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就診科室: 普外科  腫瘤內科  胃腸外科 

+收藏
精選內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xiàn)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營養(yǎng)與飲食
  • 8注意事項
  • 9康復鍛煉
  • 10預后
  • 11學術/新進展

介紹

胃癌指的是發(fā)生于胃部的惡性腫瘤,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大多數(shù)是胃粘膜的上皮發(fā)生了惡變,出現(xiàn)異常的生長,導致癌癥。

本病好發(fā)于 40~70 歲人群,男性居多。

主要癥狀有腹痛、消化不良、消瘦、黑便等。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2024 ESMO胃癌研究進展

蒲汪旸 主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腫瘤科

發(fā)病原因

胃癌的發(fā)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胃癌的發(fā)生風險。

  • 感染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引發(fā)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是胃部最常感染的細菌,感染后,患胃癌的風險會顯著升高。
    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MONO)的鼻咽癌病毒(EBV),也可能與胃癌發(fā)生有關。
  • 胃病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胃黏膜巨大皺襞癥、殘胃等疾病,可促使胃癌發(fā)生的危險性增加。
  • 飲食
    食物中的致癌物質:煙熏及煎炸食物,發(fā)霉食物,食用滑石粉等均是引發(fā)胃癌的危險因素。
    食物中的促癌物質:高鹽飲食及腌漬食品如腌魚、咸菜等,其中的高鹽可損傷胃黏膜而增加致癌物的接觸,有促癌作用。
  • 煙草
    無論是哪個年齡段,吸煙均可能增加患癌風險,且該風險隨每日吸煙量的增多而升高。
  • 酒精
    雖然目前尚不明確飲酒是否直接導致胃癌發(fā)生,但嗜酒者一旦患癌,疾病進展可能更為迅速。
  • 胃息肉
    胃黏膜表面的贅生物通常無害,但腺瘤這類息肉有轉變?yōu)槲赴┑目赡堋?/li>
  • 遺傳或家族史
    胃癌有遺傳傾向,并且在少數(shù)家族中有聚集性。具有胃癌家族史者,胃癌發(fā)病率要高于普通人群。
  • 其他因素
    精神心理社會因素(如精神刺激或抑郁)、免疫因素等可能與胃癌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關聯(lián),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癌從口入”是真的!

楚瑞閣 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腫瘤科

癥狀表現(xiàn)

早期胃癌可能沒有任何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適等癥狀。晚期胃癌患者可能出現(xiàn)腹部或中腹部不適或疼痛,甚至出現(xiàn)黑便、嘔吐或嘔血、吞咽困難等癥狀。

典型癥狀

  • 早期癥狀
    消化不良、胃部不適:80% 的早期胃癌患者無癥狀,部分可有飽脹不適、消化不良、上腹痛等輕微不適,常被認為普通胃炎而被忽視。

  • 進展期癥狀
    持續(xù)疼痛:常見上腹部疼痛,在進展期主要表現(xiàn)為隱痛、深壓痛、脹痛、燒灼樣痛。如果胃癌引起穿孔,可引起劇烈的刀割樣腹痛。

    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無規(guī)律的惡心、嘔吐、反酸、噯氣(打嗝)等都可能出現(xiàn)在胃癌進展期。

  • 晚期癥狀
    嘔血黑便:部分胃癌患者會出現(xiàn)長時間的黑便(大便的顏色發(fā)黑,像柏油一樣)。部分患者的嘔吐物中可能帶血,少數(shù)可能嘔出大量血液。

    吞咽困難或梗阻:腫瘤生長導致胃的入口狹窄或侵及食管下段時,患者會出現(xiàn)吞咽困難、反流等癥狀。

    腹部腫塊:晚期胃癌患者,上腹部可能摸到包塊,壓迫時有疼痛感。

    營養(yǎng)不良:胃癌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進行性營養(yǎng)不良,體重在短期內下降明顯,并出現(xiàn)貧血、水腫等癥狀。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一例40歲女性的典型胃印戒細胞癌

沈凱 副主任醫(yī)師 邵逸夫醫(yī)院 消化內科

如何預防

以下方法或許會對降低發(fā)生胃癌的風險有所幫助:

  • 戒煙或少抽煙。
  • 將體重保持在健康水平,超重或肥胖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 新鮮水果、蔬菜的纖維和維生素含量高,適當進食可以降低癌癥風險。避免食用過多高鹽、腌制或熏制食物。
  • 避免長期口服對胃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Aspirin)或非甾體抗炎藥等。
  • 積極治療胃部感染,從而降低患胃癌的風險。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癌癥是怎么來的?預防癌癥,記住12個黃金法則

楚瑞閣 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腫瘤科

檢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問診、體格檢查、血常規(guī)、胃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 血常規(guī):協(xié)助診斷有無貧血,以及腫瘤標志物是否升高。
  • 便常規(guī):若存在黑便以及便潛血試驗陽性,提示存在活動性出血,需止血治療。
  • 早期胃癌三項:主要檢測胃部腺體分泌的三種物質,即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血清胃蛋白酶原 Ⅱ,以及血清胃泌素 17,能夠反映胃部的萎縮情況,有助于胃癌早期的防治。
  • 胃鏡檢查:一般胃鏡檢查是確診胃癌的必須檢查手段,可確定腫瘤位置,獲得組織標本以行病理活檢。
  • 活檢病理:如果胃鏡檢查中看到異常,可以從胃里取出一小塊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癌細胞。
  • X 線鋇餐檢查:可以清晰觀察到胃內是否有異常腫塊,但難以分別其良惡性,因此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有限。目前使用較少。
  • CT 掃描:是首選的臨床分期手段,可以顯示腹腔內胃的形態(tài)及周圍結構情況,協(xié)助了解腫瘤是否轉移。
  • 其他檢查:如果懷疑腫瘤有轉移,可能會進行更多影像學檢查,包括磁共振(MRI)、骨 ECT、PET-CT、B 超等。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關于內鏡活檢病理診斷的重要性 (附一例胃早期印戒細胞癌)

徐志潔 副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消化科

治療方式

早期胃癌可通過手術根治。對于無法手術根治的胃癌,通過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有可能轉化為可手術的情況,即使不能手術,通過綜合治療也有助于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存質量。本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

手術治療

  • 內鏡治療:適用于還未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早期胃癌。主要包括內鏡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醫(yī)生在內鏡下分別通過“圈套”或者剝離的方法,把癌變的胃黏膜切除。
  • 外科手術:根治性切除的切除范圍通常為全胃的 2/3 以上甚至是全胃。外科手術的創(chuàng)傷比內鏡治療更大,恢復期也更長。
  • 腹腔鏡手術:對于一些早期胃癌和部分進展期胃癌,醫(yī)生可能建議在腹腔鏡下實施胃癌根治手術。相對于外科手術,腹腔鏡手術術中出血少、創(chuàng)傷小、對胃腸功能影響小、術后恢復快。
  • 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手術的手術視野清晰,較腹腔鏡手術操作更精準、靈活。
  • 姑息手術:姑息手術主要針對出現(xiàn)腫瘤并發(fā)癥的患者(如出血、穿孔、梗阻等),主要的手術方式包括胃姑息性切除、胃空腸吻合短路手術和空腸置入營養(yǎng)管等。

藥物治療

對癥藥物治療

通過服藥緩解不適。

  • 促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的藥物,如甲地孕酮等。
  • 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 鎮(zhèn)痛藥物如鹽酸羥考酮、嗎啡等。

化學藥物治療

化療藥物可以口服或者通過靜脈使用達到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的目的。根據(jù)治療時間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術前:以縮小腫瘤、爭取根治性切除機會為目的的新輔助化療。
  • 術后:預防復發(fā)的輔助化療,以及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晚期患者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的姑息化療。
  • 術中:在手術中把化療藥物直接灌注在腹腔進行局部化療。適用于腫瘤突破胃壁浸潤至胃周圍組織,腹腔積液或腹腔灌洗液細胞學檢測陽性,或者檢查發(fā)現(xiàn)腹腔存在廣泛轉移的患者。

靶向治療

靶向藥物一般只殺傷癌細胞,因此對正常組織細胞無損傷或損傷較小。常用藥物有:

  • 曲妥珠單抗:目前胃癌靶向治療應用較多的藥物是曲妥珠單抗,但僅對 HER2(即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陽性的胃癌有效,通常與化療聯(lián)合應用。
  •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靶向藥物,是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 2 抑制劑,主要的作用原理為對抗腫瘤組織的血管生成,從而達到抗腫瘤的治療目的。可用于胃癌患者的輔助治療。

免疫治療

  • 免疫治療是一種新興的腫瘤治療方法,還未獲得廣泛應用,可以作為胃癌的補充治療手段。其中一類被稱為 PD-1/PD-L1 抑制劑(程序性死亡受體 -1 及其配體抑制劑)的藥物在國外已獲得了一些胃癌適應證。

放射治療

放療也是胃癌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適用于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一般會聯(lián)合化療增加療效,進一步減少局部復發(fā)、增加無病生存率。

放療后會出現(xiàn)放射性炎癥、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全身乏力等不適,給予對癥治療即可好轉。

常見疑問

問:整個胃都被切除了,還能吃東西嗎?

答:還可以吃東西。

我們的胃具有很強的補償能力,切除胃后,小腸可以部分替代胃的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飲食調整,我們仍然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消化吸收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有一定的影響,但沒有想象的那么大。許多行全胃切除術患者仍然生活良好,其飲食和工作并未受到明顯影響。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早期胃癌內鏡治療的指征

劉揆亮 主任醫(yī)師 北京友誼醫(yī)院 消化內科

營養(yǎng)與飲食

  • 胃切除后,進食量會明顯減少,消化功能也會部分或全部喪失,要注意,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避免飽食,吃飯時細嚼慢咽。
  • 補充高蛋白飲食,適當控制糖類攝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控制脂肪攝入,食用含鐵豐富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過冷過熱、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蔥姜蒜辣,腫瘤患者能吃嗎?真正要忌口的是它......

楚瑞閣 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腫瘤科

注意事項

胃切除后日常服藥時最好選擇同種藥物成分的液體劑型,如果沒有液體劑型,需要將藥片盡可能碾碎,膠囊制劑則需要去掉膠囊殼調成糊狀物或溶解到水中服用。腸溶制劑或緩釋制劑正常服用即可,不用碾碎。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治胃癌要掌握這套規(guī)律,有效

楚瑞閣 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中醫(yī)院 腫瘤科

康復鍛煉

  • 術后的鍛煉和運動要循序漸進,可以從簡單隨意的活動開始,強度以運動后不感到疲勞、自覺舒適為宜,既充分活動身體各部分,又不使機體過度疲勞。
  • 術后遠期,可以有氧運動為主。適合胃癌患者的有氧運動有散步、騎自行車、瑜伽等,患者可以根據(jù)自己愛好的來選擇,堅持每周 3~5 次。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哪里聽說的胃癌患者要少動?為啥腫瘤患者容易疲乏?我來給大家講講運動的重要性和方法

馬明哲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胃外科

預后

本病預后較差。

早期胃癌沒有轉移時,及時行手術切除腫瘤,有機會治愈,但因癥狀不明顯臨床確診率低。

大部分胃癌發(fā)現(xiàn)時已經發(fā)展到中晚期,基本無法治愈,5 年生存率約 7%~34%。

常見疑問

問:得了胃癌能活多久?

答:胃癌患者生存率與胃癌的分期、患者年齡、體質、手術治療的效果等多種因素相關。

總體來說,胃癌 TNM 分期分為 4 期,是根據(jù)腫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情況、遠處轉移情況來區(qū)分的。

  • 一期是最早期,手術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 90% 左右。
  • 二期五年生存率 60% 左右。
  • 三期的五年生存率只有 30% 左右。
  • 而如果是四期腫瘤,就是晚期胃癌,一般均不可手術,有遠處轉移的,五年生存率一般不會超過 10%。

因此早診早治,才能最大程度的延長生存期。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晚期胃癌能活多長時間?

彭智 主任醫(yī)師 北京腫瘤醫(yī)院 消化腫瘤內科

胃癌相關科普號

謝志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謝志強 副主任醫(yī)師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腫瘤外科

61粉絲8814閱讀

任小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任小軍 醫(yī)師

達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消化內科

1粉絲3484閱讀

杜寒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杜寒松 主任醫(yī)師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

胃腸痔瘺外科

446粉絲11.5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xiàn)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營養(yǎng)與飲食
  • 8 注意事項
  • 9 康復鍛煉
  • 10 預后
  • 11 學術/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