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興
主任醫(yī)師 教授
放療科主任
放療科王常祿
副主任醫(yī)師
4.0
放療科傅小龍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7
放療科蔡旭偉
主任醫(yī)師 副教授
3.6
放療科余雯
主任醫(yī)師
3.5
放療科劉俊
副主任醫(yī)師
3.2
放療科高蘭婷
主治醫(yī)師
3.0
放療科郭金棟
副主任醫(yī)師
3.0
放療科王家明
主任醫(yī)師
2.9
放療科李洪選
副主任醫(yī)師
2.9
趙蕾
主治醫(yī)師
2.9
放療科張琴
主任醫(yī)師
2.9
放療科程妍
主治醫(yī)師
2.9
放療科馮雯
主治醫(yī)師
2.8
放療科劉咪娜
醫(yī)師
2.8
晚期胸腺癌,通常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在最初確診的時候,病變的范圍就比較廣泛,嚴重侵犯到周圍的臨近器官,或者伴有多發(fā)遠處轉移;另外一種就是初診時相對早期,并且經(jīng)過了手術切除等治療,但經(jīng)過若干時間后,腫瘤又出現(xiàn)了廣泛的復發(fā)或轉移。不論上述的哪一種情況,都是非常棘手的臨床難題。在現(xiàn)有的臨床證據(jù)中,常規(guī)靜脈化療還是作為標準的一線方案被各類指南推薦,例如TC(紫杉醇+卡鉑)方案等等。如果一線化療失敗后,則可以選擇免疫治療、靶向治療或者口服替吉奧等二線及三線療法。根據(jù)已有的文獻報道,無論一線或二線方案,有效緩解率基本徘徊在20%-40%之間。在免疫治療時代,化療聯(lián)合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型方案,在肺癌或食管癌上已經(jīng)得到廣泛應用,并且相比于常規(guī)化療,顯示了更高的有效率和緩解率。上海胸科醫(yī)院自2023年8月開始,開展了化療聯(lián)合免疫(白蛋白紫杉醇+卡鉑+阿德貝利)一線治療晚期胸腺癌的前瞻性臨床研究。關于該方案的簡介如下圖。截至2024年3月,累計有11例患者接受了該方案的治療,經(jīng)隨訪評估,約75%的患者達到了明顯緩解(PR+CR)的標準,遠遠高于既往常規(guī)化療40%左右到緩解率,并且也未發(fā)現(xiàn)4度或以上的嚴重并發(fā)癥。下圖為其中一例患者治療前后的CT圖像對比目前,該研究仍然在進行中,預計還將入組20例左右的患者。經(jīng)篩選后符合入組條件的患者,其主要治療藥物(白蛋白紫杉醇和阿德貝利單抗)都是免費提供的。下圖為該研究的入組標準若符合條件并愿意參加該臨床試驗的患友,可以通過掃描下面二維碼的方法與我聯(lián)系,進一步了解試驗的相關信息。最后預祝各位患友早日康復。
手術切除是早期、中期胸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伴有廣泛轉移的胸腺癌則不適合手術治療。從術后病理結果統(tǒng)計來看,完全局限在包膜內的MasaokaI期胸腺癌比例很低,不到1%,大部分都是II-III期,還有一小部分合并局部淋巴結轉移的IVa期患者。從下面NCCN指南這個圖中可以看出,II期以上的胸腺癌,不論切除狀態(tài)如何,都推薦要做術后放療。胸腺癌經(jīng)過手術治療后,通常會有兩種狀態(tài):1、完整徹底切除(也叫R0切除);2、未徹底切除,有殘瘤(R1切除或R2切除)。對于有殘瘤的情況,目前治療指南和臨床醫(yī)生的意見比較一致,術后需要做放療+化療,身體條件允許的話,推薦放療、化療同步進行。對于完整徹底切除的狀況,II期以上的患者需要接受術后放療,但是否選擇化療還存在一些爭議,缺乏統(tǒng)一意見。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團隊總結分析了上海胸科醫(yī)院116例經(jīng)手術達到R0切除的胸腺鱗癌患者,得到了一些初步結論。這些患者中,一部分接受了術后化療,一部分未接受化療,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對于III期患者,做過化療的遠期生存率要明顯好于未化療的患者,生存曲線見下圖。對于II期患者,接受化療的群體在無病生存期上與未化療的相比也顯示出明顯優(yōu)勢。基于以上結果,我們推薦對于III期及以上的胸腺癌,即使手術切除徹底,也需要做術后的化療。對于II期胸腺癌,如果Ki-67指標在30%以上(有研究提示Ki-67與胸腺癌活躍程度呈相關性),也建議術后做預防性化療。關于胸腺癌的化療方案,指南上有多種推薦選擇,比如TC、CAP、ADOC、EP等。R0切除術后、大部分腫瘤負荷已經(jīng)去除,考慮到藥物的毒副作用、用藥的便利性等因素,術后輔助化療推薦以紫杉醇聯(lián)合鉑類為一線方案。
很多患友通過各種途徑獲知,激素可以用來治療胸腺瘤,便滿懷期待,對這種療法寄予厚望,想去嘗試。其實,激素療法也像其他任何一種藥物治療一樣,有它的適應癥和局限性。借此機會,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激素療法在胸腺瘤上的適應癥、服用方法、注意事項以及藥物的副作用。說起激素療法被人們認識,不得不提一下胸腺瘤的伴瘤綜合癥,例如重癥肌無力、皮肌炎、腎病綜合征等。這些疾病本質上都是一種自身免疫病,治療上大部分都要用到激素,而在臨床用藥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后,胸腺瘤病灶往往會縮小,進而認識到激素對于胸腺瘤也有治療作用,并進行了一系列的臨床研究。胸腺瘤分為很多個亞型(A,AB,B1-B3等),實踐證明,激素對于淋巴細胞比例高的亞型(例如B1和部分B2型)療效比較好,對其他亞型的有效率要低一些。所以,在用藥之前,最好先明確具體亞型分類,如果病理科醫(yī)生能描述一下淋巴細胞的比例會更有參考意義。我們都知道,早期胸腺瘤最佳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治療徹底,治愈率高。而當病變范圍廣泛,分期較晚時,則是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在各項治療指南中,化療仍為一線治療,當化療療效不理想,而腫瘤中淋巴細胞比例豐富時,可以選擇激素療法。特別對于一些敏感的患者,經(jīng)激素治療后,腫瘤明顯縮小、消退,甚至可以爭取到手術的機會。激素的處方劑量主要以體重為參考,目前臨床上認為有效的治療劑量為0.5-1mg/kg體重。比方說,一個患者體重是60公斤,那么強的松的劑量應該在30-60mg,也就是6-12片。每天一次,早飯后口服。需要注意的是,大劑量激素會對胃黏膜有影響,增加胃潰瘍的風險,另外長期服用激素也會造成低鉀、低鈣等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因此,在服用強的松的同時,會建議同時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并適當補鉀、補鈣。通常情況下,在服用激素一個月后,會建議患者復查CT以評估療效。如果腫瘤縮小或控制穩(wěn)定,則建議繼續(xù)服用,并根據(jù)副反應情況決定是否減量,若需要減量,也應該不低于0.5mg/kg體重。至于激素可以服用多久,在目前已完成的臨床試驗中,考慮到藥物的遠期副作用,大部分的服藥時間都是在1年之內。因此,比較理想的方法是,激素治療后若腫瘤明顯縮小,最好再配合局部治療手段(如手術、放療等),以期獲得更長久的控制效果。1,有基礎胃部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潰瘍2,糖尿病3,傷口未愈4,正在參加其它藥物臨床試驗。以上內容只是粗淺介紹激素治療的相關信息,個體化的用藥選擇及具體細節(jié),請咨詢專業(yè)醫(yī)師。
總訪問量 3,069,209次
在線服務患者 3,333位
直播義診 1次
科普文章 23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