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專家

疾病: 肺癌
開通的服務: 不限
醫(yī)生職稱: 不限
出診時間: 不限

肺癌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這樣的混合密度占位到底切不切肺葉?反復多次細致溝通由患方選擇前言:肺癌的手術,若是術前影像混合密度,實性成分明顯,但仍有磨玻璃成分,位置比較靠邊上,能楔形切除,也可考慮肺段切除,切肺葉也符合原則,這時候到底怎么切,真的非常令人糾結。我是越來越覺得對于這種位于外周仍能亞肺葉切除(包括肺段與楔形切除)的病灶切肺葉下不去手,雖然切肺是最為符合指南精神的??傁胫羰聦嵣喜o轉移,楔切與葉切效果一樣時,切多了太可惜了。但這壓力或萬一復發(fā)轉移要怪到醫(yī)生頭上來的話,真的吃不消的。而我也多次闡述自己的觀點,“真早期”的楔切就夠了,“偽早期”的即使切肺葉也不能治愈。所以更加重視生活質(zhì)量,更好維護肺功能是值得權衡后選擇的,但一定要講清楚后,由患方自主決定取舍。今天分享的這個病例,我心里也不是很有底,但基本仍有較多磨玻璃成分,所以在手術之前從門診接觸時、到入院后手術前、術前談話時、術后有病理后反復與患方溝通,把各種利弊與可能的風險都講清楚,并由他們自主選擇手術的方式。病史信息:主訴:胸背部疼痛伴干咳1年余?,F(xiàn)病史:患者1年余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胸背部疼痛,呈間歇性隱痛,不劇可忍,無放射痛,夜間明顯,伴咳嗽,呈間歇性干咳,偶有胸悶氣促,無咳痰,無畏寒發(fā)熱,無惡心嘔吐,無腹痛腹瀉,無頭暈頭痛骨痛等不適,當時予莫西沙星1片#QD抗感染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后未進一步診治。1月前患者因右上肢麻木無力至某省級醫(yī)院就診,查胸部高分辨率CT提示:左肺下葉后基底段部分實性結節(jié),腫瘤性病變可能,建議短期密切復查。右肺上葉磨玻璃結節(jié),炎性增殖灶或AAH考慮,建議隨訪。兩肺少許纖維增殖灶?;颊攥F(xiàn)自覺干咳癥狀加重,胸背部疼痛性質(zhì)同前,偶有胸悶氣促,余無明顯不適,為求進一步診治,擬“左側肺部陰影”收入我科。既往史:高血壓病史8年余,最高血壓200/150mmhg,服藥控制(具體不詳),自述血壓控制欠佳。腦梗16天,服用阿托伐他汀鈣片(美達信)20mgQD,阿司匹林片(拜阿司匹林)1片#QD。影像展示與分析:外院增強CT影像:左下病灶混合密度,實性成分明顯,但收縮力不強,磨玻璃成分非常明顯,而且輪廓與邊界清楚,灶內(nèi)有小空泡征,表面有分葉,灶內(nèi)有多支血管走行??v隔窗見有明顯實性成分,磨玻璃成分不可見,走行血管也明顯??v隔與肺門沒有見到顯著增大融合要考慮轉移的淋巴結。連續(xù)層面影像展示:病灶輪廓欠清,較為散在,缺乏聚攏性,似乎有些像斑點狀。有少許磨玻璃成分出現(xiàn),較前面層面整體輪廓顯得清楚點。到這層面,聚攏性較前明顯,密度顯雜亂。磨玻璃成分更明顯,實性成分也明顯,實性部分收縮力不強,表面不平整,感覺邊緣毛糙。表面淺分葉,磨玻璃成分明顯,實性部分密度較高。表面不平,磨玻璃部分的輪廓與邊界清,實性部分占比不小,缺乏收縮力,像是腺泡型。實性成分占比較高,邊上有明顯磨玻璃成分,說明含貼亞型。灶內(nèi)有小空泡征,磨玻璃部分輪廓與邊界清,實性部分雖明顯但毛刺征或收縮力等均不明顯。磨玻璃成分以及灶內(nèi)空泡征。灶內(nèi)細支氣管擴張明顯,實性成分缺乏收縮力,考慮腺泡亞型。磨玻璃成分也很明顯,考慮含貼壁亞型。上圖大部分是磨玻璃成分,邊緣的毛刺征,表面有淺分葉。上圖層面已經(jīng)基本上磨玻璃密度,輪廓清,灶內(nèi)有囊腔樣灶,表面不平。邊緣略顯糊,與膈肌貼著。遠側端有阻塞性炎癥的表現(xiàn),病灶在些層也是磨玻璃密度。邊緣區(qū)域略顯輪廓不清。臨床考慮:1、患者左下病灶是非常典型的混合密度病灶,整體輪廓與邊界多數(shù)層面均較為清楚,尤其磨玻璃成分是密度較為均勻的,邊界很清楚的,這種明顯是惡性的。灶內(nèi)的實性成分也明顯,但其缺乏收縮力、膨脹感也不明顯,實性部分也無顯著毛刺,所以考慮是腺泡亞型可能性大,一般不至于有高危的微乳頭或實體型。所以應該中分化浸潤性腺癌可能性大些,從而已經(jīng)存在微轉移的概率相對較小;2、這個位置靠下葉的膈面與脊柱側,仍是能夠楔形切除的地方,如果手術時游離下肺韌帶后將病灶翻過來,將后基底段與部分外基底段的范圍切除,若切緣陰性也應該是可以的。肺段切除個人一直不推崇,總覺得若有淋巴結轉移,楔切不夠的話,肺段也是不夠的;3、患者腦梗后不到一個月,門診時我本來是建議她間隔4-6周再來住院的,左下肺癌仍有磨玻璃成分,過幾周不至于預后有不同。但患者聽說考慮肺癌,外院告訴她要行肺葉切除,在家焦急的很,說先來住院,檢查完善下也就差不了很多天。但術前請神經(jīng)內(nèi)科會診后認為至少要1個月才能考慮手術,故一是等足1個月后手術,二是手術盡量往小點做,手術時間更短,恢復更快,對機體影響更小為宜。最后結果:患方最后在充分知曉不同術式的區(qū)別與利弊情況下,選擇楔形切除加淋巴結采樣。鏡下見病灶的囊腔以及胸膜表面略質(zhì)硬,偏灰白。標本表現(xiàn)觀見略灰,質(zhì)硬。剖開見切緣應該肉眼是陰性的,當然2厘米的距離是沒有的。但已經(jīng)貼著肺靜脈下緣處了。剖面灰白,質(zhì)較硬。術中快速病理示浸潤性腺癌。常規(guī)病理示浸潤性腺癌,貼壁占70%,腺泡型20%,乳頭型10%,高分化。切緣未見癌累及、胸膜未侵犯(PL0),脈管侵犯也陰性,淋巴結采樣陰性,術中探查未見其他顯著腫大的淋巴結,所以未系統(tǒng)清掃。應該說術后病理還是相對理想的,也與術前的判斷大致符合。感悟:病灶長徑大于2厘米,又有實性成分,這樣的選擇是否最正確,我也不知道。但我總覺得1個月前腦梗過,腫瘤仍含磨玻璃成分,又沒有高危亞型與高危因素,存在轉移的概率是低的,而且就如之前的闡述,真有血行微轉移的話,切肺葉也解決不了問題。這時候關注機體整體情況,減少創(chuàng)傷,減少手術時間,維護肺功能或許會是正確的。為了符合原則而行肺葉切除好,還是為了更小的創(chuàng)傷、更好的恢復、更安全的圍手術期,少切更好,這是權衡與取舍的事。都講明白,然后讓患方自行選擇決定,我想也是以人為本,也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