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和手術、化療一起稱為惡性腫瘤治療的三大主要手段,約85%的腫瘤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行放療,而在接受放療的病人中,約有70%的病人可以實施根治性放療。 那到底什么是放療呢?放療是指利用X射線或其它電離輻射的有選擇放射和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使細胞及組織遭到破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其特點是:對幼稚和生長旺盛的腫瘤細胞作用很大;缺點是:放射性破壞和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對周圍正常組織細胞也有破壞作用。目前,比較完善和實用的放療技術有: 常規(guī)照射技術、X(Y)刀技術、三維適形照射技術、三維調強照射技術。
氣管支氣管腔內近距離放療是指通過施源管將微型放射源(國內常用的為Ir-192)近距離置于病灶處,利用其衰變產生的電離輻射直接或間接的殺傷殺死腫瘤細胞或使其喪失增殖能力的放射治療技術。一適應癥:1、因各種原因不宜手術或拒絕手術的早期腔內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2、不可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根治性或姑息性體外放療的補充治療,即作為外放療的補充治療。3、當腫瘤阻塞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時,可使用該法開放被阻塞的支氣管,從而達到緩解阻塞的目的。4、手術后微殘留病灶的輔助治療。5、既往已接受過足夠劑量的體外放療,再次腔內復發(fā)的。6、不能耐受體外放療患者的姑息治療,可以緩解患者咳嗽、痰中帶血和(或)咯血癥狀。二臨床應用 1、解除支氣管阻塞,改善癥狀惡性腫瘤向支氣管腔內生長阻塞支氣管往往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在這種情況下,支氣管腔內放療成為解除阻塞,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一個良好選擇。相對于其它治療手段,支氣管腔內放療可以更快更安全的緩解阻塞癥狀。 2、聯(lián)合體外放療,提高局控率作為肺癌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放療為不能手術的患者提供了可能根治的機會,即使是無法根治的患者,也有相當數(shù)量能夠在姑息性放療中獲益。然而,即便是在三維/調強適形技術已被廣泛應用的今天,常規(guī)體外照射仍然受到正常組織受量這一“瓶頸”的嚴重限制,往往需要在保護正常組織和推高腫瘤劑量之間做出艱難的抉擇。支氣管腔內放療技術的出現(xiàn),為解決這一矛盾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作為體外放療的重要補充,在提高腫瘤局控率方面展現(xiàn)出了可觀的應用價值。3、其它符合適應癥的情況三副反應1、局部黏膜反應(常見)可以進行預防處理。2、咯血咯血為支氣管鏡檢查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通常為痰中帶少量血絲、血塊,罕有大咯血。少量咯血無需特殊處理,出血量較多時按正常程序處理。3、組織壞死(發(fā)生率低)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合理計劃,盡量避免組織壞死的發(fā)生。4、氣胸和縱膈氣腫(少見)
WHO磋商裁定:當前,手術及放射治療在根治癌癥中仍是最有效-經濟(Cost-effective)的手段。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四個腫瘤醫(yī)院在70年代的統(tǒng)計表明,65-75%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用過放射治療。在美國,每年約有60%的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在發(fā)達國家,半數(shù)以上的癌癥患者必須要放療。有專家2005年估算2005-2025的20年間在發(fā)展中國家將有1億患者必須要接受放療,遺憾的是目前僅有20-25%的需要放射治療的癌癥患者能接收到放射治療。 1992年Tubiana報告90年代45%的惡性腫瘤可以治愈,其中22%為手術治愈,18%為放射治療治愈以及5%為化療治愈。 隨著腫瘤治療的各種手段的進展(放射治療、化療、手術)。各種治療手段在不同腫瘤治療中的地位也有所變化,放射治療也同樣如此。(1)放射治療作用減少:在早期霍奇金?。◥盒粤馨土觯┑闹委熤?,已不再采用斗篷野或擴大野放射治療,而是化療加累及野治療,同時,劑量也減少。(2)放射治療作用增加: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加放射治療與根治手術的生存率、局部復發(fā)率一樣,所以,國際、國內廣泛開展應用保乳手術加放射治療治療早期乳腺癌;在直腸癌的治療中,術前化、放療或術后化、放療能提高生存率已得到廣泛認同并用于臨床治療病人。
總訪問量 237,860次
在線服務患者 380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