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成
主任醫(yī)師
泌尿外科主任
泌尿外科李剛
主任醫(yī)師 教授
4.6
泌尿外科曾宇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8
泌尿外科王凱
主任醫(yī)師
3.6
泌尿外科胡濱
主任醫(yī)師
3.6
泌尿外科穆中一
主任醫(yī)師
3.6
泌尿外科陳昂
主任醫(yī)師
3.5
泌尿外科單廣夷
副主任醫(yī)師
3.5
泌尿外科謝慶鵬
副主任醫(yī)師
3.5
泌尿外科王喆
副主任醫(yī)師
3.4
付水
副主任醫(yī)師
3.4
泌尿外科黃焱
副主任醫(yī)師
3.4
泌尿外科劉世博
副主任醫(yī)師
3.4
泌尿外科葉鵬
副主任醫(yī)師
3.4
泌尿外科劉強
主治醫(yī)師
3.4
泌尿外科呂航
主治醫(yī)師
3.4
最近,PD-1/PDL1治療正迅猛席卷腫瘤治療領域,今年諾貝爾醫(yī)學獎就頒給了兩位在此治療研究方面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甚至,有人將PD-1/PDL1治療譽為繼化療與靶向治療后的第三次腫瘤治療革命。今天,我們就談談PD-1/PDL1免疫治療。PD-1/PDL1治療正式名稱是免疫檢查點治療,是針對人自身抗腫瘤免疫調控的一種治療方式。免疫調控在人體疾病治療、防御方面至關重要。其實絕大多數(shù)人類已經完全戰(zhàn)勝的疾病都和免疫治療或免疫預防有關,比如天花、麻風、結核等。這些烈性傳染病肆虐人類幾千年,正是人們發(fā)明了疫苗,預先調動起了人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統(tǒng),才徹底戰(zhàn)勝這些瘟疫。人免疫系統(tǒng)對腫瘤的防治也至關重要。我們知道,腫瘤是人體正常細胞經過基因突變積累而形成的壞細胞。基因突變是普遍的,細胞癌變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人活得足夠長。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會輕易罹患癌癥的,就是因為人們有一個強大的免疫系統(tǒng),隨時隨刻地去除可疑的壞細胞。但免疫系統(tǒng)要是被搗亂了,癌細胞就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間了。比如,PD-1/PD-L1本來是免疫細胞自我調控的一個剎車裝置,他只有在免疫細胞完成任務后才啟動,阻止免疫殺傷性。而有些腫瘤細胞竊取了這一機制,使免疫細胞永遠處于剎車狀態(tài),這樣腫瘤細胞就可以逃過免疫系統(tǒng)對他的剿滅了。那么,免疫檢查點治療就是解除PD-1/PD-L1的剎車裝置,重啟免疫細胞對腫瘤的殺傷力。免疫殺傷力的恢復意義重大,因為它對腫瘤細胞是零容忍,見一個滅一個,這樣消滅腫瘤就很徹底。而化療和靶向治療都不是定點清除,消滅腫瘤都不徹底,所以才會復發(fā)。免疫檢查點治療最著名的案例來自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他的黑色素瘤腦轉移被徹底治愈。還記得電影《非誠勿擾2》里,孫紅雷扮演的李香山患的就是這個病,并最終不治跳海身亡。得黑色素瘤為什么要跳海呢,因為黑色素瘤在當時被稱為癌癥之王,平均生存期少于半年。所以老卡特以黑色素瘤腦轉移被治愈為PD-1/PD-L1治療代言,能不引起業(yè)內轟動嗎?我自己身邊也有幾個這樣的成功例子。我有一個患者兩年多前被診斷輸尿管癌淋巴結轉移,腎上腺轉移。這在當時基本宣判不治了。雖然,那時PD-1/PD-L1治療還沒有被批準治療輸尿管癌,但我們從其獨特的治療機理和治療黑色素瘤的成功經驗,判斷這種治療對其他腫瘤包括輸尿管癌很可能同樣有效。在我的推薦下,那個患者否決了其他五花八門的所謂神奇抗腫瘤療法,包括后來因“魏則西事件”全國下線的腫瘤疫苗治療,最終選擇到海外購買PD-1/PD-L1藥物進行試驗性治療。令人欣慰的是,在她治療的半年里,國外上市的5種PD-1/PD-L1藥物都相繼獲批治療尿路上皮癌(包括輸尿管癌)。而她在治療半年后復查發(fā)現(xiàn),淋巴結轉移和腎上腺轉移已經消失。目前該患者已經停止治療接近2年,腫瘤仍處于完全緩解中。她可能是國內最早獲益于PD-1/PD-L1治療的患者之一。我們最近一個治療成功的病例也是輸尿管癌,伴隨腎門淋巴結腫大,當時不能做手術。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后,腎門淋巴結消失,我們已經對這名患者進行了病腎輸尿管切除,斬草除根,力求治愈。目前,兩種PD-1/PD-L1藥物已在國內上市,價格也遠低于國外,越來越多的患者將臨床獲益。說完關于PD-1/PD-L1治療成功的例子,但還需要講講存在的問題。這種治療雖然帶來突破性進展,但遠沒有達到能治愈多數(shù)腫瘤的地步。首先,真正受益的只是一部分患者。從國內外的臨床研究和我們這兩年的經驗看,免疫檢查點治療在不同腫瘤中療效還是差別很大的。比如,尿路上皮癌和腎癌有效率較高,而前列腺癌有效率就很低。而即使在尿路上皮癌和腎癌中,真正完全緩解的比例低于10%,總體受益患者的比例不超過30%。如何篩選潛在獲益人群是未來的研究目標。目前結合PD-1/PD-L1免疫組化檢測和腫瘤突變負荷(TMB)的基因檢測能預測高于50%的治療敏感性,但仍需要新方法來提高預測效率。其次,免疫檢查點治療本身雖然副作用發(fā)生率遠低于化療和靶向治療,但一旦發(fā)生,就來勢兇猛,甚至威脅生命。而多數(shù)治療單位對PD-1/PD-L1治療的經驗還非常少,對副作用的應對還不規(guī)范、不及時。此外,在一些臨床試驗中,也發(fā)生了腫瘤因治療而加速進展的病例。所以,免疫檢查點治療雖然給晚期腫瘤患者帶來治療的希望,但也伴隨著風險,許多未知因素還有待探索。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泌尿外科一病區(qū)已經成功開展經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經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相比于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術的優(yōu)勢明顯,對患者損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術后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幾乎為0,目前在遼寧省腫瘤醫(yī)院已常規(guī)開展。
膀胱癌膀胱灌注化療后,大多數(shù)醫(yī)生都要囑咐患者要變換體位。 膀胱灌注后到底需不需要變換體位呢? 這要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是有關化學的問題。什么叫做溶液!溶液是任何一點的濃度都是相同的,灌注的化療藥配制后就是溶液,不會存在藥物“沉底”的情況! 第二:膀胱自身的生理功能。膀胱灌注前都囑咐去排盡尿液。排尿后,膀胱的容積幾乎是零,就是說膀胱里沒有空腔,如果灌入30毫升藥物,它的容積就是30毫升,也就是說藥物跟所有的任何部位的膀胱粘膜都發(fā)生嚴密接觸。 該明白了吧!就是說膀胱灌注化療后根本就不需要變換體位!??! 患者及家屬不明白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一個專業(yè)醫(yī)生還這樣囑咐患者這么做,是不是有些貽笑大方了?!?。?! 專業(yè)醫(yī)生,別再囑咐患者要變換體位啦!??!
總訪問量 1,355,063次
在線服務患者 3,912位
科普文章 56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