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nèi)容
-
造血干細胞移植前評估
聲明:此文旨在向血液腫瘤患者及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僅供參考,不用于任何商業(yè)廣告目的,且不能替代醫(yī)生檢查和治療,請大家遵從醫(yī)囑,積極配合治療,有任何情況,請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文章內(nèi)容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曹星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4月15日12
0
0
-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多久會出現(xiàn)復發(fā)高峰期?
聲明:此文旨在向血液腫瘤患者及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僅供參考,不用于任何商業(yè)廣告目的,且不能替代醫(yī)生檢查和治療,請大家遵從醫(yī)囑,積極配合治療,有任何情況,請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文章內(nèi)容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河北燕達陸道培醫(yī)院科普號2025年04月11日18
0
0
-
2024最新干細胞治療疾病清單!干細胞治療時代大爆發(fā)!
1、霍金“新時代任何疾病都可醫(yī)治,秘訣就在干細胞身上?!?、裴鋼“我們要把干細胞真正變成老百姓非常喜歡的產(chǎn)品,它不僅能夠治療各種疾病還能夠治未病、治衰老?!备杉毎磥碲厔菝绹飳W家喬治?戴利曾預言:“20世紀是藥物治療的紀元,而21世紀則屬于細胞治療。”這一預言正逐步成為現(xiàn)實,干細胞及免疫細胞等再生療法正引領著醫(yī)學界進入全新的治療領域,包括美容抗衰、慢性疾病管理以及癌癥治療等。全球范圍內(nèi),干細胞相關的臨床研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據(jù)“ClinicalTrials”統(tǒng)計,已注冊登記的干細胞臨床項目超過4000項,其中3100余項已完成,涉及呼吸、代謝、骨關節(jié)、肝臟、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生殖系統(tǒng)等眾多領域。這些研究不僅展示了干細胞療法的廣泛潛力,也為其未來的臨床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我國,間充質(zhì)干細胞新藥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已有60余項新藥IND獲得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默許。而在日本,自體干細胞更是被列為了第二類再生醫(yī)療技術,顯示出該國在干細胞治療領域的積極態(tài)度。這些進展無疑為干細胞治療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2024年干細胞應用清單匯總一、糖尿病及糖尿病足1、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2、中國MSC藥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IND)匯總二、中風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三、關節(jié)疾病1、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2、中國MSC藥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IND)匯總四、慢性疼痛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五、脊髓損傷1、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2、中國MSC藥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IND)匯總六、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1、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2、中國MSC藥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IND)匯總七、動脈硬化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八、勃起功能障礙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九、卵巢早衰及更年期綜合征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十、亞健康狀態(tài)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十一、美容抗衰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批錄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項目結語干細胞的發(fā)展歷程自19世紀至今,經(jīng)歷了從理論提出到臨床應用的跨越。隨著科研的深入,干細胞技術日益成熟,其在醫(yī)療、再生醫(yī)學等領域的應用展現(xiàn)出巨大潛力。展望未來,干細胞技術將持續(xù)創(chuàng)新,為解決多種疾病提供新策略,特別是在慢性疾病和罕見病領域。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和政策支持的加強,干細胞行業(yè)將迎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為人類健康事業(yè)作出更大貢獻。
盛景祖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12日17
0
1
-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高危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一線治療有什么好處?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SCT)作為高危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一線治療,具有以下主要好處:增加完全緩解率和生存期:ASCT能夠顯著提高高危DLBCL患者的完全緩解率(CR),即在治療結束后腫瘤消失的程度。完全緩解通常與更長的無病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相關聯(lián),提高了患者長期生存的機會。提高長期疾病控制率:通過ASCT,可以在化療后清除殘留的腫瘤細胞,有效減少復發(fā)的風險,延長疾病控制的時間。化療的增強效果:高劑量化療聯(lián)合ASCT可以更徹底地殺滅惡性淋巴瘤細胞,包括對化療敏感和耐藥的細胞群的清除,提高了治療的有效性。治療靈活性和個體化:ASCT后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治療反應,調(diào)整后續(xù)的維持治療或進一步的治療方案,提高了治療的個體化和靈活性。降低疾病復發(fā)的風險:ASCT能夠在化療結束后清除殘留的腫瘤細胞,有效降低DLBCL復發(fā)的風險,特別是對于高?;驈桶l(fā)難治的患者。改善生活質(zhì)量:ASCT能夠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緩解期和生存期,改善生活質(zhì)量,減少疾病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治療過程:初始治療階段:化療和/或靶向治療用于減少腫瘤負擔,準備ASCT。干細胞收集:使用動員劑(如G-CSF)增加干細胞的數(shù)量,并通過血液透析法收集自體造血干細胞。高劑量化療和移植:高劑量化療旨在消滅腫瘤細胞,然后將之前收集的干細胞重新移植到患者體內(nèi)?;謴秃椭С种委煟涸谝浦埠?,進行支持性治療,包括抗感染治療、輸注支持和骨髓功能恢復的支持。結論:對于高危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ASCT作為一線治療能夠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和生存期,減少復發(fā)的風險,并通過增強化療效果和提高治療的個體化來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zhì)量。
閆金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02日932
0
8
-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與異基因干細胞移植的區(qū)別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uto-HSCT)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它們在供體來源、適應癥、風險和益處等方面有顯著區(qū)別。以下是這兩種移植方式的詳細對比:供體來源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使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細胞。細胞在高劑量化療或放療前采集并保存,在治療后重新輸回患者體內(nèi)。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使用來自他人的造血干細胞。供體可以是匹配的兄弟姐妹、其他家庭成員、非親緣供體或臍帶血供體。適應癥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多發(fā)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部分急性白血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急性白血?。ˋML、ALL)慢性白血?。–ML)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骨髓纖維化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遺傳性或代謝性疾病優(yōu)點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無移植物抗宿主?。℅VHD)風險,因為使用的是患者自己的細胞。較低的移植相關并發(fā)癥風險。適合用于高劑量化療后的恢復。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供體細胞具有免疫系統(tǒng)重建的能力,可以提供抗白血病效應(Graft-versus-Leukemia,GvL)。能夠替換患者有缺陷的造血系統(tǒng),適用于遺傳性疾病和一些惡性血液病。缺點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無法提供GvL效應,因此對于某些高風險白血病患者可能效果不如Allo-HSCT。存在復發(fā)風險,因為輸回的細胞可能仍包含癌細胞。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存在GVHD風險,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急性或慢性GVHD。需要免疫抑制治療以預防排斥和GVHD,增加感染風險。移植相關并發(fā)癥風險較高,包括感染、器官損傷和移植物失敗。移植前處理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高劑量化療或放療用于清除癌細胞和免疫系統(tǒng)。干細胞采集前,通常給予刺激造血藥物以增加干細胞數(shù)量。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清髓性或非清髓性預處理方案,用于清除患者的造血細胞和部分免疫系統(tǒng),以接受供體細胞??赡苄枰矸暖熀透邉┝炕?。總結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適用于某些類型的癌癥,如多發(fā)性骨髓瘤和淋巴瘤,具有較低的并發(fā)癥風險,但存在復發(fā)的風險。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適用于多種惡性和非惡性血液病,能夠提供免疫重建和抗癌效應,但有較高的并發(fā)癥風險,包括GVHD和感染。兩種移植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選擇哪種方式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疾病類型、病情嚴重程度以及供體的可用性來決定。
閆金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01日860
0
7
-
血型不同可以捐獻造血干細胞嗎
血型不同的供者和受者是可以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這種類型的移植稱為“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細胞移植”。在進行這種移植時,醫(yī)療團隊會采取一些措施來確保移植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主要考慮因素和處理方法血型不合的類型主要不合(MajorIncompatibility):受者的血漿中有對抗供者紅細胞的抗體。例如,O型受者接受A型供者的干細胞。次要不合(MinorIncompatibility):供者的血漿中有對抗受者紅細胞的抗體。例如,A型供者的干細胞捐獻給O型受者。雙重不合(BidirectionalIncompatibility):供者和受者互相存在抗體。措施和處理方法紅細胞去除:在采集和處理供者的造血干細胞時,去除紅細胞以減少抗原量。血漿置換:對受者進行血漿置換以去除抗體,減少移植后發(fā)生溶血的風險。藥物治療:使用免疫抑制劑、類固醇和抗體等藥物來減少免疫反應和溶血風險。輸血管理:移植后,受者可能需要特定類型的輸血(如洗滌紅細胞)以減少溶血反應。ABO不合移植的成功因素預處理和支持治療預處理方案包括高劑量化療和放療,以清除受者的骨髓并減少免疫反應。通過支持治療(如抗感染治療和營養(yǎng)支持),提高移植成功率和患者耐受性。移植后的監(jiān)測和管理密切監(jiān)測受者的血液學指標、免疫反應和排斥反應。及時處理移植相關并發(fā)癥,如移植物抗宿主?。℅VHD)和感染。總結雖然ABO血型不合增加了移植的復雜性,但通過合理的預處理、支持治療和移植后的監(jiān)測與管理,大多數(shù)血型不合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成功進行。關鍵在于供者和受者雙方的詳細評估和個性化治療方案的制定。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血液科科普號2024年07月01日746
0
8
-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回輸供者淋巴細胞的作用?
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后回輸供者淋巴細胞(DonorLymphocyteInfusion,DLI)是一種重要的治療策略,主要用于治療移植后復發(fā)或病情進展的患者?;剌敼┱吡馨图毎闹饕饔煤蜋C制如下:作用和機制增強移植物抗宿主?。℅VL)效應:DLI可以增強供者的免疫細胞對殘留惡性細胞的識別和攻擊,從而發(fā)揮移植物抗白血?。℅VL)效應。通過這種機制,可以消滅患者體內(nèi)殘留的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血液疾病的細胞,減少疾病復發(fā)的風險。治療移植后復發(fā):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如果患者出現(xiàn)疾病復發(fā),通過回輸供者淋巴細胞可以再次激活供者的免疫系統(tǒng),對抗復發(fā)的惡性細胞,延長患者的無病生存期。輔助免疫重建:供者淋巴細胞可以幫助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增強對感染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適應癥移植后復發(fā)或微小殘留病變(MRD):對于移植后出現(xiàn)復發(fā)或檢測到微小殘留病變的患者,DLI是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增生異常性疾?。篋LI可以用于一些增生異常性疾病(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某些類型的白血?。┑闹委煟绕涫窃跇藴手委熓』驈桶l(fā)的情況下。副作用和風險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DLI可能引起移植物抗宿主?。℅VHD),一種供者免疫細胞攻擊患者正常組織的嚴重并發(fā)癥。為了降低GVHD的風險,DLI通常采用逐步增加劑量的方式進行。細胞因子風暴:回輸大量供者淋巴細胞可能引起細胞因子風暴,導致全身性炎癥反應和器官損傷。免疫相關并發(fā)癥:DLI可能引發(fā)其他免疫相關并發(fā)癥,如貧血、血小板減少和肝功能異常等。管理和預防措施逐步增加劑量:為了減少GVHD的風險,DLI通常采用逐步增加劑量的方式進行,逐步調(diào)整劑量以找到平衡點,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抗腫瘤效應的同時,盡量減少GVHD的發(fā)生。預防和治療GVHD:使用免疫抑制劑和其他支持治療措施,預防和管理GVHD。密切監(jiān)測和隨訪: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免疫功能和GVHD的發(fā)生情況,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總結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回輸供者淋巴細胞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策略,主要用于增強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和治療移植后復發(fā)或微小殘留病變。盡管DLI具有顯著的臨床益處,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需要通過合理的劑量調(diào)整和預防措施來管理副作用和并發(fā)癥。通過密切監(jiān)測和個體化治療,可以在發(fā)揮最大治療效益的同時,盡量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zhì)量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血液科科普號2024年07月01日935
0
4
-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治愈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一、輸血依賴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輸血依賴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我們將其定義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II型(SAA-II),其臨床特點如下:1)病人在初次發(fā)病時表現(xiàn)為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2)但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貧血逐步加重,并達到重型再生障礙貧血的診斷標準;中性粒細胞缺乏,嚴重貧血,血小板非常低下;3)在疾病的進展過程中,長期口服環(huán)孢素等免疫抑制劑、雄激素、糖皮質(zhì)激素、甚至多種中藥,但均反應不佳;4)病程中反復感染、頻繁使用抗生素導致多種抗生素耐藥;5)反復輸血、輸注血小板導致紅細胞及血小板的輸注無效;6)血清鐵蛋白顯著升高;7)ATG治療無效;8)發(fā)病至移植的中位病程長達8年(1-22年)以上;9)只能采取異基因骨髓移植的治療方法。二、輸血依賴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2個病例1)病例1:12歲的小田,9歲時出現(xiàn)血細胞的顯著減少,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反復輸血支持,后因周身無力、出血、感染等無法正常上學,首先篩查是否存在先天遺傳病導致的骨髓衰竭,之后在明確除外了范可尼貧血、Wiskott-Aldrichsyndrome(WAS)等遺傳病,最終確診“慢性再障”。就診時病情已加重,一年內(nèi)無數(shù)次輸血及血小板才能艱難活著,走路走不動,生活不能自理,考慮存在輸血依賴,為一類輸血依賴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我們將其定義為“重型再障II型”。2)病例2:7歲的小馬,呀呀學語時就不幸確診為“慢性再障”,輾轉(zhuǎn)于多家醫(yī)院就醫(yī),長期口服環(huán)孢素、達那唑、中醫(yī)偏方等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乏力、出血等癥狀進行性加重,同樣經(jīng)歷4年多的相關治療,病情持續(xù)加重,輸血依賴,最終進展為“重型再障II型”,反復的輸血、輸血小板,讓他不得放棄上學,在家治療。針對這樣的患兒,究竟該如何治療才能讓他們重獲新生呢?三、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輸血依賴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骨髓移植中心團隊回顧性收集了2015年至2018年,22例接受單倍體移植治療的再生障礙性貧血-II型(SAA-II)患者,以“北京方案”為基礎的“Flu/Bu/Cy-ATG”作為預處理方案的單倍體移植,22例SAA-II型患者中,21例(95.5%)獲得了的穩(wěn)定植入,共有4例發(fā)生II-IV急性排異反應,其中僅2例發(fā)生III-IV排急性排異反應,并均得到良好控制和恢復。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其中12例(54.5%)移植過程中發(fā)生了細菌和真菌感染,提示SAA-II患者最好在疾病進展至異常嚴重階段之前,盡早開展移植治療,以減少移植過程中感染發(fā)生的風險。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獲得了86.4%的長期生存。上述兩位患兒,也均采用Flu/Bu/Cy-ATG作為一致的預處理方案,采用其父母的造血干細胞成功重建其造血系統(tǒng),完成了單倍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治療。到目前為止,小田已順利考上了初中,恢復了正常的學習生活。而小馬也完成了小學學習,正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初中學校,父母的臉上都洋溢著生活的幸福。四、學術進展:上述病例總結,以第一單位及通訊作者身份,在FrontiersofMedicine(影響因子9.9)在線發(fā)表了文章“Outcomesofhaploidentical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patientswithsevereaplasticanemia-IIthatprogressedfromnon-severeacquiredaplasticanemia”(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進展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II型的療效)。該文第一作者為該院血液科副主任醫(yī)師劉虹辰,畢業(yè)于德國科隆大學,獲內(nèi)科學博士學位,擅長血液疾病的精準診療及骨髓移植工作。五、總結:骨髓移植治療輸血依賴的重型再障,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因此盡早選擇異基因骨髓移植,是治愈該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閆金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16日126
0
9
-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fā)霍奇金淋巴瘤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logous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uto-HSCT)是治療難治復發(fā)霍奇金淋巴瘤(Refractory/RelapsedHodgkinLymphoma,R/RHL)的一種重要方法。這種療法使用患者自己的造血干細胞,經(jīng)過高劑量化療后將其重新移植回患者體內(nèi),以恢復骨髓造血功能。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適應癥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主要適用于以下幾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初治后復發(fā):一線治療后完全或部分緩解,但隨后復發(fā)的患者。難治性疾?。簩σ痪€治療無反應或僅有部分反應的患者。高風險患者:初治時被認為具有高復發(fā)風險的患者,可能在一線治療后進行自體移植以鞏固治療效果。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步驟誘導化療:在進行自體移植前,患者通常會接受幾輪高劑量化療,以盡量減少腫瘤負荷,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造血干細胞的采集:使用動員劑(如G-CSF或Plerixafor)刺激骨髓釋放造血干細胞進入外周血。通過外周血干細胞采集術(Apheresis)從患者體內(nèi)采集造血干細胞。高劑量化療(MyeloablativeTherapy):進行強效的化療,以徹底摧毀體內(nèi)的腫瘤細胞和骨髓造血細胞。這種療法通常被稱為清髓性化療(MyeloablativeChemotherapy)。常用的高劑量化療方案包括BEAM(Carmustine,Etoposide,Cytarabine,Melphalan)方案。干細胞回輸:將之前采集并冷凍保存的造血干細胞解凍并通過靜脈輸注回患者體內(nèi)。這些干細胞會在骨髓中重新定植并恢復造血功能。移植后的恢復和支持治療:在移植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較為脆弱,需要密切監(jiān)測和預防感染。支持治療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以及血液成分輸注等。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療效高反應率: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在R/RHL患者中顯示出較高的完全緩解(CR)和部分緩解(PR)率。研究表明,約有50-70%的患者在移植后可以達到完全緩解。長期生存率:自體移植顯著提高了難治復發(fā)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無病生存率(PFS)和總生存率(OS)。許多研究報告了移植后的5年無病生存率在40-60%之間,5年總生存率在50-70%之間。鞏固和維持治療:自體移植后,部分高風險患者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鞏固或維持治療(如放療或靶向藥物治療)以減少復發(fā)風險。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并發(fā)癥和管理短期并發(fā)癥:感染:由于高劑量化療導致免疫系統(tǒng)抑制,患者在移植后易發(fā)生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出血:由于血小板減少,患者易發(fā)生出血。長期并發(fā)癥:移植后白血病:少數(shù)患者可能在多年后發(fā)展為繼發(fā)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長期免疫抑制和內(nèi)分泌功能障礙:一些患者可能會經(jīng)歷長期的免疫系統(tǒng)抑制和內(nèi)分泌功能問題,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偨Y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難治復發(fā)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種重要和有效的手段,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長期無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盡管這種療法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并發(fā)癥,通過精心的管理和支持治療,這些風險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自體移植提供了R/RHL患者獲得長期緩解甚至治愈的機會,是現(xiàn)代霍奇金淋巴瘤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血液科科普號2024年06月16日179
0
8
-
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Haploidentical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aplo-HSCT)是指使用與患者部分匹配(通常為50%匹配)的供體進行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單倍型供體通常是患者的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近年來,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Anemia,AA)中取得了顯著進展,為沒有全合供體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優(yōu)點供體選擇范圍廣:由于大多數(shù)患者都能在家庭成員中找到單倍型匹配的供體,單倍型移植大大擴展了供體選擇范圍,尤其是對于那些沒有HLA全合供體的患者。較短的等待時間:由于供體選擇范圍廣泛,單倍型移植可以在較短時間內(nèi)找到合適的供體,減少了患者等待供體的時間,從而減少了病情惡化的風險。移植成功率的提高:現(xiàn)代移植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移植前后的免疫抑制和支持治療的改進,顯著提高了單倍型移植的成功率。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挑戰(zhàn)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由于供體與患者之間存在較大程度的HLA不匹配,單倍型移植的GVHD風險較高。GVHD是移植后的一種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可能影響多個器官系統(tǒng)。移植排斥和失?。阂浦才懦馐且浦布毎茨茉诨颊唧w內(nèi)生長和發(fā)育,導致骨髓功能不全。單倍型移植的排斥風險相對較高。感染風險:由于移植后需要使用強效免疫抑制劑,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受到抑制,感染風險增加。常見的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步驟前處理(Conditioning):移植前的化療和/或放療,以清除患者的病變骨髓細胞,并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減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fā)生。造血干細胞采集和輸注:從單倍型供體中采集造血干細胞,通常通過外周血干細胞采集。然后將這些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nèi)。移植后的管理(Post-TransplantationCare):預防和治療GVHD:常用的藥物包括環(huán)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環(huán)孢素(Cyclosporine)和他克莫司(Tacrolimus)。感染預防: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抗真菌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支持治療:包括輸血、營養(yǎng)支持和其他對癥治療。單倍型移植的成功案例和數(shù)據(jù)研究表明,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例如:一項研究顯示,對于重型和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單倍型移植的2年無病生存率(DFS)和總生存率(OS)均達到90%以上。另一項研究指出,通過優(yōu)化免疫抑制和GVHD預防策略,單倍型移植的移植成功率和長期生存率有顯著提高??偨Y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為沒有HLA全合供體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盡管單倍型移植面臨較高的GVHD和感染風險,但通過現(xiàn)代移植技術和支持治療,這些風險可以得到有效管理。單倍型移植的成功率不斷提高,為更多患者帶來了治愈的希望?;颊咴谶x擇治療方案時,應在專業(yè)醫(yī)療團隊的指導下,充分權衡移植的利弊,做出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決定
閆金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16日141
0
8
相關科普號

張川莉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川莉 主管護師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血液內(nèi)科
14粉絲2.1萬閱讀

吳彤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彤 主任醫(yī)師
北京高博博仁醫(yī)院
造血干細胞移植科
1343粉絲60.9萬閱讀

郭旭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旭峰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3786粉絲12.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劉芳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新道培血液病醫(yī)院 血液一科
白血病 60票
骨髓移植 13票
再生障礙性貧血 7票
擅長: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干細胞移植,CarT 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ITP, 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多發(fā)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 -
推薦熱度4.8盧岳 主任醫(yī)師河北燕達陸道培醫(yī)院 造血干細胞移植科
骨髓移植 7票
白血病 3票
血液病 1票
擅長:2004年加入道培集團,主攻方向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fā)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老年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以及移植后復發(fā)患者的二次移植、少見疾病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等具有豐富經(jīng)驗、截止至2024年底,已積攢1800多例移植病例,所經(jīng)治患者生存率將近80%。其中,半相合移植患者最大年齡為73歲,最小年齡移植患者為1歲半。 -
推薦熱度4.4呂萌 副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血液病研究所
白血病 18票
骨髓移植 5票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4票
擅長:CAR-T細胞治療(難治復發(fā)T/B/髓系 急性白血病,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移植 化療選擇),MDS、慢性粒單(CMML)白血病,骨髓移植合并癥(慢性排異等),血小板減少和出凝血疾病,貧血,白細胞減少。