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蒙特利爾定義在國際上最為廣泛接受,胃灼熱和反酸是GERD的典型癥狀。胃灼熱是一種胸骨后的燒灼感,可從胸骨柄放射到頸部或喉嚨底部。通常在進食后30 ~60 min內,特別是在飽餐或進食富含脂肪或酸性食物的膳食后發(fā)生胃灼熱,服用抗酸藥物可以緩解癥狀。反酸是指酸性胃內容物反流入口腔中。如果患者在4 ~8周或更長時間內每周至少出現(xiàn)2次這些癥狀,則須考慮GERD的診斷。胃灼熱和反酸對于GERD診斷的敏感度為30% -76%,特異度為62%-76%。但是,其他疾病如消化性潰瘍、嗜酸細胞性食管炎、功能性胃灼熱、食管癌或胃癌等,也有類似的癥狀。GERD有時僅僅表現(xiàn)為非典型癥狀或食管外癥狀,如非心源性胸痛、吞咽困難、呼吸系統(tǒng)表現(xiàn)(咳嗽和支氣管哮喘)、耳鼻咽喉疾?。òl(fā)音困難、咽喉清除和咽部感染)和口腔疾?。ㄑ例X糜爛、口瘡和口臭)等,故臨床上單單依據臨床癥狀來診斷GERD,極易出現(xiàn)誤診及漏診。
《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陽之勝,熱客于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饑”,“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認為火、熱是吐酸的主要病機?!鹅`樞?四時氣》記載“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口”。認為脾胃肝膽功能的失調是該病發(fā)生的重要病機。后世醫(yī)家認為其病機為木郁土虛,胃失和降,主要涉及脾胃肝膽等臟器。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幾點:1)感受外邪。六淫外邪侵襲人體,首先停留衛(wèi)表,久而不去循經入里;若損及脾胃陽氣,則脾胃升降功能受損,氣機升降受阻,胃氣上逆而成吐酸。2)情志失調中醫(yī)學的七情之說,就強調情志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如驚則氣亂、悲則氣都、恐則氣下及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等。3)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飲食不節(jié)可能導致飲食停滯胃脘;而嗜食肥甘厚膩,煙酒無度等,可能膩而不化,灼傷脾胃之經;貪涼冷飲則可能傷及脾陽等均可能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司,日久釀濕為熱,濕熱之邪反而更加影響氣機運行,胃氣挾帶濕熱上逆而致吞酸、嘈雜等。4)脾胃虛弱 若身體先天稟賦不足,素體脾胃虛弱;或因飲食不節(jié)傷及脾胃;或重病、久病后脾胃虧虛等原因,脾胃收納腐熟的功能受損,不能正常運轉氣機,胃失和降,臨床見吞酸、吐酸。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癥性病變, 內鏡下大都表現(xiàn)為食管粘膜的破損,即食管糜爛和/或食管潰瘍。近二十年全球的發(fā)病率都有上升趨勢。中老年人、肥胖、吸煙、飲酒及精神壓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發(fā)人群。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大多表現(xiàn)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癥狀,即燒心、反流和胸痛。燒心是指胸骨后向頸部放射的燒灼感,反流指胃內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癥狀多發(fā)生于飽餐后,夜間反流嚴重影響病人睡眠。而部分患者胸痛以為“心絞痛發(fā)作”而至心內科就診。部分患者也可無任何反流癥狀,僅表現(xiàn)為上腹疼痛、不適等消化不良的表現(xiàn)。少數(shù)患者更表現(xiàn)為食管外表現(xiàn),如干咳、哮喘至呼吸科就診,咽部不適或異物感至五官科就診等等。食管炎的嚴重程度與反流癥狀無相關性。嚴重的食管炎患者臨床表現(xiàn)并不一定很嚴重。 反流性食管炎治療的目的是愈合食管炎、快速緩解癥狀、減少復發(fā)、提高生活質量。生活習慣的改變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療的基礎,少食,每餐吃8成飽。抬高床頭15~20cm可減少臥位及夜間反流,睡前不宜進食,白天進餐后不宜立即臥床。以下措施可減少反流:戒煙、禁酒、降低腹壓、避免系緊身腰帶、肥胖者減輕體重、避免進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刺激性食品等。避免使用減低胃食管動力的藥物,如抗膽堿能藥、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鈣離子拮抗劑、茶堿、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等。 藥物治療最主要使用質子泵抑制劑,也可使用中和胃酸藥物及胃動力藥物等。最新的藥物如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富馬酸伏諾拉生)具有首劑全效,持久抑酸和方便服用等特點,臨床上應用也日益廣泛。
總訪問量 90,367次
在線服務患者 244位
科普文章 4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