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眼調節(jié)靜止時,外界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睛的屈光系統(tǒng),但不能在視網膜黃斑中心凹聚焦,因此無法產生清晰的成像,此種情況稱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好發(fā)于青少年,患者常出現(xiàn)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等癥狀。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xiàn)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營養(yǎng)與飲食
- 8注意事項
- 9預后
發(fā)病原因
基本病因
屈光不正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長期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正確的使用燈光、高強度的近距離工作、經常瞇眼、揉眼、戶外活動較少等因素,均會加重屈光不正的發(fā)生和進展。
- 遺傳因素:屈光不正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對于單純的低中度近視者,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可導致近視的發(fā)生。父母近視的青少年發(fā)生近視的風險明顯增大,而且與父母近視的度數(shù)呈正相關。對于高度近視,尤其是病理性近視者,遺傳因素的作用更為明顯。
- 環(huán)境因素:長期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正確的應用夜間燈光;高強度的近距離工作;經常瞇眼、揉眼;戶外活動較少;不正確的用眼姿勢,如喜歡躺著看書等。
- 疾病因素:角膜和/或晶狀體先天發(fā)育不良可引起散光,也有后天疾病導致的散光?;加袌A錐角膜、翼狀胬肉,或伴有角膜外傷的患者,也可引起角膜不規(guī)則,從而引起散光等屈光不正。不同類型的白內障也會引起屈光不正。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屈光不正,需加以注意:
- 父母或家族有屈光不正病史,尤其是中高度屈光不正者
- 先天性角膜發(fā)育不良者
- 先天性無晶體眼者
- 先天性白內障或其他各種類型的白內障者
- 先天性或發(fā)育性眼軸過短或過長者
- 早產兒
- 伴有斜視或弱視者
- 高強度的近距離工作者
- 戶外活動較少者
- 全身性因素:糖尿病、妊娠等
- 各種原因導致的角膜曲率異常者:包括圓錐角膜、翼狀胬肉、角膜外傷、角膜潰瘍、眼部手術后等
- 用眼習慣不佳者:包括長期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正確的照明,喜歡瞇眼、揉眼,不正確的用眼姿勢,如喜歡躺著看書等
癥狀表現(xiàn)
不同的屈光不正,患者的癥狀會有不同,但共同特點是視力下降和視物模糊。
典型癥狀
- 近視:遠距離視物模糊,近距離視物比較清晰。近視初期常有遠處視力波動,注視遠距離物體時需要瞇眼。對于病理性近視,除遠視力差外,常伴有飛蚊癥、漂浮物、閃光感等癥狀及豹紋狀眼底、黃斑部出血或新生血管膜等眼底改變。
- 遠視:視遠較清楚、視近模糊。嚴重遠視的人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輕度遠視的人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 散光:常表現(xiàn)為視物有重影。
并發(fā)癥
兒童早期出現(xiàn)屈光不正,如不及時診治可能導致弱視或斜視,成人可導致視疲勞或雙眼視功能下降。病理性近視可能會出現(xiàn)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預后。
如何預防
- 每日至少 2 小時以上的陽光下戶外活動可以預防近視的發(fā)生、注意用眼習慣。
- 兒童應坐姿端正、保持“一尺一寸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胸口離桌沿一拳,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的距離、減少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
-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持續(xù)用眼,減少揉眼,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避免眼部外傷,注意陽光下的紫外線防護。
檢查
本病主要依靠視力檢查、眼運動、眼底檢查等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 視力檢查:主要通過視力表進行檢查,包括兒童視力表及國際通用視力表,通過裸眼視力判斷是否存在屈光不正。
- 眼運動:正常雙眼由正常眼運動維持,包括眼球轉動、眼瞼運動、注視、掃視運動、跟隨運動、對光反射等。
- 眼底檢查:最常見的是眼底鏡檢,檢查有無視盤水腫、黃斑出血、后鞏膜葡萄腫、視網膜裂孔等情況。
- 角膜曲率檢查:正常人角膜曲率半徑為 7.77mm,隨年齡增加,角膜曲率半徑遞減。角膜曲率半徑過大或過小均會導致屈光不正。
- 驗光:包括檢影驗光、主觀驗光、睫狀肌麻痹驗光等。目前常用的客觀測量眼球屈光狀態(tài)的方法為檢影驗光。檢影驗光系統(tǒng)包括投影系統(tǒng)和觀察系統(tǒng),是指光線透過放置的鏡片投影在眼底,通過被檢者的主觀感覺和視覺評定判斷被檢者的屈光不正度數(shù)。
治療方式
治療屈光不正主要通過矯正鏡片(包括框架眼鏡和角膜接觸鏡)或屈光手術使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從而改善視力。輕度的屈光不正如果沒有明顯的癥狀可以暫時觀察,如果出現(xiàn)了視物疲勞、視物模糊、視物重影等癥狀,任何度數(shù)的屈光不正都應該進行治療。
矯正鏡片治療
- 框架眼鏡:正球鏡適合單純遠視,負球鏡適合單純近視,柱鏡適合散光。
- 角膜接觸鏡:亦稱隱形眼鏡,特點是與角膜直接接觸,減少了框架眼鏡所致的像放大率問題、矯正不規(guī)則散光等。目前角膜接觸鏡根據鏡片質地分為軟性接觸鏡和硬性接觸鏡。前者配戴舒適、驗配簡單,但配戴不當易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等并發(fā)癥。后者透氧性強、護理方便、并發(fā)癥少,但驗配復雜、配戴舒適度欠佳。
手術治療
- 角膜屈光手術是利用激光對角膜表面進行精確的中央區(qū)機制切削,改變角膜的曲率從而改變全眼的屈光狀態(tài)達到治療屈光不正的目的。
- 眼內屈光手術是在眼內增加一片人工晶狀體或替換原有的晶狀體,從而改變全眼的屈光狀態(tài),一般用于高度近視或不符合角膜屈光手術條件的患者。
- 鞏膜屈光手術是指通過生物材料加固后鞏膜來加強鞏膜的強度,從而延緩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的進展。
營養(yǎng)與飲食
注意事項
- 根據醫(yī)學驗光的結果正確配鏡,遵醫(yī)囑堅持戴鏡。
- 注意用眼習慣:減少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避免長時間近距離持續(xù)用眼。讀寫時采光合適,坐姿正確,保持“一尺一寸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胸口離桌沿一拳,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的距離。
- 兒童持續(xù)近距離用眼每次不超過 40 分鐘,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每次不超過 15 分鐘,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 1 小時,6 歲以下兒童盡量避免操作各種電子產品。
- 增加陽光下戶外運動時間:兒童或青少年多在陽光下戶外活動可以預防近視。
- 注意健康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減少熬夜,合理飲食。
- 定期至專業(yè)醫(yī)療機構進行視力監(jiān)測、驗光、眼底篩查等。
- 兒童需要密切關注屈光度和眼軸發(fā)展的規(guī)律,建立屈光檔案,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遇到視力模糊,及時就診,盡早進行屈光糾正,避免病情加重。
- 注意用眼衛(wèi)生,避免眼部外傷或異物入眼,避免劇烈運動,做好眼睛的紫外線防護。
預后
- 屈光不正一般無法自愈,多通過配戴眼鏡進行矯正。成人年生理性的屈光不正一般較為穩(wěn)定,如無明顯癥狀,可不予以矯正。兒童或青少年軸性近視一旦出現(xiàn),不可逆轉。
- 正確戴鏡不會加重近視、散光、遠視等屈光不正的發(fā)展。相反,任何年齡的屈光不正如果戴鏡不當,可出現(xiàn)屈光不正進一步進展,視疲勞或視功能下降。
屈光不正相關科普號

眼科鄭克醫(yī)生
鄭克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視光學科
6647粉絲47.3萬閱讀

劉兵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兵 副主任醫(yī)師
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
眼科
45粉絲19.3萬閱讀

李健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健 副主任醫(yī)師
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眼科
63粉絲1.9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xiàn)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營養(yǎng)與飲食
- 8 注意事項
- 9 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