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提個醒!有這樣一個患者,膝關節(jié)痛數(shù)十年,關節(jié)變形,屈伸不利有卡頓,行路困難無力,,每次行走前需要屈伸幾次后,才能走。核磁檢查結果:膝關節(jié)增生有積液,韌帶、半月板損傷有撕裂?;?、骨表面及周圍軟組織等均有異常信號。?采用:推拿、針灸?、理療、打玻璃酸鈉、介入等治療數(shù)年后,效果并不明顯。?像這種情況,只下一個診斷:膝關節(jié)病變,是錯誤?的,還要考慮腰椎,腰椎疾患也能引起膝關節(jié)疼痛。建議:?膝關節(jié)好好壞壞,超過半年以上,就不要只治膝關節(jié)了,還要考慮腰椎治療,這樣療效才會更好。?順便說一句,膝關節(jié)的痛腫脹,包括腰椎病變,往往堅持三個月半年就會好轉,千萬不要想去做手術?。。?
重要事實癌癥是全世界的一個主要死因,2020年近1000萬例(或近六分之一)死亡由癌癥導致。最常見的癌癥是乳腺癌、肺癌、結腸癌、直腸癌以及前列腺癌。大約三分之一的癌癥死亡源自煙草使用、高體重指數(shù)、酒精消費、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以及缺乏身體活動。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約30%的癌癥病例系由人乳頭瘤病毒和肝炎等致癌感染引起。如果能得到及早發(fā)現(xiàn)和有效治療,許多癌癥是可以治愈的。癌癥是一組可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多種疾病的通稱。使用的其它術語為惡性腫瘤和贅生物。癌癥的一個決定性特征是異常細胞快速生成,這些細胞超越其通常邊界生長并可侵襲身體的臨近部位和擴散到其它器官。后者被稱為轉移。廣泛轉移是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問題癌癥是全世界的一個主要死因,2020年導致近1千萬人死亡(1)。2020年,(就癌癥新病例而言)最常見的是:乳腺癌(226萬例);肺癌(221萬例);結腸和直腸癌(193萬例);前列腺癌(141萬例);皮膚癌(非黑色素瘤)(120萬例);胃癌(109萬例)。2020年癌癥死亡的最常見原因是:肺癌(180萬例死亡)結腸和直腸癌(91.6萬例死亡):肝癌(83萬例死亡);胃癌(76.9萬例死亡);乳腺癌(68.5萬例死亡)。每年約有40萬名兒童罹患癌癥。最常見的癌癥因國家而異。宮頸癌在23個國家中最為常見。癌癥由何引起?癌癥源于正常細胞轉變?yōu)槟[瘤細胞的多階段過程,通常從癌前病變發(fā)展到惡性腫瘤。這些變化是一個人的遺傳因素與三種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外部因素包括:物理致癌物,例如紫外線和電離輻射;化學致癌物,例如石棉、煙草煙霧成分、酒精、黃曲霉毒素(一種食品污染物)和砷(一種飲水污染物);生物致癌物,例如由某些病毒、細菌或寄生蟲引起的感染。世衛(wèi)組織通過其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對致癌因素進行分類。癌癥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上升,這很可能是因為特定癌癥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整體風險不斷積累,而同時細胞修復機制的有效性則呈下降趨勢。癌癥危險因素煙草使用、酒精消費、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和空氣污染是癌癥(以及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影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一些慢性感染也是癌癥的危險因素。2018年全球確診的癌癥中約有13%可歸咎于幽門螺旋菌、人乳頭瘤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愛潑斯坦—巴爾病毒(2)等致癌性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可分別增加罹患肝癌和宮頸癌的危險。艾滋病毒感染會使患宮頸癌的風險增加六倍,并還會大幅增加患其他某些癌癥,如卡波西肉瘤的風險。減輕癌癥負擔目前30%-50%的癌癥可通過避免危險因素和落實現(xiàn)有的循證預防策略得到預防。此外,還可通過早期發(fā)現(xiàn)癌癥并適當治療和護理癌癥患者來減輕癌癥負擔。如能得到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許多癌癥治愈的可能性很高。預防癌癥降低癌癥風險的方式包括:不使用煙草;保持健康的體重;健康飲食,包括水果和蔬菜;經常進行身體活動;避免或減少酒精消費;如果屬于建議接種疫苗的群體,則請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和乙肝疫苗;避免暴露于紫外線輻射(這主要源于陽光暴曬和人工曬黑設備)和/或采取防曬措施;確保在衛(wèi)生保健中安全和適當?shù)厥褂幂椛洌ㄓ糜谠\斷和治療目的);盡量減少在職業(yè)中接觸電離輻射;減少接觸室外和室內空氣污染,包括氡(一種由鈾的自然衰變產生的放射性氣體,可能在建筑物中,住宅、學校和工作場所積累)。早期發(fā)現(xiàn)如果能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病例,則可降低癌癥死亡率。早期發(fā)現(xiàn)包括兩個部分,即:早期診斷和篩查。早期診斷如果發(fā)現(xiàn)早,癌癥更有可能對治療做出反應,從而大大提高存活概率,同時降低發(fā)病率和治療費用。通過早期發(fā)現(xiàn)癌癥和避免延誤治療,可大大改善癌癥患者的生活。早期診斷包括三部分:了解不同類型癌癥的癥狀并在觀察到異常時務必尋求醫(yī)療建議;獲得臨床評估和診斷服務:及時轉診以獲得治療。癥狀性癌癥的早期診斷在所有環(huán)境中并且對大多數(shù)癌癥都意義重大。癌癥規(guī)劃應旨在減少診斷、治療和支持性護理方面的延誤和障礙。篩查篩查旨在確認尚未出現(xiàn)癥狀但已具有暗示特定癌癥或癌癥前期跡象的個體。如在篩查中發(fā)現(xiàn)異常,則應進行進一步檢測以作出明確診斷,如果證明存在癌癥,還應轉診進行治療。篩查規(guī)劃僅對某些類型而非所有類型的癌癥有效,而且一般來說,篩查規(guī)劃比早期診斷復雜得多并需要更大量的資源,包括需要特殊設備和專門人員。即使建立了篩查規(guī)劃,早期診斷規(guī)劃也依然必要,以便查明那些發(fā)生在不符合篩查的年齡或風險因素標準的人群中的癌癥病例。篩查規(guī)劃根據(jù)年齡和風險因素來選擇患者,以避免進行過多假陽性研究。篩查方法的例子包括: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包括人乳頭瘤病毒核糖核酸和信使核糖核酸檢測),這是宮頸癌篩查的首選方式;為居住在具有強大或相對強大衛(wèi)生系統(tǒng)環(huán)境中的50-69歲女性進行乳房造影以篩查乳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規(guī)劃都需要保證質量。治療準確診斷癌癥對采取適當有效的治療措施必不可少,因為每種癌癥類型都需要特定的治療方案。治療通常包括手術、放療和/或全身性治療(化療、激素治療、靶向生物治療)。適當選擇治療方案既要考慮癌癥又要考慮接受治療的個體情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治療方案對于實現(xiàn)預期的治療效果很重要。確定治療目標是重要的第一步。主要目標通常是治愈癌癥或顯著延長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是一項重要目標。這可通過為患者提供身體、社會心理和精神健康支持以及在癌癥末期提供姑息治療來實現(xiàn)。一些最常見的癌癥類型,如乳腺癌、宮頸癌、口腔癌和結腸直腸癌等,如能早期發(fā)現(xiàn)并根據(jù)最佳做法進行治療,治愈概率很高。某些癌癥類型,如睪丸精原細胞瘤以及不同類型的兒童白血病和淋巴瘤,如果加以適當?shù)闹委?,即使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它部位,治愈率也很高。然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之間在治療可得性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據(jù)報告,90%以上的高收入國家能提供綜合治療,但低收入國家只有不到15%能提供綜合治療(3)。姑息治療姑息治療的目的不是治愈癌癥,而是緩解癌癥引起的癥狀和痛苦,并提高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姑息治療可幫助患者生活得更舒適。在癌癥晚期患者比例較高且治愈幾率很小的地方,尤其需要這種療法。90%以上的癌癥晚期患者可以通過姑息治療緩解身體、社會心理和精神問題。有效的公共衛(wèi)生策略,包括基于社區(qū)和家庭的護理,對于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止痛和姑息治療至關重要。強烈建議提高口服嗎啡的可及性,以治療80%以上癌癥末期患者承受的中度至重度癌癥疼痛。世衛(wèi)組織的應對2017年,世界衛(wèi)生大會通過了題為“結合綜合性方法審視癌癥預防和控制”的WHA70.12號決議,敦促各國政府和世衛(wèi)組織加快行動,實現(xiàn)《2013-2020年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全球行動計劃》和《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所述目標,減少癌癥導致的過早死亡。世衛(wèi)組織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與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內的其他聯(lián)合國組織和伙伴合作,以便:強化對癌癥防控的政治承諾;協(xié)調開展人類癌癥起因和致癌機制研究;監(jiān)測癌癥負擔(作為全球癌癥登記倡議工作的一部分);確定用于癌癥預防和控制的“最合算措施”和其他具有成本效益的重點策略;制定標準和工具,以指導籌劃和實施針對成人和兒童癌癥的預防、早期診斷、篩查、治療、姑息治療和生存關懷措施。加強國家和地方各級衛(wèi)生系統(tǒng),幫助其提高癌癥治療的可及性;在2020年世衛(wèi)組織癌癥報告中確立癌癥預防和控制議程;作為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zhàn)略的一部分,提供全球領導和技術援助,支持各國政府及其合作伙伴建立和維持高質量的宮頸癌控制規(guī)劃。改善乳腺癌控制,減少可避免的乳腺癌死亡,重點關注健康促進、及時診斷和獲得醫(yī)護,以便通過世衛(wèi)組織全球乳腺癌倡議加快協(xié)調的實施工作;在世衛(wèi)組織全球兒童癌癥倡議范疇內,以CureAll方法為基礎,通過有針對性的國家支持、區(qū)域網絡和全球行動,支持各國政府提高兒童癌癥的存活率;增加對基本癌癥藥物的獲取,特別是通過全球兒童癌癥藥物獲取平臺;提供技術援助,以便迅速有效地向各國轉讓最佳干預做法。??參考文獻(1)FerlayJ,ErvikM,LamF,ColombetM,MeryL,Pi?erosM,etal.GlobalCancerObservatory:CancerToday.Lyon: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2020(https://gco.iarc.fr/today,accessedFebruary2021).(2)deMartelC,GeorgesD,BrayF,FerlayJ,CliffordGM.Globalburdenofcancerattributabletoinfectionsin2018:aworldwideincidenceanalysis.LancetGlobHealth.2020;8(2):e180-e190.(3)評估國家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的能力:2019年全球調查報告。日內瓦:世界衛(wèi)生組織;2020年。
總訪問量 51,994次
在線服務患者 340位
科普文章 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