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專家

胰腺癌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CA19-9高的背后門診接診一體檢發(fā)現CA19-9升高1年余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她1年余前體檢時發(fā)現CA19-9異常,無任何不適,已經在很多醫(yī)院多次就診,完善了肝膽胰脾的彩超、胸腹部的CT檢查,并在2周前接受了胃腸鏡檢查,除了內鏡下治療了胃和結腸上的息肉,未發(fā)現其他異常?;颊摺岸ㄆ凇睆筒镃A19-9,結果均高于正常上限,于是,慕名而來,希望能查清腫瘤標志物升高的原因。我們經常會遇到因為腫瘤標志物升高而來看病的患者,什么是腫瘤標志物呢?腫瘤標志物是指在惡性腫瘤發(fā)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而升高,能夠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而CA19-9便是其中之一。CA19-9是一種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腫瘤標志物,在胰腺癌、膽囊癌、膽管壺腹癌等消化道腫瘤患者中,其血清濃度會顯著升高。臨床上,CA19-9與胰腺癌的關聯最緊密,診斷的敏感性較高。腫瘤標志物可用于篩查和診斷高風險患者的癌癥、評估癌癥治療的反應以及檢測癌癥的復發(fā)。隨著健康檢查越來越普及,無癥狀健康人群也開始接受腫瘤標志物的檢查以進行篩查,那么腫瘤標志物升高一定就是得了癌了么?就CA19-9來說,它對胰腺及膽道腫瘤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相關研究表明CA19-9診斷胰腺癌的敏感性為79%~95%,特異性為82%~91%。但只有當患者出現體重減輕、腹痛、黃疸等癥狀或影像學檢查提示有腫瘤時,CA19-9才有診斷價值。在一項對70,940名無癥狀個體進行的研究中,CA19-9的陽性預測值僅為0.9%。CA19-9在正常胰腺實質和膽道中合成。它也由胃、結腸和子宮粘膜上皮細胞以及唾液腺產生。從惡性腫瘤的角度來看,CA19-9在胃、結直腸、肺、甲狀腺以及膽道和胰腺的惡性腫瘤中均可增高。我們這位患者,有“高血壓”“冠心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病史”,已在外院完善了相關的檢查,秉著不重復檢查的原則,我們?yōu)榛颊咄晟屏烁共俊⑴枨坏脑鰪奀T,未發(fā)現明顯異常,患者自行上網了解到可以通過超聲胃鏡檢查進一步明確有無肝膽胰腺占位性病變,天天“纏著”我們要求完善檢查,為了對患者負責,也為了患者放心,我們接著為她安排了超聲胃鏡檢查,結果也均為陰性,那她的腫瘤標志物為什么會高呢?對大眾來說,腫瘤標志物升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認為自己得癌癥了,整天茶不思、飯不想,就想“查出來”點毛病。對我們醫(yī)生來說,面對一個CA19-9升高的患者,我們一定是要完善合理的檢查,明確有無惡性病變的診斷。當排除了腫瘤的診斷后,如何評估其升高的確切原因,對于安撫焦慮的患者和避免不必要的隨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除了惡性腫瘤外,還沒哪些情況會導致CA19-9升高呢?1.良性膽胰疾?。阂认傺?、膽囊炎、膽囊結石、膽管炎、膽總管結石等疾病。這些良性疾病經治療后CA19-9一般能恢復正常。2.肝病: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囊腫等疾病。大部分肝病患者在肝功能檢查異常或出現肝功能惡化時,可出現CA19-9升高。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好轉后,CA19-9水平恢復正?;蛎黠@下降。肝囊腫患者如果有巨大囊腫(大于10cm),也可出現CA19-9升高。3.肺部疾病: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病、肺結核、肺膿腫、肺炎等疾病。部分支擴的患者CA19-9始終高于正常上限,而肺炎、肺膿腫的患者經治療后CA19-9往往能恢復正常。4.婦科疾?。耗倚曰チ觥⒆訉m內膜異位癥、卵巢膿腫等疾病。這些疾病在治療后CA19-9均能恢復正常。5.內分泌疾?。何纯刂频奶悄虿。ㄌ腔t蛋白大于10)、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CA19-9可減低或恢復正常,而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患者CA19-9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6.脾臟疾?。浩⒛夷[。7.原因不明:部分健康人群出現CA19-9升高,往往在4-6個月內可降至正常。回過頭來看,這位患者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病史,在排除惡性腫瘤診斷后,她的腫瘤標志物升高很可能與她的原發(fā)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相關。在臨床工作中,一定要“從嚴”,遇到CA19-9升高的病人,必須要完善檢查明確有無惡性腫瘤診斷。在排除惡性病變后,還要繼續(xù)查明有無良性病變引起其升高的可能。如果我們不能給患者一個合理的解釋,可能帶給他/她的,將是無休止的隨訪和不必要的焦慮。
胰頭低密度影,一定是胰腺癌嗎?其實有很多患者做了腹部或者胸部CT體檢后發(fā)現報告提示:胰頭低密度區(qū)。很擔心自己是否得了胰腺癌。那么胰頭低密度區(qū)除了胰腺癌,還有哪種常見疾病呢?有一種疾病叫胰頭脂肪浸潤。胰腺,分為胰頭、胰體和胰尾三部分。胰頭脂肪浸潤,目前病因不明,大多發(fā)生在老年人和肥胖患者。文獻報道可能與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肝病、營業(yè)不良、病毒感染、激素治療、胰管阻塞等因素有關。簡單來說,就是胰頭部位出現了過多脂肪堆積的現象。正常情況下,胰腺組織有著清晰的結構和功能,但當脂肪異常侵入胰頭區(qū)域,就如同在精密的機器中混入了雜質,可能干擾胰腺正常的生理活動。這種脂肪浸潤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漸發(fā)展而來。其實單純從CT平掃及增強是沒有辦法完全排除掉胰腺癌的可能,因為胰腺癌在病灶小的時候也是表現為低密度結節(jié),增強后低于胰腺實質。那么有什么辦法來鑒別胰腺脂肪浸潤和胰腺癌呢?其實很簡單做個MRI。生活方式調整:1、飲食:遵循低脂、低糖、高纖維的飲食原則至關重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脂肪吸收。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如糕點、油炸食品等。選擇瘦肉、魚類、豆類等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既能滿足身體營養(yǎng)需求,又不會增加過多脂肪負擔。2、運動:堅持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體代謝率,消耗多余脂肪。也可以適當結合力量訓練,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促進脂肪分解。3、戒酒:對于有飲酒習慣的患者,戒酒是改善胰頭脂肪浸潤的重要措施。酒精對胰腺的損害較大,戒除酒精可以減少對胰腺的刺激,有助于胰腺功能的恢復。胰頭脂肪浸潤雖然可能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潛在威脅,但通過了解其成因、癥狀,積極采取防治措施,我們完全可以降低其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守護好胰腺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活力。如體檢提示胰頭低密度區(qū),可以做磁共振平掃(同反相位序列)檢查進一步診斷。
突破禁區(qū)!新術式根治切除了進展期胰腺癌突破禁區(qū)!新術式根治切除進展期胰腺癌西京醫(yī)院?2025年02月07日07:02?胰腺癌發(fā)病率呈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作為預后極差的消化道腫瘤,具有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術后并發(fā)癥多等特點。在最新國內和國際胰腺癌治療指南中,局部進展期胰腺癌,腫瘤侵犯腸系膜上動脈(SMA)超過180度、或侵犯腹腔干動脈(CA)超過180度,界定為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即局部晚期胰腺癌。指南建議先化療、瘤體縮小后再手術,然而胰腺癌化療有效率常不到30%,一旦化療無效可能面臨腫瘤擴散轉移等嚴重后果。面對進展期胰腺癌治療難題,特別是其侵犯重要血管導致的不可切除性,西京醫(yī)院肝膽外科楊雁靈教授團隊采用自體小腸移植和重要臟器血管優(yōu)先重建等新技術,于日前為兩名進展期胰腺癌患者實施根治性手術切除,并取得良好治療效果。胰腺胰頭部位異常占位包繞腸系膜上動脈自體小腸移植聯合胰十二指腸、右半結腸切除53歲的患者李忠(化名)檢查發(fā)現胰腺胰頭部位出現異常增生(胰頭占位)并且增生組織包繞腸系膜上動脈(SMA),通常長在這個地方的腫瘤,被稱為“外科手術禁區(qū)”:腸系膜上動脈血液供應小腸和右半部分結腸,直接切除腫瘤,小腸會缺血壞死,完全喪失營養(yǎng)吸收能力。如果單純把腫瘤從血管剝除,達不到根治,腫瘤會復發(fā)、生長、轉移,生存周期也會縮短。若采用姑息療法,利用胃和腸“架橋”,可以解決吃飯難題,但腫瘤依然存在。李忠輾轉多地求醫(yī),均建議先行化療,待瘤體縮小后再考慮手術。面對這一困境,與家人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尋求手術根治機會。然而,多家醫(yī)院均表示手術難度極大,沒有完全把握。經多方打聽后,來到西京醫(yī)院肝膽外科,在細致檢查后,竇科峰院士組織進行多次討論,決定實施自體小腸移植。然而,自體小腸移植面臨眾多風險難關:小腸血管豐富、分叉眾多,移植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形成血栓或血管無法對接,引發(fā)腸壞死、大出血。此外,胰十二指腸腫瘤切除后需重建消化道,涉及4個吻合口,一旦發(fā)生吻合口瘺,感染將難以控制,即使移植手術成功也可能功虧一簣。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后,肝膽外科楊雁靈教授主刀,實施自體小腸移植聯合胰十二指腸切除、右半結腸切除。術中,通過正中切口進入腹腔,仔細游離胰頭、小腸及升結腸,并對受侵的腸系膜上動靜脈進行骨骼化處理,使其清晰可辨。之后,在腫瘤遠端離斷腸系膜上動靜脈并取下小腸,通過腸系膜上動脈斷端充分灌注小腸,以確保其活力。在灌注的同時,精準切除腫瘤,同時完成胰十二指腸切除和右半結腸切除。與此同時,對腸系膜根部血管進行細致修整,為接下來的小腸回植做好充分準備,將小腸回植原位,進行腸系膜上動靜脈端端吻合,血流恢復后,小腸狀態(tài)良好。其后,手術團隊又精心完成胰腸、膽腸、胃腸吻合,重建消化道。每個吻合口都至關重要,任何細微滲漏都可能導致手術失敗。歷經近9小時,手術終獲成功。對移植患者來說,手術成功僅僅是第一步,術后護理同樣面臨諸多挑戰(zhàn)。治療團隊每日查房3-4次,密切關注各項指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術后病理確定胰腺癌,并獲得腫瘤基因突變位點關鍵信息。根據疾病特點,醫(yī)療團隊制定綜合術后治療措施。患者恢復順利,術后4周出院,正常進食,現已結束首次化療返回家中。?胰腺占位包繞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自體小腸移植聯合全胰、全胃及脾切除另一名患者王麗(化名)65歲,因上腹部不適,在腹部CT時顯示胰腺占位包繞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360度侵犯),兩根血管供應腹腔內所有重要臟器血供,強行切除可能導致大出血、肝衰竭、全胃腸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國外有類似病例報道,手術采用全腹腔臟器切除離體,體外灌注切除腫瘤,后進行自體肝移植和自體小腸移植,手術工程龐大、操作細節(jié)繁瑣且術后風險極大,敢于嘗試的醫(yī)院寥寥無幾。為尋求更佳的治療方案,王麗又進一步做穿刺活檢,結果疑似胰腺癌,在多家醫(yī)院就診,均無法切除、建議化療。來到西京醫(yī)院肝膽外科,經科室反復討論后,決定實施自體小腸移植聯合全胰切除、全胃及脾切除術。術中,楊雁靈教授手術團隊巧妙應用腹主動脈人工血管架橋技術,優(yōu)先重建重要臟器動脈,再切除腫瘤,在安全時限內完成肝臟和小腸等重要臟器的血管阻斷和重建,每個吻合口處理時間均控制在10分鐘以內,為接下來的自體小腸移植奠定堅實基礎,實現了免灌注移植,有效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損傷和高血鉀等潛在風險。在重要臟器動脈血流得以重建后,手術團隊從容不迫展開腫瘤切除。全胰切除、胃脾切除、腹腔干和SMA起始部切除等系列操作依次進行,同時,冰凍結果顯示切緣陰性,表示腫瘤被徹底切除。隨后,又進行消化道重建,包括膽腸吻合、食管空腸吻合、腸腸吻合等步驟。該項手術沒有類似報道、圖譜或文獻參考可依,突破了外科指南常規(guī)框架,手術方式為原創(chuàng)術式。目前,患者恢復順利,已經開始進食,并順利出院。(作者:李偉民)閱讀?6.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