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偉 河南省鄭州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筆者在腫瘤科工作的數年當中,診治了數千名不同的腫瘤患者,發(fā)現在腫瘤診治過程中,多數腫瘤患者存在一些認識上的矛盾,現淺談如下,希望對廣大腫瘤患者有所幫助。矛盾一:病人的“急”與醫(yī)生的“慢” 患者經常會抱怨:“急病遇上慢先生”。在此我要強調,癌癥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患,診斷必須盡可能做到準確無誤,只有全面而又準確的診斷確立以后,醫(yī)生才可以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最終受益的才是病人。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是決定預后的重要因素,這已是家喻戶曉的常識。病人在確診后,要求及早治療,這種急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與醫(yī)生的治療原則也不矛盾。但是對于“急”要辯證看待。必要的全身檢查,必要的術前準備和必要的對一些宿疾的治療,都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關鍵。急及慢是相對的,上述的一些檢查、準備,不應視為“拖”和浪費時間。正因為癌可能轉移,盲目早治,可能漏診已有的轉移;有時已發(fā)現的癌,可能就是一個轉移癌,而非原發(fā)灶。這時早治只能是對病人加重打擊,有百害而無一利。故不應拒絕詳細檢查,為此所費的時間,所花去的費用都是值得的。矛盾二:病人要求的“主要治療”與醫(yī)生的所謂“輔助治療”在腫瘤治療中,主要治療與輔助治療不是一成不變的,與有無實體瘤、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癌癥是否限于臟器內、腫瘤的部位與鄰近組織的關系,以及與腫瘤的臨床分期密切相關。實際上如何采取最合理、最有效、最經濟、最省時的治療是醫(yī)生考慮的問題,而不是病人決定的問題。但癌癥的手術、放療、化療、免疫和中藥治療,很多病人已耳熟能詳,因之就不可避免地有所考慮。再加上社會上總有些小冊子,不適當地吹噓,某些廣告又隨波逐流,都會使病人企圖找一個“多快好省”,既輕松又無痛苦,效果又好的方法;甚或企圖用上所有的辦法才保險。例如實體瘤者應以手術為主,但如果已不適合手術切除了,強烈要求手術只能是一種無知的莽撞行為,最終受損失的是病人自己。此時如果是空腔臟器已有梗阻,用手術方法解除梗阻,起到的是姑息作用,雖說手術了,但是是姑息的,“輔”的,而不是主要治療。再如,乳腺癌,初治時可能采取手術治療,此時手術為主要治療;術后采取輔助化療,但此時輔助化療并非簡單的“輔助”,相反卻成為主要治療了。故請讀者相信,醫(yī)生是在為你好,而并非在給你做無謂的“輔助治療”,恰恰相反,這些輔助治療正是你主要治療的一部分。矛盾三:經治醫(yī)生是“名醫(yī)”與“非名醫(yī)”人人都希望,“華佗再世,扁鵲重生,仲景復活,南丁格爾仍在”,說的是看病希望能找到名醫(yī)。常言說的好:“中醫(yī)認人;西醫(yī)認門”,說的也是看醫(yī)生要找名醫(yī)。但天底下那有那么多“華佗”呢?其實名醫(yī)與非名醫(yī)是相對而言的。腫瘤并非是一種病,而是很多種,又包括很多領域。中醫(yī)講究辯證施治,經過望、聞、問、切以后再細微地辯證,而且還有經驗在內。西醫(yī)注重先進理論、檢查、經驗技術等,另外還受地區(qū)醫(yī)療條件影響。一個醫(yī)生不可能對所有領域的腫瘤治療都很有經驗,這也是其相對性的又一方面。而且名醫(yī)必然有較多的業(yè)務會診、外事及頻繁的政事活動,且病人多。這樣就會導致思索的時間少,且不能連續(xù)診治。經過知名醫(yī)生的診斷,提出總的合理的治療方案當然是幸事,但每次都固執(zhí)地由其診治并非好事。與其辯證一次,多次抄方,就不如找一位了解病情,有充裕的時間辯證,根據現證擬方、施治更好些。矛盾四:康復診治過程中的“心理康復”與“生理康復”國內外大量研究發(fā)現,腫瘤的發(fā)生與心理性格是有關的。而且在懷疑、檢查、診治全過程中,都貫穿著心理活動,心理調整。在康復期,腫瘤已得到證實,腫瘤分期、病理分級、細胞分型、以及轉移情況都一清二楚了。其心理活動是以估量預后和自怨為特點。常捫心自問,覺得這輩子沒干缺德事,怎么得這種倒霉的病,或是在心里盤算后事。實際上是否患癌若是與自己有關,那就怨你的癌型性格:抑郁,心里不服氣,憋在心里不愿講出,不交友,不談心……而缺德的人不一定得癌,君不見連救災款都敢貪的貪官污吏,可謂缺大德,但他不一定得癌。心理康復要從改變性格開始,古語云: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真正使性格豁達開朗起來,必須從甩掉“死”字開始。不怕死,什么也就無所懼了。在診治、康復中,自己、家屬及醫(yī)生在治療軀體疾病的同時,還要注意配合調整病人的心理。在康復期主要治療已結束,時間多了,不要胡思亂想,要努力適應角色轉變。家屬及醫(yī)生要鼓勵病人參加康復組織的活動,與病友談心。常言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無數的榜樣中受薰陶,否認、自怨、遷怒于人不但無濟于事,反而有害。病人自己要學會渲泄,有了朋友,就有地方宣泄,家屬要容忍病人的渲泄。矛盾五:腫瘤康復階段的“養(yǎng)”與“練”祖國醫(yī)學同樣重視疾病康復,我們常說“三分治七分養(yǎng)”,疾病康復有養(yǎng)的功勞,癌癥康復也不例外,但怎么個養(yǎng)法卻有講究。養(yǎng)有消極和積極的養(yǎng)法。消極的靜養(yǎng),把自己關在室內,甚至臥床養(yǎng)病,其結果只能是越養(yǎng)越虛,動則心慌氣短,大汗淋漓。積極的靜養(yǎng),或練靜功,或以琴、棋、書、畫為寄托,排除雜念,修身養(yǎng)性,實際達到了調整心理的目的。在康復中的鍛煉有多種形式,太極拳、太極劍、扭秧歌、跳舞以及氣功都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但必須循序漸進,遵守有氧代謝的原則。無論積極的靜養(yǎng)還是積極的鍛練,都要重在參與。但是切記,養(yǎng)”與“練”要適度,腫瘤康復階段更應如此。矛盾六:“提高自身免疫力”與“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的應用一個國家的軍隊、警察、法官等系統(tǒng)非常強大,則破壞分子就很難作亂;同樣一個人的免疫力很強的話則腫瘤就很難生長??祻椭幸憻掦w能、調整心理,其目的就是保護、恢復受疾病的治療所損害的免疫力,雖不是立見功效,但卻是一勞永逸的。沒有完善的免疫系統(tǒng),也就是俗語說的抵抗力低下。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就是可調整人體免疫力的藥物。由于腫瘤及手術和治療措施損害了免疫力,而免疫力降低又可發(fā)生很多并發(fā)癥,是危險的,而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如干擾素、白介素-2、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以及香菇多糖等有可能保護你度過免疫力低下的難關,所以我們可以適量使用;但不能企圖永遠依賴這些藥把免疫力不斷提高。免疫力達到正常后并不會無限制提高。有的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有發(fā)熱、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更應注意。還有的本身就具有抗原性,長期使用,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這樣不但不能提高免疫力,反而影響自身免疫系統(tǒng)。故最好在有經驗的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矛盾七:“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與“藥健字保健品”多數腫瘤患者經常困惑,市場上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藥品太多了,簡直無法選擇。下面介紹一些經驗。上述提到的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都是“藥準字”的藥品,作用是肯定的,臨床上經常使用。與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類似的還有很多保健品,這一類保健品很多,多是口服液。往往一批批出現,又一批批被摒棄,其原因不言自明。若有經驗實力選購時,要注意有“衛(wèi)藥健字批號”;有衛(wèi)生部復查合格證。那么你會說,免疫力既摸不到也看不見怎么驗證有無作用呢?告訴你,已淘汰的市場上自然沒有了;那么市場上有的,怎么知道將來不被淘汰呢?應當如何選擇呢?一看有“衛(wèi)藥健字批號”;二看衛(wèi)生部復查合格證;三聽可靠的朋友介紹;四自服有主觀癥狀的改善;五到醫(yī)院查免疫指標有改善,否則宜斷然摒棄??傊翱磸V告更要看療效”。矛盾八:如何區(qū)別應用“營養(yǎng)品”與“食健字保健品”徐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民以食為天”,強調的是營養(yǎng)的重要性。中醫(yī)歷來認為“藥、食同源”。說白了就是人維持生命要靠飲食。得了癌癥,不斷增殖的癌細胞消耗營養(yǎng);手術、放療、化療這些額外的打擊,也必然消耗營養(yǎng)。所以營養(yǎng)是康復的重要內容之一。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的構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質。而恰恰是蛋白質,在營養(yǎng)方面最有爭議,所說的忌口就集中在蛋白質方面。蛋白質進入人體后,最終分解為氨基酸,其中有八種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即人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補充。所以攝取蛋白質要多樣化,以求互補,以維持身體需要。由于癌癥的病因還不甚清楚,各家根據各自的經驗提出的宜忌、宜食,當然會各不相同。但是,如果把不可吃的綜合起來,可進之食物很有限。蛋白質的補充也并非多多益善,保證1~3.5mg/kg/日即夠。多了不但加重腎臟負擔,不利腎功;多余的蛋白發(fā)酵分解還可致癌。不要誤解,并非什么食物都可不忌。①已證明的致癌物質及被其污染的食物是不可吃的。②不良烹調方法制作的食物如油炸、煙熏、火烤、臘制、腌漬菜等,宜少吃或不吃。③你在服中藥時,與藥性相反之食物,應遵醫(yī)囑不要吃。④以訛傳訛的食物如雞、鴨、螃蟹、海鮮等吃起來不過敏,盡可放心享用。重要的還在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及不良嗜好。如何對待食健字號的保健品;首先明確它是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食品。選購時要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衛(wèi)食健字批準文號”、進口者為“衛(wèi)進食健字”以及衛(wèi)生部復查合格證。大多數保健食品如胡蘿卜汁、銀耳、蓮子、大棗制品多能自制,雖然費事,但絕對物美價廉。還有一類是防癌的微量元素如硒等是自己不易加工的,可根據衛(wèi)生部門批準的有關說明書上介紹的作用選購。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有助于康復。矛盾九:體能鍛煉中氣功練習的“自練”與“外氣”現代康復模式中,體能鍛煉已廣為人們接受,其中很多人選擇氣功。無論是靜功還是動靜結合的功,都是在自練中,通過各種導引,以求轉移懸念入靜,達到調整心理的目的。練氣功有功時的要求,功時構成運動負荷的因素之一,要根據自身條件掌握,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不顧自身條件,機械執(zhí)行,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適得其反。練氣功只有自練才會達到預期目的,不要圖省事相信氣功師的外氣。要牢記康復靠自己,不能靠他人。練氣功要有個人習慣,不可照書本,按圖索驥,以免出偏,悔之莫及。矛盾十:“只剩半條命”與“不敢停藥”過去肺結核被曾稱為死癥,但早已可以治愈;同樣過去癌被稱為絕癥,是因為當時的確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現在由于診斷、治療技術的進步,癌的生存率在先進國家可達50%,在我國大城市也能達40~50%,相當一部分已經可以治愈,只不過農村人口基數很大,使總的生存率大大低于先進國家約20%多。過去年代康復了的病人,自己常戲稱是“只剩半條命”或被判了“死緩”,在病人中沿用至今。這種觀點明顯不可取。癌癥并不等于死亡,世界上癌癥病人健在30-40年的不在少數。其積極作用是督促病人不要忘乎所以,不要把改變了的生活方式及戒掉的不良嗜好復僻。其消極作用也不容忽視,因為怕“執(zhí)行期”來臨,有人中藥一吃就是十年、八年,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以及抗癌保健品不敢停。我們提倡使用有度,遵從醫(yī)囑,該停就大膽停藥。否則雖然身體已無病,但心理尚未康復,更是不敢回歸社會,這按WHO的標準,就是還未康復、還不健康。去除心理障礙,心理康復結合生理康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康復。筆者認為,以上問題對于大多數腫瘤專業(yè)醫(yī)生來說,是有同感的,對于絕大多數腫瘤患者更是深有體會。希望讀過次文,不管是醫(yī)生抑或腫瘤患者,能有所收獲。鄭州人民醫(yī)院腫瘤科咨詢聯系電話:0371-670707276
1、腫瘤熱療的概念 腫瘤熱療(hyperthermia)是應用各種熱源運用現代醫(yī)療科技及ICU技術對惡性腫瘤進行加溫治療的一種方法。有學者稱之為“溫熱治癌”、“高熱治癌”、“透熱治癌”等。就熱療本身來講,它是一種純物理性治療,熱源包括高頻電磁波、紅外線、超聲波、熱水浴等。在對機體加溫時,由于腫瘤組織自身的組織結構不健全,散熱較正常組織慢,使腫瘤組織的溫度較正常組織高出5℃~10℃,而惡性腫瘤細胞對高熱敏感,結果是高熱后腫瘤細胞被殺死或逐漸凋亡,而正常組織不受損傷。 熱療相對放療、化療的獨特優(yōu)勢在于它無毒副作用,同時,熱療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增加放療、化療的療效,配合手術及其他手段治療癌癥,可以減少腫瘤復發(fā),提高腫瘤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2、熱療抗腫瘤五大作用1、高熱對腫瘤細胞的直接作用 研究表明高熱可以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可以抑制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蛋白質的合成;高熱可以損害細胞膜的正常功能,使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引起蛋白外溢,核染色質結構發(fā)生改變,導致癌細胞的死亡。因為腫瘤組織內部結構不健全,高熱時抑制了腫瘤細胞的呼吸,無氧酵解增強使pH下降,又使溶酶體的活性加強,致腫瘤細胞溶解死亡;由于抑制了蛋白質合成也就抑制了腫瘤細胞的增殖,使腫瘤細胞死亡。所有這些均對細胞增殖的S期最敏感,與其他期比較可相差數十至數百倍。因為放射治療和很多藥物都對S期以外的細胞增殖周期效果明顯。這樣一個互補、協同的關系在臨床上有著重要的治療價值。2、熱療增加化療效果 研究表明,在體外42℃,持續(xù)120分鐘可以使一些化療藥物的滅癌效果增強10~100倍。在臨床實際應用上,熱療與化療聯合應用,其療效遠遠大于兩種療效的相加。在達到同一療效指標的情況下,化療藥物用量可以減少,從而降低了對人體的危害。3、熱療增加放療效果 熱療和放療在細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位點不同,即熱療敏感的細胞周期放療治療不敏感,這樣便形成了一種互補的關系,熱療的同時又改變了腫瘤的組織學、生理學特性,這些又能增強放射治療的效果。4、熱療影響機體免疫 在腫瘤組織的特殊生物學特性中有著不同于正常組織反應,結果是加速腫瘤組織的死亡。5、熱療排除體內的毒素人體皮膚為整個軀體提供保護,它既是一個吸收器官也是一個排泄器官。在全身熱療時,人體排出大量汗液,平時不能開放的孔道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開放,在大量汗液排出的同時會將體內及皮膚吸收的有毒物質排出,這使機體免遭有毒物質刺激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3 常見惡性腫瘤的臨床熱療應用1、淺表腫瘤由于淺表腫瘤容易加熱,便于觀察,測溫或溫控也相對容易,所以早期以熱療治療的腫瘤多為淺表腫瘤。淺表腫瘤可分為原發(fā)性和轉移性,皮膚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等都屬于原發(fā)性腫瘤;淺表淋巴結的癌性轉移及淺表的其他轉移性腫瘤都屬于轉移性腫瘤。1.1、皮膚癌 皮膚癌是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fā)于頭頸、上肢的裸露部位及口腔內、外陰等部位。鱗狀細胞癌年輕者好發(fā),基底細胞癌年老者好發(fā)。前者臨床癥狀多為局部紅硬之腫塊,并迅速出現潰瘍,多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常伴感染及疼痛;后者臨床癥狀多為斑塊狀丘疹或疣狀隆起,基底較硬,出現潰瘍較晚、生長較為緩慢,少有轉移。 療效分析:在非手術治療方法中,熱療可增強放射治療的敏感性,熱增強比可達1:1.4,在頭頸部熱療中可以減少放療劑量及保持美容效果;對于面積較大而不能手術和放療的病人可進行全身熱化療以提高療效。1.2、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病理分型復雜。由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在細胞分化程度較低時,可較早出現全身性的轉移。 療效分析:主要用于II期以上病人,結合化療及放療可增強治療的敏感性,提高腫瘤的控制率;對復發(fā)的乳腺癌進行放化療增敏有更強的優(yōu)勢。在乳腺癌患者出現皮膚損傷,如橘皮樣外觀或破潰時或出現上肢淋巴性水腫時,化療結合熱療則明顯提高療效,在晚期出現肺、肝、骨等處廣泛轉移及出現疼痛時,行全身熱療可明顯改善癥狀、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1.3、黑色素瘤、軟組織肉瘤 黑色素瘤是惡性度極高的一種皮膚惡性腫瘤,它生長極為迅速,生物學行為極為惡劣,和軟組織肉瘤一樣容易出現血行轉移。其特點是手術后極易復發(fā),對放化療等不敏感。 療效分析:對于局部的惡性黑色素瘤尤其是發(fā)生在肢體部位者,行局部區(qū)域性熱灌注化療較為有效,總有效率可達80%~90%,完全緩解率可達55%~65%;對于全身轉移的惡性黑色素瘤病人只要全身狀況允許,實行全身熱療也有一定療效;軟組織肉瘤的熱療方式與黑色素瘤相近。在兩種腫瘤的應用上都獲得了較好的療效。1.4、轉移性腫瘤 對于一些表淺轉移性腫瘤進行放射治療時配合熱療可以明顯提高腫瘤的控制率.淺表性轉移腫瘤最常見的是乳腺癌術后胸壁復發(fā)、鼻咽癌頸部淋巴結轉移。在復發(fā)的乳腺癌患者中,有3/5的患者出現胸壁及局部復發(fā),常出現疼痛、潰瘍、出血等癥狀,尤其是大多數患者已經進行過局部的放射治療,再行控制極為困難。, 療效分析:用綜合治療后控制率大為提高,可提高轉移性腫瘤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2 、頭頸部惡性腫瘤 早期的頭頸部腫瘤多以手術治療為主;而對于不能手術的早期及中晚期患者多以放射治療為主;對于III、IV期及復發(fā)轉移者,在局部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熱化療以提高控制率減少復發(fā)率。 療效分析:在放射治療時加用熱療可增加放射治療的敏感性,減少放射治療的劑量,提高控瘤率;對于頭頸部惡性腫瘤病變范圍大、不能手術者可行全身熱化療;在腦瘤、鼻咽癌、甲狀腺癌、腮腺癌、喉癌、口咽癌和唇癌等治療中都取得顯著療效。3 、肺癌 多種熱療方式都可應用于肺癌,但無論是間質凝固熱療還是體外加熱,單獨應用都難以在腫瘤中形成有效的治療溫度,一般均聯合放療、化療及中醫(yī)藥等綜合治療。 療效分析:胸腔內的熱灌注治療對于肺癌癌性胸腔積液及胸膜播散者療效顯著。用DDP或VitB17結合43℃熱鹽水體外循環(huán)胸腔熱灌注治療癌性胸水,有效率在80%以上。對無法切除的轉移性肺癌行胸內熱灌注化療也收到了較好的療效。4、食管癌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癥狀是進行性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等,病理類型以鱗癌為主,手術后的五年生存率不超過30%,而且僅有約l/3的患者可進行手術治療。 療效分析:20世紀70年代末期首先開始行腔內微波熱療結合放射治療,其療效結果在國際上引起轟動,隨后熱放化三結合治療、手術前熱放療、熱化療也都收到了良好的療效;對于復發(fā)的食管癌患者應用有熱療參與的綜合治療同樣收到良好療效。5、胃癌 胃癌在消化道惡性腫瘤發(fā)病中占第二位。胃癌的病理類型以腺癌為主,早期癥狀不明顯,中晚期常出現上腹包塊、納差、消瘦、貧血、出血、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等癥狀,死亡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0%左右。 療效分析:熱療主要應用在手術發(fā)現腫瘤侵犯至漿膜層以外而不能行根治性切除者,此時可行術中熱灌注治療;術前熱灌注化療能提高手術切除率;對于術后復發(fā)的胃癌患者及肝臟或腹腔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行腹腔熱灌注治療,療效更好。6、肝癌 肝癌特點是起病隱匿、進展快、病程短、短期復發(fā),目前治療較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手術和介入治療,而放療效果差,很少使用。 療效分析:手術、介入結合各種熱療形式的綜合治療能提高患者生存率。7、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病理類型以腺癌為主,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輔以放療、化療等。 療效分析:術中熱灌注化療可預防種植性轉移,治療手術未切除的病灶;對梗阻的病人進行局部熱療,有助于緩解梗阻;預防性全身化療加用全身熱療有助于提高控制率。有報道用熱放化三聯治療晚期復發(fā)性直、結腸癌,有效率為54%。其中94%的病人疼痛減輕,33%的病人創(chuàng)造了再次手術的機會,治療后的1年生存率80%,3年生存率34%。8、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發(fā)病隱匿,預后差,治療成功率小,只有少數病例(15%~20%)能有手術機會,對放化療敏感性差,治療棘手。胰腺癌的病理類型以導管腺癌和腺泡細胞癌為主。 療效分析:術中熱灌注治療有助于提高控制率;晚期胰腺癌腹腔熱灌注化療藥物或VitB17等可緩解疼痛及延緩病情進展。9、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最早出現的臨床癥狀多為無痛性血尿,一旦出現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則可提示腫瘤惡性程度高或進入晚期狀態(tài),復發(fā)率極高。病理類型多為乳頭狀癌、移行上皮癌,但鱗癌腺癌少見。細胞分化好者3年生存率100%,3級者3年生存率40%左右。 療效分析:對術后進行膀胱灌注化療者,若結合熱療可明顯降低轉移復發(fā)的風險;在中晚期患者綜合治療中,結合熱療可明顯提高藥物及放射治療的療效。10、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為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對于早期病例多采用根治性手術和根治性放療,對較晚期和不能耐受手術者多采用內分泌療法和放化療以延長生存期。 療效分析:超聲聚焦(HIFU)治療前列腺癌有優(yōu)勢;微波等局部超高溫熱療療效明顯;各種局部熱療或透熱治療配合放射治療優(yōu)于單項治療。對復發(fā)的前列腺同時進行局部熱療和放療,可提高控制率和生存質量。11、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病理類型以鱗狀細胞癌為主,常侵犯盆腔器官及陰道膀胱三角區(qū),易發(fā)生區(qū)域性的轉移。宮頸癌的治療主要是手術和放射治療,有全身轉移或晚期病人則行全身或區(qū)域性化療。療效分析:放療加用腔內微波熱療可以減少放療劑量,或避免腔內放療,減少相應副反應的發(fā)生;加用熱療可明顯提高復發(fā)病人的治療效果。對中晚期宮頸癌盆腹腔轉移患者行人工腹水射頻區(qū)域性體外加熱熱灌注化療后,總緩解率為83%,且無明顯毒副作用。12、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也是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屬激素依賴性腫瘤。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放療、內分泌治療和化療。 療效分析:手術前應用熱灌注化療可以提高手術切除率;術中應用可減少復發(fā)率及清除盆腹腔可能播散的癌細胞;晚期腫瘤侵犯外膜或腹腔內播散及腹腔內淋巴結轉移者,行腹腔熱灌注化療有其他療法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13、卵巢癌 卵巢癌發(fā)病僅次于乳腺癌和宮頸癌,其特點是病理類型復雜、癥狀多樣化,以下腹不適、腹脹為早期癥狀,晚期常出現大量腹水、疼痛、出血、貧血、惡病質等癥狀。手術、放療、化療都是常用手段,熱療可以配合前三種治療以提高臨床治愈率。 療效分析:腹腔熱灌注化療應用于術前,可以增加手術切除的機會;應用于術中,可以明顯降低腹腔腫瘤播散的機會;應用于晚期伴腹水者可提高療效;全身熱化療可以明顯增加化療藥物的有效率。
患者:病情描述(發(fā)病時間、主要癥狀、就診醫(yī)院等): 醫(yī)生,您好!我母親48歲,因與月經周期有關的乳房疼痛而行三維乳腺及周圍淋巴結彩超檢查示:左乳外上象限14mm實性腫塊,雙側乳腺增生。乳腺鉬鈀示:左乳外上7mm腫物伴鈣化。 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三甲)做了左乳單純切除+前哨淋巴結活檢術。術后病理示:左乳導管內癌,各組淋巴結未見轉移0/4 前哨0/3 腋下0/1 IHC(1001475):ER(+),PR(+),cerbB-2(++),ki67(+)10%左右,P53(-)。 她術后沒有化療,但有的專家說必須要內分泌治療,有的專家則說不需要,說不需要的理由是如果內分泌治療那樣是弊大于利(我母親有糖尿病,現在血糖控制得基本正常)。我母親沒有絕經,她吃了一周的三苯氧胺后就自行停藥了,說是難受,副作用大。現在已經術后快一年了,我母親仍然沒有絕經,也再沒吃過內分泌治療的藥物,術后半年復查沒有復發(fā),又要復查了,可是我卻很糾結,不知道她到底該不該行內分泌治療,我查了一些醫(yī)學文獻還有乳腺癌治療指南,基本都主張接受內分泌治療。我想咨詢的是像我母親現在這種情況用不用內分泌輔助治療?如果用,那具體方案及療程是怎樣的?還有她應該怎樣進行科學的術后復查?謝謝!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吳敏:不用化療,主張內分泌治療,三苯氧胺就可以啦,患者:謝謝吳教授,那像我母親這種情況,她已經術后一年了,就吃了7天的三苯氧胺,如果現在開始吃的話那要吃多久呢?四年or五年?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吳敏:要吃五年,由于沒有絕經,不做內分泌治療是很危險的,也就是說對側乳腺癌變得可能性比較大
總訪問量 2,899,036次
在線服務患者 1,193位
科普文章 108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