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官能癥

(又稱:神經癥)

就診科室: 神經內科  精神科  心理咨詢科 

+收藏
精選內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xiàn)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注意事項
  • 8康復鍛煉
  • 9預后

介紹

神經官能癥是一組精神障礙疾病的總稱,包括軀體癥狀障礙、驚恐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強迫障礙、神經衰弱等。患者往往會經歷各種輔助檢查,但多數(shù)都查不出身體組織或器官的病變。

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癥狀有情緒不穩(wěn)定、精神活動能力降低,有明顯的痛苦感和強烈的求治欲望。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漫談神經官能癥/神經癥

包祖曉 副主任醫(yī)師 臺州醫(yī)院 醫(yī)學心理科

發(fā)病原因

基本病因

本病病因復雜,其發(fā)生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 遺傳:本病有家族聚集傾向。

  • 人格特質:性格內向、自卑、敏感、緊張、抑郁、偏執(zhí)、天真、膽小依賴等人格特點,更容易發(fā)生神經官能癥。

  • 腦部損傷:曾經患過腦炎、癲癇、發(fā)生過腦外傷等,可能會誘發(fā)本病。

  • 生活事件、精神應激事件
    發(fā)病前往往遭受較多負性生活事件,這些事件多具有不可預期、不可控制、不符合主觀愿望的特點,容易造成嚴重的精神刺激,由此導致發(fā)病。

    比如,家庭失和、失業(yè)、經濟困窘、喪偶、人際關系緊張等。

  • 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引發(fā):父母嚴厲懲罰、過分保護、過分干涉、拒絕否認等不良養(yǎng)育方式,會使孩子在與父母的交流互動中得不到應有的支持,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心理問題。

  • 其他:有些患者的發(fā)病可能與某些神經遞質、化學物質改變有關。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神經官能癥,需加以注意:

  • 性別: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易于罹患此病。
  • 文化程度:學歷越低,患病率越高。
  • 婚姻狀況:喪偶、分居、離婚等婚姻狀況是高危因素。
  • 工作狀況:下崗、無工作者,比有工作者患病率高。
  • 遺傳因素:家中如有成員得過本病,則風險較高。
  • 人格特征:個性古板、焦慮、辦事嚴肅、多愁善感、悲觀、敏感、保守、孤僻人格的人,更易患神經官能癥。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常見精神心理疾病診療常規(guī)之神經癥

徐道祥 主任醫(yī)師 溫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癥狀表現(xiàn)

神經官能癥引發(fā)的癥狀復雜多樣,多數(shù)可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精神活動能力降低,有明顯的痛苦感和強烈的求治欲望。

有些可伴有頭痛、失眠、疲乏無力等;有的則有心悸、胸悶、恐怖感等;還有人每當情緒緊張時,就會出現(xiàn)腹瀉。

患者一般沒有基礎疾病,也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典型癥狀

不同類型的神經官能癥,所表現(xiàn)的癥狀有不同的特點。

強迫癥

  • 多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發(fā)病。
  • 頭腦中反復出現(xiàn)一些不合情理的、缺乏現(xiàn)實意義和情緒意向的觀念或行為,自己都能感覺到,并且可以意識到自己所強迫的舉動是錯誤的。雖然試圖去克制自己,但還是違反自己的意愿,反復去做,難以控制。
  • 例如,反復洗手或洗衣服;反復檢查門鎖好了沒有;看到插電的插座,就有想觸摸的沖動等。

廣泛性焦慮障礙

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好像有特別不好的事情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可是又應付不了這種不愉快情緒。

驚恐障礙

  • 驚恐反復突然發(fā)作,可沒有預測性地自發(fā)在任何環(huán)境、場所中。
  • 在發(fā)作的間歇期,由于對前面所發(fā)生的驚恐事件惴惴不安而擔心再次發(fā)病,會出現(xiàn)預期性焦慮癥狀,心跳加速、力不從心。
  • 由于擔心發(fā)病時得不到別人的幫助,會出現(xiàn)回避行為。

恐怖癥

  • 包括廣場恐怖癥、社交恐怖癥、特殊恐怖癥。后兩者常常出現(xiàn)在 20 歲之前,部分人可能會有過自殺想法。
  • 特殊恐怖癥主要表現(xiàn)為,對某一個具體的動物或物體有一種不合理的恐懼?;颊叽蠖加兄懶?、內向、害羞、過分認真、依賴、爭強好勝等性格特征。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女性手抖是什么原因

李蕢煜 主治醫(yī)師 四川省建筑醫(yī)院 神經外科

如何預防

本病可以通過下列方法進行預防:

  • 盡量避免長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過度緊張、過分思慮、抑郁、憂愁等。
  • 面對各種壓力,應當學會采取一些措施釋放、排解,比如,與他人溝通交流、多參加娛樂活動等。
  • 多進行社交活動,提高個體應付能力。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 均衡飲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強神經系統(tǒng)功能。
  • 如有失眠情況,特別嚴重時,要積極進行診治,改善睡眠。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王大夫給您介紹一下神經官能癥

王毅 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神經外科

檢查

本病一般找不到實際性的器官病變,相關檢查很難查出異常,所以,主要是依據(jù)患者描述的主觀感受和針對不同精神官能癥的精神量表進行診斷。

如果有軀體不適癥狀,還需要進行相關輔助檢查,以排除可能性的軀體疾病。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簡單判斷

黃燕 主任醫(yī)師 南京市中醫(yī)院 心血管科

治療方式

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等。一般以心理疏導為主,同時會酌情給予一些藥物,以減輕不適癥狀。

心理治療

可進行的心理治療有很多種,具體治療方法的選擇取決于疾病類型等,一般為多種方法聯(lián)合使用。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 支持性心理治療
    對于病程較短的人,單純的支持性心理治療即可使病情緩解。

    在建立信任、融洽的關系后,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分析癥狀的本質、病因,消除其顧慮,指導如何去面對、解決,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 森田療法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逐漸接受自己的狀態(tài),不要對病情過分關注,不要企圖排斥。

    應對自己的癥狀不以為然,逐漸打破精神交互的怪圈,慢慢忘記自己的癥狀。

    森田療法的“八字真言”——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 認知療法
    通過改變患者的錯誤認識過程,以及由這一過程所產生的觀念,來糾正其適應不良情緒和行為。

  • 精神分析療法
    讓患者對個人的潛意識獲得領悟,釋放被壓抑的緊張情緒。

    使用這種方法治療的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心理學頭腦。這種療法治療的時間較長,但較為徹底,療效好。

藥物治療

  • 抗焦慮藥
    效果:可改善失眠、緊張不安、焦慮等癥狀

    常用藥物:地西泮、阿普唑侖、勞拉西泮等。

    不良反應:有困倦、乏力、過度鎮(zhèn)靜、藥物依賴等。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服藥。

  • 抗抑郁藥
    效果:有助于緩解因疾病導致的焦慮、抑郁癥狀。

    常用藥物: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和氟伏沙明等。

    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頭暈等,服用此類藥物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 β 受體阻滯藥
    效果:可幫助改善緊張、震顫等交感神經亢奮導致的癥狀。

    常用藥物:普萘洛爾等。

物理治療

  • 電抽搐治療
    通過給予中樞神經系統(tǒng)適量的電流刺激,使大腦皮層的電活動同步化,對強迫和抑郁癥狀有一定治療作用。

    對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無效的,強迫癥狀伴抑郁癥狀患者,可在患者知情的情況下選擇進行本方法治療。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我看經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張國華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注意事項

加強日常調養(yǎng),進行自我調節(jié),不僅有助于快速緩解癥狀,還可減少復發(fā):

  • 生活有規(guī)律,合理安排生活,盡量做到勞逸結合。

  • 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學著去調理自己的心態(tài),尤其是遇到突發(fā)事件或者壓力時,應尋求合理的排解方式,比如:
    適當做一些放松練習,如深呼吸。

    可以和身邊的親人、好朋友訴說自己的壓力,也可選擇喝酒放松、聚餐放松、唱歌放松的方法。

    參與娛樂、文體活動。

    可根據(jù)個人興趣,選擇聽一些輕松的音樂。

  • 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打太極拳、散步等,以增強身體素質。

  • 保持居室內空氣流通、安靜、整潔、光線明亮。可在床頭柜、屋內墻壁上放置一些淡雅花卉和掛畫,以調節(jié)緊張情緒。

  • 家人應給予患者適當?shù)墓膭?,讓患者做一些自己感興趣、力所能及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神經癥治療的三個關鍵點是什么?

黃建軍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安定醫(yī)院 臨床心理中心

預后

一般經過規(guī)范化的心理和藥物治療后,可較好的控制癥狀,緩解病情,但部分可因擅自停藥或持續(xù)處于負面事件的影響中,導致病情復發(fā)。

常見疑問

問:神經官能癥會自愈嗎?

答:神經官能癥是否可以自愈,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導致神經官能癥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成長經歷,個人心態(tài),以及婚姻家庭環(huán)境等。一般情況下,如果只是輕微的神經官能癥,通過針對性調整這些因素,神經官能癥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患者無法做到自我緩解,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藥物來調整,在神經內科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藥物。例如可以服用抗焦慮藥物,抗抑郁藥物等,使用對癥的藥物來進行一個綜合治療,同時再進行心理疏導,一般在通過心理治療,生物治療,再加上藥物治療等綜合治療措施之后,就能夠取得良好的一個治療效果。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常見精神心理疾病診療常規(guī)之神經癥

徐道祥 主任醫(yī)師 溫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神經官能癥相關科普號

張付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付峰 主治醫(yī)師

102粉絲59.7萬閱讀

張勇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勇 主任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4986粉絲44.7萬閱讀

張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偉 主治醫(yī)師

山東省青州榮軍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中心

48粉絲2.4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xiàn)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注意事項
  • 8 康復鍛煉
  • 9 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