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林主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如需進一步咨詢,可線上或線下咨詢周林醫(yī)生:1、線上問診:微信上搜索“好大夫在線”,點擊進入主頁面后搜索“周林”,點擊“申請服務”,點擊“在線問診”,周醫(yī)生將在1小時左右回復您。2、線下問診: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南部(瞿溪路500號),每周三下午“泌尿外科普通門診”。庫欣綜合征是一種身體產生過多皮質醇的疾病。皮質醇是一種由腎上腺產生的類固醇。皮質醇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有助于身體應對壓力事件,調節(jié)睡眠-覺醒周期,并有助于調節(jié)身體對炎癥的反應。大腦的一個特殊部分稱為垂體,它會產生一種稱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的激素,控制腎上腺皮質醇的釋放。雖然皮質醇對生命至關重要,但持續(xù)高水平的皮質醇會損害整個身體。庫欣綜合征的主要病因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依賴性疾病(人體產生過多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而增加皮質醇的產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非依賴性疾?。I上腺產生過多的皮質醇,因此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較低)和醫(yī)源性疾病(患者服用處方類固醇)。處方類固醇稱為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用于治療接受移植或患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哮喘或炎癥性腸病等疾病的患者。即使患者服用的類固醇劑量適合其病情,他們也可能患上庫欣綜合征。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依賴性疾病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非依賴性疾病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ACTH依賴性疾?。捍贵w腺瘤(又稱庫欣?。┰谶@種情況下,小腫瘤會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垂體腺瘤是庫欣綜合征最常見的病因,約占70%的病例。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腫瘤這種罕見疾病是指垂體以外的腫瘤產生過多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此類腫瘤最常見于肺和胸腺,但也見于甲狀腺、卵巢、腎上腺和肝臟。ACTH非依賴性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要么是兩個腎上腺都過度活躍,要么是腎上腺腫瘤導致皮質醇分泌過多。大約30%的庫欣綜合征是由腎上腺腫瘤引起的。雖然大多數(shù)此類腫瘤都是良性的,但它們很少會是腎上腺癌。體征和癥狀庫欣綜合征會影響身體的許多不同器官并引起各種癥狀:體征:“月亮臉”——臉部變得圓潤背部脂肪墊或“水牛背”——在頸部底部形成的脂肪堆體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而手臂和腿變得瘦弱體毛增多——尤其是手臂、臉部和肚臍周圍皮膚變薄粉刺容易瘀傷腿部腫脹腹部和腿部出現(xiàn)紫色妊娠紋臉頰始終紅潤癥狀: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壓情緒變化——許多患者感到“亢奮”,而另一些人則出現(xiàn)突然的情緒波動肌肉無力月經(jīng)周期不規(guī)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體重增加是庫欣綜合征的常見癥狀,但庫欣綜合征本身卻很少導致體重增加。此外,許多癥狀都是非特異性的(即可能由庫欣綜合征以外的其他問題引起),如果您有這些癥狀,并不一定意味著您患有庫欣綜合征。最后,一些皮質醇過多但沒有典型體征或癥狀的患者可能患有亞臨床庫欣綜合征,應與典型庫欣綜合征患者接受類似治療。診斷庫欣綜合征患者會產生過多的皮質醇,并且在服用人工類固醇藥丸后不會降低皮質醇水平。有多種方法可以判斷患者是否產生過多的皮質醇:低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該試驗涉及晚上11點服用含有1毫克地塞米松(人工類固醇)的藥丸,然后在第二天早上8點檢查血液皮質醇水平。如果水平?jīng)]有下降(即沒有抑制),則表明皮質醇分泌過量。24小時尿液皮質醇水平——該測試包括收集患者一整天的尿液并測量總體皮質醇水平唾液皮質醇——這項測試包括在睡覺前用特殊的棉簽擦拭口腔內部,并測量唾液中的皮質醇水平一旦確診為庫欣綜合征,下一步就是找出病因——是腎上腺腫瘤(腎上腺庫欣綜合征)、垂體腫瘤(庫欣病)還是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腫瘤)。會檢測血液中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以幫助確定病因。如果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偏高或正常,則病因是垂體腫瘤或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腫瘤。通常會進行腦部MRI檢查以查看是否有垂體瘤。如果結果為陰性,則會進行一項稱為下巖竇取樣的特殊檢查。該檢查包括通過腹股溝的小針將導管送入來自垂體的靜脈,并測量血液樣本以查看是否分泌增加。如果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較低或受到抑制,則原因可能是腎上腺腫瘤,需要進行腹部CAT掃描或MRI檢查,以查看是否有一個或兩個腎上腺受到影響。治療庫欣病(即垂體瘤)患者通?;加辛夹阅[瘤,需要由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切除。這種手術通常通過患者的鼻子進行,稱為經(jīng)蝶竇手術。如果手術無法治愈患者,其他療法(如定向放射治療(即伽瑪?shù)叮┛赡軙晒ΑH绻中g、放射和藥物無法控制庫欣病,則可能需要切除兩側腎上腺?;加杏赡I上腺腫瘤引起的庫欣綜合征的患者通??梢酝ㄟ^切除一個或兩個腎上腺來治愈,具體取決于受累的是哪個腎上腺。幾乎所有這些手術都可以使用微創(chuàng)技術完成,例如腹腔鏡檢查(即做3或4個非常小的切口并使用小型照相機和特殊儀器)。(參見腎上腺手術)在由一個腎上腺功能亢進引起的庫欣綜合征中,另一個腎上腺會暫時關閉,因為這個亢進的腺體正在“做所有的工作”。這個腺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醒來”并再次開始產生皮質醇。在切除一個患病腎上腺的手術期間和手術后,患者可能會通過靜脈注射和藥丸接受額外的類固醇,直到另一個腎上腺重新開始工作。這種類固醇劑量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降低,直到可以安全停止。切除雙側腎上腺的患者還將在手術室接受類固醇治療,并且需要終生服用類固醇藥丸。2024年10月31日
510
0
2
-
2024年09月05日
91
0
0
-
王鏞斐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神經(jīng)外科 ????哈維·庫欣(HarveyCushing,1869-1939),美國人,在Medscape評選的“歷史上50位最有影響力的醫(yī)生”中名列第16位,創(chuàng)立了美國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協(xié)會(AANS),被譽為“現(xiàn)代神經(jīng)外科之父”。????在1912年,庫欣報道了垂體嗜堿細胞瘤(ACTH瘤)引起的肥胖癥,并發(fā)現(xiàn)如同豌豆大小的垂體在人體生長發(fā)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庫欣首次詳細描述了一位女性患者的滿月臉、水牛背、肥胖、多血質外貌、痤瘡、皮膚紫紋等異常特征,推測其與垂體瘤有關,并最終經(jīng)尸檢得以證實,后來被命名為“庫欣綜合征”。以其名字命名的庫欣?。–ushingdisease)、庫欣綜合征(Cushingsyndrome)以及庫欣反應(Cushingreflex)等一直被沿用至今。????醫(yī)學界將某種疾病、某類手術方式以其發(fā)現(xiàn)者或發(fā)明者的名字命名,也體現(xiàn)出對知識的尊重。????庫欣綜合征又被稱為高皮質醇血癥,是由于長期不適當暴露于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臨床疾病。外源性使用超生理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是庫欣綜合征最常見的原因,稱為外源性庫欣綜合征。排除外源性因素后的高皮質醇血癥稱為內源性庫欣綜合征。????內源性庫欣綜合征包括兩類: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依賴性和ACTH非依賴性。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中最常見的病因是具有內分泌活性的ACTH型垂體腺瘤,即庫欣病。其他部位分泌ACTH的腫瘤較少見,稱為異位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如肺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小細胞肺癌、胸腺或胰腺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甲狀腺髓樣癌、嗜鉻細胞瘤、副神經(jīng)節(jié)瘤等。ACTH非依賴性庫欣綜合征中最常見的病因是腎上腺腺瘤,其次為腎上腺腺癌。????因此,庫欣綜合征≠庫欣病,庫欣綜合征包含庫欣病。???當體內的糖皮質激素長期處于高水平時,就會發(fā)生庫欣綜合征,癥狀包括:軀干變胖,手臂和腿纖細,即“向心性肥胖”;面部變胖,即“滿月臉”;肩膀之間出現(xiàn)脂肪隆起,即“水牛背”;腹部、臀部、大腿、乳房和腋下出現(xiàn)粉紅色或紫色皮膚擴張紋,即“紫紋”;皮膚變薄、變脆,易淤傷;傷口愈合緩慢;痤瘡;女性患者臉上和身上出現(xiàn)濃密的深色毛發(fā),即“多毛癥”,月經(jīng)紊亂或停經(jīng);男性患者性功能減退;極度疲勞,肌肉無力;抑郁,焦慮,易怒,難以控制情緒,注意力或記憶力下降;與年齡不相稱的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兒童體重增加,生長速度減慢。????當身體出現(xiàn)上述癥狀時,需警惕庫欣綜合征的可能性,建議到內分泌科排查(有神經(jīng)內分泌專業(yè)的內分泌科更佳,推薦華山醫(yī)院金垂體融合團隊)。????庫欣病腫瘤本身生長緩慢,絕大多數(shù)腫瘤微小,一般不會造成視神經(jīng)受壓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但腫瘤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可導致嚴重的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影響全身器官功能,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其標準化死亡率(SMR)高達4.1-16.0,即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4到16倍,主要的致死原因為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腦血管事件。與之對應的是,另一種較為嚴重的生長激素(GH)型垂體腺瘤,即肢端肥大癥,其標準化死亡率已下降到2左右。因此,庫欣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垂體腺瘤需要生長到足夠的大?。▇6mm)才會在磁共振(MRI)檢查時表現(xiàn)為具有診斷價值的典型影像。極其微小的垂體腺瘤僅在MRI上表現(xiàn)為垂體內部信號不均勻,與正常垂體不易鑒別。40%的ACTH型垂體腺瘤(庫欣病)為微小腺瘤,常規(guī)的MRI檢查無法做出診斷;如果具有典型的庫欣綜合征的癥狀,仍需懷疑有庫欣病,并進行系統(tǒng)的排查。這種體積微小的類型也稱為MRI陰性庫欣病,診療的難度更大。其他類型的垂體瘤做個垂體增強磁共振(MRI)、化驗一套內分泌激素就能確定治療方案;為什么庫欣病要做那么多檢查和化驗,最后醫(yī)生還說需要手術探查?????庫欣病的診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檢查和化驗對于做出精準的診斷的鑒別診斷至關重要。首先,必須通過排查24小時尿游離皮質醇、血皮質醇晝夜節(jié)律、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來明確高皮質醇血癥(庫欣綜合征)的診斷,以排除單純性肥胖。其次,需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以排除外源性庫欣綜合征。之后,再根據(jù)ACTH的高低來區(qū)分是否ACTH依賴。然后再通過影像學檢查(MRI、CT、B超、PET)、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來鑒別高皮質醇血癥的來源。以上排查必須逐層推進,單一的某項檢查或化驗結果診斷價值有限。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檢查、化驗的準確性并非100%,一般認為其可靠性約為85%左右;必要時需進一步行雙側巖下竇采血(BIPSS),其準確性為97%-100%,是庫欣綜合征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金標準”。最后,只要術前的影像學檢查無法明確腫瘤的位置,那么就需要外科醫(yī)生在術中進行探查,該類手術難度更大。華山醫(yī)院金垂體團隊率先采用特殊序列磁共振和CXCR4PET-MRI可以進一步幫助腫瘤定位,為外科醫(yī)生術中探查提供更豐富的腫瘤位置信息,極大提高了手術全切除率。???神經(jīng)內鏡具有廣角視野、深部照明、抵近觀察等優(yōu)勢。就經(jīng)鼻微創(chuàng)手術來說,采用內鏡可完成顯微鏡難以勝任的復雜顱底手術。對于需要在術中做探查的庫欣病來說,內鏡較顯微鏡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因此,神經(jīng)內鏡作為近年來仍在不斷發(fā)展的工具,更適用于庫欣病的微創(chuàng)手術。華山醫(yī)院金垂體團隊總結了近10年內鏡經(jīng)鼻手術治療逾800例庫欣病的經(jīng)驗,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庫欣病手術策略,使手術全切率保持在90%-95%。???庫欣病手術成功的標志是內分泌緩解。當然病人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脫胎換骨的容貌和體型改變,并經(jīng)歷痛并快樂著的過程。多數(shù)學者認為,術后早期監(jiān)測血清皮質醇<5ug/dl(140nmol/l)者為內分泌緩解;也有學者將術后早期內分泌緩解的標準提高到皮質醇<2ug/dl(55nmol/l)。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患者術后皮質醇下降至<5ug/dl已出現(xiàn)明顯的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癥狀(頭痛、惡心、乏力、胸悶、發(fā)熱等),需即刻予以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不宜等待皮質醇繼續(xù)下降。因此,庫欣病手術是否成功,需根據(jù)術后監(jiān)測的血皮質醇和患者是否出現(xiàn)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癥狀做出綜合判斷,術后血皮質醇<2-5ug/dl一般可認為達到內分泌緩解。當然,后續(xù)的定期隨訪也非常重要。???術后一定要關心病理報告,如果有“Crooke細胞”字樣描述的話,雖然仍是良性腫瘤,但復發(fā)幾率很高,手術后要定期密切隨訪,一旦有殘瘤或復發(fā),要盡早再次手術或接受放射治療。另外,并非所有的ACTH型垂體腺瘤都導致高皮質醇血癥(庫欣綜合征)。部分ACTH型垂體腺瘤無內分泌活性,但是腫瘤病理免疫組化仍表現(xiàn)為ACTH染色陽性,這種稱為靜默型ACTH型垂體腺瘤(SCA),一般表現(xiàn)為體積較大、侵襲性較強。具有內分泌活性的ACTH型垂體腺瘤=庫欣病,大多數(shù)體積較小、侵襲性不強。????目前,庫欣病的藥物治療包括作用于垂體抑制ACTH分泌的帕瑞肽、卡麥角林、賽庚啶,作用于腎上腺皮質抑制皮質醇合成的酮康唑、甲吡酮、米托坦、依托咪酯,作用于靶器官拮抗糖皮質激素受體的米非司酮。遺憾的是,除了帕瑞肽,以上藥物大都未在國內(大陸地區(qū))上市,有極少數(shù)患者自行服用酮康唑治療。所幸,庫欣病的外科手術和放射性治療的緩解率達到95%以上(華山醫(yī)院金垂體團隊數(shù)據(jù))。2024年08月31日
1848
0
21
-
任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庫欣綜合征的診斷流程和臨床思維庫欣綜合征(Cushingsyndrome,CS)是由各種病因導致的高皮質醇血癥,作用于靶器官,引起的以向心性肥胖、高血壓、糖代謝異常、低鉀血癥和骨質疏松為典型表現(xiàn)的一種綜合征,其最常見病因依次為庫欣病(CD)和異位ACTH綜合征(EAS),均為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二者的有效鑒別臨床意義重大1。據(jù)歐洲數(shù)據(jù)顯示,CS的年發(fā)病率為2-3/100萬人,患病率約0.4/1萬人。2021年9月11日,《中國罕見病定義研究報告2021》在上海發(fā)布,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國罕見病2021年版定義”,即應將“新生兒發(fā)病率小于1/萬、患病率小于1/萬、患病人數(shù)小于14萬的疾病”列入罕見病。國內缺乏CS大規(guī)模的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如果按照上述國外數(shù)據(jù)計算,對照我國新的罕見病定義,CS屬于罕見病范疇。CS患者的死亡率較正常人群高4倍,因其最重要和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為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及代謝綜合征,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導致庫欣綜合征患者的大多數(shù)死因為心腦血管事件、靜脈血栓形成和嚴重感染1。1952年,在有效治療之前,C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為4.6年。但當高皮質醇血癥緩解后,其標準化的死亡率(SMR)與年齡匹配的普通人群相當,若治療后仍存在持續(xù)性中度皮質醇增多癥的患者,與普通人群相比,SMR增加3.8-5倍。這意味著,CS一旦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可以減少80%的死亡率,意義頗為重大。同時,大多導致CS的垂體或腎上腺腺瘤重量僅零點幾克-數(shù)克之間,通過微創(chuàng)手術切除,可以減輕數(shù)十千克的體重、治愈糖尿病和高血壓,可謂真正的“四兩撥千斤”,這也是最富戲劇性、令醫(yī)生著迷和產生成就感的內分泌疾病之一。近期病區(qū)收治了一例以“頭暈、頭痛3月”為主訴的年輕女性患者,最終診斷為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經(jīng)過一系列檢查雖然高度懷疑庫欣病,無奈垂體和胸部影像學報告陰性,垂體增強MR只能貌似看見約2mm虛無縹緲的“微腺瘤”—畢竟,高達40%的庫欣病患者有隱匿性ACTH微腺瘤—即使在有經(jīng)驗的中心進行的垂體MR上也可能無法發(fā)現(xiàn)。所以,下面只能靠CS鑒別診斷的“金標準”—雙側巖下靜脈竇采血(BIPSS)來進一步鑒別庫欣病和異位ACTH綜合征(EAS)。因我院無法開展BIPSS,后轉診至上海華山醫(yī)院內分泌科,經(jīng)BIPSS證實ACTH為垂體來源,庫欣病診斷成立,已預約神經(jīng)外科手術。庫欣綜合征診斷流程3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CBG=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C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DST=地塞米松抑制試驗;IPSS=巖下竇采樣;UFC=尿游離皮質醇。一致認為,所有直徑小于6mm的病變都應進行IPSS檢查,直徑≥10mm的病變不需要IPSS檢查,直徑6-9mm的病變專家意見不一。?該替代方案沒有明確的共識,需要進一步研究,這通過較暗的方框表示。綠色方框表示要考慮的要點;較深的顏色表示驗證較少的測試路徑。CS是否經(jīng)規(guī)范化診斷和治療對患者的預后影響顯著,未能有效識別需納入篩查的患者、不規(guī)范的功能試驗、激素檢驗誤差、不熟練的BIPSS、經(jīng)驗欠缺的垂體或腎上腺手術、不規(guī)范的術后內分泌評估等等,都可能導致漏診、誤診、誤治、瘤體殘留、更易復發(fā)或延遲識別復發(fā),最終無法有效降低死亡率和避免其他各種并發(fā)癥。因此,遵從當前循證下的CS診療流程至關重要臨床思維1.各種篩查試驗在庫欣綜合征定性診斷中的敏感性和特異性?5不同篩查試驗診斷庫欣綜合征的敏感性和特異性2.庫欣病和異位ACTH綜合征的鑒別?5庫欣病和異位ACTH綜合征的鑒別3.HDDST在庫欣綜合征鑒別診斷中的意義?5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HDDST)是鑒別垂體和異位ACTH綜合征(EAS)的有效方法。如果血皮質醇被抑制到基線8時皮質醇的50%以上,則認為HDDST是可抑制的。在近90%的庫欣病患者中,HDDST是可抑制的,而在EAS患者中,這一比例為10%。然而,如果尿游離皮質醇的抑制率>90%,HDDST診斷庫欣病的特異性為100%。在當前情況下,對垂體腺瘤大于6mm的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患者,HDDST是輔助診斷。此外,HDDST對原發(fā)性色素結節(jié)性腎上腺病(PPNAD)患者也很有用,可觀察到HDDST后皮質醇的反常性升高。6%-40%的EAS患者進行HDDST時血清皮質醇或24hUFC、17-羥皮質類固醇可被抑制,某些分化較好的類癌導致的EAS患者其HDDST結果可能與庫欣病類似。而在庫欣病患者中,亦有10%-20%的患者其HDDST結果為不被抑制。近來有回顧性研究分析了170例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患者,發(fā)現(xiàn)在HDDST中,皮質醇抑制率>52.7%表示垂體起源,敏感性為88%,特異性為90%。4.LDDST在庫欣綜合征鑒別診斷中的意義?HDDST是我國指南中推薦的鑒別庫欣病和EAS的初步方法,但因其存在敏感性/特異性不足、潛在風險高(血糖、血壓、電解質、感染、血栓)、延長住院時間和醫(yī)療花費、對HPA軸影響大而影響后續(xù)BIPSS檢查等問題,很讓臨床醫(yī)生頭大。如果無需HDDST,僅靠LDDST結果可以一樣鑒別庫欣病和EAS的話,那就可以規(guī)避上述大多數(shù)讓人頭大的顧慮,用小的多的代價解決問題。2021年10月15日-17日第十三屆“協(xié)和臨床內分泌代謝論壇”在北京召開,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陳適教授講授專題: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是否必要?—基于臨床數(shù)據(jù)的新認識。他從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的起源(1960年)開始,介紹了HDDST用于庫欣綜合征的鑒別的由來,目前臨床實踐中HDDST存在的諸多問題,LDDST和HDDST結果的相關性,然后用納入298例庫欣綜合征患者的研究探討LDDST能否替代HDDST用于庫欣綜合征的鑒別診斷,并給出較佳的診斷切點(LDDST皮質醇抑制率52.3%),優(yōu)化了庫欣綜合征診斷的路徑,最后得出結論:HDDST對鑒別庫欣病和EAS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高,最優(yōu)抑制值并非50%,對鑒別庫欣病和EAS,LDDST的診斷效力優(yōu)于HDDST,使用LDDST替代HDDST串聯(lián)BIPSS的新流程更簡便安全省時省錢。陳適教授PPT(摘選)據(jù)此,LDDST時24hUFC(皮質醇)抑制率>47.7%時,診斷庫欣病的敏感性為73.2%,特異性93.1%。如果LDDST已用于庫欣綜合征的定性診斷,并且觀察到皮質醇下降超過50%,則HDDST沒有附加價值,不建議進行6。我院聯(lián)合LDDST及隔夜HDDST結果注:LDDST血皮質醇抑制率54.78%,24hUFC抑制率54.34%;HDDST血皮質醇抑制率82.36%。上海華山醫(yī)院HDDST結果注:HDDST血皮質醇抑制率82.5%。我院LDDST血皮質醇抑制率54.78%,24hUFC抑制率54.34%,均超過50%,意味著后續(xù)的HDDST其實已無必要。另外,我院LDDST中血皮質醇與24hUFC抑制率分別為54.78%和54.34%,二者抑制程度相當。我院聯(lián)合法之隔夜HDDST血皮質醇抑制率為82.36%,上海華山醫(yī)院經(jīng)典HDDST血皮質醇抑制率為82.51%,二者亦高度吻合。5.BIPSS為何被認為是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病因診斷的金標準?5經(jīng)股靜脈插管至雙側巖下竇后,在雙側巖下竇、外周靜脈同時取血測定ACTH,有條件者可在靜脈注射CRH1ug/kg或100ug或者去氨加壓素10ug后第3分鐘、第5分鐘、第10分鐘時取血。BIPSS是確診庫欣綜合征病因的金標準,巖下竇與外周血漿ACTH比值在基線狀態(tài)≥2和刺激后≥3則提示庫欣病,反之則為EAS。BIPSS+DDAVP興奮試驗注:巖下竇ACTH均高于檢測上限,巖下竇ACTH稀釋3倍后仍大于2000pg/ml,基線及刺激后雙側巖下竇/外周ACTH均大于3,提示中樞來源,支持庫欣病診斷。巖下竇引流80%的垂體靜脈來源的血,在約60%的個體中,靜脈引流是對稱的,因此有助于腫瘤的定位診斷。CRH/DDAVP刺激的BIPSS提高了檢測的特異性,刺激的BIPSS對垂體ACTH瘤定位的敏感性為85%-88%,而MR的敏感性為70%。然而,BIPSS對庫欣病定側的準確率僅為69%。此外,BIPSS同時表示腫瘤的功能和結構定位,而MR僅表示腫瘤的結構性存在。下表總結了BIPSS在定位ACTH過量來源方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BIPSS在定位ACTH過量來源的敏感性和特異性(%)6.聯(lián)合法中HDDST和經(jīng)典HDDST的判斷切點是否相同?4CS的定性診斷采用LDDST,后續(xù)定位采用HDDST。但是在經(jīng)典LDDST結束后,為排除對HDDST的影響,往往需要間隔1周左右才進行HDDST,完成兩個試驗耗時約2周,住院期間難以完成,增加患者不便和花費。20世紀90年代有學者提出進行聯(lián)合小及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6日法)來作為CS的診斷方法,即在LDDST結束后,緊接著進行HDDST。1997年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開始在部分病例進行聯(lián)合小及大劑量DST,盧琳教授等的研究總結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1997-2006年聯(lián)合法小及大劑量DST診斷CS的152個病例的結果,并與經(jīng)典法分別行小及大劑量DST結果相比較,以評價這兩種方法對臨床診斷的符合率。各種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結果顯示經(jīng)典HDDST對CS定位診斷的符合率為88.4%,聯(lián)合法診斷符合率為88.1%,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在研究中應用50%的抑制率作為HDDST的切點,經(jīng)典HDDST診斷庫欣病的敏感性為81.6%,特異性為97.1%,聯(lián)合法之HDDST的敏感性為77.8%,特異性為95.5%,兩種方法無顯著差異。如果應用80%的抑制率作為切點,經(jīng)典HDDST對于診斷庫欣病的敏感性則降至74.2%,而特異性增加至100%,聯(lián)合法之HDDST對于庫欣病診斷的敏感性進一步降至58.8%,而特異性也增加至100%,因此無論經(jīng)典還是聯(lián)合法之HDDST均可采用50%的抑制率作為判斷是否被抑制的標準(此研究中評估指標為24hUFC,非血皮質醇)。研究顯示,聯(lián)合法小及大劑量DST比經(jīng)典法分別行小及大劑量DST操作簡便,縮短了檢查時間,而且對于CS診斷的符合率相似,提示聯(lián)合法小及大劑量DST可以替代經(jīng)典法用于CS的定性、定位診斷。該患者聯(lián)合LDDST及隔夜HDDST流程相關功能試驗介紹一、過夜1mg地塞米松抑制試驗1.目的:庫欣綜合征中,因HPA軸具有自主性,外源性糖皮質激素對內源性皮質醇分泌的抑制作用減弱或消失。該檢查用于庫欣綜合征的定性診斷。2.方法:第1天8am取血(對照)后取血,于次日0am口服地塞米松1mg,8am再次取血(服藥后)測定血清皮質醇水平。該試驗流程見附表1-1,服藥后血皮質醇抑制切點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見附表1-2。附表1-1過夜1mg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流程附表1-2服藥后血皮質醇抑制切點的敏感性與特異性3.結果判讀(1)正常:在服藥后血皮質醇<50nmol/l(1.8ug/dl)。(2)不被抑制:在服藥后血皮質醇≥50nmol/l(1.8ug/dl)。二、經(jīng)典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48小時,2mg/d)1.原理:地塞米松通過負反饋抑制垂體前葉ACTH釋放,進一步使腎上腺皮質醇分泌減少,用于庫欣綜合征的定性診斷。2.方法:口服地塞米松0.5mg,每6小時1次,共2天。于服藥前及服藥第2天留24小時尿測定尿游離皮質醇,也可于服藥前及服藥后8am抽血測定血皮質醇(附表2-1)。附表2-1經(jīng)典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方法及結果判讀3.結果判讀(1)正常:服藥后血皮質醇<50nmol/l(1.8ug/dl),24hUFC被抑制至正常值范圍低限以下。(2)不被抑制:服藥后血皮質醇≥50nmol/l(1.8ug/dl),24hUFC在正常值范圍低限以上。三、經(jīng)典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48小時,8mg/d)1.原理:大劑量地塞米松對垂體病變引起的庫欣病分泌的ACTH會有一定抑制作用,使皮質醇分泌也相應減少。但對異位ACTH腫瘤分泌的激素抑制作用小,皮質醇分泌不能相應減少,用于鑒別庫欣綜合征的病因。2.方法:口服地塞米松2mg,每6小時1次,共2天。于服藥前及服藥第2天留24小時尿測定尿游離皮質醇,也可于服藥前及服藥后8am抽血測定血皮質醇(附表3-1)。附表3-1經(jīng)典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方法及結果判讀3.結果判讀:若服藥后24hUFC或血皮質醇水平被抑制到對照值的50%以下則提示為庫欣病,反之提示為異位ACTH綜合征或非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但某些分化較好的類癌導致的異位ACTH綜合征患者其結果可能與庫欣病類似。而腎上腺性庫欣綜合征的皮質醇分泌為自主性,故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也不被抑制。四、聯(lián)合法——小及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1.原理:同經(jīng)典小劑量和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此外,在病理診斷明確的病例中兩種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準確性比較結果顯示:聯(lián)合法和經(jīng)典法地塞米松抑制試驗診斷準確性一致。2.結果判讀:同經(jīng)典小劑量和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附表4-1)。附表4-1小及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方法及結果判讀(1)聯(lián)合法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判讀1)正常:服藥后血皮質醇<50nmol/l(1.8ug/dl),24hUFC被抑制至正常值范圍低限以下。2)不被抑制:服藥后血皮質醇≥50nmol/l(1.8ug/dl),24hUFC在正常值范圍低限以上。(2)聯(lián)合法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結果判讀1)24hUFC抑制到<對照值的50%,支持庫欣病。2)24hUFC抑制到>對照值的50%,支持異位ACTH綜合征,ACTH非依賴性庫欣綜合征也不被抑制。五、中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1.目的:地塞米松抑制ACTH分泌→腎上腺分泌的17α-羥孕酮和雄激素等明顯減少,用于伴有高雄激素血癥的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21-OHD和11β-OHD)和性腺來源的雄激素分泌過多、腎上腺或性腺雄激素分泌瘤所致女性男性化及多毛癥鑒別。2.方法(1日法):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6小時1次,共1天,于服藥前對照日和服藥后第2日測定血17α-羥孕酮和睪酮等水平(附表5-1)。附表5-1中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方法3.結果判讀:據(jù)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的研究,回顧性分析了55例CAH、10例分泌雄激素腫瘤和2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證明在CAH患者中,1日法和5日法中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的17α-羥孕酮抑制率無明顯差異,兩種方法均可用于CAH的診斷。此研究進一步計算了1日法中劑量DAST診斷CAH的診斷效能,血睪酮和17α-羥孕酮最佳抑制率分別為61.2%和87.1%,應用睪酮和17α-羥孕酮抑制率來作為判斷標準,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超過90%。六、雙側巖下靜脈竇取血(BIPSS)+DDAVP興奮試驗1.原理:BIPSS+CRH/DDAVP興奮試驗是診斷庫欣病的金標準,用于鑒別庫欣病與異位綜合征,適用于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臨床、生化、影像學結果不一致時,如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不被抑制、垂體動態(tài)增強MR陰性或術后或放療后,復發(fā)或未緩解者。禁忌用于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嚴重感染、凝血功能異常、出血傾向、嚴重精神異常的患者。2.方法(1)當天晨起空腹(禁食6-8小時),取平臥位。(2)雙側股靜脈入路,X線透視下,插管至雙側頸內靜脈→乙狀靜脈→雙側巖下竇(附圖6-1)。附圖6-1BIPSS插管位置示意圖(3)基線:雙側巖下竇、外周(一側股靜脈),同時取血2ml,測ACTH。(4)DDAVP10ug靜脈注射,3分鐘、5分鐘、10分鐘取雙側巖下竇靜脈血和外周靜脈血測ACTH。(5)注意事項1)有創(chuàng)性血管內介入檢查,應在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療中心進行。2)應在皮質醇水平升高時進行,避免在周期性庫欣靜止期進行。3)盡量避開月經(jīng)期。4)術中需監(jiān)測患者癥狀(頭痛)、血壓、心率、血氧等。5)術后下肢制動4小時,注意觀察穿刺點情況。6)標本應專人用冰壺快速送檢檢驗科。3.結果判讀:雙側巖下靜脈竇取血(BIPSS)是確診庫欣綜合征病因的金標準,巖下竇與外周血漿ACTH比值在基線狀態(tài)≥2和刺激后≥3則提示庫欣病,反之則為異位ACTH綜合征。來源內分泌調控者2024年08月25日
528
0
0
-
任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哪些人群應該篩查庫欣?如何篩查?庫欣綜合征的典型體征和癥狀包括:體重增加伴向心性肥胖、滿月臉、鎖骨上區(qū)及背部脂肪墊堆積、易「自發(fā)性」瘀傷、細膩「卷煙紙皮膚」和皮膚皺褶厚度減少、傷口愈合不良、紫紋通常寬>1cm、近端肌無力、情緒和認知變化(如易怒、哭鬧、抑郁、不安)、多毛癥、雄激素過多癥(如痤瘡)、高血壓、骨量減少和骨質疏松、葡萄糖耐量異常和糖尿病、多尿、高脂血癥、機會性和真菌性感染(如皮膚粘膜念珠菌病、花斑癬、糠疹)、月經(jīng)紊亂和生殖功能改變和腎結石。▍?篩查人群對任何患有高血壓并出現(xiàn)與庫欣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一致的癥狀或體征(如上所述)的患者進行篩查。▍?篩查方法1mg夜間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午夜唾液皮質醇測定和24小時尿游離皮質醇測定。當檢測結果異常時,需行確診實驗。亞臨床庫欣綜合征亞臨床庫欣綜合征是指生化檢查證明存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輕度異常造成的皮質醇增多,而沒有特異的、典型的庫欣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包括滿月臉、中心性肥胖和皮膚紫紋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分解代謝增強特征,如中央肌無力、脂肪組織再分配、皮膚脆弱和少見的感染。SCS可以造成葡萄糖代謝障礙、血脂異常、高血壓、骨脆性增高、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內臟脂肪堆積、感染風險高、肌肉損傷、情緒障礙和高凝狀態(tài)等。▍?篩查人群1.所有腎上腺意外瘤患者。2.所有下丘腦-垂體意外瘤患者。3.與年齡、體重不相匹配的骨量減少、骨質疏松或脆性骨折患者。4.經(jīng)標準治療后血糖、血壓控制不達標或者進行性體重增加的年輕患者。▍?篩查方法1.首選1mg過夜地塞米松抑制試驗作為SCS診斷的初篩試驗。2.1mgDST后血清皮質醇≥5.0μg/dL診斷SCS;血清皮質醇<1.8μg/dL排除SCS;血清皮質醇介于1.8~5.0μg/dL之間為可能,需進一步行確診試驗。3.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作為確診試驗。地塞米松2mg/d,共2d,試驗后血清皮質醇≥1.8μg/dL診斷SCS。診斷庫欣綜合征的3步驟又稱皮質醇增多癥,由HarveyCushing教授于1912年首先報道。是由多種病因引起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的糖皮質激素從而出現(xiàn)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瘡、紫紋、高血壓、繼發(fā)性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庫欣綜合征的病因分類步驟一:庫欣綜合征的篩查試驗美國內分泌學會指南推薦對高度懷疑庫欣綜合征的患者,應同時進行下述至少兩項試驗作為初篩檢查:24小時尿游離皮質醇測定(至少2次)、午夜唾液皮質醇測定(2次)、血清皮質醇晝夜節(jié)律檢測,初篩結果如正常可基本除外庫欣綜合征。??皮質醇分泌特點正常人皮質醇分泌呈脈沖式,具有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上午8時最高正常值范圍為140~690nmol/L,午夜12點時最低,下午4時介于兩者之間,正常值范圍為80~330nmol/L。庫欣綜合征的患者,早晨皮質醇濃度正?;蜉p度增高,夜間入睡后1小時升高且與早晨皮質醇水平相當,即午夜皮質醇低谷消失,晝夜節(jié)律紊亂。1.?午夜血清或唾液皮質醇(1)進行午夜血清皮質醇測定時,應盡量保證采血時,患者處于睡眠狀態(tài),若午夜血清皮質醇?≥50nmol/L(1.8μg/dL);清醒狀態(tài)下的血清皮質醇>7.5?μg/dL(207nmol/L),診斷庫欣綜合征的可能性較大。(2)唾液中皮質醇呈游離狀態(tài),能反映血液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游離皮質醇水平。在收集唾液前應保持安靜狀態(tài),避免食用甘草、吸煙、刷牙、使用牙線。研究顯示:午夜唾液皮質醇>2ng/mL時診斷庫欣綜合征的敏感性為100%,特異性96%。2.?24小時尿游離皮質醇測定(UFC)24小時UFC正常值為20~100μg/24h,正常上限波動范圍為220~330nmol/24h(80~120?μg/24h)。當排泄量超過304nmol/24h(110?μg/24h)即可判斷為升高。注意:飲水量≥5L/d、任何增加皮質醇分泌的生理或病理狀態(tài)都會使UFC升高而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在腎功能不全患者(GFR<60mL/min)可出現(xiàn)UFC明顯降低的假陰性結果,因此建議至少檢測2次24小時UFC以增加診斷的敏感性。3.血清皮質醇晝夜節(jié)律檢測測定8:00、16:00和午夜0:00的血清皮質醇水平,但午夜行靜脈抽血時必須在喚醒患者后1~3min內完成并避免多次穿刺的刺激,或通過靜脈內預置保留導管采血,以盡量保持患者于安靜睡眠狀態(tài)。如將睡眠狀態(tài)下0:00血清皮質醇切點提高至>7.5?μg/dL(207nmol/L),則特異性增至87%;如將清醒狀態(tài)下0:00血清皮質醇>7.5?μg/dL(207nmol/L)的標準用于肥胖患者時,特異性僅為83%;如將切點提高至8.3~12?μg/dL(229~331nmol/L),則敏感性為90%~92%,特異性為96%。注意:檢測血清皮質醇晝夜節(jié)律需要患者住院48h以上,以避免因住院應激而引起假陽性反應。??當初步檢查結果異常時,應進行1mg過夜地塞米松抑制試驗(DST)、低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2mg/d,48小時)來進行庫欣綜合征確診。步驟二:庫欣綜合征的確診實驗1.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1)1mg過夜地塞米松抑制試驗(DST)方法:第1天晨8:00測血漿皮質醇留為對照,于當日午夜0:00口服地塞米松1mg,第2日8:00?再次采血測血漿皮質醇。結果判讀:服藥后8:00的血清皮質醇水平正常切點值為1.8?μg/dL(50nmol/L),如服藥后,血皮質醇不能被抑制到50nmol/L以下,則提示皮質醇增多癥。(2)經(jīng)典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LDDST)方法:第一天8:00采血測血漿ACTH和皮質醇留作對照,并留24小時尿測UFC;第二天口服地塞米松0.5mg,q6h,連服2日;第三天,再次留24小時尿測UFC;第四天8:00采血測血漿ACTH和皮質醇。結果判讀:正常人服藥后血清皮質醇<1.8?μg/dL(50nmol/L),24小時UFC<27nmol/24h。庫欣綜合征患者服藥后,24小時UFC、血漿ACTH及血清皮質醇均無明顯下降。抑郁癥、肥胖、酗酒和糖尿病患者的HPA軸活性增強,LDDST試驗較單次測定血、唾液或尿皮質醇對這些病例更有意義。??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原理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正常時,小劑量的地塞米松足以抑制垂體分泌ACTH,使腎上腺皮質醇分泌減少,以致血和尿皮質醇、尿皮質醇代謝產物含量均降低。庫欣綜合征患者的皮質醇呈自主性分泌,不能被小劑量地塞米松所抑制,不能下降到正常對照值的50%以下。??如篩查試驗提示有皮質醇增多癥,那么下一步選用篩查試驗的另一項作為確診實驗;如庫欣綜合征診斷確立,接下來則需進行病因檢查或定位診斷。步驟三:庫欣綜合征的病因診斷1.血ACTH測定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可用于區(qū)分ACTH依賴性和非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一日之中最具鑒別意義的時間點在23:00~凌晨1:00,此時ACTH和皮質醇均最低。如午夜的ACTH>22pg/mL可考慮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如上午8:00~9:00的ACTH<10pg/mL(2pmoL/L)則提示為ACTH非依賴性庫欣綜合征;如上午8:00~9:00?的ACTH>20pg/mL(4pmoL/L)則提示為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如上午8:00~9:00?的?ACTH濃度在10~20pg/mL(2~4pmol/L),建議檢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注意:庫欣病、異位ACTH綜合征患者的血漿ACTH?常異常增高(>300pg/mL),腎性疾病引起的非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患者則會降低甚至測不出(<5pg/mL)。02.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LDDST)方法:第一天8:00采血測血漿ACTH和皮質醇留作對照,留24小時尿測UFC;第二天口服地塞米松2mg,q6h,連服2日;第三天再次留24小時尿測UFC;第四天8:00采血測血漿ACTH和皮質醇。結果判讀:與基礎血清皮質醇、24小時UFC、血漿ACTH及皮質醇相比,服藥后48小時的血、尿皮質醇抑制率>50%?則提示為庫欣病患者,<50%提示為異位ACTH綜合征、腎上腺腫瘤或皮質癌。??LDDST原理庫欣病患者,糖皮質激素對ACTH的負反饋依然存在,只是其功能設定點高于皮質醇正常反饋設定點,因此不能被低劑量地塞米松抑制,但能被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異位ACTH綜合征和腎上腺腫瘤患者的皮質醇分泌呈自主性,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障礙,故大劑量地塞米松不能抑制其ACTH分泌。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興奮試驗方法:靜脈注射合成的羊或人CRH1?μg/kg或100?μg,于用藥前(0min)和用藥后15、30、45、60、120min分別取血測定ACTH和皮質醇水平。結果判讀:在CRH刺激下,與基線相比——正常人ACTH和皮質醇可升高15%~20%;庫欣病患者ACTH在15~30min升高35%~50%,皮質醇在15~45min升高14%~20%;異位ACTH綜合征患者大多對CRH無反應;亦有少數(shù)異位ACTH綜合征(如支氣管類癌)患者對CRH有反應,故該項試驗需聯(lián)合其他檢查來進行綜合判斷。4.鞍區(qū)磁共振顯像(MRI)指南推薦對所有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患者進行垂體增強MRI或垂體動態(tài)增強MRI。對臨床表現(xiàn)典型及各項功能試驗均支持庫欣病診斷的患者,如檢出垂體病灶(>6mm)則可確診,不需再做進一步檢查。注意:在正常人群中,MRI檢出垂體瘤的比例亦有10%。5.腎上腺影像學對診斷?ACTH非依賴性庫欣綜合征患者有重要的意義,包括B超、CT、MRI。指南推薦首選雙側腎上腺CT薄層增強掃描。腎上腺B超:對于>1.5cm的腎上腺腺瘤,體積較大的皮質癌,B超比較容易檢出,可做初篩檢查。腎上腺CT薄層掃描或MRI可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腎上腺腫瘤:單側腎上腺腺瘤或腺癌因自主分泌大量皮質醇,反饋抑制垂體分泌ACTH,故CT或MRI顯示該腫瘤以外同側腎上腺及對側腎上腺細小、甚至萎縮;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征的雙側腎上腺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彌漫性或結節(jié)性增粗增大;ACTH非依賴性大結節(jié)增生患者雙側腎上腺也明顯增大,有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或雙側腎上腺彌漫性增大、單側腎上腺大結節(jié)等;半數(shù)原發(fā)性色素結節(jié)性腎上腺病患者腎上腺大小形態(tài)正常,典型病例的CT表現(xiàn)為串珠樣結節(jié)改變。6.巖下靜脈竇采血(BIPSS)BIPSS是創(chuàng)傷性介入檢查,在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療中心由有經(jīng)驗的放射科醫(yī)師進行。結果判讀:庫欣病患者垂體附近的ACTH濃度較周圍靜脈高,巖下竇與外周靜脈ACTH的濃度比值有明顯的梯度。當ACTH比值在基線狀態(tài)≥2以及在CRH刺激后≥3則提示庫欣病,反之則為異位ACTH綜合征(通常<1.4)。來源內分泌時間2023年12月23日
218
0
3
-
鮑時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生殖免疫科 我們知道,女性體內的雄激素主要有3個來源:卵巢、腎上腺及腺外組織,我們今天將繼續(xù)科普腎上腺異常所導致的女性高雄激素血癥(HA)。1.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CAH)作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病,是腎上腺激素合成途徑中21-羥化酶缺陷引起的一種內分泌疾病。臨床分型:?失鹽型(SW)?21-羥化酶完全缺乏,酶活性<1%,失鹽表現(xiàn),高雄激素血癥,皮膚及粘膜色素沉著;?單純男性化型(SV)?21-羥化酶不完全缺乏,酶活性1-2%,主要表現(xiàn)為雄激素增高的癥狀和體征,能少量合成皮質醇和醛固酮,故無失鹽癥狀;?非經(jīng)典型(NC)?酶活性20-50%,缺乏典型的外生殖器畸形與男性化體征,通常僅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不規(guī)律,青春期前癥狀更是輕微,容易漏診。2.庫欣綜合征庫欣綜合征(Cushingsyndrome,縮寫為CS)又稱皮質醇增多癥,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腎上腺皮質長期分泌過多糖皮質激素所產生的臨床癥候群。?流行病學?高發(fā)年齡在20~40歲,男女發(fā)病率之比約為1:3;?分類?可分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依賴型和非依賴型兩種。此外,長期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引起類似庫欣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稱為外源性、藥源性或類Cushing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滿月臉、多血質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瘡、紫紋、高血壓、繼發(fā)性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輔助檢查?判斷是否有皮質醇增多>>>24h尿17-羥皮質類固醇增多>>>24h尿游離皮質醇增高>>>血漿皮質醇增高,節(jié)律消失腫瘤定位診斷CT,MR定位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ACTH測定鑒別診斷?單純性肥胖Ⅱ型糖尿病酗酒3.分泌雄激素的腎上腺腫瘤?組織類型?分泌雄激素的腎上腺皮質癌或腺瘤;?臨床表現(xiàn)?短期內出現(xiàn)聲音變粗,閉經(jīng),痤瘡,多毛,男性化體征;?生化檢查?不直接產生睪酮,由DHEA,DHEA-S外周轉換成睪酮;DHEA-S顯著升高,>8000ng/ml;可伴有皮質醇分泌。?影像學檢查?腎上腺B超,CT,MRI。2023年05月29日
348
0
2
-
滿曉軍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泌尿外科 什么是皮質醇增多癥?什么是庫欣綜合征?該病可引起很多不同的醫(yī)學問題,包括高血壓、體重增加、肌無力和皮膚變薄。皮質醇是幫助身體正常工作的激素,但過多時會導致一些癥狀,引起庫欣綜合征。垂體是緊靠大腦下方的小器官,腎上腺是位于兩腎頂部的小器官,正常情況下,腎上腺接收到來自垂體的信號后,即可產生皮質醇。病因是什么?其病因包括:●使用類固醇藥物–其在身體中的作用類似于皮質醇,患者可能會大量使用以治療哮喘或某些類型的關節(jié)炎。這些藥物不同于某些運動員非法使用的類固醇?!翊贵w或身體其他部分異常生長–這會向腎上腺傳輸信號來產生過多皮質醇。●腎上腺問題導致皮質醇產生過多癥狀是什么?患者可能出現(xiàn)下列一種或多種癥狀:●面部、頸部、背部或腹部變得肥胖●皮膚變薄,容易擦傷,也可能出現(xiàn)寬的紫紅色皮膚條紋。●女性無月經(jīng)或月經(jīng)不規(guī)律●女性面部毛發(fā)生長增加●皮膚油膩或出現(xiàn)痤瘡●上臂或腿部肌無力,例如很難從椅子上站起?!癖日G闆r更易骨折●糖尿病(血糖水平較高)●高血壓和心臟問題●心境改變,例如感覺抑郁、擔憂或憤怒●學習、注意力或記憶出現(xiàn)問題●更易感染●腿部靜脈出現(xiàn)血凝塊不同患者會有不同的癥狀,若不治療則會逐漸惡化,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有針對性檢查嗎?有。醫(yī)生會進行體格檢查,還會安排實驗室檢查來檢測尿液、血液或唾液中的皮質醇水平,若較高則需要更多檢查,以便選擇合適的治療。這些檢查包括:●血液檢查●針對垂體或腎上腺的CT或MRI掃描,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如何治療?庫欣綜合征的治療取決于病因。如果癥狀由大劑量類固醇所致,醫(yī)生將緩慢減少用藥量。如果您未使用類固醇,治療可能包括:●手術–醫(yī)生會實施不同類型的手術來移除:?垂體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異常生長(神經(jīng)外科)?單側或雙側腎上腺(泌尿外科)●放射治療–輻射可殺死異常生長的細胞?!袼幬镏委煥C多種藥物可阻止腎上腺產生過多皮質醇。治療后結局如何?許多庫欣綜合征都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終生每日用藥以保持健康。雖然大多數(shù)癥狀都可經(jīng)治療好轉,但少數(shù)無法完全消退,注意力或記憶問題可能會持續(xù)存在。如果我懷孕時出現(xiàn)庫欣綜合征癥狀該怎么辦?此時需告知醫(yī)生,您需要接受治療。若不治療,庫欣綜合征會導致妊娠期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問題。2023年03月31日
396
0
13
-
2022年12月07日
66
0
2
-
2022年12月07日
51
0
0
-
馮銘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神經(jīng)外科 一、疾病簡介庫欣綜合征(CS)是由于垂體腺瘤、異位ACTH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等引起的皮質醇增多所致的臨床綜合征,其中的一部分患者皮質醇分泌增多呈周期性或者呈間斷不規(guī)則節(jié)律,導致典型的CS臨床癥狀復雜化和變異化,這部分患者稱為周期性庫欣綜合征(CyclicCS)。二、案例基本情況韓女士,40歲就診原因:2015年8月患者因“出現(xiàn)明顯臉變圓、皮膚痤瘡增多,月經(jīng)紊亂,伴頭暈、乏力、毳毛增多12年,血壓升高8年,甲減、血糖升高1年,且多次外院就醫(yī)未能明確診斷并有效控制疾病進展”,為進一步確診到我院就醫(yī)。入院檢查:患者入院后重新進行診斷性的檢查,包括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血皮質醇和尿游離皮質醇結果均表示:符合庫欣綜合征;在局麻下行巖下靜脈取血+DDAVP興奮試驗,結果顯示腫瘤在垂體右側;垂體平掃+動態(tài)增強MRI:垂體左翼微腺瘤,垂體右翼及正中下部可疑強化減低,不除外微腺瘤;生長抑素受體顯像未見明顯異常。診斷:周期性ACTH依賴型庫欣綜合征可能大垂體ACTH腺瘤?高血壓糖尿病?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治療:2015年9月6日在全麻下經(jīng)鼻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鞍底重建術。術中腫瘤位于垂體左側,腫瘤大小8×6×6mm。術后無明顯并發(fā)癥,病理:(左側腫瘤)垂體腺瘤,ACTH(+),Ki-67index局灶3%,P53(-)?;謴颓闆r:術后因皮質醇激素下降正常范圍以下,術后補充潑尼松片,3月后皮質醇正常而逐漸停藥。目前已術后7年,除了因術前已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要補充優(yōu)甲樂之外,一切如常。案例總結:診斷過程中患者皮質醇水平波動性較大,患者的癥狀也會出現(xiàn)波動,這例患者查體除多血質外未見典型庫欣體征,結合其皮質醇變化特點,考慮周期性庫欣可能性大。這種情況導致患者在外院診斷艱難且?guī)煨腊Y狀呈現(xiàn)部分時段好轉而被忽視,以至于上述代謝異常疾病等并發(fā)癥僅能藥物控制但效果不好且疾病有進展。術前1年?術前MR顯示:垂體左翼可見腫瘤術后1年?術后1年MR顯示:鞍區(qū)結構清晰且正常術后3年術后7年(目前)2022年12月01日
845
0
2
庫欣綜合征相關科普號

陳明坤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明坤 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
502粉絲7.6萬閱讀

杜世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杜世偉 主任醫(yī)師
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yī)院
神經(jīng)外科
151粉絲7.4萬閱讀

黃煜倫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煜倫 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
神經(jīng)外科
1523粉絲10.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