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健主任醫(yī)師 上海瑞金醫(yī)院 普外科 現在啊,越來越多的人啊患上了抑郁癥,也有更多人呢,哎,由抑郁而失去了生命,人們對心理健康呢也逐漸重視了起來,同時很多人也會啊,容易產生誤解,每當情緒低落啊,難受哎,做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啊,就很容易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癥。但其實啊,還有一種病和抑郁癥的表現呢極為相似,這就是今天費經要和大家講解的一種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那么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啊,簡稱叫甲減,是因為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不足而導致的一種癥狀,初期呢,容易感覺到疲勞啊或者體重增長等情況,而到后期呢,會出現心率的減慢,食欲的減退,甚至呼吸暫停綜合癥的癥狀,癥狀和抑郁癥高度相似。那么甲狀腺功能減退如何確診呢?還是要需要依靠甲狀腺功能的檢查。 啊,評測的指標包括呢,血清的TSH總甲狀腺素也叫TT游離甲狀腺素,FT總3點甲狀腺原氨3TT3以及游離3點甲狀腺原氨3FT3。但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啊,和郁癥之間也會有部分聯系,不少研究都證實了郁癥的發(fā)展和神經內分泌紊亂有關,而甲狀腺素紊亂也算其中之一。此外呢,學者還認為大漏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可能是抑郁癥或者抑郁情緒循環(huán)的原因,也可能是其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因此學者建議啊,對于甲狀2024年03月08日
149
0
4
-
張勇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安定醫(yī)院 心境障礙科 好,另一個就問的問題,其實問的非常有代表性,說好幾年未見好轉,算難治性抑郁嘛,呃,難治性抑郁啊,有一個啊,就是呃,前提就是至少兩種抗抑郁藥足量足療效的治療改善率,比如說用漢密爾頓或蒙馬麗量表評價低于20%,就是連20%的改善率都不夠。 就稱之為難治性抑郁,難治性抑郁的表現基本就是第一抑郁的核心癥狀,比如說憂郁,快感提升不了,第二低動力疲勞,精力下降啊,沒有提升,第三個就是頑固性的焦慮煩躁沒有緩解,第四個就是頑固性的睡眠障礙,比如說入睡困難,易醒,第四個維度也叫殘留癥狀,那往往難治性抑郁在治療上,那我們的抑郁癥里頭可能大概有1/4的患者會最終形成難治性抑郁,如果你只是治療,單藥治療啊,治了幾年沒好轉,那不一定是難治性抑郁,是不是沒有選對合適的藥物,是不是合并藥治療效果不好,當然對難治性抑郁里面30%重新診斷,發(fā)現診斷就是錯誤的,它同時符合雙向肝癌的診斷,那我們用了心經穩(wěn)定劑,或者電休克治療,或者高頻的深部的靜如刺刺激,誒,這病人就開始好轉了,所以我想在診斷上還要重新的來考量,重新的界定我們。 才能夠給出一個更好的治療方案。 呃,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問題,也是青少年常見的說如何識別2023年12月03日
183
0
2
-
2023年09月25日
409
0
0
-
石華孟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精神科 抑郁癥,還是雙相情感障礙?二者如何鑒別?精神科主流診斷系統(tǒng)(如DSM-5)中,單相抑郁癥和雙相抑郁發(fā)作的診斷標準并無顯著差異。當初診患者的癥狀符合重度抑郁發(fā)作診斷標準時,應如何鑒別診斷?診斷的挑戰(zhàn)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最終診斷為雙相障礙I型(BDI)的患者中,50%最初表現為抑郁發(fā)作,而非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且多數患者在首次抑郁發(fā)作5年內反復出現不伴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的抑郁發(fā)作,進而常常被誤診及接受不恰當的治療。當患者表現為典型的重性抑郁發(fā)作時,除排除軀體疾病及物質濫用相關抑郁之外,雙相障礙相關抑郁發(fā)作(以下簡稱「雙相抑郁」)的可能性同樣需要加以考慮。然而,由于一系列主客觀原因,單雙相抑郁的鑒別難度很大,很多患者在首次抑郁發(fā)作超過10年后才被正式診斷為雙相障礙,其間治療也頗費周折。有文獻顯示,600例雙相障礙患者中,有69%最初會被誤診,而單相抑郁癥是最常見的誤診診斷。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至少10年后才能最終確診。一項關于去甲替林治療青春前期兒童抑郁癥(平均年齡=10.3歲)的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結果:大約10年的隨訪(平均年齡20.7歲)期內,33.3%的患者被診斷為BDI,48.6%診斷為雙相譜系疾病。研究者最后總結稱:「治療青春期前發(fā)病的重度抑郁發(fā)作時,需要重視患者的高轉躁率,因為抗抑郁藥可能會加重躁狂癥狀?!剐木痴系K治療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診斷,這就給抑郁癥的治療提出了一大挑戰(zhàn)。如果BDI被漏診,在未聯用心境穩(wěn)定藥物的情況下使用了抗抑郁藥,患者的情緒波動可能加重,癥狀發(fā)作間期變短,輕微應激即可誘發(fā)發(fā)作,且療效欠佳??挂钟羲?007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NEJM)公布了STEP-BD研究的結果:針對雙相障礙抑郁發(fā)作的患者使用心境穩(wěn)定劑聯合安慰劑或抗抑郁藥治療,結果并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該研究對雙相障礙的治療拋出了新難題:抗抑郁藥在雙相障礙的治療中是否有效。針對這一問題,臨床雖然仍存在爭議,但已逐漸形成共識——避免使用抗抑郁藥治療BDI。雙相障礙專家S.NassirGhaemi博士甚至強調:「在明確要做什么之前,首先需要知道什么不該做。使用抗抑郁藥就是不該做的事情之一」。此外,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單相抑郁發(fā)作的抗抑郁藥(約29種)均未批準用于治療雙相抑郁。首次獲FDA批準治療雙相抑郁的藥物是奧氮平/氟西?。?003年)。目前FDA批準用于治療雙相抑郁癥的藥物只有喹硫平(2006年批準)和魯拉西酮(2013年批準)。其他藥物的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多宣告失敗,進一步體現出治療雙相抑郁的難度。病史的重要性面對初診患者,即便面診時間可能非常有限,醫(yī)生仍應謹慎問診,尤其注意花時間詢問有助于鑒別單雙相抑郁的病史。如果患者(家屬或監(jiān)護人)善于保存病歷,或者能提供全面的治療記錄,單雙相抑郁的鑒別會更直觀一些;如果獲知患者既往有躁狂發(fā)作或躁狂伴混合特征,則應診斷BDI,并避免使用或單用抗抑郁藥。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針對雙相障礙患者獲得全面而準確的精神障礙史可能很困難。此外,患者通常覺得輕躁狂發(fā)作不是問題(事實上,他們常認為輕躁狂是一種建設性的、愉快的情緒),這可能導致輕躁狂的漏報。盡管存在困難,但仍應進行詳細的初步精神科評估,包括家族史(尤其是一級親屬)、既往心境事件發(fā)作細節(jié),既往讓躁狂或輕躁狂露出冰山一角的治療,既往抗抑郁藥療效(包括針對抑郁癥、焦慮障礙、經前焦慮癥、強迫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或其他疾病)。同樣,從伴侶、家庭成員或朋友獲得的病史同樣可以為了解病情提供幫助。相比于單相抑郁,雙相抑郁患者在癥狀表現、家族史、病程、行為學特征等方面有所不同。這些線索本身并不能作為雙相障礙的診斷依據,但有助于提高醫(yī)生對雙相障礙的警惕,更審慎地進行診療,包括進一步探究病史,以避免不恰當地啟動抗抑郁藥單藥治療。癥狀表現盡管單雙相抑郁發(fā)作的診斷標準并無區(qū)別,但相比于單相抑郁,雙相抑郁患者更容易表現出顯著的內源性/憂郁特征及精神運動型遲滯。當患者報告精力下降及非典型抑郁特征(如睡眠及食欲亢進)時,應提高警惕。相比于躁狂/輕躁狂時的精力增加,抑郁相關精力下降的巨大反差可能尤其困擾患者,并迫使其就診。伴發(fā)精神病性癥狀及嚴重焦慮也可作為線索。應注意傾聽及澄清患者對癥狀的各種主觀描述,如「不像之前那么能干了」,并將其翻譯為恰當的診斷學術語。家族史很多雙相障礙患者以抑郁為首發(fā)心境事件,既往無明顯的躁狂/輕躁狂發(fā)作,此時評估家族史可提供重要線索。日常工作中不要忘記問一句:「家里人有類似的情況嗎?」如果家中連續(xù)幾代人都有「類似情況」,或多名生物學親屬都有「類似情況」,務必警惕雙相障礙。此外,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其家人,如果有物質濫用史和焦慮障礙史,也應提高警惕。既往治療經過者既往若存在以下情況,應警惕雙相障礙的可能性:抑郁頻繁發(fā)作,「屢犯屢治、屢治屢犯」;對傳統(tǒng)抗抑郁藥治療只有一過性的反應,或完全沒有反應;抗抑郁藥治療中出現躁狂、輕躁狂、混合狀態(tài)或快速循環(huán);對抗抑郁藥治療反應奇佳,3-4天內癥狀一掃而空(單相抑郁一般為4-6周),或三種及以上抗抑郁藥治療反應不佳。還有一些患者的抑郁癥狀對抗抑郁藥反應不佳,但對心境穩(wěn)定劑(如原本用于改善沖動及降低自殺風險)反應良好,此時也應警惕雙相障礙。病程相比于單相抑郁,雙相抑郁起病年齡往往偏小,更常呈現復發(fā)性及季節(jié)性特征;抑郁發(fā)作呈「突發(fā)突止」也可能是雙相障礙重要的標志。另外,雙相障礙患者抑郁癥狀的比重為躁狂的3倍,而患者本人又極少因「感覺過于良好」前來就診。因此,建議設法與患者身邊的人取得聯系,包括鼓勵患者家屬伴診,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未報告的躁狂/輕躁狂發(fā)作。行為及生活狀態(tài)詢問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時,很多患者會表示,自己跟身邊的人總是相處不好;有時過度沖動,或做出很不明智的決策;一些患者會頻繁跳槽,跟他人的關系很不穩(wěn)定;存在物質濫用問題。上述現象也應被視為雙相障礙的潛在線索。因此,臨床中不僅應關注「病」,還應關注「人」;初診時全方位地獲取病史,包括患者的行為及生活狀態(tài),對于日后的診療至關重要。借助量表視時間、醫(yī)療環(huán)境及患者意愿而定,臨床中可考慮使用心境障礙問卷(MDQ)和32項輕躁狂癥狀清單。由RobertM.A.Hirschfeld等研發(fā)的心境障礙問卷(MDQ)可作為輔助篩查工具,及早判斷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的可能性。MDQ共包含13個是非題,來自DSM-IV雙相障礙診斷標準和臨床經驗;如果患者選擇7個或以上「是」,說明曾經可能有過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MDQ在一項對精神科198名門診患者的研究中到得到驗證:當問卷評分為7個或更多「是」時,對于區(qū)分雙相障礙與單相抑郁癥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0.73和0.90。因此,盡管MDQ不能用來診斷雙相障礙,但能協助臨床醫(yī)生在問診時評估病情。近期一項研究證明了獲得家族史的重要性。該研究納入了1995年至2016年間來自丹麥的91,587名單相抑郁癥患者,并進行追蹤隨訪,旨在識別可用來預測單相抑郁轉雙相的特征。結果顯示,父母親的雙相障礙病史是患者轉躁的強預測因素。32項輕躁狂癥狀清單32項輕躁狂癥狀清單(HCL-32)有32項癥狀條目,由瑞士JulesAngst編制。國內12個中心的研究顯示中文版HCL-32信效度較佳,對雙相障礙與單相抑郁障礙區(qū)分的最佳劃界分為14分,該劃界分與HCL-32在歐洲多中心的精神科門診研究結果一致。但上述國內研究在進行雙相II型障礙與單相抑郁障礙分析時發(fā)現,二者最佳劃界分為12分。考慮到使用14分為劃界分會導致部分雙相II障礙患者漏篩,因此推薦使用12分作為雙相障礙與單相抑郁障礙的篩查劃界分(對應敏感性及特異性分別為0.86、0.69)。如果既往病史提示曾經有躁狂發(fā)作,躁狂伴混合特征,或有明顯輕躁狂發(fā)作,那么當前的重度抑郁發(fā)作應以BDI的抑郁發(fā)作來治療,避免使用抗抑郁藥。然而,這些因素均不能直接用于診斷雙相障礙。對于具有重度抑郁發(fā)作表現的的患者,究竟應該按單相抑郁治療,還是按BDI處理?開始治療前,全面了解初始病史,采用MDQ等工具,從既往治療中獲取其它病史,能夠讓臨床醫(yī)生對如何進行治療增加信心。除非患者有住院指征或其他復雜因素,否則甚至可以推遲一天或一周治療,以全面獲知病情。從長遠來看,與診斷更契合的治療可以為患者和醫(yī)生帶來回報。雙相障礙早期識別的關鍵,首先是對輕躁狂發(fā)作的重視與識別。臨床上許多輕躁狂發(fā)作并不是醫(yī)生識別水平低,而是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問診時未詢問或遺漏該內容的詢問。對于典型抑郁發(fā)作(majordepressiveepisode,MDE)的患者,臨床上需要常規(guī)性的詢問既往是否有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史。由于躁狂發(fā)作臨床表現嚴重而明顯,患者或知情人往往會主動訴說,因此醫(yī)生對于MDE患者常規(guī)性地詢問既往是否有輕躁狂發(fā)作史顯得尤其重要。自殺風險識別由于情緒低落,自我評價低,患者容易產生自卑、自責,并感到絕望,容易產生自殺觀念?;颊邥磸捅P旋與死亡有關的念頭,甚至思考自殺的時間、地點、方式等。抑郁患者的自殺觀念常常比較頑固,反復出現。自殺觀念驅使下部分患者會產生自殺企圖,常采用的方式包括服藥(毒)、上吊、跳樓等,一些經搶救脫險,另一些可能自殺死亡。對曾經有過自殺觀念或自殺企圖的患者應高度警惕,醫(yī)生應反復提醒家屬及其照料者將預防自殺作為首要任務。??2023年08月06日
2163
0
5
-
周保副主任醫(yī)師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精神心理科 這朋友說怎么判斷自己是抑郁狀態(tài)還是抑郁癥,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快速調整自己好,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啊,就是我們普通居民或者老百姓來講啊,到底是自己抑郁,光是一種抑郁狀態(tài)呢,還是已經達到抑郁癥的這個程度了,然后呢,辨別起來比較困難啊,也常常是大家關注的一個問題,首先呢,抑郁癥啊或者抑郁狀態(tài)呃,有三大主要的癥狀,第一個癥狀就是氣緒低落,第二就是快感缺失,第三呢就是精力缺乏,那么其中的話,像抑郁狀態(tài)的話,有可能會短時間內呢出現情緒低落,快感啊,快感降低啊,但沒有缺失啊,那么至于精力缺乏的,可能也會有短暫的精力缺乏這種情況啊,但是呢,抑郁狀態(tài)的話,常常呢,不會影響啊,這個白天的。 工作啊,生活人際交往啊,那么這個呢,就是持續(xù)這個短短暫的時間過去以后,然后呢,他還又恢復到這個正常的這個情況,這個呢就是個抑郁狀態(tài),那么抑郁癥的話,首先就是必須有這個三大核心癥狀,在這個基礎上出現了什么呢?就是睡眠方面的問題啊,進食方面的問題,體體重這個減輕了這個方面的問題,或增加這個方面的問題,還有一些比如說這個情緒。 波動性啊,或者是伴有焦慮的是這些問題啊,那么。 而且呢,明顯的對自己的生活啊,工作學2023年06月01日
47
0
0
-
胡飛虎主治醫(yī)師 南昌大學二附院 心身醫(yī)學科 “雙相情感障礙”簡稱為“雙相障礙”。最新版的《中國雙相障礙防治指南》指出:正在經歷抑郁發(fā)作的雙相障礙患者中僅20%在尋求治療的第一年即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從發(fā)病到準確診斷的平均延遲時間是5—10年。由此可見,大多數的雙相障礙—抑郁發(fā)作患者在其首次就診醫(yī)院時被誤診為單相抑郁障礙(抑郁癥),而雙相障礙和抑郁癥的治療方案相差很大,誤診是不利于雙相障礙患者康復的。因此,對雙相障礙的早期識別對于減少誤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做到早期識別呢?根據最新版的教材《精神病學》及指南《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等權威醫(yī)學資料,具有以下臨床特征的抑郁發(fā)作患者實際是雙相障礙—抑郁發(fā)作的可能性大:(1)首次發(fā)病年齡早(25歲及之前)。(2)雙相障礙家族史。(3)抑郁發(fā)作突然且發(fā)作次數在5次以上;或者一年內抑郁發(fā)作超過4次,期間有明顯緩解期。(4)伴有精神病性癥狀。(5)伴不典型特征:食欲增加、睡眠過多、體重增加等。(6)心境不穩(wěn)定:心境波動很大,難以預測的煩躁不安、易激惹、沖動、憤怒甚至狂暴。對于具有上述臨床特征的抑郁障礙患者的診療過程中,醫(yī)生要高度關注和定期隨訪、評估躁狂發(fā)作的可能性,并及時修改診斷,調整治療方案。此外,醫(yī)生要對所有就診(尤其首次就診)的抑郁患者既往的躁狂或輕躁狂發(fā)作史認真問診、評估,并結合一些相關的心理評估量表結果、看護者提供的相關信息、權威醫(yī)學資料、臨床診療經驗等,可提高雙相障礙的診斷準確性,有效減少誤診。2023年03月22日
2813
10
38
-
2023年01月20日
1216
0
4
-
唐建軍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醫(yī)院 心理衛(wèi)生科 大家好,我是唐建軍醫(yī)生,今天講的題目是藥物基因檢測,助力精準治療抑郁癥、焦慮癥。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常見心理精神疾病,藥物是有效而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同樣的疾病,別人覺得很好用的藥物,用在自己身上卻效果不好,有些患者甚至還出現了不良反應。例如一位抑郁癥患者使用舍曲林治療,不要大概兩到三周后,情緒就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另外一位患者使用攝取了以后呢,卻感到頭暈惡心,副作用很大,主要是呢,服藥幾周之后啊,情緒也沒有明顯的一個。 的改善和幫助。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同病同藥不同效的情況呢?這里呢,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的變量基因?,F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它是導致藥物療效因人而異的重要因素。那么基因是如何影響藥物療效和安全性的呢?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精神科、心理科藥物進入人體后會經歷什么?藥物被送進嘴里后,便開啟了它在人體內漫長而奇妙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藥物代謝酶。 藥物作用靶點轉運體蛋白等擔任者重要的角色。如果編碼生產這些蛋白的相關基因發(fā)生突變,就會引發(fā)代謝和藥效的改變。 比如參與藥物代謝的藥酶發(fā)生突變,則會明顯影響血藥濃度的變化。這會2022年11月05日
70
0
3
-
王金成主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科 現如今,伴隨著人們生活及工作的節(jié)奏加快,抑郁癥的發(fā)病率也逐漸提高。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2013的研究統(tǒng)計,抑郁癥已成為全球每個國家傷殘調整生命年十大病因中最主要的病因[1]。此外,有研究表明[2],國內腦卒中患者并發(fā)抑郁的發(fā)病率為31%,國外報道約33%的腦卒中存活者患有抑郁癥,累積發(fā)病率高達55%,可見其患病率之高,且疾病負擔重,治療率低,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今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本次宣傳主題是“識別中風癥狀,把握寶貴時間”,而本次的宣傳口號是“爭分奪秒,挽回生命”,以此來呼吁大家重視治療腦卒中以及腦卒中所帶來的并發(fā)癥。因此,面對疾病的侵襲,我們需要及早識別或篩查患者的抑郁癥狀,為后續(xù)的治療提供更多的時間與機會。?《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2021年)》中指出[1],可借助抑郁癥自評量表來篩檢疑似病例。具體的自評量表包括:一、患者健康問卷抑郁自評量表(PHQ-9)PHQ-9由9個癥狀條目和1個癥狀相關的困難程度條目組成,癥狀條目完全根據DSM-IV關于抑郁障礙的9項癥狀制定,分別為愉快感喪失、心情低落、睡眠障礙、精力缺乏、飲食障礙、自我評價低、集中注意力困難、動作遲緩及消極觀念。困難程度條目按毫無困難、有點困難、非常困難和極度困難進行評估,不納入評分[3]。(圖片來源:《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2021年)》)二、抑郁自評量表(SDS)由Zung(1968)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SDS),是使用最廣泛的抑郁癥測量工具之一,特別是在精神科和醫(yī)學界。它的使用和計分簡便易行。20條題目都按癥狀本身出現的程度分為4級?;颊呖筛鶕约旱母杏X分別作出沒有、很少時間有、大部分時間有或全部時間都有的反應。這個量表題目是平衡的,一半題目表現消極癥狀,另一半題目反映積極癥狀,很容易評分。也可以作為臨床檢查目錄使用[4]。(圖片來源:《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2021年)》)以上兩種是常用的篩查抑郁癥的自評工具,此外,還有抑郁障礙流行病學量表(CES-D)及Beck抑郁問卷(BDI)等也可作為評定抑郁的自評工具。?抑郁癥的治療目標在于盡可能早期診斷,及時規(guī)范治療,控制癥狀,提高臨床治愈率,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防止復燃及復發(fā)[1]。有研究表明[5],針對卒中后抑郁患者,奧拉西坦與常規(guī)抗抑郁藥物聯用,相比較常規(guī)抗抑郁藥物單一用藥,其在緩解抑郁情緒,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方面效果更佳,使患者對肢體肌力康復重拾信心,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參考文獻:[1]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精神醫(yī)學分會抑郁障礙協作組,中華醫(yī)學會《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編輯委員會,神經系統(tǒng)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抑郁癥基層診療指南(2021年)[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21,20(12):1249-1260.[2]李長紅,李輝.腦卒中患者并發(fā)抑郁的危險因素分析[J].國際老年醫(yī)學雜志,2022,43(05):576-580.[3]文守琴,孟憲東,陳娟,卓俞,代勝盈.PHQ-9與SDS在急診待床入院患者抑郁篩查中的應用比較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7,38(02):151-155.[4]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精神醫(yī)學分會抑郁障礙協作組,中華醫(yī)學會《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編輯委員會,神經系統(tǒng)疾病基層診療指南編寫專家組.抑郁障礙防治指南(2007年)[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7.[5]梁軍,呂艷華,車承娜.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后抑郁的臨床研究[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53(06):651-653.2022年10月27日
357
0
3
-
裴雙義主任醫(yī)師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科 大夫,怎么準確確診焦慮抑郁癥呢?怎么判斷是否復發(fā)了呢?不吃藥用其他的方法能治好嗎? 呃,其實這個這個呢,還是要考慮我們一般的就是診斷還是靠精神檢查來確定你的癥狀啊,你的當前的癥狀啊,你的一些情感,你的行為,還有你的思維啊,各個方面,我們來來來評判,根據我們的診斷標準來評判啊,你是否符合一個焦慮性抑郁癥的診斷。 呃,怎么判斷是復發(fā)的呢?當然是復發(fā)的話,會持續(xù)的情緒出現變化,和以前呢有較大的變化了,那也會影響到你的一些功能啊,比如學習呀,生活呀,工作呀等等。 不吃藥的話,呃,心理治療倒是一個選擇,還有我的物理治療啊,我們的經絡詞啊,生物反饋啊,這些還是啊,有一定的效果的。 啊,你好,小孩子15歲了啊,厭學在家。2022年10月09日
87
0
0
抑郁癥相關科普號

王健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健 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心理科(睡眠醫(yī)學中心)
8891粉絲5.9萬閱讀

錢英醫(yī)生的科普號
錢英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
精神科
2700粉絲19.3萬閱讀

王蘇弘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蘇弘 主任醫(yī)師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理門診
890粉絲18.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