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SMA與漸凍癥的區(qū)別
SMA是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英文縮寫,它與漸凍癥同屬于運動神經元疾病,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病因、癥狀、以及治療方法。1、從病因上分析SMA多數情況下是由于遺傳因素導致的,而漸凍癥只有少部分是由于遺傳因素導致的,大部分病例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病因。2、在疾病癥狀上,雖同為肌無力的表現,但SMA的肌無力癥狀會有典型的對稱性表現,并且會有近端重于遠端,下肢重于上肢等特點。另外SMA患者發(fā)病的年齡多見于嬰兒及青少年,而漸凍癥較多見于30-60歲之間的人群。3、在治療方法上,兩者都無法完全治愈,但是治療方式有所不同。SMA一般是以支持治療為主,主要是給予營養(yǎng)和提供呼吸支持,常用藥物為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而漸凍癥的治療,主要是以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為目的,常用藥包括利魯唑及依達拉奉等。
李巧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24日425
0
0
-
不止運動神經元病,心驚更易引起肉跳
時不時有患友因身上不自主肉跳而擔心得了運動神經元病,也就是大家知道的漸凍人。其實運動神經元病最主要的癥狀是無力和肌肉萎縮,肉跳只是它的一個次要癥狀之一。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和肌電圖是判斷運動神經元病的關鍵依據。肉跳在臨床上更常見于失眠、焦慮抑郁和疲勞等患者。單純肉跳而沒有肌肉無力和萎縮,肌電圖也正常,一般排除運動神經元病。如果平時容易緊張、擔心、煩躁不安、情緒低落、失眠,這時出現身體不定部位肉跳,這種肉跳大部分是良性的,改善癥狀需要抗抑郁焦慮藥物治療。
李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2月13日839
1
11
-
平山病 到底是一種什么疾?。?/h2>
廖博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9日156
0
0
-
我老婆運動神經元病怎么樣冶療?
王夢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7月31日453
0
2
-
確診運動神經元病,吃的利魯唑,依達拉奉注射液,現在癥狀口水多的很怎么辦?
王夢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7月30日182
0
1
-
肉跳就是運動神經元病嗎
網絡或者日常門診會遇到肉跳的患者,不算多,但的確對病人造成了困擾,醫(yī)生有時候也比較糾結,我該怎么回答好?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應該是患者年輕,有文化,愿意思考和查詢,畢竟很多人不知道運動神經病和肉跳的關系。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運動神經元病肉跳常常由于脊髓前角中仍然存活的神經元放電所致的異常肌肉活動,并且會有一系列別的癥狀體征存在,這就需要有經驗的醫(yī)生給予仔細鑒別。您有這方面的煩惱嗎?歡迎咨詢我
吳磊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4月23日933
0
2
-
運動神經元病可以用諾西那生嗎?
2022年1月1日開始,諾西那生可醫(yī)保用藥,而且價格從70萬降到3萬,最近有很多運動神經元病患者到醫(yī)院就診,要求使用諾西那生。 需要注意的是,諾西那生是用于治療脊髓性肌萎縮(SMA)的藥物,不能用于運動神經元病。SMA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由于SMN1基因突變,導致SMN蛋白表達不足,從而引起肌肉萎縮。諾西那生一種反義寡核苷酸,可以改變SMN2前mRNA的剪輯,進而讓SMN2來表達SMN蛋白。 SMA跟運動神經元病不是同一個疾病,理論上講,諾西那生對運動神經元病沒有作用。最近幾年,運動神經元病發(fā)病率逐漸增高,藥物研發(fā)在不斷加強,硝酮嗪,藿苓生肌顆粒,苯丁酸鈉熊去氧膽酸等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希望將來有新的藥物出來,給運動神經元病患者帶來治療希望。
李宏福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1月12日1437
0
1
-
簡述運動神經元病的診斷與檢查
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癥”, 迄今無法根治及逆轉,目前市面有限的治療藥物以延緩進展為主,預后不佳,給患者及家屬的生活、心理都帶來沉重的壓力。隨著人們對此疾病的認識,恐“凍”人也越來越多,他們中的多數人存在緊張焦慮、肉跳、睡眠困難,無法減少對肢體結構的關注,不停地去各家醫(yī)院就診,網上問診,復查肌電圖,目的是希望醫(yī)生給予肯定的答復:“你不會患上運動神經元病”。給家庭、生活、工作均造成極大的困擾,痛苦不堪。 以運動神經元病中最常見類型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為例,簡述該病的診斷與檢查流程,但愿能分擔部分讀者的困惑。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的診斷主要基于病史和神經系統(tǒng)體格檢查所獲取的陽性體征。對于無感覺異常的進行性肌無力,特別是伴有肌肉萎縮和腱反射減弱或亢進、構音障礙、吞咽困難或呼吸困難等臨床特點的患者,需高度考慮此病,并進一步行肌電圖檢查確診該病或者鑒別診斷。同時需與多灶性運動神經元病、慢性運動軸索型周圍神經病、脊髓型頸腰椎病和其它脊髓病、免疫介導壞死性肌炎、皮層基底節(jié)區(qū)變性以及一些遺傳性疾病等鑒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檢查是為了鑒別診斷并且排除其它引起運動神經元病潛在的病因。 ALS典型的肌電圖表現,通常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及波幅是正常的,運動神經波幅正?;蚪档?,針肌電圖上運動單位的募集提示急性去神經支配,且常與慢性再神經支配的復合肌肉動作電位共存,四個身體區(qū)域節(jié)段(延髓、頸、胸和腰骶)前角或運動神經對應肌肉出現上述肌電圖異常征象。診斷的確定性隨著身體區(qū)域的數量增加而增加,需要注意的是累及的區(qū)域節(jié)段與病程時間、進展速度密切相關,因而在疾病早期,累及病變節(jié)段較少的情況下,診斷較為困難。 通常會建議有運動神經元病家族史、合并額顳葉癡呆或發(fā)病年齡輕(小于50 歲)的患者進行基因檢測?;駽9ORF72中的突變是最常見,存在于約40%家族性肌萎縮側索硬化和7%散發(fā)性肌萎縮側索硬化中,此基因突變也與額顳葉癡呆相關。其它較常見的基因突變包括SOD1、FUS和 TARDBP等。對患者而言,雖然目前基因檢測鑒定對治療方案制定尚無太大幫助,但可能對計劃生育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Laura A. Foster MD , Mohammad Kian Salajegheh MD , Motor Neuron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doi: https://doi.org/10.1016/j.amjmed.2018.07.012
龔凌云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2月29日5031
2
15
-
運動神經元?。u凍癥)居家呼吸功能康復鍛煉系列視頻,南方醫(yī)院運動神經元病診療團隊傾情打造,共九節(jié)之九
蔣海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0月06日1402
5
4
-
運動神經元?。u凍癥)居家呼吸功能康復鍛煉系列視頻,南方醫(yī)院運動神經元病診療團隊傾情打造,共九節(jié)之八
蔣海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0月06日1102
1
3
相關科普號

梁昌詳醫(yī)生的科普號
梁昌詳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脊柱外科
4567粉絲9.9萬閱讀

張建新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建新 主任醫(yī)師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微創(chuàng)骨科
100粉絲17.7萬閱讀

鄭東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東明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
神經內科
3505粉絲12.5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王麗平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神經內科
運動神經元病 14票
頭暈 3票
焦慮癥 3票
擅長:腦血管病,運動神經元病,脫髓鞘疾?。ǘ喟l(fā)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睡眠障礙,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
推薦熱度4.7蔣海山 主任醫(yī)師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神經內科
運動神經元病 17票
肌病 7票
共濟失調 6票
擅長:運動神經元?。ㄓ址Q漸凍癥、肌萎縮側索硬化)、線粒體病、重癥肌無力、先天性肌病、肌營養(yǎng)不良、格林巴利綜合征、腓骨肌萎縮癥、淀粉樣變性周圍神經病等肌病、周圍神經病及神經系統(tǒng)疑難罕見病。可來就診患者:肌無力、肌萎縮、肌跳、肌電圖提示神經源性或者肌源性病變。 -
推薦熱度4.4趙重波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神經內科
重癥肌無力 139票
運動神經元病 4票
帕金森 4票
擅長:重癥肌無力、肌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炎性脫髓鞘疾病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