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精選 認識雙相障礙
今天想和一位小友anny一起帶大家了解一下“雙相障礙”,這位小友是一位罹患雙相障礙10多年的天才少女,她很有天賦,智商很高,藝術創(chuàng)作,文學創(chuàng)作,朗誦表演……有很高的境界。她生病很長時間,雖然不認為雙相情感障礙對自己有有太大的影響,雖然在她過去的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的住院而且不斷波動復發(fā)。也曾因為藥物副反應太大影響到生活而想減藥。但是,一直和雙相情感障礙這個疾病共同相處的她并沒有停止對這個疾病的思考。來,那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她寫的關于她對雙相情感障礙這個疾病如何認識認知和思考的文章吧。石家莊市第八醫(yī)院精神科張煒石家莊市第八醫(yī)院精神科張煒面對疾病的態(tài)度比治療疾病本身更重要,童年生病的我依然精彩的活著——2020年6月17日anny于兔子島童年起病的我今年26歲,開始準備考研了??粗r候寫的日記,回顧一下我走過的人生,我很難想象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xiàn)在的。嚴謹理性的分析了一下我的病史,重新審視我的人生經歷,對疾病有了很多的反思……我的疾病和我的家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雙方父母家族中都帶有情感疾病的遺傳,雖然家族中沒人去醫(yī)院診斷過。父親的家族藝術才華橫溢,我的爺爺畫畫的特別棒,他還會楊琴,毋庸置疑,這個家族是智商都很高。母親的家族人人都很聰明,我的姥爺是滿清貴族的后代,他很浪漫,文學和音樂都很厲害。我的父母當時雙雙為一個小城市的高中教師。他們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接受了當時精英的高等教育。這是我父母的兩個家族。我從這兩個家族而來。我傳承了這兩個家族的血脈。在我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注定了我先天的基因。這,真的很重要!想要了解你自己,想要明白你自己,必須先弄明白分析透你父母親的的家族,很多問題的答案都在這里。我的疾病和我的成長環(huán)境也密不可分。小時候我是一個活蹦亂跳的非??蓯鄣男『?,我父母寄予我了很大的希望,他們對我的教育盡心盡責,我會說話就會張嘴背古詩說英語了,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小學初中的孩子在英語課上不知所云的念英語了。我父母那時候感情很好,我是父親家族里最小的一個女孩,是姥姥家迎來的第一個小寶貝,在我的記憶中那時兩個家族都很富裕,我的衣服幾乎都是名牌,懵懵懂懂的我地生活在一個蜜罐里,根本沒有可能預料到十幾年后發(fā)生的一切。后來媽媽考上了研究生,來到了另一個城市上學。她把剛上小學的我?guī)У搅松磉?。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媽媽畢業(yè)來到一所大學工作,我轉到附近的小學上學。在我四年級的暑假,我父母開始長達數(shù)年的情感糾葛。上小學到了新環(huán)境,對于當時的我來說一切都需要適應。而我四年級的暑假家庭發(fā)生了變故,對我來說應該是一個不小的應激障礙。后來父母帶我到北京看病,我住在了北醫(yī)六院的兒童病房。那個時候我只有14歲。為什么媽媽下那么大決心要讓我吃藥和住院。媽媽學過心理學,當醫(yī)生和她講如果不吃藥的話,慢慢的會變成人格障礙,就沒辦法治療了。后來隨著我慢慢長大,問題就越來越顯現(xiàn),從十歲以后,我就找不到自己是誰了。小的時候我誤認為那個躁的小孩就是是自己。十歲,那么小,我就把真實的自己給丟了。從十四歲到二十二歲,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我?guī)缀跏腔靵y的,我既自卑又自信。但在這期間我也不斷的向外嘗試,也有了很多成就。但是我始終有沒有找到自己是誰,我一直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么樣的。我今年二十六歲了,在做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我不斷地在尋找自己是誰。對于我來說找的真實的自己,這真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啊!上小學后,我的很多問題暴露了出來。我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和小朋友打架,早上起不來床,晚上入睡困難。老師找到我媽媽建議我媽媽帶我去北醫(yī)六院兒科。后來我被診斷ADHD,做了一段時間的感統(tǒng)訓練。慢慢的,到了三四年級后就自動好了。我到五六年級的時候,每天非常非常開心,完全和我家庭每天發(fā)生的狀況不相吻合。沒有人知道我每天回家面對的是什么,我的閨蜜、我的老師、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對他們守口如瓶。那個時候我沒有傷心難過過。我每天在學校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周六日課外班排滿,不用媽媽接送。那時學習非常好,求知欲旺盛。在運動會上我竟然拿了第一名。那時我每天開心的像一個小鳥一樣,走路都要飛了起來。然后慢慢的這種開心越來越加深,當時我們四個人一個小組。我?guī)舆@個小組的其他三個人,每天笑的都合不攏嘴。我們老師說我們四個人笑的比花還燦爛??梢哉f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我是一種輕躁的狀態(tài),但是到初中一年級和初二就變成了躁的狀態(tài)。初一的時候,我的情緒比小學高年級的情緒更高了。也做出了很多讓同學和老師感到幼稚和不可理解的事情。但是因為當時太小缺乏自我認知所以我那時認為這就是真實的自己。比如我在我爸爸他們學校的初中部上學,我會和其他同學炫耀我爸爸是這個學校的老師。我從來不是個愛炫耀的孩子,其實我是個很深沉而且很有教養(yǎng)的孩子。所以我判定我那會兒一定是病了,我炫耀的這個行為是由于我那時情緒太躁而導致的。再回過頭來看我一二年級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早上起不來,晚上難以入睡,眼神憂郁,這些難以解釋的狀況似乎是兒童情緒偏低的表現(xiàn),因為ADHD和雙相情感障礙可以共病也同屬一個腦區(qū)。這個病也會引起軀體的反應,我有時會無緣無故的眼淚往上涌,鼻子發(fā)酸,然后開始理解不了任何東西,根本沒有辦法學習。我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情緒的波動。但是我大致感覺應該是情緒突然稍微低了一點的癥狀。可是我并沒有感覺不開心……所以說這個病很可怕,我真的不騙大家!我以前對這個病還有很多浪漫的遐想,什么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我和大家說這些都是在玩文字游戲。這個疾病會導致人們認知上的問題,會導致人們偏執(zhí),看待問題和事物很偏激。不只是情緒的高低起伏,情緒不穩(wěn)定的背后隱藏著很多細小的東西,比如偏執(zhí)固執(zhí)的大腦,比如說注意力集中困難的問題等等。沒有海水和火焰的浪漫,高漲情緒的背后就是同樣深度的抑郁。如果你的家人或親人患了這個疾病,一定要送醫(yī)院治療,因為這個人肯定會把你的生活搞亂。所以不要害怕治療,一定要堅持吃藥。疾病本身很可怕,可以剝奪一個人的意志。但是經過治療你開始和疾病比賽看誰生命力最強,那個時候的你真的很可愛很勇敢!那是你絢爛的生命力在綻放。所以和疾病在一起共處的你我他,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生命力綻放的更加絢爛!曾經在心理治療的中,我畫過一幅畫。一個月亮和一個星星,月亮是我,星星是這個病,星星擋住了月亮?,F(xiàn)在的月亮會努力的離開星星,星星也會努力的回到自己的軌道上去。這也就是說把自己和病分開,這個層面上的分開是說疾病和自己真正的分開,也就是康復。還有一個層面,是你被癥狀困擾著,但是你分得清自己是自己疾病是疾??!這點尤為重要!到目前為止我通過心理治療,慢慢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可以說是找到本質的自己是誰,也可以說是重新建立自己的那個核心形象。我是個深沉的、傳統(tǒng)的女孩,完全不是病時的樣子。我也認識到藥物對于疾病多么重要,因為我這幾年來狀況變得越來越好,而且維持吃藥和平穩(wěn)的時間也長?,F(xiàn)在正在以較慢的速度減藥,為了保持穩(wěn)定,我忍受著強烈的藥物副作用,手抖的厲害都拿不好不好手機,口水流的很多。但是我知道,不能因小失大,要抓住主要矛盾,其余的淚水都不值得一提!因為我知道以后有更大的事等著我去做,所以,這是上蒼在磨練我的心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修行且是如此!每個患有這類疾病的人,都有和這個疾病一起修行的機會。愿自己每天規(guī)律生活,安心學習。碧梧何蔭郁,綠滿庭宇。羽毛猶未豐,飛向何處?乘車戴笠,求無愧于生。清歌一曲,行色匆匆。乘車戴笠,求無愧于生。送給自己,也送給看到此文的每一個人!
張煒? 副主任醫(yī)師? 石家莊市第八醫(yī)院? 精神科2419人已讀 - 精選 對“不上學”孩子的父母說(二)
不過,小綠蘿們現(xiàn)在能夠看到曙光了!政府越來越重視學生心理健康,22部委出臺了《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強調了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各級專業(yè)精神科醫(yī)院以及心理咨詢機構也在開設心理健康培訓課程,這些都能夠挽救這些小綠蘿!下面,我給家長朋友們一些小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一、狂吸負能量的小綠蘿不可否認,現(xiàn)在父母的壓力都很大,來自工作的,來自公婆的,來自配偶的,來自孩子老師的,以及對自身狀況的不滿。當父母的壓力超標,負能量就產生了。當父親或母親要釋放負能量,夫妻溝通又不通暢的時候,釋放到哪里是最方便又最名正言順的呢?當然是家里的小綠蘿!對小綠蘿釋放負能量真是名正言順!小綠蘿作業(yè)沒做對,小綠蘿弄臟了剛剛收拾好的桌面,小綠蘿又沒考好,小綠蘿又淘氣了,小綠蘿不好好吃飯,小綠蘿上學太磨蹭了,小綠蘿回家晚了,小綠蘿又在玩手機,小綠蘿不遵守學校制度,害得媽媽被老師訓了······家長們不知道,孩子們對父母都是很忠誠的,你們給他多少負能量,他都全部吸收,而抑郁的孩子甚至會發(fā)酵成好幾倍。很多家長都很委屈,說我們就這一個孩子,怎么可能不愛他?特別擔心他適應不了社會,他有那么多弱點······可是,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您不知道的是,對孩子來講,現(xiàn)實是怎么樣的并不重要,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建立一個自己的心理現(xiàn)實——一個孩子認為“世界就是如此”的主觀心理空間!如果父母只是關注孩子的缺點,從不在意孩子的優(yōu)點,肆無忌憚地對孩子發(fā)泄負能量,在孩子的主觀心理空間或者叫做心理現(xiàn)實里面,他就會理解成自己是沒有任何優(yōu)點、不討人喜歡的孩子,不被家里的任何人喜歡,包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不喜歡自己!試問,這樣的小綠蘿,怎么可能自信?怎么可能自己生產正能量呢?建議:對著小綠蘿投注負能量并不是絕對禁止的,但是一定要分清,哪些負能量是真正幫助孩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哪些負能量是源于自己的心理壓力而對孩子要求過高造成的。這就是“管理情緒”, 如果父母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就不可能從父母那里學習管理情緒的本領!同時,我們也很理解父母為什么不會管理情緒,因為父母這一代也沒有在幼年得到情緒管理訓練,父母們的情緒承受能力也沒有在幼年得到加強。為什么要進行情緒管理訓練呢?因為管理情緒、控制自己不生產和發(fā)泄負能量很不容易!負能量有一個特點,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來不想對孩子發(fā)那么大脾氣,可是到后來自己就控制不住了······很多媽媽在我的咨詢室里怒氣沖沖地控訴:“她就和她爸爸一樣!”請注意:此時對孩子的負能量就摻雜了對丈夫的負能量了,需要區(qū)分開來,適時剎車。沒關系,情緒管理和情緒承受能力的訓練什么時候都不晚,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訓練。家長們請記?。捍嬖诩春侠?!孩子之所以不能達到家長的要求,是因為他的能力還沒有發(fā)育到能夠達到家長要求的程度。所以,家長們需要降低對孩子過高的、與孩子心身發(fā)展不同步的要求。通常情況下,孩子從家長那里“繼承”對自己的要求,并且會高于家長對自己的要求,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要求過高,從而感到自己永遠達不到父母和老師的要求,不勝重負,無能為力,最終導致抑郁。家長可以參加一些青少年兒童心理發(fā)育特點和程度的培訓,通過學習了解孩子的智力和心理發(fā)育水平,調適對孩子的要求,不要讓孩子對媽媽很憤怒,認為媽媽“考多高的分,她都認為不夠高!”和孩子商討后共同制訂“孩子努努力就能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孩子能獲得成就感(正能量),家長也能夠獲得對孩子小滿意,有助于對自己的情緒管理,減少針對孩子的負能量,改善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二、被“保護網”限制的小綠蘿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寧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讓孩子受半點委屈,他們把孩子看護在自己編織的“保護網”里,卻不知道,保護網可以保護孩子,同時也在限制孩子,孩子沒有機會經歷挫折,增加承受力。并且,父母在保護網里對孩子釋放負能量時,孩子也無處可逃。這并不是說父母絕對不要給孩子負能量!對孩子適當?shù)耐蹲⒇撃芰坑欣诤⒆訉W習容納負性情緒的能力,“保護網”也會給孩子這樣的印象:孩子的表達是“從小到大,我從來沒做過主,都是他們做主!”有的媽媽表達“我確實對她管得很嚴,長到16歲,她都是聽我的!因為我生怕別人傷害孩子的心理!”這讓我想到一件事,一次在公園里,一個小朋友亂扔東西,被保潔員訓斥了一句,媽媽馬上跳出來,對保潔員大喊大叫:“一個孩子,你罵他干什么!”這個媽媽不知道,孩子承受了這一點點被訓斥的負能量,并且改正了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有多重要!這個媽媽快速地剝奪了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練習機會。有太多的孩子,因為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畏懼社交,沒有朋友,不懂得處理突發(fā)的小事件,甚至抑郁,于是就上不了學,逃避到家里去!建議:孩子們需要大量的“表揚鼓勵”,也需要少量的“挫折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孩子對抗挫折的承受力,增加對負能量和負性情緒的容納力,孩子從“保護網”外面遇到負能量并不可怕,只要孩子知道,他們有一個結實的“保護網”, 在“保護網”外面,他們也許會遇到一些負能量,他們需要學習在“保護網”外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是,不管他們在“保護網”外面承受了多少負能量,回來都可以向父母尋求幫助。父母要幫助并教會孩子哪些負能量需要容納,哪些需要輸出;以及如何容納,如何輸出。三、缺乏釋放途徑的小綠蘿很多家長反映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腦游戲,而且大部分都是打打殺殺的。有一位孩子玩的游戲也很有意思,從“我的世界”到“紅色警戒”,“我的世界”是建筑、建設,“紅色警戒”是戰(zhàn)爭,是在毀滅中讓自己存活下來。他的家長問我,“他現(xiàn)在玩的游戲都是打打殺殺的,是不是也是在釋放負能量?”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領悟力的家長,我也希望所有的家長在孩子玩“我的世界”的時候就有這種覺悟:孩子玩游戲不光有壞處,也有好處,也許是在釋放自己的負能量,獲取一些正能量!我會在咨詢室里問家長:“你們小時候被父母打罵了,或受了委屈,你們是怎樣釋放的?”家長們會說“那個時候,出去找小伙伴玩玩,回來就沒事了!那會兒玩伴可多了!”當然,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完全失去了這樣的途徑,每個孩子都被關在家里或補習班里,很多十六七歲的孩子都在訴說,自己的交際能力太差,自己以前只會學習,沒有任何興趣,不懂怎么交朋友,即使同學主動來找自己,自己也會拒絕,以致于自己與別人相處特別尷尬。于是,學習不好就意味著一大波的負能量前來侵襲!孩子用“學習好”來獲取正能量的途徑卻被掐斷了,孩子沒有朋友,沒有興趣,學習不好,沒有成就感,越來越抑郁??墒?,這樣的抑郁不只他們自己不懂,家長也不懂,反而痛心疾首:以前那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哪兒去了?更抑郁的小綠蘿只能逃到最方便最便捷的游戲中去。建議:敗給游戲的家長:你們不要覺得被游戲搶走了孩子,覺得多失敗,因為,你們敗給的是個心理專家團隊!游戲的心理專家給孩子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即時滿足!所以,家長們要多與孩子互動,帶孩子戶外運動,盡可能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參與集體活動、學習交朋友、在社交中學習處理問題,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如果孩子看電視、玩游戲,家長盡量陪同,在陪伴中挑選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產品。幫助孩子建立心理空間的安全感,一定要給孩子樹立這樣一個信念:爸爸媽媽的愛是無條件的,你有任何的想法和情緒都可以和爸爸媽媽聊一聊!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關注感受和壓力,及時疏導,家長解決不了時積極聯(lián)系班主任和學校的心理老師,根據老師建議,需要求助心理治療師的,要尋找專業(yè)的心理治療師。四、關閉耳朵的小綠蘿小綠蘿們接受過多的負能量超出吸收能力,也不能釋放的時候,他們本能地會采取一些對自己的保護措施,比如:關閉耳朵。所以,關閉耳朵其實也是抑郁的一種表現(xiàn),關閉耳朵的同時,關閉嘴巴。很多父母投訴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管不了,也溝通不了。可是,這些孩子中大部分在我的咨詢室都會很自然地聽從我的指令做一些事或思考一些問題,這個時候我就會判斷:這是個在家里“關閉耳朵”的小綠蘿,因此而被父母誤認為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十幾歲的少年 “關閉耳朵”的標志就是:當父母開始苦口婆心講道理的時候,孩子的頭越來越低,聲音越來越小,發(fā)聲越來越少,最后只有“嗯”,“嗯”,父母感覺到很受折磨,不知道談話怎樣進行下去,大多數(shù)家長能做的只有“講道理”。當然,對關閉耳朵的孩子講道理是沒用的。關閉耳朵的兒童會有更多行為上的表現(xiàn),有一個每個椅子上都要坐一會兒,一會兒坐在媽媽身上,一會兒坐在爸爸身上,一會兒坐著旋轉椅轉圈,一會兒坐著旋轉椅滑行的孩子。我看到爸爸做在沙發(fā)上,一會兒轉過去看看他,說“別轉了!別轉了!坐在那兒!坐在那兒!”一會兒轉過去看看他,說“別滑了!別滑了!坐在那兒!坐在那兒!”爸爸每次都說好幾句,越說越無奈,因為孩子充耳不聞,動作一點阻滯都沒有。所以,父母很無助地看著我,說:“看,他就是這么不聽話!”建議:要學會如何管理孩子,記?。鹤?!比!說!有!用!?。?!叫做“言傳身教”,建議家長們:言傳不需要多,身教一定做足!用“言傳”來制定規(guī)則;用“身教”來維護規(guī)則;要堅持到達到目標為止。比如以上那個孩子,爸爸輕輕地抓握住他的胳膊,把他限制在一個固定的地點,比說上十句話都要管用。對于關閉耳朵的少年兒童,適當?shù)夭倏厮麄兊纳眢w是很有效的“身教”。身教除了以身作則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和孩子進行眼神交流和身體接觸。父母欣賞的、鼓勵的眼神對孩子是一種激勵,撫摸、擁抱、親吻臉頰、擊掌等等都是獎勵性的身體接觸,而不看孩子、抓握、限制則是懲罰性質的身體接觸。重要的是讓關閉耳朵的少年兒童從其他的身體感官上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正能量,比天天跟孩子說“你考多少分都沒關系,我們對你沒要求”更管用,因為孩子們通常不相信父母這句話。五、不會表達情緒的小綠蘿小綠蘿們在我的咨詢室里也往往全身噴發(fā)著負能量:針對父母。他們的負能量是怎么來的呢?當我問他們:“這些事你是怎么對父母說的?”小綠蘿們:“不跟他們說!說他們也不聽!”家長表達:“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說話,溝通不了”。從這樣的互動里我獲得了三個連續(xù)的信息:小綠蘿們開始是試圖用言語表達的;小綠蘿們用言語表達的不成功;小綠蘿們學會了不表達。有一個7歲的小綠蘿,上學就會恐懼、發(fā)抖,因此,她不上學了。她的媽媽因為她不上學而極度抑郁、自責,當我問媽媽一些問題的時候,媽媽苦著臉不回答,小綠蘿抱住媽媽,試圖保護媽媽,對我說“誰都有害怕的時候!媽媽害怕了?!鞭D頭對媽媽說“不怕喔!”看,這個小綠蘿很有表達情緒的天賦,可是,遺憾的是,在她表達她和媽媽都害怕的時候,父母都聽而不聞,沒有給予任何回應。看!“關閉耳朵”不僅僅是小綠蘿們做的,父母也常常在做!我看著小綠蘿澄澈的眼睛,想象著小綠蘿如果沒有遇到我,也許一年后,也許半年后就會扔掉表達“害怕”的本領,因為她發(fā)現(xiàn)這樣表達是“沒用的”。事實上,這個時候,這個小綠蘿已經開始用“沒食欲”來表達自己的抑郁情緒了,可是,她的父母并沒有透過她燦爛的笑容看到她的抑郁。在我的咨詢室中,還有很多小綠蘿長到十幾歲時學會了用想象殺死與自己恨的人或傷害自己的身體(割傷自己、用線縫自己、用針扎自己)來表達情緒,還有的孩子是對父母攻擊。有一個15歲的男孩子,每次他媽媽帶他來的時候都眼淚汪汪的,對我投訴兒子以前多么聽話,可是現(xiàn)在一不高興就打媽媽,踢媽媽。這讓我想起了我女兒五六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即使開玩笑的對她說,你真是個討厭的孩子,她就會很沉默、很用力地咬我一口。可是,這個男孩子,十五歲了,還是不知道怎樣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只好用五歲孩童的方式表達。建議:保護小綠蘿們體驗情緒、表達情緒的能力,關注孩子的情緒用語,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管理情緒!當然,父母也沒有被教會如何體驗情緒、表達情緒和管理情緒,這在我的咨詢中簡直是最難的一個步驟。可是,只要學,就能學會!并且,從小培養(yǎng),學得更快!美國電影《瘋狂外星人》中有一個片段,我覺得很值得借鑒:一個外星人正要吃名畫《星空》,被一個地球小女孩搶走了,小女孩的外星朋友很不理解,說“你為什么搶這個呢?我們的食物已經夠了”,小女孩說“這不是食物,這是藝術!”外星朋友并不同意,說“藝術?畫的一點都不像星星!”小女孩說“星星是什么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欣賞這幅圖的時候你所產生的感覺(feel)”。所以,藝術和情緒是聯(lián)結的,語數(shù)外和思維是聯(lián)結的。家長們不要在發(fā)展孩子們的思維的時候忽略了對孩子們情緒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多帶孩子們欣賞藝術作品,比如欣賞名畫、名曲,多接觸大自然,觀賞大自然的美,讓孩子們在其中引起情緒的共振,了解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有機會的話可以參加一些心理課程、心理游戲等,讓孩子接受專業(yè)人員的情緒管理訓練。通過我對我女兒的情緒訓練,我對她開玩笑地表達她討厭的時候,她會表達:“寶寶討厭媽媽這樣開玩笑,寶寶不開心!”;再訓練后,她會捧著她自己的臉,笑瞇瞇地回答:“我才不相信媽媽討厭寶寶,寶寶多可愛呀!”所以,接受情緒訓練后,她不僅能表達情緒,而且增強了自信。六、競爭和自我復原力是小綠蘿們的天性我的咨詢室里曾經有一個靦腆的像女孩子的男孩,9歲,他的父母反映他特別內向,從來不會對家長表達他有什么要求。他在我的咨詢室里也表現(xiàn)的特別退縮,我建議他和父母玩掰手腕、撓癢癢等游戲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但是每次父母向他發(fā)起進攻之前,他就先退后了,而且他的力量也是在同齡男孩中偏差的??墒牵@樣靦腆的一個男孩子的內心居然是喜歡競技體育的!他抑郁的來源竟然是和同桌的各種“競賽”中他總是輸!他感覺在打籃球時他的心情是“小激動”的。所以,他的爸爸回去后幫他做了一個籃球框,幫助他尋找伙伴打籃球,這樣,他既學會了籃球,又體會了在游戲中的競爭。結束咨詢的時候,這個像女孩子一樣的男孩子長成了一個高大陽光的大男孩!不僅交了好多朋友,而且拿到了朗誦、籃球等好幾個獎項,成為一個自信的孩子,能夠坦然地接受“輸”,能回學校學習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建議:家長朋友們,不要認為你不管,孩子就甘心墮落!有的孩子的優(yōu)勢不在學習,但他們一定在某些方面是有優(yōu)勢的!孩子們都喜歡競爭,都喜歡比別人強,都喜歡競爭中“小激動”的感受,只是家長的關注點都在學習上,而孩子們的關注點在他們喜歡的其他活動上。你們還記得自己的孩子在家不喜歡吃飯,可是如果有同齡的小朋友時,他們都會“搶著吃”嗎?這就是小朋友的競爭??!小綠蘿們在學習之外的活動中參加競爭并取得了成就感后,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讓他們自我恢復,也讓他們有力量回到壓力重重的學習環(huán)境中。當然,這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這段時間不會短,所以,家長們對待這些“發(fā)蔫兒”的小綠蘿,要認真對待,他們抑郁了!真正把他們當成生病的孩子,準備充分的耐心,給予充足的時間,補充充足的“正能量養(yǎng)分”,等待他們完全的復原??傊?,孩子們都有“天天向上”的愿望,而 “不上學” 只是一種“SOS”的表達,表達他們處于抑郁之中,家長們要學習增強自己情緒承受和管理的能力,沒必要隨著孩子而抑郁,把“不上學”視為世界末日,不要對孩子失望,更不要把它當成自己的失敗和恥辱。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用語,鼓勵孩子“聊”出抑郁,帶孩子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心理治療也可以幫助整個家庭!改變家庭固有模式對孩子的不良影響,為孩子做出榜樣,做到言傳身教,學習找自己和孩子的優(yōu)點,對孩子心理空間的負能量進行“清淤”, 給孩子“松綁”,鼓勵他們在學習之外的競爭性活動中獲取成就感。這些有意識的改變都可以對孩子產生根本性的幫助,孩子自然會度過低谷,學習接受和生產正能量,走出抑郁,遠離電腦,走向他們理想的康莊大道!本文系張煒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tabogados.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張煒? 副主任醫(yī)師? 石家莊市第八醫(yī)院? 精神科1萬人已讀 - 精選 對“不上學”孩子的父母說(一)
最近很多家長求助,能不能讓孩子“戒除網癮,恢復自信,回到學?!保课覀冏稍冎行囊裁刻於荚诮哟簧蠈W的孩子,程度輕重不一,從間斷不能上學,到一兩年不能上學。那么,孩子們遇到了什么困難,讓他們出現(xiàn)這樣集體的表達——“不上學”呢?孩子們喜歡學習嗎?孩子們是天生喜歡學習的!學習是什么?《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既包括通過正規(guī)的教育和訓練獲得知識技能,也包括在日常生活和實踐活動中積累知識經驗??墒?,現(xiàn)代的家長和社會在過于重視“正規(guī)的教育和訓練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忽視甚至剝奪了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實踐活動中積累知識經驗”。所以,孩子們在學校和社會交往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孩子們遇到困難怎么辦?通常是向父母求助,那么,問題來了,孩子們求助的方式明確嗎?家長們能夠及時準確的伸出援手嗎?是不是多數(shù)情況視而不見?是不是只有孩子表達“不上學”,刺痛了家長那粗大的神經以后,才能引起家長的恐慌,最終,帶他們來心理咨詢室求助,解決源頭的問題?其實,孩子還用了其他的方式:手機癮、網癮、離家出走、自傷、甚至自殺。但是,通常用“不上學”來向家長求救更溫和管用: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的壓力太大了,我有很多負性情緒了,我沒有“正能量”去支撐自己了,你們要幫助我!的確,當孩子們用“不上學”求助后,很多家長家長就會帶孩子到心理咨詢機構做心理咨詢。當然,心理咨詢機構不能解決抑郁的問題,最終,家長“忍痛”帶孩子到精神科——做心理治療。在咨詢室中,很多孩子的抑郁情緒是潛隱的,而家長們的表達都會出奇的一致——抑郁!對孩子不上學感受到極度羞恥,是自己人生最重大的失?。∷麄兌疾粫J識到,自己的孩子有了抑郁情緒!甚至比自己的抑郁情緒更嚴重!不同的是,剛剛不上學的孩子的家長都說是孩子的錯,指責孩子的意志力不強,自控力差,拖拖拉拉所以完不成作業(yè),或因為手機、電腦成癮才不去上學,孩子內疚無助;而長期不上學的孩子的家長會說是自己的錯,極度自責,痛哭流涕,后悔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對,才讓孩子走上了“不歸路”,家長不斷的哭泣,抱歉懺悔,可是,孩子往往冷漠以對。每當看到這樣的互動,我對家長是報以理解和同情的;同時不禁在心底嘆息,孩子啊,孩子,你可知道你為什么不能上學嗎?你看,你所擁有的和得到的都是負能量啊。你的正能量從哪兒來?沒有正能量的支持,你怎么能不抑郁?你比你的父母更抑郁,你怎么才能讓他們知道這一點呢?你怎么有力量去面對生活,尤其是上學的重壓呢?你逃到網絡里所得到的微弱的正能量能夠強大到足以支撐你以后的人生嗎?我該怎么幫助你,讓你自己“生產”正能量呢?很遺憾的是,即使我看到了孩子的抑郁情緒,家長們也會否認他們最愛的孩子“不正?!薄?今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主題是“一起來聊抑郁癥”,為什么“聊”呢?因為,我們所懼怕的都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當我們越聊的多,越了解,越能接納。世界衛(wèi)生組織精神衛(wèi)生和物質濫用司司長Shekhar Saxena博士說,“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與他們信任的人聊天往往是走向治療和康復的第一步”。世界范圍內約有2.8%的13歲以下兒童及5.6%的13~18歲青少年受到抑郁的影響。青少年持續(xù)的抑郁會引起學習成績下降、網絡游戲成癮、手機成癮和社會功能不良甚至自殘以及自殺,因此要關注抑郁的孩子!孩子為什么抑郁?首先是家庭的因素,家庭不和、軀體、性、情感虐待、父母抑郁病史都會導致孩子抑郁,大部分家長都能回憶起自己在高中前曾經有一段厭學、覺得什么都不感興趣的時光;另外,校園欺凌事件、校園暴力往往被孩子掩蓋,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抑郁的孩子不可能處理好與家人和朋友的關系,導致他們孤單痛苦,抑郁癥的最壞后果是,可能導致自殺。下面要聊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抑郁癥可以得到有效預防和治療。治療辦法通常包括談話療法或抗抑郁藥物,或者兩種辦法兼用。鼓勵孩子同他們信賴的人交談可能是幫助他們從抑郁中恢復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陪他們看醫(yī)生!醫(yī)生會鑒別診斷孩子是不是真的有抑郁,而不是盲目地找多個沒有精神科診斷資質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幫不了抑郁的孩子,并且孩子多次滿懷希望而去失望而歸,會總結:原來誰都幫不了我,會加重他們的抑郁。所以,逃學少年的家長們,你們是孩子信賴的人嗎?你們能夠及時確切的幫到孩子而不是默默地著急嗎?如果家長們目前還不能接受“抑郁”這個名詞的話,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詞來表達——“負能量”。在帶孩子做心理咨詢的初期,家長們都會反映:“剛回去那兩天還行,后幾天就又那樣了!”這些父母被問及“那么,這整個期間,孩子有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優(yōu)點?”時,幾乎百分之百說不出孩子的優(yōu)點!同時,孩子也都會表達自己沒有優(yōu)點,是不被父母喜歡的孩子。我的理解是,孩子從我的咨詢中獲得的正能量只夠支撐他兩天的,后幾天正能量消耗光了,自然又掉回原來的軌道上。那么,家長們看到了,只要有了正能量的支持,孩子就會短暫的擺脫抑郁,也絕不會滿足于天天玩電腦!他們都有美好的理想,他們也都想去實現(xiàn)!而且,孩子們在正能量的補給下都有自我痊愈的力量——只要給他們合適的環(huán)境和家庭氛圍!這時,我強調的是,家長們一定要學會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這樣的環(huán)境和家庭氛圍!所以,我的咨詢中,我會要求父母全部都在場,他們才是更需要被培訓的成員!現(xiàn)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詞,說孩子是吸霧霾的小綠蘿,可是,我認為孩子是吸收負能量的小綠蘿!他們不斷吸收負能量的同時,卻被父母和社會限制了學習容納、釋放負能量的機會和途徑。 從小接受了過度的正規(guī)教育,但缺乏在日常生活和實踐活動中積累知識經驗的機會,也就是說,他們所學的只是智商訓練,極度缺乏情商訓練,沒有被教會如何識別、表達和排解負性情緒,一旦負能量超標,他們就失去了心理健康。本文系張煒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tabogados.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張煒? 副主任醫(yī)師? 石家莊市第八醫(yī)院? 精神科8120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感覺焦慮軀體化了,總是心悸胸悶的難受。 2月份體檢,檢查出hpv感染,之后陷入恐懼和焦慮中,并且胡思... 是的總交流次數(shù)40已給處置建議
- 焦慮,頭部不舒服 頭部感覺發(fā)緊,精神緊張,感覺頭部說不出來的不舒服總交流次數(shù)4已給處置建議
- 腦袋壓迫感,想事多 腦袋有壓迫感,想事多,在學校一段時間后心里會難受,總交流次數(shù)2已給處置建議
- 抑郁強迫焦慮,病情已經吃藥好轉 抑郁強迫焦慮,經吃藥好轉,但有 病情吃藥好轉,但有心理創(chuàng)傷無法釋懷,希望能做心理咨...總交流次數(shù)58已給處置建議
- 2017年北京安定醫(yī)院確診雙向情感障礙 雙向情感障礙犯病怎么辦總交流次數(shù)1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河北省 第99名
總訪問量 1,797,235次
在線服務患者 1,258位
科普文章 1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