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碩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腫瘤科 大家好,我是來自廣安門醫(yī)院腫瘤科的劉碩醫(yī)生哈,中醫(yī)營養(yǎng)學呢,講究的是均衡,我們只要把我們的營養(yǎng),把我們的食物,把我們的整個的生活作息調整的均衡哈,我們不要進行一些這個過于偏頗的這種飲食,比如說牛尾湯哈,對病人好,或者說吃海參好是吧,或者是其他的某一些食物對患者提高免疫特別好,那就給患者天天吃這樣的食物,這個反而會對患者呢造成營養(yǎng)的不均衡,這個實際上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和中醫(yī)的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呢,都是不做這個最佳推薦的,所以大家呢,一定要避免受到這樣的因素的影響哈,我們盡量給患者營造一個均衡的這種營養(yǎng)狀態(tài)。2023年12月13日
246
0
4
-
王揚揚主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胃腸外科 之前我們講過胃腸道術后的進食,今天再來談談胃腸道手術后的飲食指導。本文從進食原則,烹調方法,食物分類及選擇,食譜舉例四方面講解。一、進食原則1.由清流質到流質,到半流質然后軟食,最后到普食。2.少量多餐:尤其是胃術后病人,由于胃容積減少,每次進餐不宜超過100ml,每日可分5~6次進餐,餐次中間補充水分。腸道術后病人開始進食時也應少量多餐,然后逐漸加大每餐進食量,但是應注意不可過飽。3.術后早期應供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等。碳水化合物包括谷類、各種糖類食品、根莖類食物,如:大米、面粉、土豆、白薯等;蛋白質分為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主要分布于豆類和各種肉類之中;蔬菜水果中維生素含量豐富。胃術后病人還應注意基本恢復普食后,應避免一次性進食大量含糖食物,以避免發(fā)生“傾倒綜合征”,出現(xiàn)頭暈、大汗等癥狀。4.應忌食生、冷、硬、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5.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進食要細嚼慢咽。6.應每日補充維生素,可選各種果汁代水飲。二、烹調方法宜選用蒸、煮、燉、燴等方法,不宜爆炒、滑溜、干炸、煎、生拌等方法。應保證食物徹底制爛、易消化。控制刺激性調味品,注意調味品的用量。三、食物分類及選擇:應選擇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1.清流質:透明或半透明液體。食物可選:米湯、薄面湯、稀藕粉、紅棗湯(去除棗核)、各種蔬菜汁及果汁等。2.?流質:為液體或易融化的液體。食物可選:蒸蛋羮、蛋花湯、去油肉湯、稀粥、赤綠二豆湯、麥乳精等。禁忌:胃腸道手術病人為避免脹氣,不應給予牛奶、豆?jié){及過甜的液體。3.?半流質:為細軟、易消化、易咀嚼、含纖維少而營養(yǎng)較高呈半流質狀態(tài)的食物。食物可選:各種米粥、肉末粥、魚米粥、豆腐腦、豆腐、面片湯、碎面條、菜泥、果泥、餛飩等。4.軟食:是介于半流與普食之間的一類食物。食物要易于消化,便于咀嚼,烹調食物時要切碎、燉爛、煮軟。食物可選:面條、饅頭、軟米飯、魚肉、瘦肉泥、碎萊等。5.普食:普通各類食物。應注意身體所需營養(yǎng),平衡膳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型、多樣化。可給易消化吸收的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食物可選:蛋乳制品、雞蛋、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四、食譜舉例1.清流質:小米枸杞百合湯,糯米大棗蓮子湯,山楂湯,銀耳湯,紫菜湯等。2.流質:山藥鯽魚湯,太子參排骨湯,黨參黃芪母雞湯,麥冬豬蹄湯,牛肉湯等。3.半流質:蛋花粥,小米粥,肉絲青菜面條,咸餅干夾肉松等。感謝仁濟醫(yī)院胃腸外科郁豐榮主任的指導和修改,部分內容轉自郁主任,已同意授權發(fā)布。2023年10月25日
89
0
2
-
何義富主任醫(yī)師 安徽省立醫(yī)院 腫瘤科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胃癌的發(fā)病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二,而治療胃癌的主要手段就是手術根除腫瘤。許多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胃癌切除手術后是否還能夠正常進食?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一下關于胃癌手術的一些重要信息。1、胃癌手術的切除范圍可以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全胃切除和胃次全切除(也稱為胃大部分切除)。對于早期胃癌,可以采取部分胃切除手術;對于晚期胃癌,如果沒有遠處擴散,通常會盡可能采用根治性切除手術,以確保徹底治療;對于伴有遠處擴散或梗阻的情況,可以考慮姑息性手術,以維持消化道的通暢。2、我們都了解胃的重要功能,包括產生胃酸和胃蛋白酶,以及通過蠕動將食物細化或初步消化。然而,胃本身并不負責食物的吸收,或者說只吸收少量水、鹽和酒精。因此,手術切除部分或全部胃只會使胃容量變小,導致患者需要攝入較少食物,并可能在進食時感到不適。但這并不會影響身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因為這個過程主要由小腸來完成。3、術后飲食過程通常包括禁食、逐漸增加攝入少量飲水、清流質飲食、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最終恢復到正常的普通飲食。無論是進行全胃切除還是胃次全切除的患者,都需要經(jīng)歷這個過程,以幫助機體逐漸適應新的飲食模式。一般情況下,患者可以在能夠進食流質食物時出院。因此,在住院期間,全胃切除和胃次全切除患者的術后飲食沒有太大區(qū)別。4、出院后,胃次全切除患者通常會保留部分胃,大約在3個月左右,他們的消化功能會逐漸恢復正常。在此期間,他們可以逐步從流質食物過渡到正常飲食。而全胃切除患者因失去了胃的消化和儲存功能,通常需要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便小腸逐漸適應部分消化功能。盡管最終也可以逐步恢復到正常飲食,但所需時間可能會比胃次全切除的患者更長。5、需要注意的是,胃具有促進維生素B12、葉酸和鐵蛋白吸收的功能,因此接受過胃切除手術的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缺乏維生素B12、葉酸和鐵蛋白而引發(fā)貧血的情況。因此,術后需要適當補充這些維生素和礦物質。首選是通過食物來補充,可以從動物肝臟、瘦肉以及各種五谷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B12。而鐵則可以從動物內臟、動物血液和紅肉中獲得。在醫(yī)生的建議下,也可以考慮服用維生素片。6、預防傾倒綜合征:胃癌手術后,由于去除了幽門屏障功能并減小了胃的容量,進食后未消化的固體食物可能會迅速進入小腸,導致傾倒綜合征的發(fā)生。傾倒綜合征包括早期和晚期兩種類型。早期傾倒綜合征在餐后10-30分鐘內發(fā)生,主要表現(xiàn)為一過性的血容量不足,包括惡心、嘔吐、頭暈、大汗淋漓、心跳過快等癥狀。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應該采取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避免過分甜、咸、濃的流質食物,限制飲水和湯的攝入,并在進食后平臥休息10-20分鐘。晚期傾倒綜合征通常在餐后2-4小時發(fā)生,主要表現(xiàn)為低血糖反應,包括心慌、眩暈、出汗和手顫等癥狀。在這種情況下,應減少糖類的攝入,增加蛋白質的比例,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如果飲食改善無效,患者可以考慮藥物干預,生長抑素類似物是首選的治療藥物,2023年10月08日
175
0
4
-
嚴東羿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肛腸外科 有些患者得了胃上部癌之后,需要進行全胃切除,于是有些患者就擔心全胃切除后吃東西該怎么辦?其實這就有點杞人憂天了,全胃切除以后同樣是可以正常吃東西的。全胃切除以后,必須是要重建消化道的,我們會把小腸和食道之間進行吻合的。以后就由小腸代替了胃。對于患者來說,吃是肯定可以吃的,但是相比沒有手術之前,還是有變化的,最主要的就是手術以后每次進食的量會有所減少。因為代替胃的那部分小腸能一次性容納的食物量比胃總是小了不少,因此患者在進食了一定量之后即會出現(xiàn)飽脹感,但是這點進食的量相比以往又不能完全支撐起整個人的消耗,所以全胃切除后的患者,一般我們都是建議他少量多餐地進食,也就是每次的量可能比手術前減少一點,但是可以多吃幾頓餐。比如原先一日三餐就能支持一天的消耗量,那么現(xiàn)在就是一天五餐或者六餐,以增加進食頓數(shù)來補充每頓飯攝入量的不足。這樣的話也能夠支持一個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即便全胃切除以后,患者同樣是可以正常進食的,不必為此過分擔憂,只是進食的模式要變成少量多餐。2023年09月14日
291
0
0
-
2023年06月06日
47
0
0
-
姚娓主任醫(yī)師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中醫(yī)科 飲食與腫瘤尤其消化道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密切相關,飲食失宜則致病致癌變,飲食得宜則養(yǎng)身治病防癌變?!肚Ы鸱健氛J為“凡欲療疾,先以食療”,飲食療法又稱食療,是中醫(yī)學傳統(tǒng)的防病治病方法之一。食療文化源遠流長,保留了諸多寶貴的食療經(jīng)驗方,至今仍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食療是目前體質養(yǎng)生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健康、方便、經(jīng)濟的調養(yǎng)方法,不同體質體內新陳代謝及營養(yǎng)物質是不同的,針對不同體質采取相應的養(yǎng)生飲食療法,體現(xiàn)了“辨證施食”的原則,可防止陰陽不平衡的體質發(fā)展為亞健康狀態(tài),也體現(xiàn)了“治未病”的思想;惡性腫瘤患者多因人體平衡狀態(tài)破環(huán),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導致氣滯、痰瘀、熱毒等引起,通過飲食療法可以扶正祛邪,調補陰陽,對惡性腫瘤患者起到防治的作用。飲食與腫瘤發(fā)生的關系一、飲食結構異常1.高脂肪類食物高脂肪類食物屬于中醫(yī)講的肥甘厚味范疇,《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有云:“膏粱之變,足生大丁”,長期攝入肥甘厚味之物,會使人產生疾病。高脂肪類食物如肥肉、牛奶、巧克力、油炸食品、冰淇淋等,如果攝入過量,遠遠超過體內的需求,會促進膽汁酸、膽固醇的生成與分泌,進入腸道后,抑制小腸對膽汁酸的重吸收,從而使膽汁酸及其代謝產物在大腸中的濃度增加,使腸道菌群和細菌酶的活性發(fā)生改變,從而促進腫瘤發(fā)生,尤其與結直腸癌有密切關系。高脂肪類食物攝入量過多,遠遠超過機體需求時,會導致肥胖與超重的后果。肥胖是成人肝細胞癌的一項危險因素,也是誘發(fā)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因素。2.高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包括糖類、淀粉、纖維素等,主要來源于谷類、蔬菜、奶制品等食物。其攝入量應以滿足正常人體需要為宜,若過量攝入產生的多余熱量會被癌細胞所用,從而增加患癌風險。高糖飲食是糖尿病與惡性腫瘤之間共同的危險因素,高糖飲食會引起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糖尿病與胰腺癌之間互為因果,且會增加乳腺癌、甲狀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的患病風險與病死率。高碳水化合物會刺激分泌炎癥因子,浸潤炎癥細胞,久而久之誘發(fā)細胞癌變。高碳水化合物會降低人體免疫能力,抵抗細胞免疫功能,提高炎癥發(fā)生率,導致胰腺炎。3.高鹽飲食高鹽飲食是誘發(fā)惡性腫瘤的重要原因,在胃癌高發(fā)區(qū),不同區(qū)域居民血中Na+和Cl-含量明顯高于正常水平。高鹽食物會破壞胃黏膜屏障,損傷壁細胞與主細胞的正常功能,成為誘發(fā)胃癌的重要相關因素。4.營養(yǎng)不良在食管癌高發(fā)的地區(qū),人們飲食中蛋白質的缺乏十分明顯。缺乏蛋白質會導致機體代謝緩慢,發(fā)育不良,毒素積累增多,免疫能力下降誘發(fā)炎癥從而增加患癌風險。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也是導致惡性腫瘤發(fā)生的關鍵因素之一,缺乏鋅、碘、銅會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流行,甲狀腺癌的發(fā)生率也較高;低碘飲食會引起雌激素等內分泌紊亂,促進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fā)生;在食管癌高發(fā)的地區(qū),土壤、糧食及患者血中的鋅與銅的含量偏低。二、飲食失調1.飲食不節(jié)《痹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若飲食超過了人體的耐受力會損傷胃的消化能力,造成食物消化及營養(yǎng)物質吸收不徹底;同時也會降低脾的運化能力,造成毒素堆積,導致氣滯血瘀從而誘發(fā)腫瘤的發(fā)生。2.飲食不潔不潔飲食會引起腸道感染,細菌會侵蝕消化道黏膜,誘發(fā)危及生命的炎癥及嚴重并發(fā)癥;變質和霉變的食物會產生毒性非常大的致癌物質——黃曲霉毒素,對人體正常的細胞及組織造成損傷,誘發(fā)胃癌、腸癌、腎癌等多種惡性腫瘤;飲用污染的水資源也是誘發(fā)肝癌的重要相關因素。注意飲食衛(wèi)生,可以預防腫瘤發(fā)生。三、不良飲食習慣食用過燙食物是食道癌的常見病因,有相關醫(yī)學調查表明,喜食燙食的人群要比正常人群的患癌率高出4.22倍;煙熏、油炸、腌制類食物是誘發(fā)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熏烤類食物如燒烤等含有大量多環(huán)芳烴類物質,會誘發(fā)細胞癌變,從而引發(fā)惡性腫瘤,特別是結直腸癌的發(fā)生。腌制食物中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高,容易誘發(fā)胃癌,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吸煙會改變腸道菌群,還會增加致癌物與腸道黏膜的接觸時間從而促進結直腸癌的發(fā)生。長期飲酒是多種腫瘤的危險因素,飲酒與消化道癌癥的關系性強,長期過量飲酒會損傷胃黏膜,導致酒精肝或胃潰瘍。惡性腫瘤患者食療的調護方法一、食療在惡性腫瘤中的預防1.改善飲食結構①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新鮮水果蔬菜中的主要植物化學物質可抑制肺癌細胞增殖、轉移,還可改善放化療效果。②多喝酸奶,酸奶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改變腸道菌群,抑制致病菌的生長與繁殖,減少感染,可降低食道癌、結直腸癌、肺癌等的發(fā)生風險。③堅果中富含各種維生素和蛋白質,可以提高免疫力,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期。④大棗中含有很高的維生素C、環(huán)磷酸腺苷及山楂酸等成分,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⑤香菇中含有香菇多糖,可增強免疫力,調控免疫系統(tǒng),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2.注意烹調方法①腌制、熏烤、油炸、辛辣刺激、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如亞硝酸鹽,日常生活中要減少油炸、煎烤的烹調方法,而多采用蒸、燉、煮的辦法。②此外還要注意食用油的選擇,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患癌風險,橄欖油中的鯊炳對預防乳腺癌有良好效果,此外亞麻油中的木酚素、ω-3脂肪酸有助于預防乳腺癌。3.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①控制飲酒和吸煙,可以預防肺癌、胃癌、肝癌等;②低鹽低脂低糖高蛋白飲食,多素少葷,多吃“白肉(魚類海產品、禽類)”少吃“紅肉(豬、牛、羊等肉類)”,可降低腫瘤尤其是乳腺癌的發(fā)病率;③多喝水增加排尿量,減少毒素積累,常喝綠茶,可預防口腔癌、結腸癌、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④適量運動可以減少肥胖的發(fā)生,是預防癌癥發(fā)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二、食療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1.補虛解毒虛毒致癌是腫瘤發(fā)生的原因之一,《黃帝內經(jīng)》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補虛解毒可以標本同治,分為兩部分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一項原則。補虛可以扶助先天之腎氣,后天之脾氣,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治療效果。如以形補形的臟器療法即用動物內臟治百病虛羸,對于久病體虛的患者,用此方法可以補充一定營養(yǎng)物質,增強人體抗邪能力,正合“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古訓,至今仍為臨床選用。解毒可以改善陰陽失衡導致的氣滯、痰濕、瘀血、熱毒等情況,減少并發(fā)癥或毒副反應的發(fā)生率。如甘草綠豆湯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是民間的解毒驗方,廣泛用于食物和藥物中毒,除此之外還有利水消腫,清暑止渴的功效,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幫助身體排毒,預防感冒;馬齒莧中含有多酚、多糖等成分,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降低感染;薏苡仁中含有非常豐富的多糖類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濃度、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及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與繁殖等作用。2.辨證施食食物中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寒熱溫涼四性,青赤黃白黑五色,并且通過歸經(jīng)效應對相應臟腑經(jīng)脈的病變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督饏T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對于惡性腫瘤患者的飲食,也須根據(jù)具體病證采用相應的食療方法,即辨證施食。三、手術及放化療前后的食療護理癌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五臟皆虛,手術及放療化療等治療常引起機體的損傷,白細胞、淋巴細胞數(shù)量急劇減少甚至調亡,免疫力下降,造成肝腎損傷。飲食療法在放化療期間可以明顯增強患者食欲,對患者康復時期生命質量的提高有明顯的實用價值,若患者在術后或放化療后能保持良好的營養(yǎng)狀況及飲食方式,則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防止腫瘤的復發(fā)與轉移。四、藥食禁忌《素問·熱論篇》有言:“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逼浔疽鉃槟承岵』謴推?,若過食肥甘厚味,往往使病邪留滯,導致病證復發(fā),但其對飲食禁忌的重視思想?yún)s對各種疾病各個時期有極大的借鑒價值。文案:敖天嬌插圖:敖天嬌排版:劉曉俊審校:姚娓2023年06月04日
287
0
0
-
史憲杰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醫(yī)學顧事1個月前·中華醫(yī)學會理事神經(jīng)外科教授2019年,《柳葉刀》發(fā)表了一項重磅飲食研究,涉及全球195個國家/地區(qū),時間跨度長達30年,結果發(fā)現(xiàn):中國因飲食結構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死亡率在全球20大國中排名第一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高油高糖飲食”的國家,炸雞、薯條、可樂是家常便飯,結果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竟然比他們還不健康?是什么導致了中國的高死亡率?對此,該研究給出了一個顛覆性的解答——由于中國在東亞人口的占比達到90%以上,因此,東亞的數(shù)據(jù)能大致反映我們的情況。從下圖不難看出,代表東亞的柱狀條一騎絕塵,是全球最嚴重的鈉鹽攝入過量地區(qū)。全球范圍內,各地區(qū)都沒有達到每日250g的最佳推薦量,但東亞連及格線都沒達到,每日水果攝入量只有70克~80克左右。與水果攝入量的數(shù)據(jù)類似,全球各地區(qū)的每日雜糧攝入量都未達標,但東亞依舊處于及格線以下。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自己,這3種情況你占了多少?在國內,還流傳著“過午不食”“節(jié)食養(yǎng)生”等“健康養(yǎng)生”觀念,難道吃得越少,真的越長壽?如果你想控制飲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一日三餐按時吃,但是只吃“七分飽”。七分飽是感覺胃還沒有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jīng)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減緩,此時若撤走食物或轉移注意,可以不再繼續(xù)進食。今年87歲的鐘南山院士,依舊活躍在醫(yī)療最前線,不少人感嘆他仍神采奕奕,看不出已經(jīng)年近九十了。在接受采訪時,鐘院士表示這與他堅持運動、注重飲食有關。在一次醫(yī)學會議上,鐘院士曬出了自己的早餐照片,并強調“早好午飽晚少”的飲食觀念??偨Y起來,鐘院士的飲食有三個“要”,分別是:要有淀粉類主食要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要有富含膳食纖維與植物營養(yǎng)素的蔬果在這里,九叔參考了膳食指南和專家觀點,也給大家總結出一份「一日三餐飲食攻略」。參考資料:[1]20%中國人死于吃錯飯!《柳葉刀》發(fā)布全球吃飯報告.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2019-04-05[2]鐘南山的一日三餐這樣吃,難怪84歲依然神采奕奕.讀者報.2020-04-10[3]想要吃好一日三餐,做到這幾點.人衛(wèi)健康.2022-12-22[4]“常吃七分飽,疾病不來找”七分飽是什么感覺?,人民網(wǎng)科普,2018-10-242023年05月08日
304
1
376
-
朱巍瑩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普外科 1,手術后3-5天可恢復胃動力及腸蠕動,視情況可進食流質。術后7-10天一般可進食半流質,直至3-6個月,以半流質飲食為主。2,細嚼慢咽,少食多餐。每頓進食稍感飽脹即停下,過2-3小時再吃,每日6頓甚至8頓均可。3-6個月后,視情況可恢復至普通飲食。3,術后每隔1個月可嘗試稍增加每頓的進食量,減少每日進食頓數(shù)。一般可在術后6個月或更長一些的時間,恢復到每日3頓。4,食物加工時切得細碎些,避免大塊食物如肉類,烹飪方式以蒸煮炒為主,易消化。5,建議術后半年內避免煎炸烤食物、糯米制品、糕點等,因難以消化可能導致腹痛、甚至腸梗阻,見過不少這樣的教訓。6,即使是中醫(yī),也沒有所謂雞(雞蛋)、海鮮不能吃的“忌口”一說,如果不過敏,都可以吃。烹飪方式參考第4條。2023年03月16日
610
1
0
-
張濤主任醫(yī)師 遼寧省腫瘤醫(yī)院 胃外科 “胃癌的發(fā)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也是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去年我們接收了10位病人,年紀都在40歲以內,最小的29歲。在詢問病史的時候,我們了解到他們在生活中都比較愛吃燒烤、麻辣燙等食物。雖然飲食習慣不一定是直接導致他們胃癌發(fā)生的原因,但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會成為胃癌發(fā)生的誘因之一。”近日,遼寧省腫瘤醫(yī)院胃外科主任醫(yī)師張濤在接受遼沈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張濤醫(yī)生介紹,胃癌是對胃黏膜上皮發(fā)生的惡性腫瘤。80%的患者在胃癌早期是沒有癥狀的。部分病人可能會感到消化不良、食欲減退、腹脹、燒灼感以及輕微的上腹不適等癥狀。高發(fā)人群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胃癌的病因有好多種,包括不良的飲食習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精神壓力等?!安缓玫娘嬍沉晳T,比如高鹽飲食,喜歡吃腌制的咸菜、酸菜等,還有喜歡吃燒烤、熏制食物等,對我們的胃來說,都是不好的。除了飲食上,吸煙對于胃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因為煙草之中有很多的致癌物。”張濤醫(yī)生表示,高鹽飲食里面含有高濃度的氯化鈉會破壞胃黏膜屏障,也會間接的促進致癌物質進入胃黏膜的上皮細胞,從而導致癌癥的發(fā)生。另外像燒烤、熏制食物在食物加工的過程中,可能產生多環(huán)芳烴類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和蝦醬、腌菜、酸菜產生的亞硝基化合物一樣,都是強致癌物,攝入體內容易誘發(fā)胃黏膜上皮細胞癌變。張濤醫(yī)生表示,除了避免可能發(fā)生胃癌的病因外,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是預防胃癌最有效的辦法。建議45歲上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癌癥分早期階段、局部進展期階段、晚期階段,早期階段是可以治愈的,治愈率非常高,一般在90%~95%左右。在生活中,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吃霉變食物,減少高鹽飲食、腌漬、熏烤食物的攝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空腹飲用濃咖啡、高度酒,減少損傷胃黏膜的機會。避免熬夜、適量運動、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舒暢?!叭绻械轿覆坎贿m,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檢查,不要諱疾忌醫(yī)。一旦確診胃癌不要恐懼、絕望,現(xiàn)在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方法層出不窮。有的人確診之后,認為已經(jīng)是癌癥了,沒有治療的必要,這是錯誤的,這是我們非常不想看到的。早發(fā)現(xiàn)、早診治,即使是晚期胃癌也是有治愈的希望?!睆垵t(yī)生表示。2023年02月14日
292
1
5
-
邱遠副主任醫(yī)師 陸軍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 普通外科 親愛的患者及家屬,經(jīng)過數(shù)日的奮戰(zhàn)和堅持,今天終于康復出院了。邱遠醫(yī)師提示您:出院后的第一個月,是患者消化道康復和重建后開始工作的第一個月。也是胃腸手術后飲食管理最重要的一個月。胃腸道經(jīng)歷了手術,會需要一個恢復和適應的過程。因此,術后飲食管理在術后恢復中至關重要。作為病人及家屬,一定要將術后患者的飲食管理好。建議患者及家屬應嚴格遵守飲食指導,返家第一個月詳細記錄每日進食種類以及進食量,這既方便患者及家屬動態(tài)的觀察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也為患者術后復查就醫(yī)提供了良好的依據(jù)。?出院后第一周: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為主。少食多餐,一天5-8餐,每餐200-250ml。流質飲食以營養(yǎng)液為主(1500ml/天),可適當輔以清稀飯,米湯、蛋白粉、藕粉、果蔬汁、清淡雞湯、魚湯、排骨湯等湯類(燉湯類應去掉上層油脂),可以搭配一點雞蛋羹,或者芙蓉蛋。?出院后第二周:食物應細軟,半流質飲食為主(清稀飯、蒸蛋、蔬菜粥、肉未粥、肉末面條等),菜品制作宜選擇蒸、煮、燉的方式土豆泥,雞蛋羹,嫩豆腐,酸奶,肉泥,果泥,瓜果蔬菜泥如西紅柿,冬瓜,南瓜,西葫蘆,茄子等去皮制軟等。蔬菜一定要煮的非常非常軟爛,水果的選擇也盡量吃肉質細膩的水果。建議每天4-6餐,每次300-500ml。?出院后第三周:細軟普食為主(干稀飯、軟干飯、蒸魚、蝦、肉圓子等),食物種類可適當多樣化;加一些蛋糕,牛奶,高質量肉類都是可以的,肉類和蔬菜要燉煮成質軟并切碎,煮蛋,豆腐,豆腐干,乳類,水果去皮等也可以少量進食。三周后,就可以慢慢養(yǎng)成規(guī)律進食的習慣,向正常人飲食靠攏。每天建議4-6餐,每次300-500g左右。?出院后第四周:逐漸過渡至正常普食,增加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一定要牢記以下幾條原則:1.營養(yǎng)均衡恢復快。其實從西醫(yī)觀點上來說飲食并沒有禁忌,關鍵是合理的選擇和搭配。稀飯、面條等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大量的熱量,雞蛋、牛奶等同樣在補充蛋白質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適當?shù)挠椭梢栽跐櫥c道的同時補充大量的能量,因此,合理的葷素搭配才是術后正確的飲食選擇。胃癌術后應該以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為主,大多數(shù)病人會伴有體重下降,15~30天一次定期稱重,體重下降說明營養(yǎng)不足,需要增加飲食總量。另外,如果飲食量無變化或增加,體重卻不斷下降,應及時至醫(yī)院就診,排除腫瘤復發(fā)和轉移的可能。2.細嚼慢咽促消化。依靠充分咀嚼,用牙齒完成胃的研磨功能,依靠唾液實現(xiàn)胃液和小腸的調和作用。每口食物建議咀嚼25次以上,將食物盡可能地粉碎,同時使食物被唾液充分調和與消化。3.如有腹部疼痛難忍,2-3天未解大便并且未打屁,請及時就醫(yī)或者與主管醫(yī)生聯(lián)系。4.術后的一個月內,每天新增1-2種新飲食,不建議一兩天內嘗試多種術后未嘗試過的食物。4.術后半年忌生冷。?胃腸手術后1個月內絕對不允許吃的食物:餃子、湯圓、抄手、油炸食物;腌制食物:煙熏食物(臘腸、臘肉),酸泡食物;罐頭食品(腐乳、紅腐乳);硬、粘性類食物(粽子、堅果、花生):辛辣刺激性調味品等。2023年01月27日
328
0
6
胃癌相關科普號

俞力醫(yī)生的科普號
俞力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消化內科
5826粉絲17.5萬閱讀

趙迎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迎超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腫瘤中心
749粉絲35.3萬閱讀

任小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任小軍 醫(yī)師
達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消化內科
1粉絲3539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