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抗病毒藥物能降低乙肝表面抗原嗎?#乙肝
孟澤武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23日48
0
1
-
乙肝表面抗原250算高嗎#乙肝
孟澤武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18日42
0
1
-
最新“乙肝兩對半”臨床意義解讀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肝臟炎癥,是威脅我國人群健康最重要的傳染病之一,傳播途徑多樣,可通過密切接觸、母嬰、血液和性傳播。近九成感染者不會出現(xiàn)臨床癥狀,而后,部分感染者可發(fā)展為慢性遷延性肝炎或原發(fā)性肝癌,對健康危害大,因此實驗室診斷至關重要。關于乙肝的實驗室診斷,乙肝兩對半是必須占有很大一席之地。實際上HBV的免疫學標記一共3對,分別是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體);HBeAg(乙肝e抗原)、HBeAb(乙肝e抗體);HBcAg(乙肝核心抗原)以及HBcAb(乙肝核心抗體)。由于HBcAg在血清中不易檢出,所以只檢測剩下的兩對抗原抗體和一個單獨的乙肝核心抗體,俗稱兩對半。?【乙肝兩對半】要知道怎么解讀乙肝兩對半,還是必須看看乙肝兩對半(5項)分別意味著什么?作為感染屆首屈一指的大哥大,乙肝病毒有雙層衣殼,表面抗原位于外衣殼、e抗原和核心抗原位于內衣殼,分別是HBV內衣殼蛋白的分泌型和結構型。1、HBsAg(乙肝表面抗原)顧名思義,既然是表面抗原,所以它位于乙肝病毒的表面。因為是在表面,所以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最先出現(xiàn),在急性肝炎潛伏期即可出現(xiàn)陽性。是乙肝早期診斷和普查的指標。2、HBsAb(乙肝表面抗體)是機體針對乙肝表面抗原產生的抗體,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可以暴揍表面抗原,所以在機體感染或接種乙肝疫苗后會出現(xiàn)。HBsAg與HBsAb同時陽性可能是不同亞型重復感染或病患正處于血清轉換期,即HBsAg消失,同時伴HBsAb出現(xiàn)。血清轉換期為臨床上慢性乙肝治療的最終目標,對臨床個體化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HBeAg(乙肝e抗原)乙肝e抗原是HBV內衣殼蛋白的分泌型,是一種可溶性抗原,主要存在于乙肝患者的外周血中,為病毒復制及傳染性強的標志,一般出現(xiàn)的比HBsAg稍晚。4、HBeAb(乙肝e抗體)是機體針對乙肝e抗原產生的抗體,一般出現(xiàn)于HBeAg陰轉后,陽性表示患者處于急性肝炎恢復期,病毒復制水平低,傳染性下降,病變趨于靜止。HBeAg和HBeAb同時陽性可見于HBeAg血清學轉換,同樣對臨床個體化治療有重要意義,是目前臨床上慢性乙肝治療的近期目標。5、HBcAg(乙肝核心抗原)乙肝核心抗原是HBV內衣殼蛋白的結構型,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細胞核內,是個死肥宅,所以血液中含量甚微,不易檢出。但是不是不出門就察覺不了的,因為它的抗原性強,感染早期即可刺激機體產生HBcAb。6、HBcAb(乙肝核心抗體)作為針對HBcAg的抗體,簡直是抗體屆的恥辱,這丫并不會對乙肝病毒實施打擊報復,它的存在只是提醒你HBcAg的存在和曾經存在過,你正在感染或者曾經感染,因為無論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體均為陽性,可持續(xù)數(shù)年。?總結一下,HBsAg最早出現(xiàn)、HBeAg意味著病毒復制及傳染性強的標志、HBcAb提示正在感染或者既往感染。
孫普增醫(yī)生:《好大夫》專號2024年04月30日284
0
0
-
慢乙肝功能性治愈系列①--正確應對治療副反應
我國是肝炎大國,現(xiàn)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超過1億人,慢性乙肝患者約2800萬-3000萬例,接近全世界總數(shù)的一半,隨著病情的進展,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可能發(fā)展成肝纖維化、肝硬化或原發(fā)性肝癌,導致患者的醫(yī)療費用大大增加,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降低。隨著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水平的逐漸提高,我們已經不再滿足于病毒陰性,肝功能維持正常的治療目標,開始追求更高的目標:HBsAg的清除——即慢乙肝的功能性治愈,這也是乙肝抗病毒治療的“金牌”。能摘得金牌對于運動員來說是至高的榮譽,同樣也是慢乙肝患者治療的終極目標:獲得金牌的患者意味著從此摘掉了慢乙肝的帽子,在鞏固期過后,患者不再需要長期服用抗病毒藥,復發(fā)的風險也大大降低,且今后發(fā)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都將大大減小,這也是目前慢性乙肝患者治療最理想的結局。瑞金醫(yī)院感染科有長期的慢乙肝治療經驗,目前在經驗豐富的醫(yī)師的指導下,在優(yōu)選的患者中約有30%能摘獲“治愈金牌”,目前已有數(shù)百名慢乙肝患者在我科治療后獲得金牌。然而摘金路漫漫,在功能性治愈的道路上,很多病友們會遇到各種問題,尤其是那些使用干擾素治療的病友們在遭遇藥物副作用時常常不知所措,甚至望而卻步。下面我們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干擾素常見的副作用,并同時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應對干擾素的副作用的經驗。只有正確認識和理解干擾素的副作用大家才能更有勇氣和信心戰(zhàn)勝病毒噢!正式開始以前先和大家啰嗦幾句:首先,干擾素副作用具有個體差異性。每個人使用干擾素的副作用都不同,或表現(xiàn)不同、或程度不同。有一些幸運的朋友可能完全沒有任何反應,而部分人卻可能無法耐受。第二,干擾素多數(shù)副作用可以通過臨床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并得到有效治療。比如,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白細胞、血小板的降低,只要定期復查,必要時使用一些升白細胞的藥物,維持中性粒細胞、血小板在警戒線之上即可。專業(yè)的醫(yī)師可以在不影響治療的同時,將副反應的風險控制在最小。第三,干擾素的副作用在停用干擾素治療后大多很快可以恢復。如甲狀腺功能紊亂、血象改變、腎臟功能、脫發(fā)等,多數(shù)患者在停用干擾素后可自行恢復。第四,嚴重的副作用發(fā)生率較低。臨床上用于疾病治療的藥物基本上都有十分嚴重的副作用,但發(fā)生率很低。正是因為干擾素帶來的臨床效益遠遠大于副作用,所以依然被廣泛使用。下面,我們就對干擾素的副作用逐一進行分析:1、發(fā)熱:這是干擾素治療最常見的副反應。大多數(shù)患者在干擾素治療的前一、二針會出現(xiàn)發(fā)熱現(xiàn)象,部分患者可表現(xiàn)為高熱,此后在治療中發(fā)熱癥狀大多會逐漸減輕或消失。應對策略很簡單,只要在體溫過高的時候服用退熱藥片,或使用冰寶貼等物理降溫措施即可。2、流感樣癥狀:多在注射后2~4個小時出現(xiàn)。有發(fā)熱、寒戰(zhàn)、乏力、渾身酸痛,消化系統(tǒng)癥狀(如惡心、食欲不振、腹瀉及嘔吐)。治療2~3次后逐漸減輕。對于流感樣綜合征可于藥物注射后服用解熱鎮(zhèn)痛劑(泰諾、百服寧一片即可)。同時,部分患者可將注射時間安排在晚間以減輕不適。3、脫發(fā):發(fā)生率較高,在長期用藥(超過三個月)時,約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脫發(fā)。應對方法主要是避免用損發(fā)產品、少用電吹風吹發(fā),女生盡量不用束發(fā)帶,使用柔和的洗發(fā)劑洗頭,治療期間不要染發(fā)和燙發(fā)。如果長發(fā)的女生此時留短發(fā)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噢。4、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失眠、焦慮、抑郁、興奮、易怒等。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睡前保持放松狀態(tài),有睡意時再睡(偶爾失眠也不要太緊張哈),限制午睡時間。定期進行鍛煉,避免攝入咖啡因的酒精。出現(xiàn)抑郁及精神病癥狀應及時就診告知并咨詢醫(yī)生,嚴重時可能需要暫停治療。5、食欲減退或體重減輕:保持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適當?shù)男菹⒑湾憻?。少量多餐,多食水果、蔬菜?、骨髓抑制:出現(xiàn)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部分患者會有貧血,一般停藥后可自行恢復。治療過程中要嚴密觀察血象變化。來我們瑞金醫(yī)院配干擾素的患者我們每個月都需要檢查血常規(guī)和肝功能就是為了保證大家的健康安全(這個也請大家多多理解。如果一周內有過門診檢查結果的朋友也請及時告知,避免重復抽血)。當天醫(yī)生會逐一查看大家的檢測結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升白或升血小板藥物,如果遇到需要干擾素減量或暫停的情況醫(yī)生也會告知各位。骨髓抑制嚴重的患者待血象恢復后可重新恢復治療,但仍需密切觀察。7、誘發(fā)自身免疫疾病。我們每三個月都會檢查一次甲狀腺功能和其他免疫指標,如果有異常會推薦患者去內分泌或風濕免疫科就診評估情況,必要時可以使用相應藥物控制。嚴重時醫(yī)生也會告知各位減量或停藥??傊?,干擾素使用期間大多數(shù)朋友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都可以向你們各自的門診主診醫(yī)生咨詢。有問題,問醫(yī)生肯定是不會錯的啦!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實現(xiàn)治愈夢想!
郭斯敏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13日377
1
2
-
乙肝治愈后還需要定期復查嗎?
慢性乙肝感染者需要至少6月一次常規(guī)檢查(肝功、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和彩超等),有助于了解肝臟情況和及早發(fā)現(xiàn)肝癌;但對于乙肝臨床治愈(HBsAg陰轉伴或不伴抗HBs出現(xiàn))的患者是否也需要定期復查呢?答案是需要定期復查,具體基于以下原因:1、有研究顯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臨床治愈后復發(fā)幾率約為8.94%;2、達到臨床治愈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癌發(fā)生率為0.6%-1.88%;3、有些慢性乙肝感染者會出現(xiàn)乙肝治愈,但血液檢查仍可能存在乙肝病毒,這種情況稱作隱匿性乙肝感染(OBI),容易被忽視。可見,即使臨床治愈的慢性乙肝患者也有復發(fā)或發(fā)生肝癌風險,雖然發(fā)生率相對低,但仍有必要定期復查,至少6月復查一次。具體情況可進一步咨詢專業(yè)醫(yī)生或門診就診。
世界肝炎日直播義診2024年04月05日350
0
0
-
乙肝抗病毒藥物
1.乙肝抗病毒藥物,目前一線,療效確切的就是核苷類似物,(如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夫脂,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艾米替諾福韋)和干擾素。治療誤區(qū):擔心早抗病毒吃藥,無法停下來,擔心藥物副作用。其實核苷類藥物應用大概20年經驗了,??漆t(yī)生對藥物性能是很有經驗的,目前在醫(yī)生監(jiān)測正負作用下,基本可控其不良反應。不用過于焦慮,當然定期復查至關重要。按23年乙肝防治指南,30歲以上DNA陽性的患者,盡量早抗病毒,長期抑制乙肝病毒,肝病很難發(fā)展到肝硬化,這樣將來有新型抗乙肝病毒藥物治療就可以測底清除乙肝,如果發(fā)展成肝硬化,即便清除乙肝病毒了,可肝硬化一旦形成時間久了,也無法根治了,只能治療肝硬化并發(fā)癥,生活質量會降低。再說干擾素,在肝病科也使用幾十年了,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干擾素知情同意書上看副作用較多,患者經常擔心而不敢用。其實大多數(shù)患者在醫(yī)生仔細評估后,定期復查,充分了解藥物副作用下,是完全可以試使用的,干擾素可以隨時停藥,在經驗豐富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干擾素最大優(yōu)勢是聯(lián)合核苷類抗病毒降低肝癌發(fā)生率,降低纖維化水平,穩(wěn)定肝病,幫助表面抗原小于3000或1500的乙肝患者實現(xiàn)功能治愈(表面抗原轉陰,但不一定適合挺核苷類藥物)。一般是每周一次皮下注射。3月評估療效,6月降低肝癌發(fā)生風險。
董金玲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13日850
0
3
-
血清乙肝病毒檢測最低下限的重要性
慢性乙肝,無論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多高或多低,須檢測血清乙肝病毒定量(HBVDNA),以了解病毒復制水平。在這里,需要關注一個問題,就是血清乙肝病毒定量測定的最低下限,尤其是那些正在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在早些年,血清乙肝病毒定量測定的最低下限通常是103(1000)IU/ml,隨著檢測試劑靈敏度不斷提高,采用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法(PCR),最低下限已達10-20IU/ml甚至更低(圖1)。但近來在臨床工作中仍能見到最低下限<50、甚至<100IU/ml(圖2)的檢測報告。?對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DNA)載量是判斷疾病狀況的重要指標,對于抗病毒治療患者,則是治療療效的重要指標。而低病毒載量的患者,特別是抗病毒治療患者病毒載量往往偏低,乙肝病毒檢測的靈敏度尤其重要?;颊叩牟《据d量低于最低下限時,乙肝病毒不能被檢測出來,則會出現(xiàn)假陰性(病毒陽性但未能檢出),這時不僅具有傳染性,且可導致病情發(fā)展,發(fā)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腫瘤。最近遇到一例未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如圖3所示。醫(yī)療機構報告血清乙肝病毒未檢出(檢測下限<50IU/ml)。?我們復查報告則檢出血清乙肝病毒,45IU/ml(檢測下限<20IU/ml)(圖4)。因此,當血清乙肝病毒定量測定靈敏度不高時,低載量患者會出現(xiàn)假陰性,而貽誤病情。?該病例同時檢測的肝彈性檢查報告見圖5,彈性硬度值為9.7kPa,考慮肝纖維化。諸如這樣的病例,血清乙肝病毒陽性、何況已肝纖維化,務必盡早及時抗病毒治療。通常抗病毒治療后病毒載量會降低,呈現(xiàn)為低載量狀況,病毒定量測定時需關注檢測的最低下限,避免出現(xiàn)假陰性現(xiàn)象。慢性乙肝經過一段時間抗病毒治療,若仍然病毒陽性,表明藥物反應不佳,需調整治療方案,這對于延緩病情發(fā)展具有積極的重大意義。?
申振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02日314
0
0
-
最新發(fā)布 |《乙型病毒性肝炎全人群管理專家共識》2023版
據WHO報道,2019年全球約有3.16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82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硬化、肝細胞癌或肝衰竭等相關疾病,在未經干預情況下死亡人數(shù)在2035年將達到114萬人,因此WHO呼吁實現(xiàn)“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公共衛(wèi)生危害”目標。??我國是全球乙型肝炎負擔最大的國家,據Polaris?ObservatoryCollaborators公布數(shù)據顯示,2022年我國HBV感染者達7974萬人。我國HBV感染者診斷率和治療率分別為24%和15%,與WHO提出的“至2030年肝炎病毒診斷率和治療率分別達到90%和80%”仍有較大差距。????擴大篩查、全人群治療對于實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并在2030年達到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至關重要。2022年我國發(fā)布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議放寬治療適應證,以擴大治療、提高治療覆蓋率。????為進一步簡化抗病毒治療適應證,細化免疫耐受期、特殊人群等患者的治療,指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未覆蓋人群的臨床管理,我國感染病和肝炎疾病領域相關專家基于國內外權威指南、最新研究證據及臨床經驗,專門撰寫《乙型病毒性肝炎全人群管理專家共識》,旨在實現(xiàn)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擴大篩查、應治盡治,全程管理、降本增效等目的?,F(xiàn)將指南推薦意見匯總如下:1、乙型病毒性肝炎擴大篩查策略推薦意見1:建議未接種乙肝疫苗的普通人群進行HBV感染的篩查;對任何有HBV檢測意愿的人進行檢測;所有計劃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均應接受篩查(A1)。主要篩查HBsAg、抗-HBs和抗-HBc三項(B1)。2、乙型肝炎全人群抗病毒治療策略推薦意見2:建議對HBsAg陽性或不確定母親所生兒童,于接種第3劑乙型肝炎疫苗后1~2個月時進行HBsAg和抗-HBs檢測。若HBsAg陰性、抗-HBs<10mIU/ml,可按0、1、6個月免疫程序再接種3劑乙型肝炎疫苗;若HBsAg陽性,為免疫失敗,應定期監(jiān)測(A1)。推薦意見3:對于乙型肝炎相關進展期肝病或肝硬化患兒,無論年齡大小,均應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但需考慮長期治療的安全性及耐藥問題?!?歲兒童可考慮普通干擾素(IFN)α治療;≥2歲兒童可選用恩替卡韋(ETV)或富馬酸替諾福韋(TDF)治療;≥5歲兒童可選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PegIFNα)-2a;≥12歲兒童可選用丙酚替諾福韋(TAF)治療(A1)。推薦意見4:對于HBVDNA陽性,ALT<1xULN的患兒需動態(tài)監(jiān)測或進行肝組織學評估,如有肝病進展的表現(xiàn)或肝臟組織學分級G≥1,建議抗病毒治療(B1);對于年齡1~7歲的患兒,即使缺少肝臟病理學檢查結果,在充分溝通及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可考慮抗病毒治療。使用的抗病毒藥物和方案參照兒童進展期慢性乙型肝炎(CHB)(C1)。推薦意見5:對于年齡≤30歲乙肝患者,血清HBVDNA陽性,如滿足以下任一條件:(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HCC家族史;(2)無創(chuàng)或肝組織學檢查提示肝臟存在明顯炎癥(G≥2)或纖維化(F≥2);(3)HBV相關肝外表現(xiàn)(如HBV相關性腎小球腎炎等);則進行抗病毒治療(A1)。否則,間隔≥3個月后,連續(xù)檢測3次ALT高于治療閾值等肝病進展表現(xiàn),則進行抗病毒治療(B1)。對于ALT>30U/L的男性患者和ALT>19U/L的女性患者,建議抗病毒治療(A1)。推薦意見6:對于年齡>30歲者,只要血清HBVDNA陽性,無論ALT水平高低,均推薦抗病毒治療,具體建議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A1)。對于臨床確診為代償期或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無論其ALT和HBVDNA水平及HBeAg陽性與否,均建議抗病毒治療(A1)。推薦意見7:乙型肝炎患者經ETV、TDF或TAF治療48周,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療24周,若HBVDNA仍可檢出(HBVDNA>20IU/ml),排除依從性和檢測誤差后,可調整NAs治療(應用ETV者換用TDF或TAF,應用TDF或TAF者換用ETV,或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B1),如無IFN使用禁忌證,患者也可聯(lián)合PegIFN-α治療(B1)。推薦意見8:妊娠期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主要推薦使用TDF(A1),應用TDF治療者,母乳喂養(yǎng)不是禁忌證(C2),具體建議可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如患者準備近期妊娠,或妊娠期間有抗病毒指征時,在充分溝通并知情同意后,可以使用TDF治療(B1);如妊娠合并腎功能不全,可考慮使用TAF治療(B2)。推薦意見9:對于所有確診HCC患者,應常規(guī)篩查HBsAg、抗-HBs和抗-HBc(A1)。HBsAg陽性的HCC患者,無論HBVDNA水平,建議立即應用ETV、TDF或TAF進行抗病毒治療(A1)。對于HBsAg陰性、抗-HBc陽性,需開展化療/靶免治療的患者,建議抗病毒治療(A1)。推薦意見10:HBV相關急性、亞急性、慢加急性和慢性肝衰竭患者,若HBsAg陽性建議應用ETV、TDF或TAF抗病毒治療(A1)。推薦意見11:接受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在治療前均應常規(guī)篩查HBsAg、抗-HBc和/或HBVDNA(A1)。對于HBsAg和/或HBVDNA陽性者,在開始化學治療、靶向藥物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前至少1周應用ETV、TDF或TAF抗病毒治療(A1)。對于HBsAg陰性、抗-HBc陽性患者,若使用B淋巴細胞單克隆抗體或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或伴進展期肝纖維化/肝硬化,在開始化學治療、靶向藥物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同時建議應用ETV、TDF或TAF抗病毒治療(B1)。推薦意見12:進行肝、腎、心、肺等實體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的HBV感染患者,若HBsAg陽性,建議在肝移植前開始應用ETV、TDF或TAF進行抗病毒治療(A1)。HBsAg陰性患者,接受HBsAg陽性或者HBsAg陰性但抗-HBc陽性移植物時,應當接受長期抗病毒治療以預防病毒再激活(A1)。推薦意見13: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風濕性疾病在確診時,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在免疫抑制(如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靶向藥物)治療前,均應篩查HBsAg、抗-HBc和/或HBVDNA(A1)。根據篩查結果決定是否進行抗病毒治療,具體建議可參照腫瘤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抑制劑治療人群。對于這類患者,無論是否進行免疫抑制(如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靶向藥物)治療,在充分知情和患者同意情況下,建議抗病毒治療。推薦意見14:所有HBsAg陽性者初次評估時需檢測是否合并HCV與HIV感染(B1);HCV與HIV感染者治療前同樣需檢測HBsAg以了解有無合并HBV感染(B1)。對于合并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具體建議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對于合并HIV感染者,不論CD4+T淋巴細胞水平如何,只要無抗HIV暫緩治療的指征,均建議盡早啟動ART;建議選擇對HIV和HBV均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組合,推薦基于TAF或TDF的聯(lián)合方案(A1)。推薦意見15:建議在排除其他因素后,采用最靈敏的檢測試劑<10ⅠU動態(tài)檢測,或采用替諾福韋聯(lián)合ETV進行診斷性治療,并進一步排查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傷。推薦意見16:對于初治患者,合并腎功能異常/骨骼疾病,或存在高危風險時,優(yōu)選TAF或ETV,避免使用TDF(A1)。對于TDF經治患者,發(fā)生腎功能異常/骨骼疾病,或存在高危風險時,建議改用TAF或ETV(A1)。推薦意見17:應篩查代謝綜合征,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并在CHB患者中給予最佳管理(C1)。其中血脂的常規(guī)篩查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A1);篩查頻次可參考《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40歲成年人每2~5年進行1次血脂檢測(包括TC、LDL-C、HDL-C和TG),≥40歲成年人每年至少應進行1次(C1)。對于合并代謝綜合征的患者,若存在肝臟損傷高風險,且HBVDNA陽性者,建議積極抗病毒治療(C1)。3、乙型肝炎全程隨訪管理策略推薦意見18:慢性HBV攜帶狀態(tài)和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tài)患者,在進行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應在基線及隨訪過程中定期監(jiān)測相關指標,HBVDNA建議高靈敏檢測方法。詳見表2(A1)內容來源: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感染科醫(yī)師分會,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乙型病毒性肝炎全人群管理專家共識(2023)[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24,17(1):1-13.
林愛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5日645
0
1
-
輸血四項:HIV,梅毒,乙肝,丙肝,感染性疾病篩查
輸血四項是我們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篩查項目。因為這4種疾病有共同的或類似的傳播途徑,而且常??梢月曰灰?guī)范治療,危害性極大。乙肝篩查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兩對半檢查,如果表面抗原陽性,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乙肝病毒DNA的含量。丙肝抗體篩查,如果抗體陽性的話就需要查丙肝RNA的定量。梅毒我們常常需要做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和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再判斷梅毒需要不需要進行是驅梅治療。HIV,國內常常通過性傳播途徑傳播。特別是男男同性戀人群之中,是需要進行監(jiān)測的重點人群。艾滋病?經過抗病毒治療以后,絕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病情穩(wěn)定,壽命也和正常人選接近。需要積極篩查。手術之前和內鏡之前進行這些檢查都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保護醫(yī)護人員,也同時保護患者。所以當醫(yī)生給您進行相關檢查時,并不代表懷疑您是高危人群。預防嚴重傳染病的感染,促進人群健康,是感染科醫(yī)生進行科普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有意義的工作。這4種疾病檢測往往都有一定的窗口期。檢測結果需要結合窗口期進行綜合判斷。
徐慶年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0日571
0
1
-
乙肝小三陽,高敏DNA檢查不到,別的都正常,就彩超脾反復大,一直吃安洛化纖丸和恩替卡韋兩年多繼續(xù)吃嗎
張引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1月18日95
0
1
乙肝相關科普號

黃燕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燕 主任醫(yī)師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
感染病科
1001粉絲3.1萬閱讀

周元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元平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感染內科
1.2萬粉絲7萬閱讀

張蓉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蓉 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胸科醫(yī)院
消化內科
360粉絲22.5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陳京龍 主任醫(yī)師北京地壇醫(yī)院 肝病中心
乙肝 123票
肝病 8票
肝硬化 8票
擅長:肝病、肝腫瘤(射頻消融精準治療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腫、肝轉移癌)、肺癌、各類傳染病,晚期腫瘤(HIFU)、胃腸道腫瘤、化療及靶向治療。 -
推薦熱度4.4范曉鵬 主任醫(yī)師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肝病科
肝病 84票
肝硬化 75票
乙肝 57票
擅長:乙肝、丙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害、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衰竭、遺傳代謝性肝病、肝癌、乙肝的母嬰傳播阻斷、不明原因的肝損害、肝臟的預防保健及調理、不明原因的腹痛及肝區(qū)不適。 -
推薦熱度4.4茍衛(wèi) 主任醫(yī)師青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肝病科
肝硬化 113票
乙肝 80票
肝病 38票
擅長:擅長各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并發(fā)癥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