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精選 腦出血的診療總結
腦出血的診斷流程應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是否為腦卒中?(通過病史、一般檢查、神經系統(tǒng)檢查和有關實驗室檢查)第二步,是否為腦出血?行腦CT或MRI以明確診斷。第三步,腦出血的嚴重程度?可根據GCS或NIHSS等量表評估。第四步,腦出血的分型。一、病史與體征1.病史采集:重點詢問患者或目擊者腦卒中發(fā)生的時間、癥狀、當時患者的活動情況、年齡及外傷史、高血壓病史、卒中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及吸煙飲酒史、用藥史(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栓藥)、有無藥物濫用(如可卡因等)、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其他誘發(fā)出血的內科疾?。ㄈ绺尾〉龋?。2.一般體格檢查、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與病情評估:首先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評估,在完成氣道、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評估后,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和神經系統(tǒng)體檢,可借助腦卒中量表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判斷預后及指導治療。常用的量表有:(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腦出血評分量表[12]。二、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是腦出血診斷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腦CT檢查是診斷早期腦出血的"金標準"。因此,只要患者病情允許,都應該做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和有助于了解病因。一旦確診腦出血,應盡快安排轉入神經重癥監(jiān)護病房或卒中單元。1.腦出血檢查:(1)CT平掃:CT平掃可迅速、準確地顯示血腫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應、是否破入腦室或蛛網膜下腔及周圍腦組織受損等情況,是疑似卒中患者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2)增強CT和灌注CT:需要時,可做此2項檢查。增強CT掃描發(fā)現造影劑外溢的"點征"(spotsign)是提示血腫擴大高風險的重要證據。(3)標準MRI:標準MRI包括T1、T2及質子密度加權序列在慢性出血及發(fā)現血管畸形方面優(yōu)于CT。(4)多模式MRI:多模式MRI包括彌散加權成像、灌注加權成像、FLAIR和梯度回波序列(GRE)等,其有助于提供腦出血更多的信息,但不作為急診檢查手段。磁敏感加權成像(SWI)對微出血十分敏感。2.腦血管檢查:腦血管檢查有助于了解導致腦出血病變的血管及病因,指導選擇治療方案。常用檢查包括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靜脈成像(CTV)、磁共振靜脈成像(MRV)、經顱多普勒超聲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1)CTA和MRA:兩者是快速、無創(chuàng)性評價顱內、外血管的可靠方法,可用于篩查可能存在的腦血管畸形或動脈瘤,但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病變的存在[20,21]。與CTA早期(動脈期)發(fā)現的"點征"相比[14,15,16],延遲CTA顯示的"滲漏征"預示血腫擴大風險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更高[22];多時相CTA(包括動脈晚期、靜脈早期以及延遲像)也更易檢出"點征"[23]。如果血腫部位、組織水腫程度或顱內靜脈竇內異常信號提示靜脈血栓形成,應該考慮行MRV或CTV檢查。(2)DSA:能清晰顯示腦血管各級分支及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及分布,畸形血管的供血動脈及引流靜脈,了解血流動力學改變,為血管內栓塞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提供可靠的病因病理解剖,是當前血管病變檢查的"金標準"。三、實驗室檢查對腦出血患者應進行常規(guī)的實驗室檢查以了解基本狀況和排除相關系統(tǒng)疾病。此外,應根據患者病情及醫(yī)院條件,進行必要的??茩z查明確病因。常規(guī)檢查通常包括:(1)血常規(guī)、血糖、肝腎功能和電解質;(2)心電圖和心肌缺血標志物;(3)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4)氧飽和度。必要時應進行特殊檢查,如疑似腦血管淀粉樣變(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可行APOE基因檢測。疑似毒藥物濫用時應行毒藥物檢查。疾病診斷1.診斷標準:(1)急性起??;(2)局灶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少數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常伴有頭痛、嘔吐、血壓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識障礙;(3)頭顱CT或MRI顯示出血灶;(4)排除非血管性腦部病因。2.病因分型按SMASH-U病因分為:血管結構性損傷(structuralvascularlesions)、藥物(medication)、CAA、系統(tǒng)性疾病(systemicdisease)、高血壓(hypertension)和未知原因(undetermined)。SMASH-U病因分類可行性強、接受度高,與腦出血后短期、長期生存率和致死率一致相關。腦出血的治療腦出血的治療包括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大多數的患者均以內科治療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發(fā)現有繼發(fā)原因,且有手術適應證者,則應該進行外科治療。一、內科治療(一)一般治療腦出血患者在發(fā)病后的最初數天病情往往不穩(wěn)定,應常規(guī)予以持續(xù)生命體征監(jiān)測、神經系統(tǒng)評估、持續(xù)心肺監(jiān)護,包括袖帶血壓監(jiān)測、心電圖監(jiān)測、氧飽和度監(jiān)測。(二)控制血壓腦出血患者常常出現血壓明顯升高,多種因素(應激、疼痛、高顱壓等)均可使血壓升高,且血壓升高(>180mmHg)與血腫擴大和預后不良相關。首先分析血壓升高的原因,再根據血壓情況決定是否進行降壓治療,對于收縮壓150~220mmHg的住院患者,在沒有急性降壓禁忌證的情況下,數小時內降壓至130~140mmHg;對于收縮壓>220mmHg的腦出血患者,收縮壓目標值為160mmHg(3)在降壓治療期間應嚴密觀察血壓水平的變化,避免血壓波動,每隔5~15min進行1次血壓監(jiān)測。(三)血糖管理血糖值控制在7.8~10.0mmol/L。(1)血糖超過10mmol/L時可給予胰島素治療;(2)血糖低于3.3mmol/L時,可給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療。目標是達到正常血糖水平。(四)體溫腦出血患者早期可出現中樞性發(fā)熱,特別是在大量腦出血、丘腦出血或腦干出血者中出現。此時可予對癥處理。發(fā)病3d后,患者可因感染等原因引起發(fā)熱,此時應針對病因治療。(五)藥物治療1.止血治療:rFⅦa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尚不確定,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不推薦常規(guī)使用。氨甲環(huán)酸有助于限制血腫體積擴大和降低早期病死率,但長期獲益不確定,不推薦無選擇性使用。2.其他藥物:神經保護劑:自由基清除劑NXY-059、依達拉奉等(六)病因治療1.口服抗凝藥(OACs)相關腦出血:腦出血是服用華法林的患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傳統(tǒng)上一般使用維生素K及新鮮冰凍血漿(FFP)來治療華法林相關腦出血。濃縮型凝血酶原復合物(PCC)和rFⅦa亦可作為備選治療藥物。對新型口服抗凝藥物(達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相關腦出血,有條件者可應用相應拮抗藥物(如依達賽珠單抗)2.肝素相關腦出血:可以用硫酸魚精蛋白使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時間恢復正常。3.溶栓治療相關的腦出血:目前推薦的治療方法包括輸入血小板(6~8個單位)和包含凝血因子Ⅷ的冷沉淀物,以快速糾正rt-PA造成的系統(tǒng)性纖溶狀態(tài)。4.抗血小板藥物相關腦出血:不推薦常規(guī)輸注血小板治療。(七)并發(fā)癥治療1.顱內壓增高的處理:常用控制顱內壓增高的方法:(1)抬高床頭法。(2)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3)脫水降低顱內壓:甘露醇仍是我國目前脫水降低顱內壓的首選藥物,但應該注意其不良反應,吡拉西坦、呋塞米(速尿)、甘油果糖和白蛋白也常用于降低顱內壓,可酌情個體化應用。高滲鹽水有助于降低顱內壓、減輕灶周水腫。(4)腦室引流:如腦出血患者出現嚴重腦積水(腦室擴大),且藥物脫水治療無明顯效果的情況下,可考慮行腦室引流,以挽救生命。有條件情況下,重癥患者可以對顱內壓和腦灌注壓進行監(jiān)測。腦出血患者早期的顱內壓控制在合適的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預后。2.癇性發(fā)作:出血性卒中尤其腦葉出血更易引起癇性發(fā)作。(1)不推薦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物。(2)早發(fā)癇性發(fā)作(<7d)由腦出血所致的組織損傷所致,應給予3~6個月抗癲癇藥物治療。(3)疑為癇性發(fā)作者應考慮持續(xù)腦電圖監(jiān)測;如檢測到癇樣放電,應給予抗癲癇藥物治療。3.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防治:(1)臥床患者應注意預防DVT;如疑似患者可做D-二聚體檢測及肢體多普勒超聲檢查。(2)鼓勵患者盡早活動、腿抬高;盡可能避免下肢靜脈輸液,特別是癱瘓側肢體。(3)癱瘓患者入院后即應用氣壓泵裝置,可預防深靜脈血栓及相關栓塞事件;不推薦彈力襪預防深靜脈血栓。(4)對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高?;颊撸ㄅ懦δ苷系K所致的腦出血患者),血腫穩(wěn)定后可考慮發(fā)病后1~4d皮下注射小劑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預防DVT,但應注意出血的風險。(5)當患者出現深靜脈血栓或肺動脈栓塞癥狀時,可使用系統(tǒng)性抗凝治療或下腔靜脈濾器植入;合適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于多重因素(出血時間、血腫穩(wěn)定性、出血原因及全身情況)。二、外科治療(一)腦實質出血1.對于大多數原發(fā)性腦出血患者,外科開顱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尚不能充分確定,不主張無選擇地常規(guī)使用外科開顱手術。2.微創(chuàng)治療相對是安全的、有助于降低病死率。以下臨床情況,可個體化考慮選擇外科開顱手術或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1)出現神經功能惡化或腦干受壓的小腦出血者,無論有無腦室梗阻致腦積水的表現,都應盡快手術清除血腫;不推薦單純腦室引流而不進行血腫清除。(2)對于腦葉出血超過30ml且距皮質表面1cm內的患者,可考慮標準開顱術清除幕上血腫或微創(chuàng)手術清除血腫。(3)發(fā)病72h內、血腫體積20~40ml、GCS≥9分的幕上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有條件的醫(yī)院,經嚴格選擇后可應用微創(chuàng)手術聯合或不聯合溶栓藥物液化引流清除血腫。(4)40ml以上重癥腦出血患者由于血腫占位效應導致意識障礙惡化者,可考慮微創(chuàng)手術清除血腫。(5)微創(chuàng)治療應盡可能清除血腫,使治療結束時殘余血腫體積≤15ml。(6)病因未明確的腦出血患者行微創(chuàng)手術前應行血管相關檢查(CTA/MRA/DSA)排除血管病變,規(guī)避和降低再出血風險。(二)腦室出血1.單純腦室外引流聯合rt-PA2.單純腦室外引流+rt-PA聯合腰椎穿刺置管預防腦出血復發(fā)(1)對患者腦出血復發(fā)風險分層評估將影響治療策略,腦出血復發(fā)風險應考慮以下因素:①初發(fā)腦出血部位(腦葉);②高齡;③MRIGRE-T2,SWI序列顯示微出血病灶部位及其數量;④正在口服抗凝藥物;⑤載脂蛋白Eε2或ε4等位基因的攜帶者。(2)所有腦出血患者均應控制血壓,長期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0mmHg是合理的(3)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避免每天超過2次的飲酒,避免吸煙和藥物濫用,以及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可能對預防腦出血復發(fā)有益。(4)需要抗栓治療時,對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的腦葉出血患者建議避免長期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以防增加出血復發(fā)風險。(5)當具有抗栓藥物的明顯指征時,非腦葉出血患者可以應用抗凝藥物,所有腦出血患者都可應用抗血小板單藥治療。(6)當有明顯的抗凝藥物使用指征時,抗凝藥物相關性腦出血重啟抗凝治療的最佳時間尚不明確。在非機械性瓣膜患者中,至少在4周內應避免口服抗凝藥物。如果有使用指征,腦出血后數天可開始阿司匹林單藥治療,盡管其最佳使用時間尚不清楚。(7)沒有足夠證據表明腦出血患者中應限制他汀類藥物的使用。
練云東? 醫(yī)師? 文成縣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359人已讀 - 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診須知
門診常常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患者之前做了一些基本準備,能使我們的就診過程事半功倍。1,來醫(yī)院門診就診時,如果需要復查生化檢查(驗血)及相關檢查時,注意空腹就診。2,來醫(yī)院就診時,最好帶上相關門診病歷,近期的檢查報告,近期服藥情況。3,如果患者有語言溝通障礙的,最好需要年輕人陪同,可配合治療。4,就診時,找我治療的可提前在預約平臺預約,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葉建利? 主治醫(yī)師? 文成縣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1395人已讀 - 高血壓病的飲食
高血壓飲食治療原則 :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鈣、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飲食;高血壓病人的飲食治療,是以減少鈉鹽、減少膳食脂肪并補充適量優(yōu)質蛋白,注意補充鈣和鉀,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煙戒酒、科學飲水為原則。高血壓病人的飲食方法 :1、三餐: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2、低鹽: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即約一小匙。3、高鉀: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可以在食譜中經常"露面"。5、果蔬:每天人體需要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可以通過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來滿足。6、補鈣:應多吃些富含鈣的食品,如黃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鮮雪里蕻、蒜苗、紫菜等。7、補鐵:研究發(fā)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鐵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可預防老年人貧血8、飲水:天然礦泉水中含鋰、鍶、鋅、硒、碘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高血壓具有某些治療功效的食物 :① 葉菜類:芹菜、茼蒿、莧萊、汕菜、韭菜、黃花菜、薺萊、菠菜等;② 根莖類:茭白、蘆筍、蘿卜、胡蘿卜、荸薺、馬蹄;③ 瓜果、水果類:西瓜、冬瓜、西紅柿、山楂、檸檬、香蕉、水果、紅棗、桑椹、茄子;④ 花、種子、堅果類:菊花、羅布麻、芝麻、豌豆、蠶豆、綠豆、玉米、蕎麥、花生、西瓜子、核桃、向日葵子、蓮子心;⑤ 水產類:海帶、紫菜、海蜇、海參、青菜、海藻、牡蠣、鮑魚、蝦皮、銀魚;⑥動物類及其他:牛奶(脫脂)、豬膽、牛黃、蜂蜜、食醋、豆制品、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葉建利? 主治醫(yī)師? 文成縣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1582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帕金森 帕金森病十幾年了,去華西醫(yī)院開 希望繼續(xù)開藥控制病情總交流次數7已開處方
關注度 浙江省 第311名
總訪問量 58,602次
在線服務患者 105位
科普文章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