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公立三甲婦幼保健院

推薦專家

疾?。? 川崎病
醫(yī)院科室: 不限
開通的服務: 不限
醫(yī)生職稱: 不限
出診時間: 不限

川崎病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川崎病會自愈嗎?今天看了一個專門從澳大利亞墨爾本趕回來檢查的11歲大女孩,在澳大利亞兩周前腺樣體切除手術后出現發(fā)燒,伴有嘔吐,兩天后服用阿莫希林治療,仍有發(fā)燒,隨后全身癢,后頸出現皮疹,逐漸擴散全身,當時有楊梅舌和淋巴結腫大,手臂卡介苗處紅腫,發(fā)燒7天后熱退,第9天開始手指/腳趾膜狀脫皮,因為當地圣誕節(jié)放假一直沒有化驗血常規(guī),家長在網上搜索到我電話咨詢,考慮不完全川崎病,建議化驗血常規(guī),做心臟超聲檢查冠狀動脈,看看是不是需要治療,因當地預約超聲需要很長時間,母女倆當天飛機回北京,剛剛檢查了孩子,化驗血炎癥指標都正常了,超聲冠狀動脈內徑正常,孩子沒有進一步輸丙球的指征,算是川崎病自愈了!非常幸運,我也很高興,因為多數碰到的是川崎病自己退熱后發(fā)生了冠脈瘤造成不良結局找我的。那川崎病能自愈嗎?答案是真的,少數川崎病患兒有自愈的可能,但這種利率不是很大。川崎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病理改變的急性發(fā)熱性疾病,臨床表現為持續(xù)高熱,同時伴有皮疹、結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手足腫脹等癥狀。部分患兒可以依靠自身抵抗力使疾病炎癥消退,癥狀逐漸消失,如果孩子沒有發(fā)生冠狀動脈損傷,就算自愈了。但有些孩子雖然癥狀消失了,但因為血管炎形成了冠狀動脈瘤,預后不好,所以癥狀消退并不意味著疾病真正自愈,因為其潛在的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害可能依然存在,等待自愈是具有很大風險的,可能會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并發(fā)癥。另外,疫情后這些年川崎病變的越來越不典型,大孩子和一歲以下小寶寶有1/3-1/2的用川崎病傳統(tǒng)標準診斷不了,這些孩子更容易被漏診或者誤診,造成嚴重冠狀動脈損傷,因此,一旦孩子被懷疑患有川崎病的可能,應立即找有經驗的兒科醫(yī)生進行全面評估,必要時盡早開始丙球和阿司匹林等治療,可緩解癥狀,降低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對于自愈的川崎病患兒,也要按照川崎病的急性期和恢復期治療方案定期復查,急性期兩個月內需要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控制劇烈運動。總之,川崎病有個別孩子自愈,但對于川崎病,應保持高度警惕,積極治療,而不是等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