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孩子骨齡偏小是好事?關于骨齡與身高的5個常見誤區(qū)
在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骨齡”逐漸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不少家長存在這樣的認知:“骨齡偏小說明發(fā)育慢,以后會長得更高”“骨齡決定身高,其他因素不重要”……這些觀點真的正確嗎?今天我們就來破除關于骨齡與身高的5個常見誤區(qū),幫助家長科學看待孩子的生長發(fā)育。誤區(qū)一:骨齡偏小一定是好事,代表“晚長”“后勁足”錯誤觀點: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骨齡比實際年齡小,意味著骨骺閉合晚,未來長高空間大,甚至將“骨齡偏小”等同于“晚長”??茖W真相:?適度偏小可能是優(yōu)勢:在正常范圍內(骨齡與實際年齡差±1歲),骨齡偏小確實可能讓生長周期延長。例如,同樣10歲的孩子,骨齡9歲的孩子可能比骨齡11歲的孩子多1年左右的生長期。?過度偏小需警惕疾?。喝艄驱g落后實際年齡2歲以上,可能是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營養(yǎng)不良、特納綜合征等疾病的信號。這類孩子往往伴隨生長速度緩慢(如年身高增長<5cm),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導致成年身高顯著低于遺傳靶身高。案例:6歲的小雨骨齡僅4歲,但每年身高增長不足4cm,最終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癥,需通過醫(yī)學干預促進生長。誤區(qū)二:骨齡直接決定身高,遺傳和后天因素不重要錯誤觀點:部分家長認為“骨齡大=長不高”“骨齡小=一定高”,將骨齡視為唯一判斷標準。科學真相:?骨齡是生長發(fā)育的“溫度計”,而非“控制器”:骨齡反映骨骼成熟度,但身高是遺傳、營養(yǎng)、睡眠、運動、疾病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約70%的身高由父母遺傳決定(遺傳靶身高公式:男孩=(父高+母高+13)/2±5cm,女孩=(父高+母高-13)/2±5cm)。?后天因素:30%的身高差異來自后天,如充足睡眠(生長激素夜間分泌達高峰)、均衡營養(yǎng)(蛋白質、鈣、維生素D)、縱向運動(跳繩、籃球、游泳)等。提醒:即使骨齡正常,若長期營養(yǎng)不良或缺乏運動,仍可能無法達到遺傳潛力身高。誤區(qū)三:“晚長”不用管,孩子總會追上同齡人錯誤觀點:家長常說“爸爸小時候晚長,孩子肯定也晚長”,認為孩子目前矮小只是“發(fā)育慢”,無需干預。科學真相:?“晚長”并非普遍現(xiàn)象:僅少數(shù)健康孩子存在“體質性青春期延遲”(即父母一方有晚長史,孩子骨齡落后但生長速度正常,青春期啟動延遲),且需通過專業(yè)評估排除疾病。?盲目等待可能錯過干預黃金期:?男孩超過14歲、女孩超過12歲仍未進入青春期(如男孩無睪丸增大,女孩無乳房發(fā)育),需警惕病理性因素。?骨齡落后但生長速度持續(xù)低于正常(如青春期前<5cm/年),可能導致骨骺提前閉合,最終身高不理想。建議:每年定期監(jiān)測骨齡和生長速度,若連續(xù)2年生長速率不達標,及時就醫(yī)。誤區(qū)四:只看骨齡數(shù)值,不關注生長趨勢錯誤觀點:家長只盯著骨齡報告中的“年齡數(shù)值”,卻忽略骨齡增長速度與身高增長是否匹配??茖W真相:?骨齡增長速度比單一數(shù)值更重要:正常情況下,骨齡每年增長應與實際年齡增長基本一致(±0.5歲)。?異常情況舉例:?某女孩實際年齡8歲,骨齡7歲(看似正常),但1年后復查骨齡已達9.5歲,提示骨齡進展過快,可能與性早熟相關。?某男孩實際年齡10歲,骨齡8歲,但每年身高僅增長3cm,提示生長潛力可能因疾病被消耗,需排查原因。?動態(tài)監(jiān)測是關鍵:建議3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測一次骨齡,青春期前每年生長速度<5cm或青春期<6cm時,需增加監(jiān)測頻率。誤區(qū)五:骨齡異常無法干預,只能“聽天由命”錯誤觀點:部分家長認為骨齡是先天注定的,即使發(fā)現(xiàn)異常也無法改變??茖W真相:?不同情況有不同干預方式:?骨齡超前(如性早熟):可通過藥物抑制性激素分泌,延緩骨骺閉合,為生長爭取時間。?骨齡落后(非疾病因素):調整生活方式(如保證9-10小時睡眠、每日30分鐘跳繩等運動)、補充營養(yǎng)(如牛奶、雞蛋、深綠色蔬菜),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生長激素。?疾病導致的骨齡異常:如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甲狀腺素,生長激素缺乏需注射生長激素等。?干預時機越早,效果越好:研究表明,骨骺接近閉合(骨齡男>15歲、女>13歲)時,干預效果顯著下降,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關鍵。家長如何科學應對骨齡問題?1.定期監(jiān)測,建立生長檔案:記錄孩子每年的身高、體重、骨齡數(shù)據(jù),觀察生長趨勢。2.避免盲目攀比:每個孩子的生長節(jié)奏不同,不必因短期身高差異過度焦慮,但需警惕持續(xù)異常。3.及時就醫(yī),專業(yè)評估:若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第3百分位(可通過“兒童生長曲線”查詢)、生長速度放緩、第二性征過早出現(xiàn)(如女孩8歲前乳房發(fā)育、男孩9歲前睪丸增大),及時就診兒科內分泌科。骨齡是評估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工具,但并非唯一標準。破除誤區(qū)、科學管理,才能讓孩子在生長的關鍵期“少走彎路”,最大限度挖掘身高潛力。記住:孩子的成長需要耐心觀察,更需要專業(yè)護航!
張高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5月15日42
0
0
-
兒童長高容易被忽視的“隱形坑”!
楊志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2月19日41
0
2
-
一起來認識矮小癥
武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18日104
0
4
-
2024目前最新兒童身高體重
2024年最新身高體重對照表,你家孩子達標嗎生長發(fā)育狀況是衡量寶寶是否健康成長的標準,所以很多媽媽都非常關心寶寶的身高、體重,甚至有些媽媽只要看著寶寶稍微有點輕,就十分擔心。其實每一個寶寶都具有特異性,所以寶媽需要根據(jù)寶寶出生時的生長發(fā)育為寶寶制定一個專屬的生長曲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的身高、體重的發(fā)育情況吧
吳瓊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09日20380
0
3
-
什么樣的運動,能幫助孩子長高?如何運動能長高?
1、彈跳運動:如跳繩、摸高、籃球等??纱碳す趋?,加速骨細胞增值,促進骨骼生長,還可通過反作用力和肌肉收縮幫助生長發(fā)育。2、懸垂伸展運動:如單杠懸掛等。有助于拉伸脊椎和肌肉,促進身高增長。3、有氧運動及全身運動:如游泳、羽毛球等。能夠促進全身骨骼的生長和發(fā)育。可間接促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和睡眠質量提高,以加速生長激素分泌。運動雖然能幫助長高,但身高還受到遺傳、營養(yǎng)、睡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運動時,要根據(jù)年齡和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和強度,避免過度運動。同時,要保證營養(yǎng)和良好的睡眠,促進長高。
吳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0月02日386
0
1
-
為什么說,運動能長高?為什么說,運動能讓孩子更高?
1.運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例如,跳繩等運動時,身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會促使腦垂體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量。2.運動可以促進骨骼生長,改善骨骼密度和強度:例如,跑步跳躍等,使下肢骨骼受到垂直方向壓力刺激長骨兩端骨骺生長板,促進骨骼縱向生長3.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加快血液循環(huán),為骨骼和肌肉提供營養(yǎng)和氧氣。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輸送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4.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在運動中,肌肉的收縮和舒張會對骨骼產生一定的拉力,這種拉力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長。
盛京醫(yī)院小兒內分泌科科普號2024年10月02日400
0
0
-
家族性矮小如何治療 ?
1、什么是家族性矮?。考易逍园⊥ǔV富純杭捌涓改富蚋改钢坏纳砀呔∮谕挲g同性別同種族身高標準差-2SD,其病因復雜,約80%患兒由遺傳因素引起,大部分表現(xiàn)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2、為什么會出現(xiàn)家族性矮小較為嚴重的家族性矮小往往與單基因變異相關,迄今已發(fā)現(xiàn)10余種基因變異可致家族性矮小,大部分基因均與生長板發(fā)育密切相關,既往報道約2.5%的家族性矮小由ACAN基因變異所致。3、家族性矮小怎么治療?重組人生長激素(rrhGH)目前常被用于改善ACAN基因變異所致家族性矮小的矮身材,但單獨生長激素治療的療效仍需進一步明確。結論:臨床工作中對家族中有多發(fā)矮小患者病史者,建議盡早開展遺傳基因診斷,必要時早期藥物干預治療。參考文獻:趙莉莉,朱一琳,袁珂,等.重組人生長激素改善ACAN基因變異致家族性矮小的療效觀察及文獻復習[J].臨床兒科雜志,2021,39(1):6.?
盛京醫(yī)院科普號2024年07月09日399
0
2
-
如何飲食幫助長高——來看看優(yōu)質飲食介紹吧!
在門診,因矮小、個子長得不好過來就診的家長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如何運動、如何吃、如何睡……可以幫助孩子長高?”今天,我就來聊聊如何飲食管理可以幫助孩子長高。首先,簡單聊一下飲食對于兒童長高的重要性。飲食是營養(yǎng)的來源,營養(yǎng)是長高的基礎,所以,飲食至關重要!需要強調的是,在物質條件充分改善的今天,對于有意識來到門診看身高的家庭,營養(yǎng)匱乏的情況基本是不存在的,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在豐富的飲食的基礎上去均衡營養(yǎng),如何在均衡營養(yǎng)的的基礎上選擇優(yōu)質的營養(yǎng)以及避免營養(yǎng)過剩?。?!先看一張膳食營養(yǎng)寶塔圖,直接明了告訴我們如何豐富飲食:合理均衡的飲食要豐富,包括蛋白質——蛋白質是生長和修復組織的基礎,兒童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支持他們的生長發(fā)育,選擇優(yōu)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孩子們活動的主要能源,應選擇復雜碳水化合物;脂肪——健康的脂肪對于細胞膜的形成和維持至關重要,應選擇優(yōu)質脂肪;同時飲食中要包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等,尤其是鈣、維生素D、維生素A、維生素C、鋅等。1.優(yōu)質蛋白質來源包括:瘦肉(如雞肉、牛肉)魚類雞蛋奶制品(如牛奶、酸奶)豆類和堅果2.復雜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如全麥面包、燕麥片)蔬菜(特別是根莖類蔬菜)水果3.優(yōu)質脂肪來源包括:魚類(如三文魚、沙丁魚)植物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堅果和種子鱷梨4.豐富鈣的食物有: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綠葉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豆腐和強化豆奶5.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獲得:曬太陽(每天15-30分鐘)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肝油、強化牛奶和橙汁)補充劑(根據(jù)醫(yī)生建議)6.其他關鍵維生素、礦物質等維生素A:有助于骨骼發(fā)育和免疫功能,來源于胡蘿卜、南瓜、甘薯等。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幫助骨骼健康,豐富來源有柑橘類水果、草莓和西蘭花。鋅:對生長和免疫系統(tǒng)功能很重要,存在于紅肉、家禽、豆類和堅果中。纖維素:水果蔬菜全谷物均含有纖維素。(所有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武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21日1756
0
245
-
如何睡眠幫助長高——來學習睡眠管理吧!
在門診,因矮小或個子長得不好過來就診的家長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如何運動、如何吃、如何睡……可以幫助孩子長高?”今天,我就來聊聊如何睡眠可以幫助孩子長高。首先,簡單聊一下良好的睡眠對于兒童長高的重要性。1.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顧名思義,讓孩子長高的激素!生長激素(GH)主要在深度睡眠(特別是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的第3和第4階段)中分泌。生長激素通過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和骨骼礦化,直接促進骨骼的增長。同時,它還刺激蛋白質合成,支持肌肉和其他組織的生長。2.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證骨骼的修復和再生我們身體長高主要就是長骨的長長,在睡眠過程中,骨骼和軟骨組織會進行修復和再生。睡眠期間,身體的細胞再生和修復過程加速,幫助修復日?;顒又械奈p傷,并促進新的組織生成。3.良好的睡眠可以維持正常的代謝調節(jié)睡眠不足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血糖水平波動,導致代謝失衡,影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確保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利用。明白了睡眠對長高的重要性后如何通過睡眠幫助兒童長高呢,接下來開講。1.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新生兒(0-3個月)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4-17小時;嬰兒(4-11個月)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2-15小時;幼兒(1-2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1-14小時;學齡前兒童(3-5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10-13小時;學齡兒童(6-13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9-11小時;青少年(14-17歲)推薦睡眠時間:每天8-10小時。但必須強調的是,睡眠時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規(guī)律作息:每天在固定時間上床和起床,保持生物鐘的穩(wěn)定。適度活動:白天進行適量的體育活動,幫助晚上更容易入睡。2.提高睡眠質量高質量的睡眠可以確保足夠的深度睡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睡眠環(huán)境:保持臥室的安靜、黑暗和涼爽。避免在臥室中使用電子設備。睡前放松:避免睡前進行興奮性的活動,讓孩子太興奮,如激烈的運動、玩電子游戲或看電視。可以進行放松活動,如閱讀、聽輕音樂或進行溫水泡腳。3.飲食和睡眠的良好結合避免高糖和高咖啡因食物:睡前避免攝入含糖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物,這些成分會干擾睡眠。睡前小點心:關于睡前小點心,雖然有研究說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或全麥餅干,幫助促進睡眠,但作為內分泌科醫(yī)生,還是建議睡前不要進食,因為生長激素是個輕微的升血糖激素,在空腹狀態(tài)下會分泌更多。4.管理壓力和情緒情緒支持:有一些大孩子因為學習壓力大影響睡眠,家長應關注兒童的情緒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幫助他們應對學業(yè)和生活中的壓力。畢竟,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
武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20日1208
0
154
-
如何運動幫助長高——來選擇適合你的長高運動吧!
在門診,因矮小、身高不理想等問題過來就診的家長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如何運動、如何吃、如何睡……可以幫助孩子長高?”今天,我就來聊聊如何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具體包括哪些運動方式以及每項運動具體怎么做等。1.跳繩——內分泌科醫(yī)生最常推薦的運動方式,方便經(jīng)濟可操作性強,一根跳繩一小塊地方就可開始!?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孩子每天可以進行跳繩練習,每次跳繩時間可以在10-15分鐘左右,逐漸增加至30分鐘。?時長:每天20-30分鐘。?強度:中等強度。?注意事項:注意循序漸進,關節(jié)保護!確保孩子穿著合適的鞋子,使用適合其身高的跳繩,并在平坦、寬敞的地方進行跳繩,避免絆倒或摔傷。2.跳躍運動——類似于跳繩?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可以進行摸高跳、原地跳、高抬腿跳、單腳跳等。?時長:每天10-15分鐘。?強度:中等強度。?注意事項:確保孩子穿著合適的鞋子,在平坦的地面進行跳躍運動,避免地面過硬對關節(jié)造成傷害。3.跑步——方便經(jīng)濟可操作性強,最重要的是邁開腿、跑起來!?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慢跑、變速跑。?時長:每天20-30分鐘。?強度:中等強度。?注意事項:選擇平坦、寬敞的跑步場地,穿合適的跑鞋,注意補水。4.籃球——有趣味性,可培養(yǎng)特長,但有場地要求!?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可以進行投籃、運球、跑動等籃球訓練。?時長:每次30-60分鐘。?強度:中等至高強度。?注意事項:運動前注意熱身和拉伸,避免因運動量過大導致肌肉和關節(jié)受傷。5.游泳——夏季首選運動方式,清涼解暑,同樣有場地要求!?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自由泳、蛙泳、仰泳等都適合孩子進行練習。?時長:每次30-45分鐘,每周2-3次。?強度:中等強度。?注意事項:確保孩子在安全的游泳環(huán)境中進行游泳練習,并有大人或教練陪同,以防發(fā)生意外。同時強調游泳游起來,不要把游泳變成玩水和泡澡。6.網(wǎng)球或羽毛球——有趣味性,可培養(yǎng)特長,但有場地要求!?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打網(wǎng)球或羽毛球。?時長:每次30-60分鐘。?強度:中等至高強度。?注意事項:選擇合適的球拍和場地,注意熱身和拉伸。7.引體向上——方便經(jīng)濟,有力量要求!?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可以在家中或健身房進行。?時長:每次10-15分鐘,每周3-4次。?強度:中等至高強度。?注意事項:確保孩子的手臂和肩膀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自己的體重,避免過度訓練導致肌肉受傷。8.瑜伽——如果父母會瑜伽,那就是可以進行親子互動的運動方式,且方便可操作性強,一塊瑜伽墊就可開始!?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適合孩子的瑜伽姿勢包括貓牛式、下犬式、站立前屈式、橋式等。?時長:每次20-30分鐘,每周3-4次。?強度:低強度。?注意事項:在進行瑜伽時,需注意動作的規(guī)范性,可以請專業(yè)教練指導,以避免姿勢錯誤導致受傷。9.伸展運動——雖然放在最后,但其實是在每項運動前都建議做的運動,充足的準備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享受運動的快樂!?可操作指數(shù):??????具體運動方式:簡單的伸展運動如前屈、側伸展、彎腰觸地等。?時長:每天5-10分鐘。?強度:低強度。?注意事項:保持動作緩慢、均勻,避免突然拉扯肌肉。其中,跳繩、跑步、瑜伽都是我個人經(jīng)常帶孩子一起做的運動。我們可以通過以上多種運動方式的結合,促進孩子的骨骼健康成長,幫助孩子獲得更為滿意的身高?。ㄋ袌D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
武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18日1307
0
149
矮小癥相關科普號

邱厚興醫(yī)生的科普號
邱厚興 主任醫(yī)師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兒科
3324粉絲14.2萬閱讀

何淑娟醫(yī)生的科普號
何淑娟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臺州醫(yī)院恩澤婦產院區(qū)
兒科
2295粉絲2.5萬閱讀

葉贊凱醫(yī)生的科普號
葉贊凱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小兒心外科
5120粉絲32.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朱子陽 主任醫(yī)師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矮小癥 251票
性早熟 65票
發(fā)育遲緩 41票
擅長:矮小癥、性早熟、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等小兒內分泌疾病的診治。 -
推薦熱度4.4武蘇 副主任醫(yī)師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矮小癥 43票
發(fā)育遲緩 10票
性早熟 4票
擅長:從事小兒內分泌科臨床工作十余年,熟練掌握矮小癥、性早熟、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的診治,專業(yè)擅長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的診治及相關罕見病基因報告解讀咨詢,如基因變異相關的矮小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等遺傳性代謝性疾病。 -
推薦熱度4.4吳娜 主任醫(yī)師盛京醫(yī)院 小兒內分泌科
小兒甲狀腺疾病 77票
性早熟 42票
矮小癥 28票
擅長:性早熟、矮小、兒童肥胖、青春期早發(fā)育、兒童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先天性遺傳代謝病及各類兒童生長發(fā)育常見問題、多囊卵巢、腎上腺疾病、性腺、垂體、垂體瘤術后激素調整、離子紊亂(低鉀低鈣高鈣低鈉等)、高脂血癥、高尿酸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治。妊娠期糖尿病的子代、妊娠期甲亢的子代、妊娠期甲減的子代健康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