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公立三甲綜合醫(yī)院

推薦專家

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如何補堿:如何計算5%碳酸氫鈉注射液用量及注意事項所需5%碳酸氫鈉(mL)=所需補堿量(mmol)×1.71、HCO3-:需補充的碳酸氫鈉(mmol)=(預(yù)計的HCO3--實測HCO3-)×0.4×體重故:5%碳酸氫鈉量(ml)=(預(yù)計的HCO3--實測HCO3-)×0.4×體重×1.72、BE值補堿計算公式:(1)BE:所需補充的碳酸氫鈉(mmol)=BE×kg/3,或是補堿量(mmol)=BE×kg×0.3(參考文獻[1])故:5%碳酸氫鈉量(ml)=(BE×kg/3)×1.7或BE×kg×0.3×1.7約等于BE×kg×0.5(2)補堿量(mmol)=(-2.3-實際測得的BE值)×0.25×體重(kg),或補堿量(mmol)=正常的CO2CP-實際測得的CO2CP(mmol)×0.25×體重(kg)。(參考文獻[2])3、靜脈用藥還應(yīng)注意下列問題(參考文獻[2]):(1)靜脈應(yīng)用的濃度范圍為1.5%(等滲)至8.4%;(2)應(yīng)從小劑量開始,根據(jù)血中pH值、碳酸氫根濃度變化決定追加劑量;(3)短時期大量靜脈輸注可致嚴重堿中毒、低鉀血癥、低鈣血癥。當(dāng)用量超過每分鐘10ml高滲溶液時,可導(dǎo)致高鈉血癥、腦脊液壓力下降甚至顱內(nèi)出血,此在新生兒及2歲以下小兒更易發(fā)生。故以5%溶液輸注時,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8mmol鈉。但在心肺復(fù)蘇時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應(yīng)快速靜脈輸注。除非體內(nèi)丟失碳酸氫鹽,一般先給計算劑量的1/3~1/2,4~8小時內(nèi)滴注完畢。有專家建議:確保充分通氣,對于嚴重乳酸酸中毒的患者(pH<7.1),應(yīng)通過靜脈迅速給予碳酸氫鈉(5%碳酸氫鈉溶液,大約1.5mL~3mL/kg)。30~60分鐘后應(yīng)檢測血清電解質(zhì)和血液pH值,如果仍存在嚴重乳酸酸中毒(pH<7.1),則應(yīng)再次給予相同劑量的碳酸氫鈉。碳酸氫鹽治療在提高pH值的同時,可能會降低離子鈣濃度并導(dǎo)致不良的血流動力學(xué)效果,因此需要密切監(jiān)測電解質(zhì)水平。如果在給予碳酸氫鈉治療后,患者的血壓下降或未見改善,并且離子鈣濃度可能較低,則應(yīng)考慮經(jīng)驗性地給予鈣劑(參考文獻[3])。治療目標: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逆轉(zhuǎn)基礎(chǔ)疾病。使用碳酸氫鈉的短期目標是在糾正原發(fā)病之前,維持動脈血pH>7.1。對于合并重度急性腎損傷的患者,動脈血pH的目標應(yīng)為≥7.3??焖佥斪⑻妓釟溻c可能導(dǎo)致動脈血和組織毛細血管PCO2升高、乳酸生成加速、離子鈣濃度降低、高鈉血癥和細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需要密切監(jiān)控相關(guān)指標。?補堿量換算換算為5%碳酸氫鈉注射液計算過程:碳酸氫鈉(NaHCO?)分子量是84,1molNaHCO?=84g,1mmolNaHCO?=0.084g。5%NaHCO?=5g/100mL=1g/20mL。則1mmolNaHCO?→5%NaHCO?毫升數(shù):0.084×20≈1.7mL。故:1mmolNaHCO?=5%NaHCO?1.7mL?因為血液中除了決定酸堿平衡的離子如鈉離子、氯離子等均可以自由通過血管壁(血細胞和白蛋白不能直接通過血管壁外,對酸堿平衡影響?。@就決定了整個細胞外液的酸堿缺失與血清類似,所以測定血液BE(特別是血清BE)可以代表整個細胞外液的堿剩余量,BE值計算補堿公式計算過程:1、血氣分析儀通常通過以下方式計算標準堿剩余(SBE)=0.9287×[HCO3--24.4+(PH-7.4)];2、成人細胞外液約為kg×0.2(L);依據(jù)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得到:需要補充的堿量(mmol)=BE×kg×0.2由于1ml的5%碳酸氫鈉含有堿量50/84mmol所以需要補堿量(mmol)=BE×kg×0.2/(50/84)=BE×kg/3.36=BE×kg×0.3=BE×kg/3(近似)參考文獻:[1]李蛟,賈在申,杜中濤,孫志全.體外循環(huán)代謝性酸中毒補堿的一個新公式[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9,17(4):236-238[2]5%碳酸氫鈉注射液說明書(回音必集團江西東亞制藥有限公司)[3]KrautJA,MadiasNE.Treatmentofacutemetabolicacidosis:apathophysiologicapproach.NatRevNephrol.2012;8(10):58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