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簡稱: 北京兒童醫(yī)院
公立三甲兒童醫(yī)院

推薦專家

疾病: 甲狀腺癌
醫(yī)院科室: 不限
開通的服務: 不限
醫(yī)生職稱: 不限
出診時間: 不限

甲狀腺癌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甲狀腺病人建議:學會如何降低交感神經興奮甲狀腺病人常出現易怒、睡眠障礙等情況,這些常與交感神經興奮有關,尤其是夜間。下面是AI總結的一些方法可供參考:降低交感神經興奮(即減少“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可以通過多種生活方式調整、心理干預和醫(yī)學方法實現。以下是一些科學有效的建議:一、即時緩解方法(快速起效)1.深呼吸法-腹式呼吸:緩慢用鼻子深吸氣(腹部鼓起),屏息2-3秒,再用嘴緩慢呼氣(腹部收縮),重復5-10分鐘。-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循環(huán)幾次。原理:激活副交感神經(負責“休息和消化”),直接抑制交感興奮。2.冷刺激-用冷水輕拍面部或握冰袋,刺激“潛水反射”副交感神經。3.漸進式肌肉放松-依次收緊再放松全身肌群(如握拳→松開),緩解緊張。二、長期調節(jié)方法1.規(guī)律運動-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提升副交感神經張力。-瑜伽/太極:結合呼吸和緩慢動作,平衡自主神經。2.飲食調整-減少刺激性食物:咖啡因(咖啡、濃茶)、酒精、高糖食品。-增加抗炎食物:富含鎂(深綠葉菜、堅果)、Omega-3(深海魚)、益生菌(酸奶)。3.睡眠優(yōu)化-固定作息,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會加劇交感興奮)。###三、心理與行為干預1.正念/冥想-每天10-15分鐘正念練習,降低壓力激素(皮質醇)。2.認知行為療法(CBT)-針對慢性焦慮或壓力源,調整負面思維模式。四、醫(yī)學干預(必要時)1.藥物-短期: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用于心悸/手抖)。-長期:需醫(yī)生評估(如抗焦慮藥)。注意:勿自行用藥,需專業(yè)指導。2.生物反饋治療-通過設備實時監(jiān)測心率變異性(HRV),學習自主調節(jié)神經活性。五、環(huán)境調整-減少藍光暴露:睡前1小時避免電子設備。-自然接觸:每周接觸自然環(huán)境(森林、公園)2-3次,降低皮質醇。###注意事項-排查病因:如長期交感亢進(心慌、手抖、失眠),需排除甲亢、嗜鉻細胞瘤等疾病。-循序漸進:長期壓力需綜合調整,避免急于求成。通過以上方法多維度干預,可有效恢復自主神經平衡。若癥狀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咨詢神經科或心理科醫(yī)生。
驗血就能區(qū)分甲狀腺癌和良性結節(jié)?新研究帶來曙光!標題:驗血就能區(qū)分甲狀腺癌和良性結節(jié)?新研究帶來曙光!作者:費健(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普外科主任醫(yī)師,從醫(yī)30余年,專注甲狀腺外科手術與微創(chuàng)消融,中華醫(yī)學科技獎等多項大獎獲得者。全網粉絲超100萬,線上幫助超10萬朋友,致力于用最明白的語言講清最專業(yè)的甲狀腺知識。)親愛的朋友們,尤其是關注甲狀腺健康的女士們,大家好!?我是費健醫(yī)生。今天在門診,又遇到好幾位拿著甲狀腺B超報告憂心忡忡的朋友,擔心結節(jié)是癌。這種焦慮我非常理解!目前區(qū)分甲狀腺結節(jié)是良性(比如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還是惡性(最常見的是甲狀腺乳頭狀癌PTC),主要靠B超和細針穿刺(FNAB)。但B超有主觀性,穿刺呢,聽著就讓人緊張,而且也有一定的不確定率。大家是不是都在想:能不能像查血糖、血脂一樣,簡單抽個血就能有個參考?最近,一篇發(fā)表在頂級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上的研究,就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令人鼓舞的一步!這項來自波蘭的研究發(fā)現,血液里兩種特定的“信號分子”組合起來檢測,在區(qū)分甲狀腺乳頭狀癌和良性結節(jié)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高特異性(96%)!這研究我看完后很興奮,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潛在的新希望。研究出處:這項研究由波蘭比亞韋斯托克醫(yī)科大學的?Magdalena?wiklińska-Dworakowska?等學者領銜,發(fā)表在2025年5月2日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上,題目是《初步結果表明評估bFGF和TNF-β聯合濃度在區(qū)分甲狀腺乳頭狀癌與良性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方面的潛力》。為什么費醫(yī)生特別關注這項研究?作為一名每天與甲狀腺疾病打交道的醫(yī)生,我深知精準診斷的重要性。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比如不必要的甲狀腺手術)不僅增加患者身體負擔和心理壓力,也浪費醫(yī)療資源。這項研究探索的正是我們急需的、更便捷、更客觀的輔助診斷工具——血液標志物。雖然還在初步階段,但其展現的高特異性(意味著能更準確地“排除”良性,減少誤診為癌的可能)非常值得期待!讓我們看看這項研究發(fā)現了什么關鍵信息:大海撈針,找到關鍵“信號兵”:研究人員沒有漫無目的地找,而是精準檢測了48種與免疫、炎癥、腫瘤生長密切相關的蛋白質(包括各種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生長因子等)在血液中的濃度。他們比較了?32位甲狀腺乳頭狀癌(PTC)患者?和?26位良性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患者?的血液樣本。結果發(fā)現,有5種蛋白質在癌癥患者血液中的濃度顯著高于良性結節(jié)患者:bFGF(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與細胞生長、血管新生有關,常被形象地稱為癌細胞的“肥料”。IL-9(白細胞介素-9):?參與免疫調節(jié),在癌癥中的作用復雜。IL-18(白細胞介素-18):?與炎癥反應相關。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著名的促炎因子,在癌癥中扮演“雙面角色”。TNF-β(腫瘤壞死因子-β,也叫淋巴毒素-α):?與TNF-α同家族,也與免疫炎癥相關。2.單打獨斗不夠強,雙劍合璧顯威力:單獨看這5個指標,雖然都有差異,但診斷能力各有優(yōu)劣。其中?TNF-β?單獨檢測表現最好:特異性高達92%:?這意味著如果檢測結果是陰性(低于某個值),那么有92%的把握可以認為這個結節(jié)是良性的(不是癌),大大降低了誤診為癌的風險!陽性預測值(PPV)為89%:?如果檢測結果是陽性(高于某個值),那么有89%的可能性是癌。AUC(判斷診斷準確性的指標)?為?0.72(1為完美)。但是!?當研究人員嘗試將不同的指標組合起來看時,驚喜出現了!TNF-β?聯合?bFGF?進行檢測時:診斷特異性飆升到驚人的?96%!?這幾乎意味著,如果這個聯合檢測結果是陰性,那么幾乎可以肯定這個結節(jié)是良性的!這對于避免讓良性結節(ji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焦慮和過度治療(如手術)具有巨大潛力!雖然敏感性(檢出所有癌癥的能力)為44%,還有提升空間(意味著有一部分癌可能漏掉),但其超高的特異性是當前最大的亮點。3.為什么這個發(fā)現重要?減少不必要的穿刺和手術:?目前很多良性結節(jié)患者因為B超的某些特征或分級(如BethesdaIII/IV類)而需要穿刺甚至手術。如果未來有這樣一個血液檢測,能高概率地“證明”結節(jié)是良性的,就能讓很多朋友免除穿刺的緊張和手術的風險(如聲音嘶啞、甲減、低鈣等)。為診斷增加新武器:?它不能完全替代B超和穿刺,但可以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輔助工具,尤其是當B超結果不明確時,給醫(yī)生和患者提供多一重參考。指向未來:?這為開發(fā)更便捷、創(chuàng)傷更小的甲狀腺結節(jié)診斷方法(比如基于血液的檢測試劑盒)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研究方向。費醫(yī)生的解讀與溫馨提示:這項研究最讓我振奮的是它展示了?“驗血輔助診斷甲狀腺癌”?并非遙不可及。特別是?TNF-β+bFGF?組合高達96%的特異性,意味著它在“排除”良性方面能力超強!但請大家注意幾點:這是初步研究:?樣本量相對較?。ü?8人),研究結果需要在更大規(guī)模的人群中驗證。目前還不能用于臨床:?這項研究是探索性的,還沒有形成標準化、商業(yè)化的檢測方法。大家現在去醫(yī)院還不能做這個檢查。不能替代現有手段:?即使未來應用,它也不會完全取代B超和穿刺,而是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補充,尤其是在降低良性結節(jié)誤診率方面。關注點在于“特異性”:?它的強項是更準確地識別良性(減少過度治療),而在識別所有惡性(敏感性)方面還有提升空間(意味著可能漏掉一些癌)。因此,醫(yī)生綜合判斷(B超+臨床+必要時穿刺)依然至關重要。所以,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拿到甲狀腺B超報告別慌張:?記住,絕大多數結節(jié)是良性的!找專業(yè)的甲狀腺醫(yī)生(比如我???)解讀報告最重要。了解新技術,保持理性期待:?像這項研究一樣的科學突破在不斷涌現,未來可能會有更便捷、更精準的輔助診斷方法出現,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甲狀腺結節(jié)。相信專業(yè)醫(yī)生的綜合判斷:?醫(y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B超特征、結節(jié)大小、生長速度、個人史等)綜合評估風險,決定是否需要穿刺或手術。不要僅憑一個指標或網上的信息過度焦慮。定期隨訪是關鍵:?對于暫時不需要處理的良性結節(jié),遵醫(yī)囑定期復查B超非常重要??茖W研究的每一步進展,都是為了讓我們離“精準醫(yī)療、減少傷害”的目標更近。這項關于bFGF和TNF-β的研究,就像照亮甲狀腺結節(jié)診斷迷宮的一束新光,雖然還在探索階段,但充滿了希望!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好工具,守護大家的甲狀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