽,呼吸明顯增快,以致呼吸困難,有“喘憋”現象,以至于臉被憋得通紅或者口鼻周圍青紫等,應及時帶他去醫(yī)院看醫(yī)生,由醫(yī)生根據他的病情來診斷是否繼發(fā)了細菌感染并發(fā)癥,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必須使用抗生素時,不要盲目拒絕。 9、寶寶發(fā)燒怎么辦?退燒藥該如何選擇和使用? 發(fā)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tǒng)來對抗疾病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通常不成正比,個人的體質不同,體溫調節(jié)的敏感度也會不同。有的人輕微感冒就能燒得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嚴重感染也不見得有很高的體溫。 絕大多數情況下,寶寶發(fā)燒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氣管、咽、扁桃體、肺部感染等引起的,這里說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細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耳溫超過37.8℃,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fā)燒。腋溫37.3℃?38℃為低熱,38℃?39℃屬于中度發(fā)熱,39℃?40℃屬于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 寶寶發(fā)燒的時候要記得多給寶寶喂水,水分排泄的過程可以加速寶寶體內熱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喂太多,否則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非常小的寶寶,家長可以使用藥用滴管,像喂藥一樣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寶寶嘴里,往里面擠水,少量多次地喂,雖然家長辛苦點,但能保證把水及時喂給寶寶喝。 鼓勵大一點的寶寶多喝水,可以和他們一邊玩游戲一邊喝水,可以跟他玩干杯的游戲,或者跟他玩誰喝得多誰贏的游戲。寶寶在趣味游戲中是很容易接受建議的。我們要做智慧的家長,想一些辦法來幫助寶寶不那么抗拒地把水喝下去,把體溫降下來。 對于腋下溫度超過38.5℃的寶寶,可以考慮使用退燒藥。使用退燒藥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發(fā)燒給寶寶帶來的不適,以便寶寶能正常飲食和睡覺,為對抗疾病補充足夠的能量和保持體力。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全球范圍內推薦寶寶發(fā)燒時使用的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退燒藥是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下面分別介紹如何給寶寶用這兩種藥來退燒。 同時我們要注意退燒選擇含單一成分的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兒童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等復方感冒藥中往往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在服用單一成分的對乙酰氨基酚時,不要同時服用上述復方感冒藥,否則會因重復用藥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造成肝損傷,服藥前一定要仔細核對藥物成分,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藥品重復服用。 特別提醒: 1、寶寶3月齡以下,有任何生病的跡象,都應該去醫(yī)院,尤其是當寶寶發(fā)燒超過38℃(腋下溫度)或咳嗽的時候; 2、寶寶感冒后出現臉色不好、發(fā)蔫,或是嘔吐、腹瀉次數比較多的時候; 3、寶寶在家護理后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出現劇烈的咳嗽、呼吸加快、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時; 4、三個月到三歲之間的寶寶,肛溫在38℃或以上,持續(xù)發(fā)燒三天以上或者寶寶表現黏人,不喝水等狀態(tài); 5、任何年齡的寶寶,口溫,肛溫或耳溫在40℃或以上,或者腋下溫度達到39.4℃或以上時; 6、任何年齡的寶寶有熱性驚厥首次發(fā)作時; 7、任何年齡的寶寶發(fā)燒超過5天時,哪怕每天發(fā)燒只持續(xù)幾個小時,也要帶去醫(yī)院看醫(yī)生。
總訪問量 885,750次
在線服務患者 963位
科普文章 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