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故事.健康紅藍中華醫(yī)學會理事神經外科教授2024.8.30一、引言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人們對各種營養(yǎng)素的作用日益關注。維生素C,作為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早已被廣泛認可為對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yǎng)素之一。它不僅在免疫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對皮膚健康和膠原蛋白合成也有著不可忽視的貢獻。然而,近年來,維生素C在癌癥預防中的潛在作用引發(fā)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與深入研究。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Food&Function》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薈萃分析,為我們深入探討維生素C的攝入量和血液水平與消化系統(tǒng)癌癥風險之間的關系提供了重要依據(jù)。這一研究成果不僅為消化系統(tǒng)癌癥的預防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促使我們進一步探索維生素C與癌癥之間的復雜關系。二、維生素C的基本特性與重要作用(一)抗氧化作用維生素C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夠中和體內的自由基。自由基是在正常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不穩(wěn)定分子,它們會攻擊細胞內的各種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質和脂質,導致細胞損傷和功能障礙。通過清除自由基,維生素C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應激的傷害,維持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二)對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性維生素C對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它可以增強白細胞的活性,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幫助身體抵抗各種感染和疾病。此外,維生素C還可以促進抗體的產生,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防御能力。(三)在皮膚健康和膠原蛋白合成中的作用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合成過程中的關鍵輔助因子。膠原蛋白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它構成了皮膚、骨骼、肌腱和血管等組織的主要成分。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維持皮膚的彈性和緊致度,預防皮膚松弛和皺紋的產生。同時,維生素C還可以促進傷口的愈合,減少疤痕的形成。三、浙江大學的薈萃分析(一)研究方法與過程這項薈萃分析涵蓋了32項前瞻性研究,共涉及1664498名參與者。如此大規(guī)模的研究數(shù)據(jù)為結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奠定了堅實基礎。研究人員系統(tǒng)地評估了維生素C的攝入量及其在血液中的濃度與消化系統(tǒng)癌癥(DSC)風險之間的關系。他們采用了嚴格的統(tǒng)計方法,對各項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綜合分析,以確定維生素C與消化系統(tǒng)癌癥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程度。(二)研究結果及分析維生素C攝入量與消化系統(tǒng)癌癥風險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較高的維生素C攝入量與消化系統(tǒng)癌癥風險降低12%相關。這一結果提示我們,通過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消化系統(tǒng)癌癥的風險。其中,對于口腔、咽喉和食管癌(OPE),維生素C的保護作用尤其明顯,風險降低高達54%;對胃癌和結直腸癌的風險也有顯著降低,分別為19%和11%。這表明不同部位的消化系統(tǒng)癌癥對維生素C的敏感度可能存在差異,維生素C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對這些部位的癌癥發(fā)生起到抑制作用。維生素C最佳攝入劑量的探討該研究還分析了維生素C的最佳攝入劑量。對于OPE癌癥,每天攝入250毫克的維生素C時,風險最低;而對于胃癌,每天攝入65毫克的維生素C時,風險最低。這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攝入維生素C提供了具體的參考指標,有助于人們更精準地通過飲食或補充劑來獲取適量的維生素C,以達到預防癌癥的目的。維生素C攝入與結直腸癌和胰腺癌風險的特殊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C的攝入與結直腸癌和胰腺癌風險呈現(xiàn)倒U型關系。這意味著適量攝入維生素C可以降低風險,但過量攝入則可能并不會帶來更多的益處,甚至可能適得其反。這一發(fā)現(xiàn)提示我們在關注維生素C對癌癥預防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要注意把握好攝入的劑量,避免過度攝入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血液中維生素C水平與癌癥風險的關聯(lián)研究還分析了血液中維生素C水平與癌癥風險的關系。結果顯示,血液維生素C水平與胃癌風險呈負相關,但與其他消化系統(tǒng)癌癥的關系并不顯著。這表明維生素C在體內的代謝狀態(tài)和生物利用度在不同類型癌癥中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對于胃癌,血液中較高的維生素C水平可能更直接地影響了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機制,而對于其他消化系統(tǒng)癌癥,可能還存在其他更為復雜的因素在起作用,或者維生素C的作用途徑和機制有所不同。四、國際上相關研究進展(一)維生素C與癌癥預防的機制研究在國際上,許多研究團隊致力于探索維生素C與癌癥預防之間的機制。一些研究表明,維生素C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抑制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例如,維生素C可以調節(jié)細胞周期,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此外,維生素C還可以增強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促進機體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攻擊。(二)維生素C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除了在癌癥預防中的作用,維生素C在癌癥的臨床治療中也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臨床研究表明,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與傳統(tǒng)的癌癥治療方法(如化療、放療)相結合,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治療的副作用。然而,目前關于維生素C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仍存在爭議,需要更多的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來進一步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三)不同人群中維生素C與癌癥風險的關系國際上的研究還關注了不同人群中維生素C與癌癥風險的關系。例如,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吸煙者、飲酒者等人群患癌癥的風險較高,而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可能對這些人群的癌癥預防更為重要。此外,不同種族和地域的人群在維生素C的代謝和利用方面可能存在差異,這也可能影響維生素C與癌癥風險之間的關系。五、通過飲食獲取維生素C的方法(一)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我們都知道,維生素C廣泛存在于各種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柑橘類水果(如橙子、檸檬)、草莓、獼猴桃、菠菜和紅椒等。這些食物不僅富含維生素C,還含有其他多種營養(yǎng)素,如膳食纖維、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等,對健康有益。(二)合理的飲食搭配為了獲得足夠的維生素C,建議日常飲食中包含多種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梢詫⒏涕兕愃鳛樵绮偷囊徊糠郑蛘咴谖绮秃屯聿椭屑尤胍环菥G葉蔬菜和一份水果。此外,還可以將草莓、藍莓等水果作為零食食用,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三)注意食物的烹飪方式食物的烹飪方式也會影響維生素C的含量。高溫烹飪、長時間浸泡和過度加工等方式會導致維生素C的損失。因此,在烹飪食物時,應盡量選擇低溫、短時間的烹飪方式,如蒸、煮、炒等,以保留食物中的維生素C。六、結論綜上所述,維生素C在消化系統(tǒng)癌癥預防中具有重要作用。浙江大學的薈萃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表明合理攝入維生素C可能是降低癌癥風險的一種有效策略。然而,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維生素C并不是萬能的,它不能替代傳統(tǒng)的癌癥預防和治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通過合理的飲食搭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來維持身體的健康,降低患癌癥的風險。同時,國際上的研究進展也為我們進一步探索維生素C與癌癥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來的研究將繼續(xù)深入探討維生素C在癌癥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機制,以及不同人群中維生素C的最佳攝入劑量和攝入方式。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我們有望更好地理解這一重要營養(yǎng)素的潛在益處,為人類的健康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
醫(yī)學顧事紅藍融合中華醫(yī)學會理事神經外科教授近十幾年來,科學家、研究人員、媒體和普通大眾開始對“腦-腸-微生物軸”這一新興概念感到興奮,他們專注于腸道菌群的改變如何自下而上地促進腦部疾病的發(fā)生。其實,腦-腸-微生物軸中的信號傳遞是循環(huán)的,信號在多個反饋循環(huán)中沿著兩條主要途徑傳遞:從腸道和腸道微生物到大腦自下而上的交流以及從大腦到腸道和腸道微生物的自上而下的交流。這種雙向交流深刻地影響著腸道和大腦的健康。慢性壓力和腦-腸-微生物軸正如現(xiàn)代生活方式促進了腸道和腸道微生物之間不匹配一樣,它們也在大腦水平上促進了類似的差異,產生了另一種不匹配,那就是我們古老的壓力反應系統(tǒng)和現(xiàn)代社會數(shù)量空前的、通常不會危及生命的壓力之間的不匹配。我們的神經系統(tǒng)偶爾會因緊急的、危及生命的危險而觸發(fā)“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這曾經讓我們的祖先躲避了被捕食的危險,對于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但是如今,這種反應往往是由不太嚴重的威脅所觸發(fā)的。這種高水平的感知生理壓力和慢性焦慮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后果,比如破壞了腦-腸-微生物軸的關鍵信號傳遞。有許多充分的證據(jù)表明,急性和慢性壓力會對腦-腸-微生物軸產生影響。釋放到腸道的去甲腎上腺素等壓力介質可以激活微生物基因,增加細菌與腸道免疫系統(tǒng)的接觸。壓力也會改變整個腸道的收縮和蠕動,影響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進而影響微生物的棲息地和食物供應。此外,壓力還會增加腸道滲透性,造成眾所周知的“腸漏”,這可能導致腸道免疫系統(tǒng)的低度激活。過去我們把腸道健康的變化單純歸因于不健康的飲食,但是很明顯,它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腦向腸道發(fā)送的慢性壓力信號所引起,這些信號會改變腸道微生物信號分子,然后向大腦發(fā)送警報反饋。復雜的大腦疾病不能用單一的因素來解釋,而是需要更全面的網絡科學視角,長期的壓力和焦慮,加上不健康的飲食和缺乏有規(guī)律的運動,會對腸道健康產生協(xié)同的有害影響。腸道微生物和抑郁癥關于腸道菌群影響大腦健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動物研究的結果,比如那些完全不攜帶任何腸道微生物的“無菌”小鼠,它們會表現(xiàn)出異常的情緒行為以及學習和記憶缺陷。這些令人大開眼界的研究證實,大腦從腸道及其腸道菌群接收到的信號可以調節(jié)大腦功能和行為。那么,腸道微生物數(shù)量、多樣性或功能的變化是否與重度抑郁癥有某種聯(lián)系呢?近年來,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實驗,研究人員將抑郁癥患者的糞便轉移到無菌老鼠或抗生素清除腸道細菌的老鼠體內,目的是為了證明在抑郁患者中發(fā)現(xiàn)的腸道菌群的改變是否是他們情緒下降的直接原因。結果很有意思,這些接受了糞菌移植的老鼠會開始表現(xiàn)出抑郁樣的行為。這樣的實驗明確證明人類糞便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轉移可以改變老鼠行為和大腦生物化學。2016年,另外兩個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發(fā)現(xiàn)。一項是由來自我國重慶多個科學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另一項是由愛爾蘭科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的。研究人員將重度抑郁癥患者的糞便轉移到無菌小鼠(我國的研究)和抗生素清除腸道細菌的大鼠(愛爾蘭的研究)中。在這兩個實驗中,接受糞便移植的動物也同樣都表現(xiàn)出類似抑郁的行為,也就是說,它們的行為反映了人類抑郁癥的特征。此外,這些老鼠表現(xiàn)出與抑郁癥患者一樣的腸道菌群紊亂。這兩項研究都表明,抑郁癥患者腸道中的某些微生物及其代謝物,比如色氨酸代謝物犬尿氨酸,會影響小鼠的行為舉止,產生焦慮的行為和大腦功能。然而,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從實驗室小鼠的研究中,我們能轉化的信息是有限的。老鼠和人類之間的差別太大了。實驗室的老鼠是近親繁殖的,這使得它們在基因上無法區(qū)分。它們都在相同的條件下長大,吃著相同的食物,生活在相同的溫度下,經歷相同的早期生活環(huán)境。重要的是,人類大腦的復雜性及其在產生情感方面的作用與老鼠大腦截然不同。盡管如此,許多研究人員仍然試圖尋找一種普遍的“抑郁癥微生物特征”,即可能與人類抑郁癥有關的腸道菌群及其產生的特定代謝物。2015年,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僅僅根據(jù)研究對象的腸道菌群組成就可以將抑郁者或非抑郁者區(qū)分開來。更具體地說,當研究人員將46名診斷為重度抑郁癥的患者和30名沒有抑郁癥的健康對照者的糞便樣本中的微生物進行比較時,他們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的擬桿菌門、變形菌門和放線菌門細菌數(shù)量較多,但是棲糞桿菌屬的細菌較少,這是隸屬于厚壁菌門的一個細菌屬。厚壁菌門豐富高被認為是腸道健康的標志,也與抗炎特性有關,生活在非洲坦桑尼亞的原始狩獵部落的哈扎人就是如此。研究人員也發(fā)現(xiàn),糞便中這些有益微生物越多,患者的抑郁程度就越低。然而,其它研究將抑郁癥患者和健康對照的腸道菌群組成進行比較,得出了不同的、有時甚至矛盾的結論。例如,其中一項研究報告了抑郁癥患者擬桿菌門減少,這與浙江大學報告的結果相反。這可能是因為參與這些研究的人群在基因、環(huán)境和微生物方面各不相同,更不用說他們有不同的飲食和廣泛的生活經歷。換句話說,研究人員還無法找到一種普遍的抑郁癥微生物特征可以證明特定的腸道微生物及代謝物與抑郁之間存在直接聯(lián)系。腸道微生物在代謝食物成分時產生的一些信號分子,比如膽汁酸和激素,可能與抑郁癥有關。然而,只有當我們能夠完全理解這些化合物如何影響腦-腸-微生物軸的功能時,這些研究得出的結果才有意義。我們已經知道,由腸道微生物直接產生的數(shù)以千計的這樣的分子,以及來自微生物與腸道相關免疫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許多炎癥介質,都參與了這個復雜網絡中的交流。對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研究采用了這種系統(tǒng)方法,并取得了非凡的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5-羥色胺是在腸道菌群的幫助下產生的,但也有少量5羥色胺可以由大腦獨立產生。眾所周知,5-羥色胺在睡眠調節(jié)、疼痛敏感、食欲和其它重要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也與一些腦部疾病有關,特別是抑郁癥和自閉癥。在腸道中,5-羥色胺有助于調節(jié)腸道運動和分泌。必需氨基酸色氨酸、腸道5-羥色胺以及另外兩種神經活性色氨酸代謝物犬尿氨酸和吲哚,是腦-腸-微生物軸中研究最廣泛的信號分子。盡管5-羥色胺在微調大腦功能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但只有不到5%的5-羥色胺在大腦中產生并儲存。腦干神經細胞中發(fā)現(xiàn)了少量的這種物質,這些細胞可以向大腦的所有區(qū)域發(fā)送上行投射,也可以向脊髓發(fā)送下行投射,因此,它對神經活動和行為有廣泛的影響。它的影響在我們的情緒調節(jié)網絡中占主導地位,因此有助于調節(jié)我們的情緒。這也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發(fā)揮作用的前提,SSRIs是一種抗抑郁藥物,被認為是治療抑郁癥最有效的藥物干預手段之一。SSRI類藥物就是為了增加大腦不同區(qū)域的5-羥色胺的濃度。我們身體中的其它95%的5-羥色胺是由腸道內壁上一種被稱為腸嗜鉻細胞(ECCs)的特殊細胞分泌的,它就是5-羥色胺的倉庫。當受到微生物或腸道內容物的刺激時,腸嗜鉻細胞會在腸壁分泌5-羥色胺,它可以分泌到感覺神經末梢,也可以進入循環(huán)以及進入腸腔。但是,5-羥色胺無法通過血腦屏障。然而,腸道中釋放的5-羥色胺卻可以對大腦功能有重要影響,因為它的重要目標是迷走神經的感覺末梢。當受到刺激時,它們會向大腦中的情緒調節(jié)網絡產生長距離的迷走神經信號,因此腸道的5-羥色胺能夠以這種方式向大腦發(fā)送信號。我們的腸道微生物可以對我們所吃的食物做出反應,從而影響腸道中5-羥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因此,這些微生物的活動可能對大腦和我們的許多重要功能產生重要影響,比如疼痛敏感性、睡眠和食欲等。我們所吃的食物、腸道微生物和腸道之間的交流是雙向的。腸道微生物為腸嗜鉻細胞中5-羥色胺的產生提供了重要的刺激,部分5-羥色胺被分泌到腸腔,在那里它可以影響腸道微生物。最近的研究表明,這種分泌到腸腔內的5-羥色胺在腸道菌群和腸道細胞之間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為了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調節(jié)5-羥色胺和其它色氨酸代謝產物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對無菌小鼠和正常小鼠進行了比較。在一項這樣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無菌小鼠血液循環(huán)中的5-羥色胺含量僅為擁有正常菌群的小鼠5-羥色胺含量的一半。此外,正常小鼠中較高的5-羥色胺濃度伴隨著5-羥色胺產生所必需的基因的豐富表達。這些發(fā)現(xiàn)證明,某些腸道微生物可以調節(jié)5-羥色胺的合成以及腦-腸-微生物網絡中的5-羥色胺信號傳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ElaineHsiao博士通過一系列精巧的實驗,證明了短鏈脂肪酸(腸道細菌發(fā)酵膳食纖維產生的代謝物)和次級膽汁酸負責腸嗜鉻細胞中近一半的5-羥色胺的合成。這是通過微生物對腸嗜鉻細胞內的一種特殊酶的刺激實現(xiàn)的,這種酶負責將食物中的色氨酸代謝成5-羥色胺的第一步。根據(jù)Hsiao博士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微生物接觸到的色氨酸越多,它們刺激腸嗜鉻細胞產生的5-羥色胺就越多。換句話說,我們給腸道微生物提供的富含膳食纖維和色氨酸的食物越多,它們刺激腸道5-羥色胺的分泌就越多,可對全身提供廣泛的好處。這還只是故事的一部分,Hsiao博士最近的研究揭示,微生物本身也會受到它們所刺激分泌的5-羥色胺的影響。Hsiao發(fā)現(xiàn),某些微生物的細胞膜上有一種分子,與血小板和腦細胞細胞膜上的分子非常相似,這種分子能使這些細胞吸收5-羥色胺。這種5-羥色胺轉運體與大腦中的神經細胞表達的分子是相同的,它也是SSRI類抗抑郁藥的靶點,比如西酞普蘭和百憂解。換句話說,腸嗜鉻細胞釋放到腸腔的5-羥色胺可以被微生物吸收,改變它們的行為。雖然微生物吸收5-羥色胺對我們的健康的影響仍然是未知的,但有人猜測,抗抑郁藥可能不僅作用于大腦,還可能通過增加腸腔內5-羥色胺的水平,影響腸嗜鉻細胞和微生物之間的交流。腸道中5-羥色胺水平的增加可能不僅在服用SSRIs的患者報告的常見胃腸道副作用中發(fā)揮作用,也可能在抗抑郁藥物治療的一些獨特的臨床特征中發(fā)揮作用。例如,腸道菌群的差異以及飲食的差異,可能是一個人對這組藥物的反應和副作用的差異的基礎。此外,腸道微生物參與5-羥色胺生理學,那么飲食干預作為藥物的補充,對抑郁癥患者具有有益作用。科學表明,腸道菌群不僅在刺激腸嗜鉻細胞產生5-羥色胺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而且在色氨酸分解為神經活性分子方面的作用更為廣泛。其中一種與大腦功能和腦部疾病直接相關的色氨酸代謝物是犬尿氨酸。在胃腸道中,犬尿氨酸是由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的作用下由色氨酸合成的。這種基于腸道的酶以及相關的犬尿氨酸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腸道健康和某些微生物活動的影響。厚壁菌門中的一類微生物在調節(jié)腸嗜鉻細胞中5-羥色胺的合成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乳酸桿菌決定了多少色氨酸被轉化為犬尿氨酸。雖然我們很多人都熟悉色氨酸和“快樂分子”5-羥色胺,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犬尿氨酸,它在慢性壓力對我們的身體和大腦的影響中發(fā)揮著同樣重要但是相反的作用。大量的科學研究都發(fā)現(xiàn),多種腦部疾病中都存在犬尿氨酸失調,包括抑郁癥和阿爾茨海默病。例如,在小鼠、大鼠、靈長類動物和人類中都已證明,慢性壓力會減少乳酸桿菌的相對豐度。在大鼠中,研究表明這種減少會降低動物將色氨酸分解為5-羥色胺的能力。慢性壓力伴隨著IDO酶的增加,這會導致犬尿氨酸的增加,與5-羥色胺不同,犬尿氨酸可以自由地從血液進入大腦。大腦中犬尿氨酸增加的一些最重要的影響是神經炎癥和神經退行性病變,這與某些形式的抑郁癥和阿爾茨海默病有關。此外,由于犬尿氨酸會與色氨酸競爭穿過血腦屏障,腸道中產生的犬尿氨酸越多,大腦中用于制造5-羥色胺的色氨酸就越少。犬尿氨酸與5-羥色胺比值的增加與阿爾茨海默病和某些形式的抑郁癥有關。因此,減少慢性壓力和改變飲食習慣,以調節(jié)腸道菌群組成和功能,可能會減少轉化為犬尿氨酸的色氨酸的數(shù)量,從而將平衡轉向5-羥色胺的合成方向,這可能也對于一些腦部疾病的治療具有有益作用。雖然膳食色氨酸轉化為5-羥色胺和犬尿氨酸的代謝是由腸道細胞完成并由微生物調節(jié)的,但只有腸道微生物本身能夠將色氨酸代謝為另一組代謝物,那就是吲哚類化合物,它們在人體和大腦中也具有廣泛的功能。例如,有的吲哚代謝物被證明可能有助于調節(jié)影響我們食欲的大腦網絡;而另一種代謝物硫酸吲哚酚可能在自閉癥、阿爾茨海默病和抑郁癥的發(fā)生中發(fā)揮作用。因此,由腸道微生物調節(jié)或產生的色氨酸代謝物,在我們的腦-腸-微生物軸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不健康的飲食和/或長期的壓力都可能導致這個復雜的通信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壓力對抑郁癥的強化作用在腦部疾病中,包括抑郁癥、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和自閉癥,患者以一種健康和適應性的方式與世界互動的能力受到損害,這意味著他們經歷著一種長期激活的應激反應。例如,隨著認知能力的下降,人們會一次又一次地意識到他們的大腦和記憶正在衰退,從而產生焦慮;在自閉癥中,人際交往和社交技能受損以及由此產生的孤獨感會導致壓力;在抑郁癥中,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的相互作用使人們對壓力反應過度,使他們在兒童時期更容易患上焦慮癥,這反過來又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癥。事實上,一些證據(jù)表明,一個人的焦慮開始得越早,抑郁就越有可能隨之而來。這種“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的持續(xù)參與以及隨之而來的恐懼反應,會給腦-腸-微生物軸自上而下的帶來了額外的負擔,這反過來又會影響腸道,導致腸道菌群的不利變化,例如產色氨酸代謝物犬尿氨酸和吲哚的細菌數(shù)量增加,從而增加了低度免疫激活。這些轉變通過代謝物、免疫介質和迷走神經活動等信號傳遞回大腦,加強并延續(xù)原有的大腦功能紊亂,甚至可能導致結構性的大腦變化。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會一直在進行。在腦-腸-微生物軸研究中,很少有領域能夠像那些證明急性和慢性應激對腸道菌群組成的影響的研究那樣,在臨床前和人體研究中顯示出如此一致的結果。2017年,《科學報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對這些發(fā)現(xiàn)進行了有意義的擴展。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慢性應激小鼠的情緒行為、腸道菌群組成及其代謝物特征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與之前關于慢性應激對腸道菌群影響的研究一致,他們觀察到最顯著的變化是乳酸桿菌的比例顯著減少,循環(huán)中的犬尿氨酸水平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給這些應激老鼠補充乳酸桿菌,可以恢復腸道內的乳酸桿菌水平到足以降低犬尿氨酸水平和改善行為異常。事實上,乳桿菌屬的細菌成員有能力產生高水平的過氧化氫,以維持其在高度競爭的腸道微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態(tài)位。結果表明,乳酸桿菌產生過氧化氫可能通過直接抑制腸道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來防止慢性應激誘導的抑郁行為的發(fā)生。這反過來又會降低犬尿氨酸水平,我們知道犬鳥氨酸與抑郁癥和其它腦部疾病有關。一些人類研究也表明,某些特定的乳酸桿菌菌株可以減輕壓力和焦慮,研究人員甚至可以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看到大腦中的明顯變化。當然,我們還需要更大規(guī)模的人類臨床研究來證明益生菌在治療抑郁等腦部疾病中的作用。但是,現(xiàn)在的研究足以支持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以腸道菌群為靶點,可能是抗抑郁治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我們所吃的東西對它們的嚴重程度有影響,這也讓我們所有人都有機會通過飲食來改善大腦健康。參考資料:Ghosh,S.S.,etal.(2020)."IntestinalBarrierDysfunction,LPSTranslocation,andDiseaseDevelopment."JEndocrSoc4(2):bvz039.Jiang,H.,etal.(2015)."Alteredfecalmicrobiotacompositionin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vedisorder."BrainBehavImmun48:186-194.Zheng,P.,etal.(2016)."Gutmicrobiomeremodelinginducesdepressive-likebehaviorsthroughapathwaymediatedbythehost'smetabolism."MolecularPsychiatry21(6):786-796.Kelly,J.R.,etal.(2016)."Transferringtheblues:Depression-associatedgutmicrobiotainducesneurobehaviouralchangesintherat."JournalofPsychiatricResearch82:109-118.Yano,J.M.,etal.(2015)."Indigenousbacteriafromthegutmicrobiotaregulatehostserotoninbiosynthesis."Cell161(2):264-276.Marin,I.A.,etal.(2017)."Microbiotaalterationisassociatedwiththedevelopmentofstress-induceddespairbehavior."ScientificReports7:43859.
醫(yī)旅健china-mth?醫(yī)旅健MTH?2023-07-3107:41?發(fā)表于北京研究新發(fā)現(xiàn):阿司匹林增加腦出血風險,無法預防中風醫(yī)生有時建議老年人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以降低他們患最常見的中風的風險。然而一項研究表明,這還不如安慰劑有效,而且增加了腦出血的風險。每天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并不能預防從未中風的老年人出現(xiàn)這種常見疾病的情況,而且可能會增加他們腦出血的風險。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JohnMcNeil說:“這提供了更多證據(jù),證明給不需要阿司匹林的人開阿司匹林不是個好主意。”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出現(xiàn)血栓的幾率增加,這可能會阻礙血液流向大腦,引發(fā)所謂的缺血性中風。為了應對這種風險,醫(yī)生有時會以每天75毫克至100毫克的劑量給老年人開能夠稀釋血液的阿司匹林讓他們每日服用,這通常被認為是低劑量。但McNeil說,即使是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也并非沒有風險。去年11月,他和同事證明了每天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會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風險。作為試驗的一部分,McNeil團隊調查了19114人在平均近五年時間里中風和頭部內出血的發(fā)生率。在這些參與者中,有17725人至少70歲,居住在澳大利亞,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白人。其余1389名參與者是居住在美國的65歲及以上西班牙裔或非裔美國人。研究開始時,參與者均無中風或任何其他心血管疾病病史。約一半?yún)⑴c者被指定每天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另一半則服用安慰劑。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的參與者有1.5%在研究期間經歷了缺血性中風,而安慰劑組的這一比例為1.7%??紤]到每個人參與研究的年限,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他們患缺血性中風的風險。當研究人員根據(jù)年齡、性別、種族或民族對參與者進行分類時,情況依然如此。當提及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服用阿司匹林的參與者中有1.1%出現(xiàn)大腦內部或周圍出血,而這一比例在服用安慰劑的參與者中只有0.8%。盡管這聽起來可能差異不大,但統(tǒng)計分析表明,這不是偶然發(fā)現(xiàn)。這類出血有時發(fā)生在頭部受到打擊后,例如摔倒時,但有時是自發(fā)的。McNeil說,這一發(fā)現(xiàn)尤其重要,因為顱內出血通常比缺血性中風更致命。除了阿司匹林的血液稀釋特性外,人們的血管會隨年齡增長自然變弱,更容易導致出血。然而,McNeil說研究結果只適用于沒有心血管病史的人。低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降低患有這些疾病者的中風風險。在服用或更換藥物之前,應該咨詢醫(yī)生。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表現(xiàn)胃腸功能紊亂、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大劑量長期服用可引起胃潰瘍、胃出血;低劑量長期應用也可引起上述癥狀。偶見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皮疹、尋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和過敏性休克,某些哮喘患者服用后會因為過敏反應引起“阿司匹林哮喘”。服用劑量過大或對于敏感體質者,阿司匹林還可以引起頭痛、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視力及聽力減退,嚴重者出現(xiàn)高熱、精神錯亂甚至昏迷驚厥,這些癥狀稱為水楊酸反應。有時大劑量使用還可以引起肝損害。如何預防不良反應:服用適宜劑量,如果漏服,不宜加倍補服;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由于對胃腸道有一定刺激,多數(shù)阿司匹林的口服劑型應在飯后服用,但是有些阿司匹林制成了腸溶片,此劑型在腸道才開始分解吸收,一般不會對胃黏膜有明顯刺激,因此應在飯前服用,這樣能讓藥物迅速進入腸道,利于吸收。從人體生物鐘來看,早上六點到十點血粘度較高,血壓高心率快,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fā)時段,因此腸溶阿司匹林晚上服用效果更好。應避免同時服用可增加胃酸分泌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維生素B1。服用阿司匹林時曾發(fā)生過潰瘍或出血者,屬高危人群,應慎用或禁用阿司匹林,若必須服用,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同時服用胃黏膜保護劑或抑制胃酸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用于抗栓治療,服用阿司匹林決不可服服停停,一般應堅持長期口服。接受過介入治療和冠狀動脈置放過支架的患者尤其不可停藥。如因特殊需要停服,則應逐漸減量。突然停服可能誘發(fā)血栓形成,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幾率。溫馨提示:服用期間,應密切觀察身體狀況,一旦身體出現(xiàn)以下癥狀如皮膚有瘀斑,刷牙時經常出血,鼻腔出血,燒心樣感覺,大便變黑等,要及時去醫(yī)院化驗血小板和凝血象。要重視病史,曾發(fā)生過潰瘍或出血者,屬高危人群,應慎用或禁用阿司匹林。有慢性肝病、血小板過少、凝血功能明顯障礙的患者最好不用阿司匹林。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25803
總訪問量 10,285,858次
在線服務患者 19,752位
科普文章 1,004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